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吴逆取亡录

康熙十二年冬十一月,吴三桂自去其平西亲王爵,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据南反。伪檄所至,叛者四起,势同鼎沸。越五年,僭帝号,旋殪。又三年,王师下南,其孙世自刎,天下大定。余转侧兵间,濒死而幸不死,爰就耳目所及笔之,以见覆亡之祸实所自取。使当日归藩辽左,克守臣节,则带砺河山,永保无疆之庥,岂不懿哉?

三桂者,故明武举,沉毅敢战。少时逐一骑,射之堕,下马欲取其首,其人故佯死,突挥刀刃三桂中鼻,故鼻左微凹。目瞻视,隆准无须。监军太监高起潜爱其勇,认为义子。屡以战功得优叙,不数岁授总兵官,镇守宁远。其先世居徽州,流寓辽东,因家焉。父襄,由武进士起家,官锦州总兵,以援大凌河师溃削职。后从征山东,克登州,复官,氵存擢京营都督。

岁庚申,我世祖章皇帝顺治元年,明庄烈帝崇祯十七年也。春二月,流贼李自成自秦犯晋,畿辅大震,议撤三桂兵守山海关,为京师卫。大学士陈演恐事平以弃地获咎,执不可。越月,贼锋益逼,始决计弃宁远,封三桂平西伯,趣入援。甫及关而京师陷,襄降贼。三桂闻变,逡巡关西,将赴降。自成命降将唐通作书招之,胁襄贻书敦促,中有“吾君已矣,尔父命在须臾,及今早降,不失通侯之位”语。有陈沅者,字圆圆,故吴妓,美丽善歌,戚畹周奎得之以进御。庄烈帝忧勤国事,不暇顾,饬归奎邸。三桂歆其艳,请于奎,奎盛饰奁具以赠。三桂妻张氏,貌寝而悍,三桂颇惮之,不敢携沅行,留居京都。城陷,为贼刘宗敏所得。三桂抵蓟州,襄使者至,诘知襄被执,笑曰:“是胁我耳,我至即释,何患!”复问:“陈姬无恙乎?”使者以实告,勃然曰:“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见天下人!”遂反旆而东,回山海关,以讨贼复仇,布告远迩。继恐贼大队至,众寡不敌,遣其副帅郭元龙、杨坤、孙文焕乞师于我朝。时睿亲王率师西征,中途得请,允之。

自成闻三桂之来而复返也,命伪丞相牛金星居守,自率精锐二十万,挟庄烈帝太子永王、定王及襄置军中,东击三桂。夏四月十八日及关,围之数匝。睿亲王兵亦至,三桂突围出谒,即壁中剃发。二十一日,战于关西一片石,贼败。明日复战,自成按辔登高冈以观。日将失,见我军戴缨帽如万朵红云,风卷而西,遽策马走,呼曰:“败矣!”贼众大溃,奔回永平,杀襄于城西之范家庄。狼狈还京,尽屠襄家,并害太子、二王。二十九日,焚宫殿,出阜城门宵遁。

三桂追至近畿,传檄入都,言奉太子至。明臣之从贼而留京未行者,备法驾卤簿郊迎。及登辇,则辫而短后衣者,睿亲王也,咸愕眙不知所为,罗拜道左。次日上笺劝进,内院大学士沈文程笑曰:“吾主已于去岁登极,此皇叔摄政王也。”众惭而退。

三桂知家属被害,愤甚,不入城,蹑贼紧迫,又败之望都、真定间。时尚未知圆圆消息也。贼被追急,尽弃所掠辎重妇女,疾趋山右。三桂前部得圆圆于途,报至,大喜,于营次设锦幄,鼓吹前导,迎以归。逐北至固关,班师为襄发丧。乞赠恤,得旨谕允,并授三桂为平西王。旋从大将军英亲王征自成于陕西,自襄阳、武昌东下至九江而还,命赴镇锦州。时顺治二年,三桂年三十四。

居久之,郁郁不自得,求剿贼自效。五年,移镇汉中,与都统李国翰败大同叛镇姜襄逆党于延安、榆林等府。复征流贼张献忠余党之扰四川者,击走孙可望、白文选、李定国等,克成都、叙州、重庆。驻师绵州,部下恣淫掠,巡按御史郝浴劾三桂骄纵观望。三桂怒,诬浴欺罔冒功,浴坐谪徙,三桂叙功增俸。子应熊,张氏出也,尚主为和硕额驸,授爵三等子。

