首页 / 正文

成唯識論後序

  唐吳興沈玄明撰

  原夫覺海澂玄.涵萬流而濬宗極.神幾闡妙.被衆象而凝至真.朗慧日而鏡六幽.洩慈

  雲而渧八宇.演一音而懸解.逸三乘以遐騖.體陳如之半器.津有有於鹿園.照善現之

  滿機.繹空空於鷲嶺.雖絕塵於常斷.詎遺筌於有空.顯無上之靈宗.凝中道於茲教。逮

  金河滅景.派淳源而不追.玉牒霏華.緒澆風而競扇.於是二十八見迷[一]桑鴈於五天.一

  十六師亂雲牛於四主。半千將聖.茲惟世親.寔賢劫之應真.晦生知以提化.飛光毓彩.

  誕暎資靈.曜常明於八藴.藻初情於六足.秀談芝於俱舍.摽說有之餘宗.攝玄波於大

  乘.賁硏空之至理.化方昇而照極.湛沖一於斯頌。唯識三十偈者.世親歸根之遺製也.

  理韜淵海.泛浮境於榮河.義鬱煙飆.麗虹章於玄圃.言含萬象.字苞千訓.妙旨天逸.邃

  彩星華.幽緒未宣.冥神絕境.孤明歛暎.祕思潛津。後有護法安慧等十[二]大菩薩.韞玄珠

  於八藏.聳層搆於四圍.宅照二因.棲清三觀.升暉十地.澄智水以潤賢林.隣幾七覺.皎

  注:

  [一]此二字原刻作喪應.今依麗刻改.

  [二]原刻作天.今依麗刻改.

  ********************

  行月而開重夜.優柔芳烈.景躅前修.箭涌泉言.風飛寶思.咸觀本頌.各裁斯釋.名曰成

  唯識論.或名淨唯識論。空心外之二取.息滯有之迷塗.有識內之一心.遣歸空之妄執.

  晦斯心境.苦海所以長淪.悟彼有空.覺岸於焉高蹈.九十外道亂風轍而靡星旗.十八

  小乘軔羬軒而扶龍轂.窮神體妙.詣賾探機.精貫十支.洞該九分.顧十翼而摶仙羽.頫

  九流以濬瓊波.盡邃理之希[一]微.闡法王之奧典.稱謂雙絕.筌象兼忘。曜靈景於西申.閟

  虹光於震旦.濟物弘道.眇歸宗德。粤若大和上三藏法師玄奘.體睿舍真.履仁翔慧.九

  門禪宴.證靜於融山.八萬玄津.騰流於委海.疊金牆而月曜.峻玉宇而霞騫.軼芳粹於

  澄蘭.孕風華於龍翼.悼微言之匿彩.嗟大義之淪暉.用啓誓[二]言.肆茲遙踐。泳祥河之輟

  水.攀寶樹之低枝.循鏤杠以神遊.躏霙峰而安步.昇紫階而證道.瞰玄影以嚴因.採奧

  觀奇.徙蒼龍於二紀.緘檀篆貝.旋白馬於三秦。我大唐慶表金輪.禎資樞電.奄大千而

  光宅.御六辯以天飛.神化潛通.九仙賮寶.玄猷旁闡.百靈聳職.凝旒邃拱.杳通夢於霄

  暉.掞組摛華.煥騰文以幽贊。[三]爰降綸旨溥令翻譯.勅尚書左僕射燕國公于志寧中書

  注:

  [一]原刻作徽.今依麗刻改.

  [二]原刻作之.今依麗刻改.

  [三]此二字原刻作玄奉.今依麗刻改.

  ********************

  令高陽公許敬宗等潤色.沙門釋神泰等證義.沙門釋靖邁等質文.肇自貞觀十九年.

  終于顯慶之末.部將六十.卷出一千。韜軼蓬萊.池湟環渤.載隆法寶.大啓羣迷.頌德序

  經.並紆宸藻.玄風之盛.未之前聞。粵以顯慶四年.龍棲叶洽.玄英應序.厥閏惟陽.糅兹

  十釋四千五百頌.彙聚羣分.各遵其本.合爲一部.勒成十卷.月窮于紀.銓綜云畢。精括

  詁訓.硏詳夷夏.調驚韶律.藻掞天庭.白鳳甄奇.紫微呈瑞.遂使文同義異若一師之製

  焉.斯則古聖今賢其揆一也。三藏弟子基.鼎族高門.玉田華胄.壯年味道.綺日參玄.業

  峻林遠.識清雲鏡.閑儀玉瑩.淩道邃而澄明.逸韻蘭芳.掩法汰而飛辯.緒仙音於八梵.

  舞霄鶴以翔禎.摛麗範於九章.影桐鸞而絢藻。昇光譯侶.俯潛叡而融暉.登彩義徒.顧

  猷暢而高視.秀初昕之琁景.晉燭玄儒.矯彌天之絕翰.騰邁真俗.親承四辯.言奨三明.

  疏發戶牖.液導津涉.[一]繢功資素.通理寄神.綜其綱領.甄其品第.兼撰義疏傳之後學.[二]

  教蟠黃陸.跨合璧於龜疇.祥浮紫宮.掩連珠於麟籀.式罄庸謏.敘其宗致云。

  注:

  [一]原刻作績.今依麗刻改.

  [二]此字依麗刻加.

