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九

氣長足姬尊 神功皇后

氣長足姬尊、稚日本根子彦大日々天皇之曾孫、氣長宿禰王之女也。母曰葛城高顙媛。足仲彦天皇二年、立爲皇后。幼而聰明叡智。貌容壯麗。父王異焉。

九年春二月、足仲彦天皇崩於筑紫橿日宮。時皇后傷天皇不從神教而早崩、以爲、知所崇之神、欲求財寶國。是以、命群臣及百寮、以解罪改過、更造齋宮於小山田邑。

三月壬申朔、皇后選吉日、入齋宮、親爲神主。則命武內宿禰令撫琴。喚中臣烏賊津使主、爲審神者。因以千繒高繒、置琴頭尾、而請曰、先日教天皇者誰神也。願欲知其名。逮于七日七夜、乃答曰、神風伊勢國之百傳度逢縣之拆鈴五十鈴宮所居神、名撞賢木嚴之御魂天疎向津媛命焉。亦問之、除是神復有神乎。答曰、幡荻穗出吾也、於尾田吾田節之淡郡所居神之有也。問、亦有耶。答曰、於天事代於虛事代玉籤入彦嚴之事代主神有之也。問、亦有耶。答曰、有無之不知焉。於是、審神者曰、今不答而更後有言乎。則對曰、於日向國橘小門之水底所居、而水葉稚之出居神、名表筒男・中筒男・底筒男神之有也。問、亦有耶。答曰、有無之不知焉。遂不言且有神矣。時得神語、隨教而祭。然後、遣吉備臣祖鴨別、令擊熊襲國。未經浹辰、而自服焉。且荷持田村【荷持、此云能登利。】有羽白熊鷲者。其爲人强健。亦身有翼、能飛以高翔。是以、不從皇命。毎略盜人民。

戊子、皇后欲擊熊鷲、而自橿日宮遷于松峽宮。時飄風忽起、御笠墮風。故時人號其處曰御笠也。辛卯、至層増岐野、卽舉兵擊羽白熊鷲而滅之。謂左右曰、取得熊鷲。我心則安。故號其處曰安也。丙申、轉至山門縣、則誅土蜘蛛田油津媛。時田油津媛之兄夏羽、興軍而迎來。然聞其妹被誅而逃之。

夏四月壬寅朔甲辰、北到火前國松浦縣、而進食於玉嶋里小河之側。於是、皇后勾針爲鉤、取粒爲餌、抽取裳縷爲緡、登河中石上、而投鉤祈之曰、朕西欲求財國。若有成事者、河魚飲鉤。因以舉竿、乃獲細鱗魚。時皇后曰、希見物也。【希見、此云梅豆邏志。】故時人號其處、曰梅豆羅國。今謂松浦訛焉。是以、其國女人、毎當四月上旬、以鉤投河中、捕年魚、於今不絶。唯男夫雖釣、以不能獲魚。既而皇后、則識神教有驗、更祭祀神祗、躬欲西征。爰定神田而佃之。時引儺河水、欲潤神田、而掘溝。及于迹驚岡、大磐塞之、不得穿溝。皇后召武內宿禰、捧劒鏡令禱祈神祗、而求通溝。則當時、雷電霹靂、蹴裂其磐、令通水。故時人號其溝曰裂田溝也。皇后還詣橿日浦、解髮臨海曰、吾被神祗之教、頼皇祖之靈、浮渉滄海、躬欲西征。是以、令頭滌海水。若有驗者、髮自分爲兩。卽入海洗之、髮自分也。皇后便結分髮、而爲髻。因以、謂群臣曰、夫興師動衆、國之大事。安危成敗、必在於斯。今有所征伐。以事付群臣。若事不成者、罪有於群臣。是甚傷焉。吾婦女之、加以不肖。然暫假男貌、强起雄略。上蒙神祗之靈、下藉群臣之助、振兵甲而度嶮浪、整艫船以求財土。若事就者、群臣共有功。事不就者、吾獨有罪。既有此意。其共議之。群臣皆曰、皇后爲天下、計所以安宗廟社稷。且罪不及于臣下。頓首奉詔。