十四年,诏三桂为平西大将军,进征贵州。师久无功,还驻遵义。先是,可望等因明桂王朱由榔建号永历,称帝于粤,降附之。寻与定国隙,定国奉永历入南。可望攻之不胜,赴长沙军前降,入都,具言南可取状。三桂欲自以为功,亦具疏请命。分兵三路,平南大将军、信郡王、经略、大学士洪承畴由湖南取道贵州进,征南将军卓布泰由广西进,三贵由四川进。十六年正月,合攻南城,永历走永昌,奔入缅甸。三桂追至腾越州,州西南百余里即缅境,中原地尽处也。明将马宝、李如璧、狄三品、塔新策,及景东等处土司俱归顺,乃振旅还。召信郡王洪承畴回,留三桂管滇事。承畴将行,三桂问自固之策,承畴曰:“不可使滇中一日无事。”三桂谨受教。承畴至京,即以岩疆难靖,请援明黔国公沐英世镇例,移藩久镇。三桂遂奉命镇滇,督、抚均受节制。

是年元江土司那嵩叛,三桂平之,以其地为元江府。嗣部臣以云南岁需俸饷至九百余万,议裁兵。三桂奏言边孽未除,宜如旧,并请发兵入缅。疏言渠魁不殄,有三患二难:李定国等引众四扰,患在门户;土司反覆,易被煽动,患在肘腋;投诚将士,乘机生心,患在腠理。且滇中米粮腾踊,耕作半荒,养兵难,安民亦难。惟有剿净根株,庶可一劳永逸。诏如所请,授内大臣爱星阿为定西将军,会同进师。三桂檄谕缅人以出兵故,令缚永历以献,自率大队由腾越出边。是时永历就食缅人,为所制,与定国等隔绝不通,已不能有所为,移书三桂乞哀曰:

将军新朝之勋臣,旧朝之重镇也。世膺爵秩,藩封外疆,烈皇帝之于将军,可谓甚厚。讵意国遭不造,闯贼肆恶,突入我京城,殄灭我社稷,逼死我皇帝,杀戮我人民。将军志兴楚国,饮泣秦廷,缟素誓师,提兵问罪,当日之本衷,犹未泯也。奈何凭藉大国,狐假虎威,外施复仇之虚名,阴作新朝之佐命?逆贼授首之后,而南方土宇,非复先朝有也。宏光殄祀,隆武就诛,仆于此时,几不欲生,犹暇为宗社计乎?诸臣强之再三,谬承先绪。自是以来,一战而楚地再失,再战而东粤亡,流离惊窜,不可胜数。幸李定国迎仆于贵州,接仆于南安,自谓与人无患,与世无争矣。而将军忘君父之大德,图开创之丰功,督师入滇,覆我家室。仆由是远渡沙漠,聊借缅人以固吾圉。山遥水远,言笑谁欢,既失世守之封疆,苟全微命于蛮服,只益悲矣。乃将军不避艰险,请命远来,提数十万之众,穷追逆旅之身,何视天下之不广哉?岂天覆地载之中,独不容仆一人乎?抑封王锡爵之后,犹欲歼仆以邀功乎?第思高皇帝栉风沐雨之天下,犹不能贻留片地,以为将军建功之所。将军既毁我室,又欲取我子,读《鸱》之章,能不惨然心恻乎?将军犹是世禄之裔,即不为仆怜,独不念先帝乎?即不念先帝,独不念二祖列宗乎?即不念二祖列宗,独不念己之祖若父乎?仆今日兵衰力弱,茕茕孑立,区区之命,悬于将军之手。如必欲仆首领,则虽粉身碎骨,血溅草莱,所不敢辞。若其转祸为福,或以遐方寸土,仍存三恪,更非敢望。倘得与太平草木,同沾雨露于新朝,惟将军是命。冀裁之。

三桂不答,自木邦趋缅城。师次旧挽坡,缅人惧,持贝叶文纳款。绐永历曰:“晋王李定国至矣,请出就晋王军。”并其太后马氏、后王氏、太子慈ピ及公主、公女等,舁送三桂营。顺治十八年十二月朔日也。康熙元年正月捷闻,晋爵亲王,并命贵州亦归管辖。

