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一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一六一)梵志品梵摩经第十(第四分别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鞞陀提国。与大比丘众俱。

尔时。弥萨罗有梵志。名曰梵摩。极大富乐。资财无量。畜牧产业不可称计。封户食邑种种具足食丰。弥萨罗乃至水草木。谓摩竭陀王未生怨鞞陀提子特与梵封。梵志梵摩有一摩纳。名优多罗。为父母所举。受生清净。乃至七世父母不绝种族。生生无恶。博闻总持。诵过四典经。深达因.缘.正.文.戏五句说。

梵志梵摩闻有沙门瞿昙释种子舍释宗族。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游鞞陀提国。与大比丘众俱。彼沙门瞿昙有大名称。周闻十方。彼沙门瞿昙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于此世。天及魔.梵.沙门.梵志。从人至天。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彼说法。初妙.中妙.竟亦妙。有义有文。具足清净。显现梵行。

复次。闻彼沙门瞿昙成就三十二大人之相。若成就大人相者。必有二处真谛不虚。若在家者。必为转轮王。聪明智慧。有四种军。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宝。彼七宝者。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是谓为七。千子具足。颜貌端政。勇猛无畏。能伏他众。彼必统领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隐。若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者。必得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名称流布。周闻十方。

梵志梵摩闻已。告曰。优多罗。我闻如是。彼沙门瞿昙释种子舍释宗族。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游鞞陀提国。与大比丘众俱。优多罗。彼沙门瞿昙有大名称。周闻十方。彼沙门瞿昙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于此世。天及魔.梵.沙门.梵志。从人至天。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彼说法。初妙.中妙竟亦妙。有义有文。具足清净。显现梵行。

复次。优多罗。彼沙门瞿昙成就三十二大人之相。若成就大人相者。必有二处真谛不虚。若在家者。必为转轮王。聪明智慧。有四种军。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宝。彼七宝者。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是谓为七。千子具足。颜貌端政。勇猛无畏。能伏他众。彼必统领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隐。若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者。必得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名称流布。周闻十方。

优多罗。汝受持诸经。有三十二大人之相。若成就大人相者。必有二处真谛不虚。若在家者。必为转轮王。聪明智慧。有四种军。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宝。彼七宝者。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是谓为七。千子具足。颜貌端政。勇猛无畏。能伏他众。彼必统领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隐。若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者。必得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名称流布。周闻十方。

优多罗答曰。唯然。世尊。我受持诸经。有三十二大人之相。若成就大人相者。必有二处真谛不虚。若在家者。必为转轮王。聪明智慧。有四种军。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宝。彼七宝者。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是谓为七。千子具足。颜貌端政。勇猛无畏。能伏他众。彼必统领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隐。若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者。必得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名称流布。周闻十方。

梵志梵摩告曰。优多罗。汝往诣彼沙门瞿昙所。观彼沙门瞿昙为如是。为不如是。实有三十二大人相耶。

优多罗摩纳闻已。稽首梵志梵摩足。绕三匝而去。往诣佛所。共相问讯。却坐一面。观世尊身三十二相。彼见世尊身有三十相。于二相疑惑。阴马藏及广长舌。世尊念曰。此优多罗于我身观三十二相。彼见有三十相。于二相疑惑。阴马藏及广长舌。我今宁可断其疑惑。世尊知已。即如其像作如意足。如其像作如意足已。令优多罗摩纳见我身阴马藏及广长舌。

于是。世尊即如其像作如意足。如其像作如意足已。优多罗摩纳见世尊身阴马藏及广长舌。广长舌者。从口出舌。尽覆其面。优多罗摩纳见已。而作是念。沙门瞿昙成就三十二大人之相。若成就大人相者。必有二处真谛不虚。若在家者。必为转轮王。聪明智慧。有四种军。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宝。彼七宝者。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是谓为七。千子具足。颜貌端政。勇猛无畏。能伏他众。彼必统领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隐。若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者。必得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名称流布。周闻十方。

