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錄十誦比丘衆學法三本類勘表

  十誦比丘衆學法  梵本     有部本     藏本

  〈一百一十三戒〉 〈一百一十三戒〉 〈九十九戒〉   〈一百一十二戒〉

  一不高着內衣   一       二       二

  二不下着     二       三       三

  三不參差着    三

  四不如釿頭着   四       五〈不如虵頭〉  七〈同有部〉

  五不如多羅葉着  五       六       五

  六不如象鼻着   六       四       四 

  七不如麨團着   七       七〈不如豆團〉  六

  八不細襵着    八

  九不如兩耳着   佚

  ********************

  一〇不生起着   佚

  一一不細着    佚

  一二周齊着    一二      一       一

  一三不高被衣   一三      九       九

  一四不下被    一四      一〇      一〇

  一五不參差被   一五      一一      一一

  一六齊整被    佚       八       八 

  一七好覆身入舍  一七      一二      一二

  一八好覆身入坐  一八

  一九善好入    一九

  二〇善好坐    二〇

  二一不眄視入   二一      一四〈不高視〉 一四〈别有一五平正視與此意同〉

  ********************

  二二不眄視坐   二二

  二三不嗅入    佚

  二四不嗅坐    佚

  二五不自大入   佚

  二六不自大坐   佚

  二七小聲入     二七      一三      一三

  二八小聲坐    二八

  二九不胡跪入    佚       二〇〈不蹲行别有二 二三〈同有部别有二

  一不足指行今     四不足指行今

  缺〉        缺〉

  三〇不胡跪坐   佚     

  三一不覆頭入   三一       一五       一六

  三二不覆頭坐   三二          

  三三不幞頭入   三三

  ********************

  三四不幞頭坐 三四

  三五不扠腰入   三五      一八      二五

  三六不扠腰坐   三六

  三七不現胸入   四一

  三八不現胸坐   四二

  三九不現脇入   四三

  四〇不現脇坐   四四

  四一不反抄衣入  三七      一六      一七〈别有一八不收衣拊肩入一九

  不兩手交項入

  二〇不手交腦

  後入今皆缺〉

  四二不反抄衣坐  三八〈别有三九不手

  交腦後入四〇 同坐今缺〉

  四三不雙抄衣入          一七〈别有一九不拊肩入今缺〉

  四四不雙抄衣坐

  ********************

  四五不放衣跳入  四五     二二      二一

  四六不放衣跳坐  四六

  四七不掉臂入   四七     二六      二七

  四八不掉臂坐   四八

  四九不搖肩入   四九     二八〈不肩排他〉  二九〈不磨肩〉

  五〇不搖肩坐    五〇

  五一不搖頭入    五一     二七       二八

  五二不搖頭坐    五二

  五三不搖身入    五三     二五       二六

  五四不搖身坐    五四

  五五不攜手入    五五     二九〈别有三〇未請 三〇〈别有三一不請

  不坐三一未觀     不坐三二善觀

  察不坐三二不     察坐三三不放

  放身坐今皆缺〉    身坐今皆缺〉

  五六不攜手坐    五六

  ********************

  五七不躄脚入    五七     二三〈不仄足别有二  二二〈不探脚〉

  四不弩身行今

  缺〉

  五八不躄脚坐    五八

  五九不累脚入    五九     三三〈别有三四在舍   三四〈别有三五不交

  不重內踝三五       腿坐三六不重

  不重外踝三六       內外踝三七不

  不斂足三七不       曲脚牀下三八

  舒足三八不露       不叉腿坐三九

  身今皆缺〉        不寬脚坐今皆

  缺〉

  六〇不累脚坐    六〇

  六一不扶頰坐    六一

  六二一心受飯   六二     三九〈恭敬受食〉    四〇〈同有部〉

  六三一心受羹   六三

  六四不溢鉢受食  佚      四〇         四一

  六五羹飯等食   六五     四二〈不得齊等〉

  六六不偏刳食   六六     五五〈不散手食〉

  六七不鉢中擇食  六七     五九〈不粒粒取食〉

  ********************

  六八不大摶飯食  六八     四六〈别有四五不小  五〇〈别有四九不小

  摶食今缺〉       摶食今缺〉

  六九不摶可口食  六九     四七〈圓整而食〉    五一〈中摶食〉

  七〇不張口待食  七〇     四八         五二

  七一不含食語    七一     四九〈别有五一不彈   五三〈别有五四不皺

  舌食五二不[(口*甫)/寸]   眉食五五不[(口*甫)/寸]