三桂拥永历还滇,内大臣爱星阿议所以处之。三桂曰:“宜骈首。”爱星阿不可。将军卓罗曰:“彼曾为君,全其首领可也。”四月二十五日,三桂命其将杨坤、夏国相等,进帛于滇城之篦子坡,太子等皆就缢,复焚其尸。遣送太后及后北上,中途均扼吭死。明社之厄,虽由闯贼,然例以宋室山,实亡于三桂手。此后郑氏负海外,虽仍以永历纪年,其实扶余自王,金炉朱火,自兹熄矣。

初,三桂之追李贼也,得所弃赀无算。既镇滇、黔,复以水西土酋安坤、迤东土酋王耀祖、禄昌贤、乌撒土女酋陇氏等不廷,削平之,收其地,分设大定、开化、黔西等府州。土官咸世袭,厚敛多藏,积数百年,悉为三桂所有。又徇西番、蒙古意,请于北胜州互市茶马,令人往普洱及川、湖产茶处所采运交易。继请以原籍沐天波庄田为藩庄,假称浚渠筑城,广征关市、榷税、盐井、金矿、铜山之利。值蕃苗自相仇杀,辄以边警入告,岁糜饷银千余万,延不请核。由是富甲天下,渐蓄异志。挥金以要结人心,赏赉馈遗,动以万计。文武官之铨除到滇者,阴遣私人诱令鬻身藩下,给身价银,多者数万,少亦万余,视其才为差等,俾为己用。所部将卒,皆百战之锐,且多李自成、张献忠二贼部下窘蹙来归者,饵以厚利,无不愿效死力。益思发难而无以为名,爰即永历所居五华山作新府,重楼复道,规制拟大内。又为园于西郊外,名安阜园。因圆圆齿已长,张氏亦老,更罗致艳冶,以歌舞自娱。

会平南王尚可喜镇广东,自陈老病,愿归藩辽左,诏以所请。三桂于十二年七月,亦诡请移藩。疏入,下廷臣会议。有言三桂镇服苗蛮,不可移者;有言撤藩后必多拨禁旅往守,纷扰民驿,宜仍令留镇者;独户部尚书米思翰、兵部尚书明珠等,以边陲静晏,三桂不应仍镇南。议上,特允三桂撤归锦州。遣侍郎哲尔肯、学士傅达礼赍诏谕曰:“自古帝王平定天下,咸赖师武臣力。及海宇宁谧,必振旅班师,俾封疆重臣,优游颐养,赏延奕祀,诚巨典也。王镇守岩疆,厥功懋焉。但念年齿已高,久驻遐荒,眷怀良切,故允王所请。王其率属北来,慰联眷注,庶几旦夕觏止,君臣偕乐。至一应事宜,已命所司筹庇周详,王至即有宁宇,无以为念。并须给藩下官兵半年俸饷,以便趣装。”

三桂初意要旨慰留,可从容部署。命下,愕然气沮,日与心腹将士吴应麟、吴国贵、刘茂遐、方光琛、夏国相、胡国柱、卫璞等谋所以举兵。茂遐谓明亡未久,宜立明后奉以为君,老臣宿将,当有愿为前驱者。光琛曰:“出关乞师,犹可以力弱自解。永历已窜缅中,必擒而杀之,此不可解矣。况成功之后,万不能终守臣节。篦子坡之事,可一再行之乎?”遂不用茂遐策。

哲尔肯等至滇,三桂期以十一月二十四日行,阴扼各关隘,听入不听出。先三日,集所属都统及四镇十营总兵何进忠、高得捷、马宝、高起隆、刘之复、陶继智、廖进忠、林兴珠、张足法、王屏藩、王会、范齐韩等,发兵反。杀巡抚朱国治,邀按察使李兴元、知府高显辰、同知刘昆,胁之叛,弗从,幽絷之。显辰仰药死,兴元、昆徒置瘴地,哲尔肯等被留。提督张国柱、总兵杜辉、柯铎、布政使崔之瑛、提学道周昌、知府冯苏等以下官,并从逆。三桂年六十二矣,自称都招讨大元帅,以明年为周王元年,铸钱曰“利用通宝”,蓄发易衣冠,帜色用白,步骑皆以白毡为帽。先一年冬,滇中雷电风雪,一时兼作。是年夏,西寺塔顶铜凤有声呜呜,数日不止,又有异鸟来集,展翼方丈余,状貌丑怪,博物者不能识其名。人咸知为不详,而三桂不悟也。