优多罗摩纳复作是念。我宁可极观威仪礼节。及观游行所趣。于是。优多罗摩纳寻随佛行。于夏四月观威仪礼节。及观游行所趣。优多罗摩纳过夏四月。悦可世尊威仪礼节。及观游行所趣。白曰。瞿昙。我今有事。欲还请辞。

世尊告曰。优多罗。汝去随意。

优多罗摩纳闻世尊所说。善受善持。即从坐起。绕三匝而去。往诣梵志梵摩所。稽首梵志梵摩足。却坐一面。

梵志梵摩问曰。优多罗。实如所闻。沙门瞿昙有大名称。周闻十方。为如是。为不如是。实有三十二大人相耶。

优多罗摩纳答曰。唯然。尊。实如所闻。沙门瞿昙有大名称。周闻十方。沙门瞿昙如是。非不如是。实有三十二相。尊。沙门瞿昙足安平立。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足下生轮。轮有千辐。一切具足。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足指纤长。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足周正直。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足跟踝后两边平满。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足两踝佣。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身毛上向。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手足网缦。犹如雁王。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

复次。尊。沙门瞿昙手足极妙。柔弱软软。犹兜罗华。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肌皮软细。尘水不著。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一一毛。一一毛者。身一一孔一毛生。色若绀青。如螺右旋。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鹿[跳-兆+專]肠。犹如鹿王。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阴马藏。犹良马王。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身形圆好。犹尼拘类树。上下圆相称。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身不阿曲。身不曲者。平立伸手以摩其膝。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

复次。尊。沙门瞿昙身黄金色。如紫磨金。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身七处满。七处满者。两手.两足.两肩及项。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其上身大。犹如师子。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师子颊车。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脊背平直。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两肩上连。通颈平满。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四十齿牙。齿.不疏齿.白齿.通味第一味。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梵音可爱。其声犹如迦罗毗伽。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

复次。尊。沙门瞿昙广长舌。广长舌者。舌从口出。遍覆其面。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承泪处满。犹如牛王。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眼色绀青。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顶有肉髻。团圆相称。发螺右旋。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复次。尊。沙门瞿昙眉间生毛。洁白右萦。是谓。尊。沙门瞿昙大人大人之相。是谓。尊。沙门瞿昙成就三十二大人之相。

若成就大人相者。必有二处真谛不虚。若在家者。必为转轮王。聪明智慧。有四种军。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宝。彼七宝者。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是谓为七。千子具足。颜貌端政。勇猛无畏。能伏他众。彼必统领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隐。若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者。必得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名称流布。周闻十方。

复次。尊。我见沙门瞿昙著衣.已著衣。被衣.已被衣。出房.已出房。出园.已出园。行道至村间。入村.已入村。在巷。入家.已入家。正床.已正床。坐.已坐。澡手.已澡手。受饮食.已受饮食。食.已食。澡手咒愿。从坐起。出家.已出家。在巷。出村.已出村。入园.已入园。入房.已入房。尊。沙门瞿昙著衣齐整。不高不下。衣不近体。风不能令衣远离身。尊。沙门瞿昙被衣齐整。不高不下。衣不近体。风不能令衣远离身。尊。沙门瞿昙常著新衣。随顺于圣。以刀割截。染作恶色。如是彼圣染作恶色。彼持衣者。不为财物。不为贡高。不为自饰。不为庄严。但为障蔽蚊虻.风日之所触故。及为惭愧。覆其身故。

彼出房时。身不低仰。尊。沙门瞿昙出房时。终不低身。尊。沙门瞿昙若欲行时。先举右足。正举正下。行不扰乱。亦无恶乱。行时两踝终不相掁。尊。沙门瞿昙行时不为尘土所坌。所以者何。以本善行故。彼出园时。身不低仰。尊。沙门瞿昙出园时。终不低身。往到村间。身极右旋。观察如龙。遍观而观。不恐不怖。亦不惊惧。观于诸方。所以者何。以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故。彼入村时。身不低仰。尊。沙门瞿昙入村时。终不低身。彼在街巷不低视。亦不仰视。唯直正视。于中不碍所知所见。

