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传戒正范序

善乎。柳河东曰。儒以礼立仁义。佛以律持定慧。故我世尊。五时唱教。先梵网於群经。双树潜辉。寄金言於戒学。所以眼目人天津梁。凡圣无异说矣。无柰法久弊滋。以致戒坛封锢。赖吾祖父灵谷千华二老人。乘大愿力。再辟巨荒。薄海遐陬。咸知秉受。南山之道。郁然中兴。及先师西迈。主律无人。三学摇摇。莫知宗仰。吾教授本师。见月体和尚秉铁石心。具金刚骨。精淹五部。嗣主千华。慨今海内放戒。开坛所至多有。考其学处。则懵昧无闻。视其轨仪。则疎慵失准。仓皇七日。便毕三坛。大小乘而不分。僧尼部以无别。心轻露忏。羯磨视为故文。罔谙开遮。问难聊云塞白。一期解散。挂名祇在田衣。三业荒唐。戒本束归高阁。列圣戒法。等同儿戏。而毗尼大坏矣。和尚悯之。内重躬行。外严作法。兼勤着述。以利方来。於两乘布萨律制僧行外。复为撰辑传戒正范。三坛轨则。巨细有条。七众科仪。精详不紊。勤开示则智愚灌以醍醐。谨羯磨则轻重拣於丝发。不违古本。别出新型。如滹沱之七事。戈甲忽新。光弼之三军。旌旗一变。允篇聚之南车。而木叉之杲日矣。此本流布。用为章程。非独专门弘律者。肃有规绳。即禅律兼行者。咸知矩[获-禾+火]。坛法自此集成。更非从前绵蕞。古云。三代礼乐尽在是矣。凡据位登坛者。倘心存二利。慕律社之精严。法惧七非。恶时师之简陋。执此以往可也。

  顺治庚子岁姑洗月上巳日住南康云居山千华同门戒弟子戒显顿首拜题

猜你喜欢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十下·智顗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七·澄观
  卷第八·智旭
  北山录卷第七·神清
  卷第十一·佚名
  佛说决定总持经·佚名
  第六 利得与供养相应·佚名
  大寶積經普明菩薩會·欧阳竟无
  卷十一·佚名
  ●参天台五台山记卷第二·成寻
  佛说佛名经卷第三·佚名
  净土圣贤录续编目次·胡珽
  勉青年学僧·太虚
  至诚佛品第十五·佚名
  新印大佛顶首楞严经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皇明诗选卷之四·陈子龙

    李雯舒章氏云间陈子龙卧子氏同撰宋征舆辕文氏五言古诗三皇甫涍皇甫汸皇甫濂王维桢乔世宁李攀龙王世贞徐中行吴国伦梁有誉刘凤卢柟俞允文王宠魏学礼于慎行冯时可宋懋澄陈继儒梅朗中周

  • 骑省集补钞·吴之振

    徐铉吴王挽词倏忽千龄尽,冥茫万事空。青松洛阳陌,白草建康宫。道德遣遗在,兴衰自古同。受恩无补报,反袂泣途穷。土德承余烈,江南广旧恩。一朝人事变,千古信书存。哀挽周原道,铭旌郑国门。此生虽未死,寂寞已销魂。和元帅书记萧

  • 载记第二十四 慕容宝 慕容盛 慕容熙 慕容云·房玄龄

    慕容宝,字道祐,垂之第四子也。少轻果无志操,好人佞己。苻坚时为太子洗马、万年令。坚淮肥之役,以宝为陵江将军。及为太子,砥砺自修,敦崇儒学,工谈论,善属文,曲事垂左右小臣,以求美誉。垂之朝士翕然称之,垂亦以为克保家业,甚贤之。

  • 卷二·毕沅

      ◎宋纪二 ∷起重光作噩正月,尽玄黓阉茂十二月,凡二年。   ○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建隆二年辽应历十一年   春,正月,丙申朔,御崇元殿受朝,退,群臣诣皇太后宫门称贺。   壬寅,幸新造船务观

  • 东都事略卷六十八·王称

    列传五十一  富弼字彦国河南人也幼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识之曰此王佐才也懐其文以示王曽晏殊殊即以女妻之举茂才异等授将作监丞知长水县签书河阳节度判官防郭皇后废范仲淹争之贬知睦州弼言朝廷一举而获二过纵不能复