川湖总督蔡毓荣得云贵总督甘文报,飞章告变。上以荆州为咽喉要地,关系最重,遣前锋统领硕岱先率禁兵兼程往守,以遏贼势。寻授顺承郡王勒尔锦为宁南靖寇大将军,统师继进。分命将帅选劲旅,先后赴武昌、西安、汉中、安庆、京口、兖州、太原诸要地,供调遣。诏削三桂爵,宣谕中外,凡陷贼官员军民,或心存忠义,不能自拔,或被贼驱迫,畏罪怀疑,但能归命输诚,悉赦已往,不复究治。其藩下人出仕各直省者,虽有父子兄弟在南,概不株连治罪,各宜安心职守,无怀疑虑。三桂子应熊尚主在京,廷臣咸请逮治,诏且拘禁,事平再议,犹欲三桂悔悟自投,曲赐矜全也。

贼将马宝先驰至贵阳,提督李本深应之,贵州巡抚曹申吉、总兵王永清、崔世禄降贼。总督甘文度不能支,将十余骑趋镇远,冀扼贼东窜。副将江义已受逆命,以兵围之,文自缢。贼陷沅州、辰州,直逼长沙。

十二月朔日,三桂伪署郭壮图为大将军留守南,自领胡国柱等东行,岁杪至贵州,十三年正月至镇远。遣吴国贵、王屏藩、夏国相等分扰楚、蜀,犯陕、甘、江西。致书平南、靖南二藩,要约同叛。潜使间谍赍伪札伪印,四出煽诱。于是四川提督郑蛟麟、巡抚罗森、总兵谭宏、吴之茂,襄阳总兵杨来嘉,郧阳副将洪福,长沙副将黄正卿,广西将军孙延龄、都统线国安、提督马雄,陕西提督王辅臣,靖南王耿精忠,福建巡抚刘秉政、总兵曾养性,潮州总兵刘进忠、副将张星耀,温州总兵祖宏勋,高州总兵祖泽清,并从逆。伪总兵杨宝荫寇常德,其父、原任提督杨明遇为内应,城遂陷。

三桂至常德,具疏付哲尔肯、傅达礼还奏。廷臣以三桂疏词狂悖,怙恶不悛,其子孙即宜凌迟处死,以消内变。上念应熊久在近侍,不忍加戮,将应熊及子世霖处绞,其余幼子免死入宫。三桂闻之大恨,自常德至松滋,窥取荆州。使贼将刘之复、高得捷等掠肇庆、宜昌、袁州,分我兵力。平南王尚可喜之子之信,亦受三桂辅德亲王伪爵据广州叛,提督严自明、巡抚陈洪明、总兵苗之秀等附之。精忠复迫使郑成功之子锦于台湾,招令渡海犯内。时惟畿辅、河南、山左右与江南财富之区,尚晏然无事;他如云、贵、陕等,两粤、闽、蜀、湖南、江右,及湖北之郧阳,浙江之宁、绍、金、衢,江南之祁、歙,贼氛几遍。幸赖圣谟广运,先机独断,贼未至而制贼之师已先在途,或已莅止,贼计渐窘。未几,尚之信、耿精忠、王辅臣、郑蛟麟、祖泽清、刘秉政、曾养性、刘进忠、严自明、苗之秀、林兴珠等,先后反正。孙延龄谋归顺,为三桂从孙世琮所袭杀。郑锦败回厦门,贼将高得捷、线国安、马雄、刘之复等相继死。

三桂妄冀得荆州后,非长驱北犯,即顺流东下。乃五年之久,卒不能越湖而北,徘徊岳麓,愤恚无所逞。贼党思悦其意,相率劝进。十七年三月朔,改衡州为定天府,僭帝号。建元昭武,册妻张氏为后,应熊庶子世为太孙。加郭壮图、方光琛为大学士,擢王公良、巴养元、陈君极、王绪、李继业等为将军,余党进爵为差。将设朝,淫雨泥泞,藉松针于地,始克成礼。既受贺,有犬登其案而坐,三桂心恶之,遂病噎。继之下痢,口不能言,八月十七日毙于衡州。贼众匿丧不发,请世奔丧,郭壮图力阻不行。九月,伪后张氏死。十月,始发丧,运柩回滇。十一月,世僭号,改元洪化。立郭壮图女为伪后,召曹申吉等入滇辅政。申吉及罗森、冯苏、杜辉等,各谋归正,事泄死。