尊。沙门瞿昙诸根常定。所以者何。以本善行故。彼入家时。身不低仰。尊。沙门瞿昙入家时。终不低身。尊。沙门瞿昙回身右旋。正床而坐。彼于床上不极身力坐。亦不以手案[月*坒]坐床。彼坐床已。不悒悒。不烦恼。亦复不乐。受澡水时。不高不下。不多不少。彼受饮食。不高不下。不多不少。尊。沙门瞿昙受食平钵。等羹饮食。尊。沙门瞿昙抟食。齐整徐著口中。抟食未至。不豫张口。及在口中三嚼而咽。无饭及羹亦不断碎。有余在口。复内后抟。

尊。沙门瞿昙以三事清净。食欲得味。不欲染味彼食。不为财物。不为贡高。不为自饰。不为庄严。但欲存身。久住无患。用止故疹。不起新病。存命无患。有力快乐。饭食已讫。受洗手水。不高不下。不多不少。受澡钵水。不高不下。不多不少。彼洗手净已。其钵亦净。洗钵净已。其手亦净。拭手已。便拭钵。拭钵已。便拭手。彼洗拭钵已。安著一面。不近不远。不数观钵。亦不为钵。彼不毁呰此食。亦不称誉彼食。但惭默然已。为诸居士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无量方便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已。即从坐起。便退而还。彼出家时。身不低仰。

尊。沙门瞿昙出家时。终不低身。彼在街巷不低视。亦不仰视。唯直正视。于中不碍所知所见。尊。沙门瞿昙诸根常定。所以者何。以本善行故。彼出村时。身不低仰。尊。沙门瞿昙出村时。终不低身。彼入园时。身不低仰。尊。沙门瞿昙入园时。终不低身。彼中食后。收举衣钵。澡洗手足。以尼师檀著于肩上。入房宴坐。尊。沙门瞿昙饶益世间故。入房宴坐。尊。沙门瞿昙则于晡时从宴坐起。面色光泽。所以者何。以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故。

尊。沙门瞿昙口出八种音声。一曰甚深。二曰毗摩楼簸。三曰入心。四曰可爱。五曰极满。六曰活瞿。七曰分了。八曰智也。多人所爱。多人所乐。多人所念。令得心定。尊。沙门瞿昙随众说法。声不出众外。唯在于众。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无量方便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已。即从坐起。还归本所。尊。沙门瞿昙其像如是。但有殊胜复过于是。尊。我欲诣彼沙门瞿昙。从学梵行。

梵志梵摩告曰。随意。

于是。优多罗摩纳稽首梵志梵摩足。绕三匝而去。往诣佛所。稽首佛足。却坐一面。白曰。世尊。愿从世尊学道受具足。成就比丘。得从世尊修行梵行。

于是。世尊度优多罗摩纳。令学道受具足。度优多罗摩纳。令学道受具足已。游行鞞陀提国。与大比丘众俱。展转进前。到弥萨罗。住弥萨罗大天奈林。

彼弥萨罗梵志.居士闻沙门瞿昙释种子舍释宗族。出家学道。游行鞞陀提国。与大比丘众俱。展转来至此弥萨罗。住大天奈林。沙门瞿昙有大名称。周闻十方。沙门瞿昙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于此世。天及魔.梵.沙门.梵志。从人至天。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彼说法。初妙.中妙.竟亦妙。有义有文。具足清净。显现梵行。若有见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敬重礼拜。供养承事者。快得善利。我等宁可共往见彼沙门瞿昙。礼拜供养。

彼弥萨罗梵志.居士各与等类眷属相随。从弥萨罗出。北行至大天奈林。欲见世尊礼拜供养。往诣佛已。或有弥萨罗梵志.居士稽首佛足。却坐一面。或有与佛共相问讯。却坐一面。或有叉手向佛。却坐一面。或有遥见佛已。默然而坐。彼弥萨罗梵志.居士各各坐已。佛为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无量方便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已。默然而住。