秋九月庚午朔己卯、令諸國、集船舶練兵甲。時軍卒難集。皇后曰、必神心焉、則立大三輪社、以奉刀矛矣。軍衆自聚。於是、使吾瓮海人烏摩呂、出於西海、令察有國耶。還曰、國不見也。又遣磯鹿海人名草而令視。數日還之曰、西北有山。帶雲横絚。蓋有國乎。爰卜吉日、而臨發有日。時皇后親執斧鉞、令三軍曰、金鼓無節、旌旗錯亂、則士卒不整。貪財多欲、懷私內顧、必爲敵所虜。其敵少而勿輕。敵强而無屈。則姧暴勿聽。自服勿殺。遂戰勝者必有賞。背走者自有罪。既而神有誨曰、和魂服王身而守壽命。荒魂爲先鋒而導師船。【和魂、此云珥岐瀰多摩。荒魂、此云阿邏瀰多摩。】卽得神教、而拜禮之。因以依網吾彦男垂見爲祭神主。于時也、適當皇后之開胎。皇后則取石插腰、而祈之曰、事竟還日、産於茲土。其石今在于伊都縣道邊。既而則撝荒魂、爲軍先鋒、請和魂、爲王船鎭。

冬十月己亥朔辛丑、從和珥津發之。時飛廉起風、陽侯舉浪、海中大魚、悉浮扶船。則大風順吹、帆舶隨波。不勞㯭楫、便到新羅。時隨船潮浪、遠逮國中。卽知、天神地祇悉助歟。新羅王、於是、戰々慄々厝身無所。則集諸人曰、新羅之建國以來、未嘗聞海水凌國。若天運盡之、國爲海乎。是言未訖間、船師滿海、旌旗耀日。鼓吹起聲、山川悉振。新羅王遙望以爲、非常之兵、將滅己國。讋焉失志。乃今醒之曰、吾聞、東有神國。謂日本。亦有聖王。謂天皇。必其國之神兵也。豈可舉兵以距乎、卽素旆而自服。素組以面縛。封圖籍、降於王船之前。因以、叩頭之曰、從今以後、長與乾坤、伏爲飼部。其不乾船柂、而春秋獻馬梳及馬鞭。復不煩海遠、以毎年貢男女之調。則重誓之曰、非東日更出西、且除阿利那禮河返以之逆流、及河石昇爲星辰、而殊闕春秋之朝、怠廢梳鞭之貢、天神地祇、共討焉。時或曰、欲誅新羅王。於是、皇后曰、初承神教、將授金銀之國。又號令三軍曰、勿殺自服。今既獲財國。亦人自降服。殺之不祥、乃解其縛爲飼部。遂入其國中、封重寶府庫、收圖籍文書。卽以皇后所杖矛、樹於新羅王門、爲後葉之印。故其矛今猶樹于新羅王之門也。爰新羅王波沙寐錦、卽以微叱己知波珍干岐爲質、仍齎金銀彩色及綾・羅・縑絹、載于八十艘船、令從官軍。是以、新羅王、常以八十船之調貢于日本國、其是之縁也。於是、高麗・百濟二國王、聞新羅收圖籍、降於日本國、密令伺其軍勢。則知不可勝、自來于營外、叩頭而款曰、從今以後、永稱西蕃、不絶朝貢。故因以、定內官家屯倉。是所謂之三韓也。皇后從新羅還之。

十二月戊戌朔辛亥、生譽田天皇於筑紫。故時人號其産處曰宇瀰也。

【一云、足仲彦天皇、居筑紫橿日宮。是有神、託沙麼縣主祖內避高國避高松屋種、以誨天皇曰、御孫尊也、若欲尋寶國耶、將現授之。便復曰、琴將來以進于皇后。則隨神言、而皇后撫琴。於是、神託皇后、以誨之曰、今御孫尊所望之國、譬如鹿角。以無實國也。其今御孫尊所御之船及穴戸直踐立所貢之水田、名大田爲幣、能祭我者、則如美女之睩、而金銀多之、眼炎國以授御孫尊。時天皇對神曰、其雖神何謾語耶。何處將有國。且朕所乘船、既奉於神、朕乘曷船。然未知誰神。願欲知其名。時神稱其名曰、表筒雄・中筒雄・底筒雄、如是稱三神名、且重曰、吾名向匱男聞襲大歷五御魂速狹騰尊也。時天皇謂皇后曰、聞惡事之言坐婦人乎。何言速狹騰也。於是、神謂天皇曰、汝王如是不信、必不得其國。唯今皇后懷姙之子、蓋有獲歟。是夜天皇忽病發以崩之。然後、皇后隨神教而祭。則皇后爲男束裝、征新羅。時神留導之。由是、隨船浪之、遠及于新羅國中。於是、新羅王宇流助富利智干、參迎跪之、取王船卽叩頭曰、臣自今以後、於日本國所居神御子、爲內官家、無絶朝貢。】