十八年,贼将关应麟败于岳州,弃长州、衡州,退守贵阳。吴世琮死于广西,洪福、郭义、柯铎咸输款,吴国贵中炮死。十九年,召顺承郡王还京,以贝子彰泰为定远平寇大将军,蔡毓荣为绥远大将军,同将军赉塔、穆占、赵良栋、总督董卫国等,协力进征。王屏藩、陈君极自杀,吴之茂就擒,杨宝荫、杨来嘉、崔世禄、李本深降,谭宏死,吴应麒为郭壮图所缢。贼弃贵州奔南,大兵鼓行而前,二十年二月薄南城。世以围急,召马宝、胡国柱、夏国相等归援。国柱穷迫自经,王绪焚死,宝与国相、王永清、江义、巴养元、王会、高起隆、张足法、李继业等乞降。城中樵采路绝,人相食。十月二十八日,世御伪殿,刎颈不殊,再刃乃死,伪后郭氏殉焉。壮图ト室自焚。伪将军何进忠、线缄等开城迎大兵入,南平。擒方光琛磔于市,戮世尸,函首驰献,逆产亲属俱藉没缘坐,马宝等以次伏诛。析三桂骸骨,传示天下,距谋叛时恰八年云。

猜你喜欢
  ●卷二十八·邵博
  ●靖康稗史序·确庵耐庵
  大明宪宗纯皇帝宝训卷之三·刘吉
  庙学典礼卷二·佚名
  读礼通考卷四十六·徐乾学
  卷五·佚名
  ◎交际花吴明芳如何勾结敌人·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佚名
  通志卷三十二·郑樵
  提要·郑樵
  一四八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拟派肄业贡生校录《永乐大典》应刊书籍并再添摆板供事折·佚名
  月赤察儿传·宋濂
  卷一百七十四之五·雍正
  卷三百三十二·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六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鉴·唐圭璋

      鉴字清叟,号立雪,江西人。不第。宋亡隐处,年逾七十而终。有立雪稿,不传。   贺新郎   贺臞翁倅生曾孙   曾作莺迁贺。道玉皇、久敕薇垣,分君星颗。只待好年好时日,约束东风吹堕。到今日、看来真个。恰好丁年翁七

  • 提要·虞堪

    臣等谨案希澹园诗集三巻明虞堪撰堪字克用一字胜伯长洲人至正中隠居不仕故其题赵孟俯画絶句有曰王孙今代玉堂仙自画苕溪似辋川如此青山红树里可无十畆种瓜田深讽其出事二姓然堪至洪武中竟起为云南府学教授卒于官葢与仇

  • 卷十·贾岛

    钦定四库全书长江集卷十唐 贾岛 撰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峰前峰後寺新秋絶顶高牕见沃洲人在定中闻蟋蟀鹤从栖处挂猕猴山钟夜度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楼心忆悬帆身未遂谢公此地昔年游黎阳寄姚合魏都城里曾游熟才子斋中止泊

  • ●崇禎長編卷之五·汪楫

      崇禎元年正月   ○崇禎元年正月   崇禎元年春正月   癸亥朔帝御皇極殿受廷臣及朝覲官四方貢使賀宣讀表文   永年縣大風雨晝晦   延綏邊外旗牌部眾入犯以捷聞   戊辰順天府大興縣民戴恩等以知縣

  • ●卷上·戴笠

    隆武二年丙戌冬,十月十四日丙戌,永明王监国肇庆,以明年为永历元年。御讳由榔,神宗孙也。皇考桂端王生四子:长由□,次由□,俱为献贼所害;三由□,封安仁王,以病薨;四永明王,即上也,天资聪明仁厚。皇考自衡徙梧,以病薨。上居苫次。会隆

  • 通志卷三十·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氏族畧第六同名异实第一唐氏有二尧之后为唐周以封晋此晋之唐也伊祁姓燮父之后封于唐为楚所并此楚之唐也姬姓虞氏有二姚姓之虞舜后也姬姓之虞仲雍之后也夏氏有二夏后之后以国为