  [(口*隹)/木]食五三不呵   [(口*隹)/木]食五六不呵

  食五四不吹食      氣食五七不吹

  今皆缺〉        氣食今皆缺〉

  七二不齧半食    佚      五八         六三

  七三不嚼作聲食  七三     五七〈不填頰食别有   六一〈不換頰嚼食别

  五六不毀呰食       有六〇不叱笑

  今缺〉          他食六二不彈

  舌食今缺〉

  七四不全吞食食  佚

  七五不未咽食食  佚

  七六不吐食食    七六     五九〈别有六〇不作   五八〈别有六八不作

  塔形食今缺〉       塔形食今缺〉

  七七不齅鼻食    七五

  七八不舐手食    七八     六一         六四

  ********************

  七九不指抆鉢食  七九     六二〈不舐鉢食〉    六五〈不刮鉢舌舐〉

  八〇不棄飯食    八〇

  八一不振手食    八一     六三〈别有六四不振   六六〈别有六七不振

  鉢食今缺〉        鉢內食今缺〉

  八二不汙手受器  八二     六七〈不汚手捉淨瓶〉   七〇〈同有部〉

  八三不爲自索羹  佚      四二〈不預伸鉢〉     四五〈同有部〉

  八四不覆羹望得  八三     五〇〈幷云以羹覆飯    四六〈同有部别有四

  别有四三不安       七不安鉢食上

  鉢食上今缺〉       今缺〉

  八五不視比坐鉢  八五     六六〈不輕心觀比坐    六九〈同有部〉

  鉢〉

  八六一心觀鉢食  八六     六五〈别有四一用意    四四〈别有四八正意

  受食四四恭敬        受食今缺〉

  八七次第食     佚      四三

  八八不棄洗鉢水  八八      六八〈别有六九不殘   七二〈别有七一水灑

  食置鉢中七〇       近坐七三不殘

  不立洗鉢七一       食置鉢七四——

  不地上安鉢七       七七不地上澗

  二不危岸安鉢       邊險處峻崖安

  七三不逆流酌       鉢七八——八一

  水今皆缺〉        不立洗鉢不澗

  邊等洗鉢八二

  不暴流酌水今

  皆缺〉

  ********************

  八九不爲騎人說法  八九     八五〈别有八四不爲   九九〈别有九八乘象

  乘象人說八六       人一〇〇乘車

  乘轝人八七乘       人一〇一乘諸

  車人今皆缺〉       物人今皆缺〉

  九〇不在人後說   九一     七七         八六

  九一不在道外說   九〇     七八         八七

  九二不在下座說   九二     七六         八五

  九三不爲坐人說   九三     七四         八三

  九四不爲臥人說   九四     七五         八四

  九五不爲覆頭說   九五     七九〈别有九〇——九   八八〈别有九三——九

  二不爲戴帽着       五不爲髮髻人

  冠頂髻人說法       戴帽戴冠人說

  今皆缺〉         法今皆缺〉

  九六不爲幞頭說   九六     九三〈别有九四不爲    九七〈别有九六不爲

  戴華鬘人說法       戴華鬘人說法

  今缺〉          今缺〉

  九七不爲扠腰說   九七     八二

  九八不爲現胸說   一〇〇

  九九不爲現脇說   一〇一

  ********************

  一〇〇不爲抄衣說  九八〈别有九九不爲  八〇      八九〈别有九〇——九

  拊肩人說法今               二不爲拊肩手

  缺〉                   交項手交腦人

  說法今皆缺〉

  一〇一不爲雙抄〈衣説〉         八一

  一〇二不爲放衣說  一〇二       八三

  一〇三不爲著屐說  一〇三       八八      一〇二

  一〇四不爲著屣說  一〇四       八九

  一〇五不爲捉杖說  一〇五       一〇三

  一〇六不爲捉蓋說  一〇六       九五      一〇四

  一〇七不爲捉刀說  一〇七               一〇五〈别有一〇六

  不爲持劒人

  說今缺〉

  一〇八不爲捉小〈刀說〉一〇八

  一〇九不爲捉器〈杖說〉一〇九              一〇七〈别有一〇八

  不爲披鎧人

  說今缺〉

  一一〇不菜上便唾   一一〇      九八       一一一

  ********************

  一一一不淨水便唾   一一一      九七       一一〇

  一一二不立大小便   一一二      九六       一〇九

  一一三不上過人樹   一一三      九九       一一二

  〈附註 表中三本次第不順者.皆粗寫數字别之。其文義略異或同類别開者.皆摘文註出於下。〉

  ********************

猜你喜欢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一·佚名
  传戒正范序·读体
  佛说斋法清净经·佚名
  卷第五十七·德清
  与蒋特生居士书(六通)·太虚
  卷第二·佚名
  行为主义之佛乘·太虚
  诸法集要经卷第七·佚名
  婆薮槃豆法师传·佚名
  摄大乘论释论 第三卷·世亲
  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智顗
  倒果觉之下化起因行之上求·太虚
  如意宝珠转轮秘密现身成佛金轮咒王经·佚名
  卷一百一十七(西晋三藏竺法护译)·佚名
  永明智觉禅师·惠洪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三·白居易

    钦定四库全书 白香山诗集卷三十三   歙县汪立名编後集三【律诗凡八十首】 读老子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於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着五千文 读庄子 庄生齐物同归一我道同中有不同遂性逍遥虽一致鸾凰终校胜蛇虫

