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六卦:《大畜卦》

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白话】《大畜卦》象征大量的畜养积聚:利于坚守正道;不要让贤能的人穷困地居于家中自谋生计,而应该把他招到朝廷中食取国家的俸禄,把才能贡献给国家,这样便可以获得吉祥;利于涉过大河。

《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白话】《象辞》说:《大畜卦》的卦象是乾(天)下艮(山)上,为天被包含在山里之表象,象征大量的畜养积聚;君子效法这一精神,应当努力更多地学习领会前代圣人君子的言论和行为,以此充实自己,培养美好的品德和积聚广博的知识。

初九,有厉,利己。

【白话】初九,不顾一切地贸然前进就会有危险的情况发生,这时只有暂时停下来不勉强前进才会有利。

"《象》曰:“有厉,利己“,不犯灾也。"

【白话】《象辞》说:“不顾一切地贸然前进就会有危险的情况发生,这时只有暂时停下来不勉强前进才会有利“,是说不必冒着灾难风险前进。

九二,舆说?。

【白话】九二,车子脱去轮?自动停下来不再前进。

《象》曰:“舆说?,中无尤也。

【白话】《象辞》说:“车子脱去轮?自动停下来不再前进”,说明九二爻虽然刚健急躁,但它能够自度量时,自动停止不前,所以没有贸然前进的过失。

九三,良马逐,利艰贞。曰闲舆卫,利有攸往。

【白话】九三,骏马奔驰如同风驰电掣一般,但是,贸然前进有陷入危险的可能,所以应当警惕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同时又应当坚守正道,这样才会安然无恙。只有娴熟地掌握了驾车和防卫的本领,才能利于前去行事。

《象》曰:“利有攸往”,上合志也。

【白话】《象辞》说:“利于前去行事”,是因为九三与上九志同道合,没有妨碍。

六四,童牛之牿,元吉。

【白话】六四,给头上尚未长角的小牛预先装上一块横木,以防止它长出角后顶人,这是大吉大利的。

《象》曰:六四“元吉”,有喜也。

【白话】《象辞》说:《大畜卦》的第四爻位(六四)的“大吉大利”,是因为能够防患于未然,未雨而绸缪,因而是可喜的。

六五,仉豕之牙,吉。

【白话】六五,面对长有锋利牙齿的猪,并不从如何除去它的牙齿上下手,而是避其锋利,击其要害,将它阉割。这样就可以制服它刚暴凶猛的本性,使它变得温顺,这样便能平安无事,获得吉祥。

《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

【白话】《象辞》说:“《大畜卦》的第五爻位(六五)的吉祥,是因为能够抓住事物的关键,从根本上予以治理,因而是可庆可贺的。

上九,何天之衢,亨。

【白话】上九,四通八达,多么畅通无阻的天街大道,必然亨通顺利。

《象》曰:“何天之衢”,道大行也。

【白话】《象辞》说:“四通八达,多么畅通无阻的天街大道”,是说由于大量畜养积聚贤士,天下已经贤路大开了。

猜你喜欢
  卷四十八 祭义第二十四·郑玄
  卷二十·陈祥道
  卷六·陆陇其
  卷二·程端学
  春秋大全卷三十五·胡广
  卷二十八·程川
  卷十·康熙
  卷三·方苞
  叙官·佚名
  桓公·桓公三年·左丘明
  墨子卷十四·墨子
  问出衍品第二十二·佚名
  卷二·佚名
  佛教国家同情中国抗战·太虚
  答朱光潜问·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十四出 治定·梁辰鱼

    【排歌】〔小生贴生末上〕宿耻消除。烟尘扫空。笑十年埋没英雄。从敎泽国息边烽。且喜天山早挂弓。湖南月。海北风。昔年曾送过江东。旌旗整。鼓吹雄。长歌今上馆娃宫。〔相见介小生〕寡人今日得歼彼元恶。雪我宿仇

  • 皮日休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皮日休(约834—约883 ),字逸少 ,后改字袭美,自号鹿门子,闲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襄阳竟陵(今湖北天门县)人。出身贫苦,早年住鹿门山。咸通八年(867)登 进士第。次年游苏州,刺史 崔璞召为军事判官 。后入朝任著作郎 、太常

  • 卷三·毕沅

      ◎宋纪三 ∷起昭阳大渊献正月,尽阙逢困敦三月,凡一年有奇。   ○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乾德元年辽应历十三年   春,正月,甲寅朔,不御殿。   丁巳,发近甸丁夫数万,修筑畿内河堤。   戊午

  • 卷一百九十七 嘉祐七年(壬寅,1062)·李焘

      起仁宗嘉祐七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   秋七月壬子,詔季秋有事于明堂【一】,羣臣毋請加尊號【二】。   太常禮院言:「皇祐參用南郊百神之位,不應祀法。宜如隋、唐舊制,設昊天上帝、五方帝位,以真宗配,而五人帝、五官神從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佚名