  • 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司马迁

    王学孟 译注【说明】这是鲁仲连与邹阳的合传。赵孝成王六年(前260年),秦于长平大败赵军,坑杀赵卒四十余万,继而围攻赵都邯郸。魏国救赵部队驻扎汤阴不敢进兵,却派新垣衍说赵帝秦。平原君心急如焚,束手无策,

  • 孔琳之传·沈约

    孔琳之字颜琳,会稽山陰人。祖父孔沈是晋朝的丞相掾。父亲孔貵,是光禄大夫。孔琳之刚强正直,有志向有能力,喜爱读书作文,通晓音乐,特别会写草书和隶书。本郡任命他当主簿,没有应命,后来他被征用为本国的常侍。桓玄辅佐晋朝官拜

  • 齐王杨·魏徵

    齐王杨暕,字世月出,小名叫阿孩。 长相俊美,浓眉大眼,很小就为高祖所宠爱。 开皇年间(581~600),立为豫章王,食邑千户。 长大后,读了不少经史之书,尤其善长骑马射箭。 最初担任内史令,仁寿年间(601~605),授为扬州总管统领淮河以东军

  • 卷二十三·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二十三圣功【六 附载平定台湾二】六月驾驻避暑山庄以平定台湾大功告成御制记文勒碑於承德府文庙御制平定台湾告成热河文庙碑文【戊申】昨记平定台湾生擒二凶之事亦既举平伊犂定回部收金川

  • 卷十·朱熹

    大全集拾遗圣人未尝无喜也,「象喜亦喜」;圣人未尝无怒也,「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圣人未尝无哀也,「哀此茕独」;圣人未尝无惧也,「临事而惧」;圣人未尝无爱也,「仁民而爱物」;圣人未尝无欲也,「我欲仁,斯仁至矣」。但中其节,则谓之和

  • 卷二·真德秀

    钦定四库全书西山读书记卷二宋 真德秀 撰气质之性论语子曰性相近也习相逺也朱子曰此所谓性兼气质而言也气质之性固有美恶之不同矣然以其初而言则皆不甚相逺也但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于是始相逺尔○程子曰此言气质之

  • 求学与不老·梁漱溟

    我常说一个人一生都有他的英雄时代,此即吾人的青年期。因青年比较有勇气,喜奔赴理想,天真未失,冲动颇强,煞是可爱也。然此不过以血气方盛,故暂得如此。及其血气渐衰,世故日深,惯于作伪,习于奸巧,则无复足取而大可哀已!往往青年时

  • 卷三十九·佚名

    △初分般若行相品第十之二世尊,若菩萨摩诃萨。无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若行苦圣谛。若行苦圣谛相。非行般若波罗蜜多。若行集灭道圣谛。若行集灭道圣谛相。非行般若波罗蜜多。若行苦圣谛常无常。若行苦圣谛常无

  • 卷五十·道世

    △报恩灾第五十一(此有二部)▲述意部第一盖闻三宝恩重,慈荫四生;化育十方,等同一子。机无细而不临,智有来而必抚。遂使优填刻像,郁尔浮光;斯匿铸形,超然避席。自兹厥後,灵瑞倍兴。嘉声弥盛,靡草从风。念则罪灭福生,敬则德隆终古。

  • 《全唐文》里的禅宗假史料·胡适

    《全唐文》与《全唐诗》都是官书,都不注明每一卷的来历。这是最糊涂又最不负责任的编纂方法,这个方法就使这两大部史料总集大大的减轻了他们的史料价值,就使我们感觉每一首唐诗或每一件唐代诏令或一篇唐代文字必须先考定

  • 曹溪禅之新击节·太虚

    ──十一年冬作──达摩别传一宗,至曹溪而大行中国;宋时貤及朝鲜、日本,迄今流衍未衰,可为盛矣!然自达摩以逮曹溪,虽别传之心宗实超教外,而悟他之法要不离经量。曹溪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又曰:‘涅槃经吾为讲说,无一字

  • 上林赋·司马相如

    汉赋。司马相如作。《史记》,《汉书》的司马相如传将《子虚赋》、《上林赋》连成一气,南朝梁代萧统编《文选》,始分为两篇,《子虚赋》收入卷7,《上林赋》收入卷8。据《西京杂记》所载,司马相如写此赋时,“意思萧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