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华喻品第十八

何人能择地,舍地狱取天。惟说善法句,如采善妙华。

学人能择地,舍地狱取天。善说妙法句,能采众妙华。截林勿截树,因林生怖畏。截林而灭已,刍得圆寂。

截林不断根,因林生怖畏。未断分毫间,令意生缠缚。截林勿断根,因林生怖畏。心缠最难离,如犊恋爱母。

当自断爱恋,犹如枯莲池。息迹受正教,佛说圆寂乐。犹如可意华,色好而无香。巧言华如是,无果不获报。

犹如可意华,色好而香洁。巧言善如是,必获其好报。犹如蜂采华,不坏色与香。但取味飞去,刍入聚然。

不违他好恶,勿观作不作。但自观身行,若正若不正。如田粪秽沟,而近于大道。其中生莲华,香洁甚可悦。

有生必有终,凡夫乐处边。慧人爱出离,真是佛声闻。多集众妙华,结鬘为步遥有情积善根,後世转殊胜。

如末哩妙华,末拘罗清净。贪欲瞋若除,刍净香洁。如人采妙华,专意不散乱。因眠遇水漂,俄被死王降。

如人采妙华,专意不散乱。欲意无厌足,常为穷所困。如人采妙华,专意不散乱。未获真财宝,长为穷所困。

若不见死王,慧照如净华。刍到彼岸,如蛇脱故皮。贪瞋痴若断,如弃毒华根。刍到彼岸,如蛇脱故皮。

贪根若除断,如华水上福刍到彼岸,如蛇脱故皮。恚根若除断,如华水上福刍到彼岸,如蛇脱故皮。

痴根若除断,如华水上福刍到彼岸,如蛇脱故皮。如人结花鬘,意乐贪无足。不尽现世毒,三根常缠缚。

观身如坏器,幻法如野马。断魔华开敷,不睹死王路。是身如聚沫,知此幻化法。断魔华开敷,不睹死王路。

我慢根除断,如华水上福刍到彼岸,如蛇脱故皮。慳吝根若断,如华水上福刍到彼岸,如蛇脱故皮。

爱支根若断,如华水上福刍到彼岸,如蛇脱故皮。若无烦恼根,获报善因果。

苾刍到彼岸,如蛇脱故皮。

猜你喜欢
  居士分灯录叙·朱时恩
  四分律卷第二十三(二分之二明尼戒法)·佚名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二·欧阳竟无
  弘戒法仪序·法藏
  卷第十六·雷庵正受
  跋·彭绍升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十·佚名
  佛说信佛功德经·佚名
  卷九十五·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八·澄观
  卷之二十四·即非如一
  佛说四品法门经·佚名
  说无垢称经赞卷第五(本)·窥基
  翼庵禅师通玄语录卷之一·善酂
  佛说立世阿毗昙论 第十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荣樵仲·唐圭璋

      水调歌头   既难求富贵,何处没溪山。不成天也、不容我去乐清闲。短褐宽裁疏葛,柱杖横拖瘦玉,著个竹皮冠。弄影碧霞里,长啸翠微间。   醉时歌,狂时舞,困时眠。翛然自得,了无一点俗相干。拟把清风明月,剪作长篇短阕,留与

  • 第六出 书帕·李渔

    〖一江风〗(旦上)说来羞,处子年方幼,忽把春心逗。甚来由,托匾香腮,蹙短蛾眉,不住把啼痕溜。无端自惹愁,无端自惹愁,谁来伴我忧,恨不与人同瘦!奴家幼失父母,寄养于姚氏之门,蒙他爱若亲生,又许我赘夫承继,这是极遂心的事了。怎奈爹爹过

  • 卷之二百三十五·佚名

      康熙四十七年戊子冬。十月。癸卯朔享太庙。遣领侍卫内大臣尚之隆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暂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颁康熙四十八年时宪历。  ○上诣皇太后宫、问

  • 第五卷 长江水师 江防·缪荃孙

    长江水师 成丰三年,金陵失守,江忠源在南昌围城中,始奏请设立江面水师。曾国藩时以侍郎在籍,始创办水师,四年二月,浮湘东下,转战数省,湘军水师,遂名天下。东南底定,伏莽尚多,沿江港汉纷岐,宵小尤易藏匿,不可无以镇慑。而桓桓之士,身

  • 戴戡·陶菊隐

    民国以来,政场中兔起鹘落之人物不乏其选,然未有如黔人戴戡之昙花一现者。清末,戴东渡日本,习手工业。返国后,以乡谊走依陈国祥。陈长河南法政学校,怜其无归,雇为司出纳之小职员,月薪才四十元耳。时教务长为熊范舆,戴曲意结纳之