【一云、禽獲新羅王、詣于海邊、拔王臏筋、令匍匐石上。俄而斬之、埋沙中。則留一人、爲新羅宰而還之。然後、新羅王妻、不知埋夫屍之地、獨有誘宰之情。乃誂宰曰、汝當令識埋王屍之處、必敦報之。且吾爲汝妻。於是、宰信誘言、密告埋屍之處。則王妻與國人、共議之殺宰。更出王屍葬於他處。乃時取宰屍、埋于王墓土底、以舉王櫬、窆其上曰、尊卑次第、固當如此。於是、天皇聞之、重發震忿、大起軍衆、欲頓滅新羅。是以、軍船滿海而詣之。是時、新羅國人悉懼、不知所如。則相集共議之、殺王妻以謝罪。】

於是、從軍神表筒男・中筒男・底筒男、三神誨皇后曰、我荒魂、令祭於穴門山田邑也。時穴門直之祖踐立・津守連之祖田裳見宿禰、啓于皇后曰、神欲居之地、必宜奉定。則以踐立、爲祭荒魂之神主。仍祠立於穴門山田邑。

爰伐新羅之明年春二月、皇后領群卿及百寮、移于穴門豐浦宮。卽收天皇之喪、從海路以向京。時麛坂王・忍熊王、聞天皇崩、亦皇后西征、幷皇子新生、而密謀之曰、今皇后有子。群臣皆從焉。必共議之立幼主。吾等何以兄從弟乎。乃詳爲天皇作陵、詣播磨興山陵於赤石。仍編船絚于淡路嶋、運其嶋石而造之。則毎人令取兵、而待皇后。於是、犬上君祖倉見別與吉師祖五十狹茅宿禰、共隸于麛坂王。因以、爲將軍令興東國兵。時麛坂王・忍熊王、共出菟餓野、而祈狩之曰、【祈狩、此云于氣比餓利。】若有成事、必獲良獸也。二王各居假庪。赤猪忽出之登假庪。咋麛坂王而殺焉。軍士悉慄也。忍熊王謂倉見別曰、是事大怪也。於此不可待敵。則引軍更返、屯於住吉。時皇后聞忍熊王起師以待之、命武內宿禰、懷皇子、横出南海、泊于紀伊水門。皇后之船、直指難波。于時、皇后之船、

猜你喜欢
  卷四百九十三·列传第二百五十二·蛮夷一·脱脱
  第六十八回 入洛阳观光得玺 出磐河构怨兴兵·蔡东藩
  ●卷五·王栐
  卷之一千一百二十八·佚名
  卷之二·佚名
  ●旗军志·金德纯
  通志卷七十八上·郑樵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六十八·阿桂
  卷六 齐语·左丘明
  慕容垂传·房玄龄
  王琼传·张廷玉
  晋纪十四 中宗元皇帝下永昌元年(壬午、322)·司马光
  王端毅奏议巻五·王恕
  卷七十·佚名
  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十五出 寇间·汤显祖

    【包子令】〔老旦、外扮贼兵巡哨上〕大王原是小喽罗,喽罗。娘娘原是小 旗婆,旗婆。立下个草朝忒快活,亏心又去抢山河。〔合〕转巡罗,山前山后一 声锣。兄弟,大

  • 第一折·关汉卿

    (尉迟引卒子上,云)某尉迟恭。今日是第三日也。小校,大开城门,待唐兵来时,报复某家知道。(卒子云)理会的。(正末同徐茂会上,云)军师,今日第三日了,尉迟敬德敢待来也。(徐茂公云)元帅贺喜,今日却收服一员虎将也!(正末云)军师,投至俺得这尉迟

  • 皇清开国方略卷二十一·阿桂

      太宗文皇帝【天聪九年乙亥十月至十年丙子四月】  天聪九年冬十月己卯以书  谕明守边诸臣  先是都司陈锦诸生张文衡先后奏言方今朝鲜賔服汉土向风逺方投诚者接踵于道兵力日増国威日振  皇上宜应  天顺人

  • 康熙三十四年一月至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蒋良骐

    康熙三十四年乙亥正月,谕大学士等:兴永朝前请丈量湖南田地有累于民否,治国之道,莫要于安民,或有不肖州县将田地尽未丈量,辄称余田加赋者,亦未可定,安有加增田赋而全不累民之理,着湖广总督昊琠详察具奏。二月,贵州巡抚阎兴邦奏:黔

  • 卷十四·凌雪

    列传二十三 张国维、朱大典、孙嘉绩列传二十四 沈宸荃、陈函辉、余煌、高岱(附叶汝■〈艹恒〉)、董守谕、王正中、沈履祥列传二十三张国维、朱大典、孙嘉绩张国维,字玉笥,东阳人。朱大典,字未孩,金华人。两人皆起家进士。崇