    万历元年十二月丁未朔授行取官给事中四员郝维乔吏科张孙绳户科李邦佐礼科胡汝钦工科杨节南京刑科试监察御史十员赵池浙江道刘光国湖广道许三省山西道萧泮广西道黄家栋贵州道胡秉性郑准俱南京山东道刘维年南京四川道张

  • 卷七·赏加二品顶戴恭谢天恩摺·丁曰健

    奏为恭谢天恩,仰祈圣监事。窃臣于同治三年四月十二日接抚臣行知,本年二月二十三日内阁奉上谕:“徐宗干奏“台湾南北两路现就肃清,请将尤为出力之镇道先行奖励”一摺,护水师提督记名总兵副将曾

  • ·谕同诛首恶解散胁从札示·丁曰健

    为晓谕同诛首恶解散胁从事:照得本司道恭膺简命,特授台湾道;并奉奏委督办全台军务,节制南北各军。先派总带官田参将带领省标精兵,作为头队渡淡;本司道配驾火轮船,督带二队名勇,由五虎口开行,已于九月初九日到沪尾

  • 吴王问保威强不失之道晏子对以先民后身第十一·晏婴

    晏子聘于吴,吴王曰:“敢问长保威强勿失之道若何?”晏子对曰:“先民而后身,先施而后诛,强不暴弱,贵不凌贱,富不傲贫;百姓并进,有司不侵,民和政平;不以威强退人之君,不以众强兼人之地;其用法,为时禁暴,故世不逆其志;其用兵,为众屏患,故民不

  • 整理僧伽制度论跋·太虚

    余作整理僧伽制度论,今屈指十四年矣。近年来渐为多人认有整理僧伽之需要,以其可供参考之一助,故一而再,再而三,兹又有四版之翻印。然现时世界国家之环境,历生变更,在十年前初版时,已认为须有删改矣,况时至今日乎?故民国十五年三

  • 贤劫经卷第五·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寂然度无极品第十四  何谓寂然度无极有六事。假使能断诤讼之法性常和调。是曰布施。若身口心笃信悦豫。不犯诸法与道合同。是曰持戒。以无阴盖五阴六衰受正无碍。是曰忍辱。其三昧定无能动

  •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卷第三·彦悰

    弘福寺沙门释彦悰纂录圣朝议不拜篇第二(上)议不拜者。明沙门不应拜俗也 圣上情敦名教令拜君亲。虑爽通途许开朝议。致有謇谔之士人百献筹。社稷之臣争陈显论焉。敕·今上制沙门等致拜君亲敕一首表·大庄

  • 卷第一·佚名

    补续高僧传卷第一 明吴郡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译经篇 宋 天息灾.法天.施护三师传 天息灾。北天竺迦湿弥罗国人也。太平兴国中。与乌填曩国三藏施护。至京师。时梵德前后迭来。各献梵策。集置甚富。上。方锐意翻传。

  • 序·佚名

    续藏经 补续高僧传明 明河撰补续高僧传序往时。雪浪大师。掀翻义学窠臼。位下龙象。未易指屈。一雨润师。其白眉也。汰如河公。乃润师高弟。倡明教乘。为时所宗。昨岁飞锡白门。讲经报恩禅院。听法者万众。余时野服

  • 大品·佚名

    第一章 补特伽罗论“补特伽罗是依谛义、胜义而得耶?”是论师之自问。对此有,“补特伽罗”是补特伽罗论者之邪执。如何是补特伽罗论者?于佛教内之犊子部、正量部,更是教外多数之外道。此“补特

  • 三峰藏和尚语录卷第一·三峰法藏

    吴虎丘山云岩寺嗣法门人弘储记住海虞三峰清凉禅院语乙丑元旦上堂拈香云化被空山老更闲卧云谁道不朝天生香一瓣呼嵩祝圣德雍熙寿万年乃插香就座以拂子画一画云正月一夜半子前有消息残冬已过新未交个中一点谁拈掇拈得出

  •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佚名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撰人不详,约出许北宋初。假托太上老君在蜀郡傅授汉天师张陵,言醮祖北斗七元君除罪祈福之事。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   

  • 周易古占法·程迥

    经学著作。南宋程迥撰。1卷。有绍兴三十年(1160)自序。书中采用邵雍加一倍法,据系辞说卦发明其义,用逆数以尚占知来。其叙占法、占事颇详,所论亦多有源流根据。朱熹所著《易学启蒙》多采其例。又附《古周易章句外编》

  • 如是语经·佚名

    如是语,巴利名Itivuttaka 。凡四篇(巴nipa^ta ,集),共计十一章(巴vagga ,品)一一二经。音译伊谛佛多伽。为巴利语经藏小部(Khuddaka-nika^ya)第四经。第一篇有三章二十七经,第二篇有二章二十二经,第三篇有五章五十经,第四篇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