梵志梵摩闻沙门瞿昙释种子舍释宗族。出家学道。游行鞞陀提国。与大比丘众俱。展转来至此弥萨罗国。住大天奈林。彼沙门瞿昙有大名称。周闻十方。彼沙门瞿昙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于此世。天及魔.梵.沙门.梵志。从人至天。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彼说法。初妙.中妙.竟亦妙。有义有文。具足清净。显现梵行。若有见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敬重礼拜。供养承事者。快得善利。我宁可往见沙门瞿昙。礼拜供养。

梵志梵摩告御者曰。汝速严驾。我今欲往诣沙门瞿昙。

御者受教。即速严驾讫。还白曰。严驾已毕。尊自知时。于是。梵摩乘极贤妙车。从弥萨罗出。北行至大天奈林。欲见世尊礼拜供养。

尔时。世尊在无量众前后围绕而为说法。梵志梵摩遥见世尊在无量众前后围绕而为说法。见已。恐怖。于是。梵摩即避在道侧。至树下住。告一摩纳。汝往诣彼沙门瞿昙。为我问讯圣体康强。安快无病。起居轻便。气力如常耶。作如是语。瞿昙。我师梵摩问讯圣体康强。安快无病。起居轻便。气力如常耶。瞿昙。我师梵摩欲来见沙门瞿昙。

于是。摩纳即受教行。往诣佛所。共相问讯。却坐一面。白曰。瞿昙。我师梵摩问讯圣体康强。安快无病。起居轻便。气力如常耶。瞿昙。我师梵摩欲来见沙门瞿昙。

世尊告曰。摩纳。令梵志梵摩安隐快乐。令天及人.阿修罗.揵沓和.罗刹及余种种身安隐快乐。摩纳。梵志梵摩欲来随意。

于是。摩纳闻佛所说。善受善持。即从坐起。绕佛三匝而去。还诣梵志梵摩所。白曰。尊。我已通沙门瞿昙。彼沙门瞿昙今住待尊。唯尊知时。

梵志梵摩即从车下。步诣佛所。彼众遥见梵志梵摩来。即从座起。开道避之。所以者何。以有名德及多识故。

梵志梵摩告彼众曰。诸贤。各各复坐。我欲直往见沙门瞿昙。于是。梵摩往诣佛所。共相问讯。却坐一面。

尔时。梵摩不坏二根。眼根及耳根。梵志梵摩坐已。谛观佛身三十二相。彼见三十相。于二相有疑。阴马藏及广长舌。梵志梵摩即时以偈问世尊曰。

如我昔曾所闻三十二大人相

于中求不见二尊沙门瞿昙身

为有阴马藏不一切人尊深密

云何为人最尊不现视微妙舌

若尊有广长舌唯愿令我得见

今实有疑惑心愿调御决我疑

世尊作是念。此梵志梵摩求我身三十二相。彼见三十。于二有疑。阴马藏及广长舌。我今宁可除彼疑惑。世尊知已。作如其像如意足。作如其像如意足已。梵志梵摩见世尊身阴马藏及广长舌。于中广长舌者。舌从口出。尽覆其面。世尊止如意足已。为梵志梵摩说此颂曰。

谓汝昔曾所闻三十二大人相

彼一切在我身满具足最上正

调御断于我疑梵志发微妙信

至难得见闻最上正尽觉

出世为极难最上正尽觉

梵志我正觉无上正法王

梵志梵摩闻已。而作是念。此沙门瞿昙成就三十二大人之相。谓成就大人相者。必有二处真谛不虚。若在家者。必为转轮王。聪明智慧。有四种军。整御天下。如法法王成就七宝。彼七宝者。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是谓为七。千子具足。颜貌端政。勇猛无畏。能伏他众。彼必统领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隐。若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者。必得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名称流布。周闻十方。