  ********************

猜你喜欢
  尊胜佛顶修瑜伽法轨仪卷上·佚名
  宿曜仪轨一卷·一行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皮革事卷上·佚名
  证道歌注(彦琪注)·佚名
  天台韶国师·惠洪
  指月录卷之十五·瞿汝稷
  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佚名
  卷第四十一·智旭
  真州长芦了和尚劫外录·真歇清了
  卷第三·智旭
  佛法之教理行果·太虚
  汉藏教理院训条·太虚
  卷第二·通云
  卷第十·呆翁行悦
  君子之交·李叔同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李遵勖·唐圭璋

      遵勖字公武。大中祥符元年(1008),尚太宗女随国长公主,授左龙武军将军、附马都尉。累迁宁国军节度使,徙镇国军,知许州。宝元元年(1038)卒,年五十一。赠中书令,谥和文。有闲宴集,今不传。   望汉月   黄菊一丛临砌。颗颗露

  • 声调谱卷一·赵执信

    右赞善赵执信撰五言古诗秦越人洞中咏【于鹄】扁鹊得【拗字】仙处传是西南【三平声字】年年山下人【下句是律上句第五字必平○第三字平亦拗以别律】长见骑白龙【上注言凡下句是律之调如此非谓此句而此句亦非律也】洞

  • 卷一百五 天聖五年(丁卯,1027)·李焘

      起仁宗天聖五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壬寅朔,上率百官上皇太后壽於會慶殿。   黎明,百官並常服并契丹使班庭下,內侍請皇太后出殿後幄,鳴鞭,升坐。又詣殿後皇帝幄,請服肆袍,於簾內皇太后前再拜稱賀,皇太后曰:「履端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一·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六·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四十四景泰四年二月戊子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以山东河南北直隶水灾命刑部尚书薛希琏都察院右都御史王暹分祭东岳泰山及境内应祀河渎诸神○敕保定侯梁珤得湖广巡抚等官奏近日五开清浪等处地方俱有苖贼

  • 卷之一千一百二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七之一·佚名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列国都邑表世尝谓三代行封建至秦汉乃为郡县而宋儒防语更谓后世不复封建井田肉刑三者而言治皆茍道呜呼此皆读书泥古未尝深观其故而明其所以

  • 刘粹传·沈约

    刘粹字道冲,沛郡萧县人。他的祖父刘恢,官至持节、监河中军事、征虏将军。刘粹家住京口。他少有大志,能力出众,开始当本州从事,高祖攻克京城后,他当参建武将军。随同刘裕平定京都,他转任参镇军事,不久加任建武将军、沛郡太守,又

  • 闗中奏议巻六·杨一清

    (明)杨一清 撰○巡抚类一为地方事兵部覆准礼部咨于礼科抄出巡抚陜西地方兼督理马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杨一清题准兵部咨该本部题前事照得各处巡抚等项都御史旧例在边方者四月在腹里者八月俱该赴京议事其辽东宣府大同山西

  • 六一、墨子游楚鲁阳考·钱穆

    《墨子 鲁问篇》载鲁阳文君与墨子论攻郑曰:&ldquo;郑人三世弑其父&rdquo;,《闲诂》引苏云:&ldquo;父当作君。据《史记 郑世家》郑人弑哀公、(哀公八年而弑,为周定王十四年,明年共公元,今《年表》皆脱去。)幽公、繻公,是三世弑

  • 卷二百二下·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二下 朱批金鉷奏摺 雍正十年正月十二日广西廵抚革职留任【臣】金鉷谨 奏为奏明感激 天恩事窃【臣】前奏各矿厰收获铜筋银铅数目一摺奉

  • 刑约第十六[缺]·商鞅

    [缺]

  • 第二十六卦:《大畜卦》·佚名

    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白话】《大畜卦》象征大量的畜养积聚:利于坚守正道;不要让贤能的人穷困地居于家中自谋生计,而应该把他招到朝廷中食取国家的俸禄,把才能贡献给国家,这样便可以获得吉祥;利于涉

  • 卷八·张廷玉

    欽定四庫全書欽定春秋傳說彚纂卷八【乙莊王十未一年】八年【齊襄十二年晉緡十九年衛惠十四年蔡哀九年鄭厲十五年子儀八年曹莊十六年陳宣七年?靖十八年宋閔六年秦武十二年楚文四年】春王正月師次于郎以俟陳人蔡人公羊

  • 卷三十九·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三十九   宋 王与之 撰凡乐事大祭祀宿县遂以声展之王昭禹曰宿县祭前之夕列之于笋簴○郑锷曰作乐之时乐县之位正于小胥既掌辨其声矣大司乐又宿县遂以声展之葢钟磬之属县于笋簴固可以作乐前

  • (一)·梁漱溟

    儒家之学在求仁。&ldquo;仁者,人也;&rdquo;即求实践其所以为人者而已。孟子固尝言之:&ldquo;形色天性,唯圣人为能践形。&rdquo;儒家之学要不外践形尽性,非有他也。然牛生而成其为牛;马生而成其为马;人生而为人矣,若何有待更求

  • 冰壁·井上靖

    长篇小说。作者〔日本〕井上靖。发表于1956—1957年。作者的力作之一。小说的背景是1955年发生的一次登山遇难事件。作者着意表现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事件背后各类人的心理。主人公鱼津与好友小坂利用新年假期向前穗

  • 絜斋家塾书钞·袁燮

    经学著作。南宋袁燮撰。12卷。此书注重发明本心,反复引申阐明心性之说,而论述帝王治绩,尤能参酌古今,逐一标举大纲和要领。所论满损谦益和居安思危,亦颇惬当得理。原本10卷,《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并称其子袁乔“录其家庭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