  • 第二回 用奸计魏名教赌 迷真性仇福思嫖·蒲松龄

    那魏名见仇家的日子渐渐的好了,他心里就生气,寻思着要教他败落,除非是教他去赌钱。有一日,看见仇福正在街上闲玩,魏名上前拉着他,让到家里,顿上酒,端上四样菜,又叫他兄弟魏二陪着。 [耍孩儿)叫一声大相公,每日待将你请,逐日穷忙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七十九·乾隆

      宋  哲宗皇帝  【壬申】元祐七年春三月以程颐直秘阁判西京国子监既而罢之  颐服阕三省拟除馆职判检院【宋史职官志登闻检院諌议大失掌文武官及士民章奏表疏】蘓辙进曰颐入朝恐不肯静太后纳之遂差管勾崇福

  • 卷之一千四百二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四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第二章 族制·吕思勉

    人是非团结不能生存的。当用何法团结呢?过去的事情,已非我们所能尽知;将来的事情,又非我们所能预料。我们现在只能就我们所知道的,略加说述而已。在有史时期,血缘是人类团结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恒狃于其所见闻,遂以此为人类

  • 吴逆取亡录·姜虬绿

    康熙十二年冬十一月,吴三桂自去其平西亲王爵,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据南反。伪檄所至,叛者四起,势同鼎沸。越五年,僭帝号,旋殪。又三年,王师下南,其孙世自刎,天下大定。余转侧兵间,濒死而幸不死,爰就耳目所及笔之,以见覆亡

  • 张璁传·张廷玉

    张璁,字秉用,永嘉人。早年被乡里举送参加考试,七次都不得第。将到吏部去等候选派,御史萧鸣凤善于占星术,告诉他说“:从此以后三年你就可以中进士,再有三年该会飞黄腾达的。”张璁于是还乡。正德十六年(1521)登黄榜,已经四十七

  • 第七章 33·辜鸿铭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辜讲孔子然后继续说:“而作为一个圣洁而德高望重的人,或者甚至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我怎么敢去冒充呢!我不遗余力地争取做一个

  • 卷三·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传续説卷三   宋 吕祖谦   荘公筑王姫之馆于外【元年】荘公之立桓公见杀于齐则荘公之于齐有不共戴天之雠而不能以复讐为念前辈论之详矣然又须识得荘公之要领王姫归于齐鲁絶之而不与主婚

  • 卷十四·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内则衍义卷十四大学士傅以渐恭纂让之道待外戚内则曰妇或赐之饮食衣服布帛佩帨茝兰则受而献诸舅姑舅姑受之则喜如新受赐若反赐之则辞不得命如更受赐藏以待乏妇若有私亲兄弟将与之则复请其故赐而后与之

  • 大般若經第二分品目舍利子般若四品·欧阳竟无

      緣起品第一      歡喜品第二   觀照品第三      無等等品第四   有佛般若.有菩薩般若.有菩薩聲聞共般若。以菩薩聲聞共般若故.佛常被舍利子   善現說般若。舍利子人智慧第一.般若之法智慧第一.故五般

  • 四分律卷第二十五(二分之四明尼戒法)·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一百七十八单提法之二“若比丘尼,净施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衣,后不问主取著者,波逸提。(四十四)“若比丘尼得新衣,当作三种染坏色青、黑、木兰。若比丘尼得新衣,不作三

  • 公门果报录·宋楚望

    颜光衷曰。古云公门中好修行。何也。夫公门常常比较。时时刑罚。其间贫而负累。冤而获罪。愚而被欺。弱而受制。呼天控地。无可告诉。惟公门人下接民隐。上通官情。艰苦孤危之时。扶持一分。胜他人方便十分。宽假一次

  • 自勉斋随笔·陈邦贤

    《自勉斋随笔》是陈邦贤著的一本随笔丛书,1997年1月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作者根据读书所得及平昔风闻随笔漫录而成,材料信实,言多切近。收《史公祠的对联》、《革命姻缘》、《梁任公的年谱》、《国防地理》、《汪继声的

  • 诗纪匡谬·冯舒

    古诗总集。一卷。清冯舒撰。这是一本匡正明冯惟讷撰《古诗纪》之谬误之作。《古诗纪》一百五十六卷,所录诗上起古初,下迄陈隋,遗文佚句,一一登载,六朝以前,有韵之文,以此书为渊薮。由于时代绵长,采摭繁富,其中真伪错

  • 发觉净心经·佚名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 ,即《大宝积经》第二十五发胜志乐会异译

  • 如意宝总持王经·佚名

    全一卷。宋代施护译于太平兴国五年(980)之后。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经题‘如意宝总持’为神咒之名。全经系阐明如意宝总持章句之受持法及其功德,并谓若受持此神咒而信心不清净或未能坚定专注,则不能见闻诸佛。然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