  • 老挝土司传·张廷玉

    老挝,俗称为挝家,古代没有与中国往来。明成祖即皇帝位后,老挝的土官刀线歹向朝廷进献土产,朝廷才在此开始设置军民宣慰使司。永乐二年(1404),任命刀线歹为宣慰使,颁给他印信。五年,刀线歹派人来京城献贡。不久,皇帝因刀线歹暗

  • 卷三十七 乐记第十九·郑玄

    (陆曰:“郑云:名《乐记》者,以其记乐之义。”)[疏]正义曰:按郑《目录》云:“名曰《乐记》者,以其记乐之义。此于《别录》属《乐记》。”盖十一篇合为一篇,谓有《乐本》、有《乐论》、有《乐施》、有《乐言》、有《乐礼》、有《

  • 卷十九·崔子方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例卷十九宋 崔子方 撰【楚始见於春秋称荆其後乃称楚盖荆以州号而楚以国号其後日以强大来慕礼义其君臣爵号名氏自同乎中国故春秋亦从而书之自屈完来盟之後楚於是例中国矣吴亦

  • 卷六十一·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六十一    宋 卫湜 撰礼也者犹体也体不备君子谓之不成人设之不当犹不备也礼有大有小有显有微大者不可损小者不可益显者不可揜微者不可大也故经礼三百

  • 道德为人生艺术·梁漱溟

    普通人对于道德容易误会是拘谨的、枯燥无趣味的、格外的或较高远的,仿佛在日常生活之外的一件事情。按道德可从两方面去说明:一面是从社会学方面去说明,一面是从人生方面去说明。现在我从人生方面来说明。上次所说的普通

  • 日本三千万佛教徒可起来自救救国民矣·太虚

    ──二十九年四月在星洲作──我洲同亚、种同黄、文同华、教同佛之日本三千余万佛教徒,犹忆民国二十六年“八一三”沪战未起之前,我致“东京芝公园增上寺日本佛教联合会”之电文否?更追溯而上,犹忆民国二十一年‘一二八’

  • 卷第九·佚名

    祖堂集卷九 祖堂卷九 落浦 落浦和尚嗣夹山,在澧州。师讳元安,凤翔麟游人也,姓谈。自少歧阳怀恩寺从兄佑律师受业。至于论经,无不该通。先礼翠微,次谒临济,各有所进。后闻夹山直造澧阳。才展座具,时夹山问:&ldquo;这里无残饭

  •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十·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尔时海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希有世尊。多所饶益。修大乘者一切众生。谓诸天人虽受天人中乐。乃能亲近无上涅槃最胜妙乐。世尊。有几种法而能随转摄受

  • 大乘起信论义疏下之下·慧远

    净影寺沙门慧远撰自下第二明对治邪执。于中两门分别。一者明种种邪执不同。显示正义。二者随文解释。就初中有三。一者就事识中对治邪执。显示正义。二者据妄识中对治邪执。显示正义。三者约真识中对治邪执。以显正义

  • 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卷第七·佚名

    宋元嘉年僧伽跋摩译如佛所说。边地律师五人受具戒。若有十人律师五人受戒。得戒不。佛言。得具戒。诸比丘得呵罪。如佛所说。过十夜衣。尼萨耆。云何得长衣。谓若入手若在膝上肩上作想。此是我衣。比丘得眠上座卧不。

  • 石村画诀·孔衍栻

    画诀。 清代孙衍栻。一卷。约1820年。该书凡十则: 一、立意, 二、取神,三、运笔, 四、造景, 五、位置, 六、避俗,七、点缀,八、渴染,九、款识, 十、图章。其中渴染一则,作者自谓有秘诀,不忍泯灭,言之较详, 颇具心得。

  • 尚书埤传·朱鹤龄

    十七卷。清朱鹤龄(1606-1683)撰。鹤龄字长孺,号愚庵,江苏吴江人。清代经学家。明末诸生,明亡弃去。与顾炎武友善,长于笺疏之学。所着除《尚书埤传》之外,尚有《毛诗通义》、《禹贡长笺》、《读左日抄》、《春秋集说》、《易

  • 儒佛异同论·梁漱溟

    《儒佛异同论》是梁漱溟所著作品,出自于《梁漱溟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面对中国文化的危机, 梁漱溟超越文化上的夷夏之争和伦理矛盾的冲突, 在广义的文化比较层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梁漱溟认为, 儒佛二学只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