于是。世尊而作是念。此梵志梵摩长夜无谀谄.无欺诳。所欲所问者。一切欲知非为触娆。彼亦如是。我宁可说彼甚深阿毗昙。世尊知已。为梵志梵摩即说颂曰。

现世乐法故饶益为后世

梵志汝问事随本意所思

彼彼诸问事我为汝断疑

世尊已许问梵志梵摩故

便问世尊事随本意所思

云何为梵志三达有何义

以何说无著何等正尽觉

尔时。世尊以颂答曰。

灭恶不善法立住择梵行

修习梵志正以此为梵志

明达于过去见乐及恶道

得无明尽说知是立牟尼

善知清净心尽脱淫怒痴

成就于三明以此为三达

远离不善法正住第一义

第一世所敬以此为无著

饶益天及人与眼灭坏诤

普知现视尽以此正尽觉

于是。梵摩即从座起。欲稽首佛足。彼时大众同时俱发高大音声。沙门瞿昙甚奇。甚特。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所以者何。此弥萨罗国所有梵志.居士者。梵志梵摩于彼最第一。谓出生故。梵志梵摩为父母所举。受生清净。乃至七世父母不绝种族。生生无恶。彼为沙门瞿昙极下意尊敬作礼。供养奉事。沙门瞿昙甚奇。甚特。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所以者何。此弥萨罗国所有梵志.居士者。梵志梵摩于彼最第一。谓学书故。梵志梵摩博闻总持。诵过四典经。深达因.缘.正.文.戏五句说。彼为沙门瞿昙极下意尊敬作礼。供养奉事。

沙门瞿昙甚奇。甚特。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所以者何。此弥萨罗国所有梵志.居士者。梵志梵摩于彼最第一。谓财物故。梵志梵摩极大富乐。资财无量。畜牧产业不可称计。封户食邑种种具足食丰。弥萨罗乃至水草木。谓王摩竭陀未生怨鞞陀提子特与梵封。彼为沙门瞿昙极下意尊敬作礼。供养奉事。沙门瞿昙甚奇。甚特。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所以者何。此弥萨罗国所有梵志.居士者。梵志梵摩于彼最第一。谓寿命故。梵志梵摩极大长老。寿命具足。年百二十六。彼为沙门瞿昙极下意尊敬作礼。供养奉事。

是时。世尊以他心智知彼大众心之所念。世尊知已。告梵志梵摩。止。止。梵志。但心喜足。可还复坐。为汝说法。

梵志梵摩稽首佛足。却坐一面。世尊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无量方便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已。如诸佛法。先说端政法。闻者欢悦。谓说施.说戒.说生天法。毁呰欲为灾患。生死为秽。称叹无欲为妙。道品白净。为说是已。佛知彼有欢喜心.具足心.柔软心.堪耐心.升上心.一向心.无疑心.无盖心。有能有力受佛正法。谓如诸佛所说正要。世尊具为彼说苦.习.灭.道。梵志梵摩即于座上见四圣谛。苦.习.灭.道。犹如白素。易染为色。如是梵摩即于座上见四圣谛。苦.习.灭.道。

于是。梵摩见法得法。觉白净法。断疑度惑。更无余尊。不复由他。无有犹豫。已住果证。于世尊法得无所畏。即从座起。稽首佛足。世尊。我今自归于佛.法及比丘众。唯愿世尊受我为优婆塞。从今日始。终身自归。乃至命尽。

时。梵志梵摩叉手向佛。白曰。世尊。唯愿明日垂顾受请。及比丘众。

世尊为梵志梵摩故。默然而受。

梵志梵摩知世尊默然受已。稽首佛足。绕三匝而去。还归其家。即于其夜施设肴馔极妙上味.种种丰饶食啖含消。施设已讫。平旦敷床。至时唱曰。世尊。饭食已办。唯圣知时。

于是。世尊过夜平旦。著衣持钵。比丘翼从。世尊在前。往诣梵志梵摩家。于比丘众前敷座而坐。梵志梵摩知世尊及比丘众众坐已定。自行澡水。以上味肴馔.种种丰饶食啖含消。自手酙酌。令极饱满。食讫收器。行澡水竟。取一小床。坐受咒愿。