  • 一四○六 浙江巡抚福崧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三部折·佚名

    一四○六 浙江巡抚福崧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三部折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十二日浙江巡抚臣福崧跪奏,为缴换《通鉴纲目续编》,遵例汇奏事。恭照乾隆四十八年三月内奉颁《御批通鉴纲目续编》改本一部,钦奉谕旨,令将抽改

  • 自序·邹漪

    呜呼!明季之事,天与人难言哉!自三代以迄唐宋,继世有天下者,莫不祸乱代起,以开中兴。其间惟晋元、宋高,偏安江左。他若夏少康、商武丁、周宣王、汉世祖、唐肃宗,凡边乱内难,一皆削除之,光复旧物,告成太庙,享有祈年保民之誉,以垂久远

  • 卷七十四上 袁绍刘表列传第六十四上·范晔

    (袁绍)◆袁绍传,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陽人,司徒袁汤的孙子。袁绍的父亲袁成,做过五宫中郎将,身体强健,喜欢结交,从大将军梁冀起没有不和他要好的。袁绍年轻时做过郎官,后被任命为濮陽长,遇母亲去世而辞去官职。服完三年丧礼,袁绍回想

  • 郭璞传·房玄龄

    郭璞字景纯,河东郡闻喜县人。父亲郭瑗,任尚书都令史。当时尚书杜预对朝廷制度进行了一些增减调整,郭瑗常常予以辩驳纠正,因此以公正端方著称,后死在建平太守任上。郭璞喜好经书学术,学问渊博而有大才,但不善于语言表达,他的词

  • 萧术哲传·脱脱

    萧术哲,字石鲁隐,萧孝穆弟高九之子。因系皇亲,加监门卫上将军。重熙十三年(1044),率卫兵讨伐李元昊,立有战功,迁为兴圣宫使。蒲奴里部首领陶得里反叛,术哲任统军都监,随从都统耶律义先攻打他,擒获陶得里。术哲与义先不合,诬陷义

  • 卷二十一·盛世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编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二十一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觐礼第十郑目録云觐见也诸侯秋见天子之礼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朝宗礼备觐遇礼省是以享献不见焉三时礼亡惟此存尔觐礼于

  • 卷四上·王应电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传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传卷四上    明 王应电 撰夏官上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夏官司马使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书周官曰司马掌邦政统六师平邦国太宰政

  • 卷二十一·李钟伦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纂训卷二十一安溪李钟伦撰小行人掌邦国宾客之礼籍以待四方之使者注礼籍名位尊卑之书使者诸侯之臣使来者也疏大行人待诸侯身小行人待诸侯之使者其邦之礼籍则诸侯及臣皆在焉令诸侯春入贡秋献功王亲受之

  • 右绕佛塔功德经·佚名

    大周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等奉 制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余无量众俱。前后围绕。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以偈请曰。  大威德世尊  愿为我等说

  • 宗镜录卷第五十五·延寿

    夫论法处之色。都有几种。答。有五种。一极略色。二极迥色。三受所引色。四遍计色。五定果色。一极略色者。以极微为体。但是析彼五根。五尘。四大。定果色至极微位。即此极微。便是极略色体。二极迥色者。即空间六般

  • 蜜蜂计·储仁逊

    《蜜蜂计》,清代人情小说,共十回,作者储仁逊。主叙汉代董生才被继母使蜜蜂计陷害及其婚姻故事。《蜜蜂计》底本系南开大学图书馆特藏部藏有抄本《话本十四种》。

  • 华手经·佚名

    梵名Kus/ala -mu^la-sam!graha 。凡十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又称华首经、摄诸善根经、摄诸福德经、摄善根经、摄福德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本经记述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现神力,摄四众,十方菩萨皆来聚集,手持莲花供

  • 初学记·清觉

    全一卷。宋代僧本然清觉(1043~1121)着,道安注。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二册。清觉谓千里一步为初,故作初学记,以接引后进,开悟群迷,阐扬三乘十地之要,令初心者易于效习;久经效习,自有所见、所觉,进而起行,以达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