  • ●南疆绎史勘本卷二十五·温睿临

    霅川温氏原本古高阳氏勘定目录列传十九嘉定:侯峒曾(子元演、元洁)、黄淳耀(弟渊耀)、张锡眉(龚用圆、马元调、夏云蛟、唐全昌)松江:沈犹龙(李待问、章简)、眭明永(徐念祖、傅凝之、戴泓、陆厚元)昆山:朱集璜、王佐才(陈宏勋、周室瑜

  • 通志卷一百五十四·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六十七北齐孙搴 陈元康 杜弼 房谟【廉景孙】张纂 张亮【赵起徐逺】张曜 王峻 王纮 敬显儁【子长瑜】平鉴唐邕 白建 元文遥【子行恭】赵彦深【子仲将】祖珽【从

  • 明法解第六十七·管仲

    明主者,明于术数而不可欺也,审于法禁而不可犯也,察于分职而不可乱也;故群臣不敢行其私,贵臣不得蔽其贱,近者不得塞其远,孤寡老弱不失其所职,境内明辨而不相踰越,此之谓治国;故明法曰:“所谓治国者,主道明也。”明主者,上之所以一民

  • 卷一百四十一·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四十一  宋 卫湜 撰缁衣第三十三孔氏曰案郑目録云名曰缁衣者善其好贤者厚也缁衣郑诗也此於别録属通论陆氏曰刘瓛云公孙尼子所作蓝田吕氏曰此篇大旨言为

  • 普陀洛迦新志卷十一·王亨彦

    古会稽陶镛鉴定 古翁山王亨彦辑 志余门第十一(共三十八条) 历朝国运,原有灾祥。末劫佛门,岂无兴废。众生业重,魔难频来。然稽大藏之经函,永怀皇泽。阅万年之簿籍,追念先型。他如石刻题名,遗传芳迹。海山物产,共诩瑰奇。凡各门

  • 庐山莲宗宝鉴念佛往生正诀卷第八(一十二章)·优昙普度

    念佛往生正诀说净土之道往生一门。具载群经明如杲日。实修行者入道之方。乃念佛人栖神之所。无念之念念。即念于阿弥。无生之生生。则生于净土。是故深行菩萨历代师模。名卿巨儒庶民氏女。笃信斯道结誓进修者不可胜计

  • 卷第三十四·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三十四宋咸淳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一序曰。佛之道本常而未始离乎世相推迁之际。自释迦鹤林诸祖继出。所以传持此道东流震旦。逮于今而不息。大较圣主贤臣宿禀佛嘱常为尊事。而儒宗道流之

  • 第四·宗鉴

    释门正统第四良渚沙门 宗鉴 集利生志世雄福德。寿量难思。见果推因岂过。有不杀施食。所谓尤大彰明者。而众德万行总摄其中。爰自方等会上说金光明经。四佛世尊因信相菩萨疑释尊寿命不酬往昔因地。於是现相为说释尊

  • 第二十二条军规·约瑟夫·海勒

    美国作家约瑟夫·赫勒的长篇小说。“黑色幽默”的代表作之一。主人公尤素林是美国空军轰炸员,他所隶属的飞行大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驻扎在意大利以南地中海的皮亚诺扎岛(这个地方实际并不存在,是作者虚构的)。尤素

  • 肘后备急方·葛洪

    晋代葛洪撰著的医方书。又名《肘后救卒方》、《肘后方》。共8卷。约成书于公元3世纪。系作者将其原著《玉函方》(又名《金匮药方》)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 方及简要灸法撷要而成。后经梁代陶弘景在原书基

  • 南华真经章句余事·陈景元

    宋陈景元撰。本书现存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本书是 《南华真经章句音义》的副产品。景元以江南古藏本,徐铉、葛湍 校天台山方瀛宫藏本,徐灵府校成玄英《解疏》中太一宫本,张 君房校文如海《正义》中太一宫本,张君房校

  • 前世三转经·佚名

    一卷。西晋法炬译。说佛前世三转生行檀波罗蜜之事。佛在祇园,笑而放光。阿难问其因缘?佛为说本生事,初为上色女,割二乳救食子者,次转成男子作国王,正法治国,复以身普施禽兽,后转生为婆罗门子,绝食以求出家,舍身以救乳虎。

  • 观无量寿佛经疏·善导

    佛教经典《观无量寿经》的注释书。亦称《观经疏》、《证诚疏》或《四帖疏》。唐善导集记。4卷。此书由玄义分、序分义、定善义、散善义四部分组成。称“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皆可仗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极乐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