梵志梵摩坐已。世尊为彼说咒愿曰。

咒火第一斋通音诸音本

王为人中尊海为江河长

月为星中明明照无过日

上下维诸方及一切世间

从人乃至天唯佛最第一

于是。世尊为梵志梵摩说咒愿已。从座起去。弥萨罗国住经数日。摄衣持钵。则便游行至舍卫国。展转前进。到舍卫国。住胜林给孤独园。于是。众多比丘舍卫乞食时。闻彼弥萨罗梵志梵摩以偈问佛事。彼便命终。诸比丘闻已。食讫。中后收举衣钵。澡洗手足。以尼师檀著于肩上。往诣佛所。稽首作礼。却住一面。白曰。世尊。我等众多比丘平旦著衣。持钵入舍卫乞食时。闻彼弥萨罗梵志梵摩以偈问佛事。彼便命终。世尊。彼至何处。为生何许。后世云何。

世尊答曰。比丘。梵志梵摩极有大利。最后知法。为法故不烦劳我。比丘。梵志梵摩五下分结尽。生彼得般涅槃。得不退法。不还此世。

尔时。世尊记说梵摩得阿那含。

佛说如是。梵志梵摩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梵摩经第十竟(六千七百七十六字)。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一(六千七百七十六字)

猜你喜欢
  怎样赴龙华三会·太虚
  重云晖禅师·惠洪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八·佚名
  优婆塞戒经讲录上(三)·太虚
  第一义法胜经·佚名
  电贺欧洲佛教大会·太虚
  卷二十·佚名
  禾山超宗方禅师语录·超宗慧方
  华喻品第十八·佚名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七·自融
  贤首五教仪卷第四·续法
  月灯三昧经卷第六·佚名
  游维耶离品第二十三·佚名
  广百论疏卷第一·文轨
  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御选历代诗余总目·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十御选历代诗余总目     词曲类二【词选之属】卷一六十调    词一百八十八首卷二三十二调   词一百六十六首卷三二十八调   词一百四十二首卷四十八调    词一百二十九

  • 卷五·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五      明 冯惟讷 撰 古逸第五 铭【文心雕龙曰昔帝轩刻舆几以弼违大禹勒笋簴而招谏成汤盘盂着日新之规武王户席题必戒之训周公慎言於金人仲尼革容於敧器则先圣鉴戒其来久矣故铭者铭也

  • 卷四十三 咸平元年(戊戌,998)·李焘

      起真宗咸平元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辛酉朔,改元。   癸亥,賜近臣歲節宴于宰相呂端第。自是遂以為例。   丙寅,有司上皇太后李氏諡曰元德。   翰林學士楊礪等受詔知貢舉,請對,上召坐,語之曰:「貢舉重任,當務

  • 卷之一千二百六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六册 天命三年正月至闰四月·佚名

    第六册 天命三年正月至闰四月戊午年,大英明汗六十岁。正月十六日。清晨,月将落时,有黄光贯月中,其光宽若布幅,月之上长约二竿,月之下长约一竿馀。是岁新年既过,汗曰:“诸贝勒、大臣,尔等勿怠,吾意已决。今岁吾必兴兵征讨,

  • 卷第九·太安万侣

    氣長足姬尊 神功皇后氣長足姬尊、稚日本根子彦大日々天皇之曾孫、氣長宿禰王之女也。母曰葛城高顙媛。足仲彦天皇二年、立爲皇后。幼而聰明叡智。貌容壯麗。父王異焉。九年春二月、足仲彦天皇崩於筑紫橿日宮。時皇后

  • 十四年·佚名

    (甲午)十四年大明永樂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丙子朔,上以時服,率百官賀帝正,停本朝賀禮。上詣仁德宮賀正,遂奉迎上王,獻壽于廣延樓下極歡。獻廐馬一匹,賜群臣宴。初,上謂代言等曰:「冕旒重着則頭痛。凡賀禮,百官朝服,予獨以時服行禮

  • 卷二·杨复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图卷二      宋 杨复 撰士昬礼第二昬礼○下达纳采用鴈【采七在反○逹通也将欲与彼合昬必先使媒氏下通其言女氏许之乃后使人纳其采择之礼用鴈为挚者取其顺隂阳徃来○陆佃曰若逆女之类自天子

  • 孔佛概論之概論·欧阳竟无

    佛學淵而廣,孔學簡而晦,概論所以需要也。顧概論亦難,今日且談概論中之概論。 毗盧遮那頂上行,六經皆我注腳,求人之所以為人斯已耳,何佛之學,何孔之學?然聖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求然之同故,佛須學,孔須學。孔學是菩薩分學,佛學則

  • 在锡兰科仑坡麻里卡坎达最高巴利文学院致词·太虚

    ──二十九年二月──今天承巴利文最高学院的院长与代表,到码头迎接,现在又蒙开会招待,因此敝团同人得与诸位在此相见,觉得非常的欣幸!我到科仑坡已是第二次;第一次是十二年前赴欧洲,经过这里,曾登岸游览了几小时。锡兰是巴利

  • 圣迦柅忿怒金刚童子菩萨成就仪轨经卷下·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我今说圣迦抳忿怒金刚童子缚扑印法。先以瞿摩夷涂一圆坛一肘量。取七八岁童男或童女著新净衣。先令洁净三日或七日。立于坛中烧安悉香。先加持香七遍然后烧之。又更取花加持七遍。

  • 二七 起世因本经·佚名

    如是我闻。一尔时,世尊住舍卫国清信林园之鹿母讲堂。时,婆悉吒与婆罗堕,欲修比丘行而入比丘之群。时至黄昏,世尊由静思起而出其讲堂,经行于讲堂户外之荫凉处。二婆悉吒于黄昏,见世尊由静思起而出其讲堂,经行于讲堂户外之荫凉

  • 元始天尊济度血湖真经·佚名

    元始天尊济度血湖真经,又名《灵宝升玄济度血湖真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宋元。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此经乃元始天尊对众仙演说。内称东北方有酆都,其地分列诸狱,考罚世人罪恶。其中有一狱,在北阴大海底,「积

  • 老乞大·佚名

    《老乞大》是古代王氏高丽和李朝时期人们学习汉语广泛使用的会话教材,在过去的数百年间,该书经过了汉语原文和谚文的多次修订,是考察汉语变化的珍贵的文献资料。乞大一词即契丹的音转,又作乞塔、起炭或吉代,语出蒙古对汉人

  • 香天谈薮·吴雷发

    书中主要记述明代以来女子诗话,从中可见古时女子红颜薄命、才高运蹇之厄。如记明崇祯中扬州名妓沈隐事,沈隐誓嫁真才,後遇新安夏子龙,结成伉俪。然夏子龙因痛饮伤肺死,沈氏竟自刎枢侧。另如记明万历中其贪官令其子运赃银归

  • 台湾郑氏纪事·川口长孺

    三卷。川口长孺编纂。川口长孺,日本水国藩国史总裁。该书记郑氏始末,涉及明末事。上起庆长十七年(1612),下至元禄十三年(1700)。搜求明清间诸书及日本各家撰述,隐括缀辑,排比熔铸,萃为一书。凡事注出处所抵牾之处,辨析异同,诠

  • 竹叶亭杂记·姚元之

    史料笔记。八卷。清姚元之撰。初刊行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姚元之,字伯昂,号廌青,又号竹叶亭生,晚号五不翁,生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卒于咸丰二年(1852年),安徽桐城人。嘉庆十年(1805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道

  • 净饭王般涅槃经·佚名

    全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又作净饭王涅槃经、净饭王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系记载佛陀及难陀等为净饭王送葬,以彰显孝道;并向诸人教示世皆无常、苦、空、无我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