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放洋寰游启事

近曾以开全国佛教会议及筹设中国佛学会方案,贡献全国缁素,至成效若何,须待先进耆硕,同辈贤俊,后起英髦为共同之努力。在太虚个人,仅能掬示此对于中国佛教之忠诚耳!兹因须践赴德讲学之宿诺,并经缅甸、锡兰商来岁在仰光,后年在印度菩提场开万国佛教会之事。准于一月间放洋。顺便游观欧、美诸国文化及宣扬佛法,深愿留心佛学与世界文化者,锡之教言!并谢高阳杨公、奉化蒋公之资助!


猜你喜欢
  喻华香品之二·佚名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二·佚名
  摩诃般若钞经卷第三·佚名
  介庵进禅师语录卷九·介庵悟进
   第一百則 巴陵吹毛劍·胡兰成
  佛学讲要·太虚
  引·如卺
  佛教不要组政党·太虚
  卷第十九·佚名
  赞僧功德经·佚名
  卷二·佚名
  佛说持明藏八大总持王经·佚名
  百法明门论的宇宙观·太虚
  佛说幻化网大瑜伽教十忿怒明王大明观想仪轨经·佚名
  辩中边论卷上·世亲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王齐叟·唐圭璋

      齐叟字彦龄,怀州(今河南沁阳)人。太原掾官。卒年三十九。过庭录云宣和时人,与碧鸡漫志不甚相合,未知孰是。   望江南   居下位,常恐被人谗。只是曾填青玉案,何曾敢作望江南。请问马都监。   失调名   蹙绣圈金,盘

  • 明纪弹词序·杨慎

    明纪弹词序弹词以三万余言檃括廿一史,光禄之才,岂后人所可及哉!乃犹有遗漏,俟王子季延补苴之。予观其所遗数事,不过万中之一二,补苴易易耳。至若有明一代全史,概未得纂集,先生才虽大,势不能留其身于百年后

  • 卷二十三·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二十三怀信怀信,元和间僧。诗一首。 【(《全唐诗》无怀信诗)】题桂林七星岩栖霞洞诗 【题拟】石古苔痕厚,岩深日影悠。参禅因久坐,老佛总无愁。 【见桂林市文物管理局编《桂林石刻》第一册。】 权德舆石塘路

  • 卑微·徐志摩

    卑微,卑微,卑微; 风在吹 无抵抗的残苇; 枯槁它的形容, 心已空, 音调如何吹弄? 它在向风祈祷: “忍心好, 将我一拳推倒;” “也是一宗解化—— 本无家 任飘泊到天涯!”

  • 卷之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二六、墨馀小感·秦翰才

    清朝二百六十九年的天下,兴于摄政王(顺治叔父多尔衰),亡于摄政王(溥仪本生父载沣),固是一奇;而由一位福建人(洪承畴)协助顺治入关,又一位福建人(郑孝胥)协助溥仪出关,也是一奇。 溥仪过去的一生,可说有三个时

  • ●南疆绎史勘本卷二十五·温睿临

    霅川温氏原本古高阳氏勘定目录列传十九嘉定:侯峒曾(子元演、元洁)、黄淳耀(弟渊耀)、张锡眉(龚用圆、马元调、夏云蛟、唐全昌)松江:沈犹龙(李待问、章简)、眭明永(徐念祖、傅凝之、戴泓、陆厚元)昆山:朱集璜、王佐才(陈宏勋、周室瑜

  • 王审知传·欧阳修

    王审知字信通,光州固始人。父恁,终身务农。兄潮,是县吏。唐末强盗群起,寿州人王绪攻陷固始,绪听说潮兄弟勇猛有才,召到军中,叫潮为军校。当时,蔡州秦宗权正在招募士兵扩充军队,就任绪为光州刺史,召他率兵夹击黄巢,绪迟疑不去,宗权

  • 余阙传·宋濂

    余阙,字廷心,又字天心,唐兀族人,先世居河西武威。父沙剌臧卜,在庐州为官,因而成为庐州人。余阙年少就丧父,以收授门徒来赡养母亲,平时与吴澄弟子张恒交游,文学造诣日进。元统二年(1335),赐进士及第,授同知泗州事。余阙在任职期间

  • 武宗本纪·张廷玉

    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名叫朱厚照,孝宗长子。其母孝康敬皇后。弘治五年(1492),立为皇太子。厚照天性聪颖,好骑马射箭。弘治十八年(1505)五月,孝宗死。十八日,朱厚照即皇帝位。以明年为正德元年,大赦天

  • 卷七十一·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七十一宋 宋敏求 编典礼南郊五太和三年南郊赦会昌元年南郊赦会昌五年南郊赦南郊太和三年南郊赦王者祗见宗庙情极於孝思肃事郊丘义崇於严配诸侯骏奔於助祭百灵肸蠁而降祥感逹神祗斯为茂范朕

  • 卷十一·蔡清

    <经部,四书类,四书蒙引钦定四库全书四书防引卷十一     明 蔡清 撰滕文公章句上滕文公为世子【减四十四字】世子太子也【注】或谓天子之子为太子诸侯之子为世子非也周公立教世子之法成王亦称世子则世子太子天

  • 读书丛说卷五·许谦

    元 许谦 撰汤誓汤誓一篇首尾皆以天命言盖生成万物者天之道而福善祸淫者亦天之道也为君者体天而教养其民而仁爱之心流及庻彚能叅赞化育者则可谓之天子天则锡之福居于其位而暴虐烝民是逆天生生之意尸其位而不克肖天不

  • 修行方便道不净决定分第十二·佚名

    不净升进分,相义我已说。今当说修行,不净决定分。不为恶戒缚,亦非业烦恼。心不背解脱,欢喜常志乐。如是随顺生,粗涩四大灭。柔软寂止乐,三昧於中起。从定生智慧,修行能厌患。厌想已修起,则能离有爱。思惟离有爱,解脱实智生。已

  • 顯揚聖教論卷第六·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攝淨義品第二之二   論曰.[一]如是廣說世俗諦已.勝義諦云何。頌曰.   五.三法.真實. 彼復四應知. 及四種尋思. 四種如實智。   論曰.五法者一相.二名.三分別.

  • 俨山集·陆深

    诗文集。明陆深(1477—1544)撰。一百卷。深,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上海人。弘治进士。曾官太常卿兼侍读、詹事府詹事。少与徐祯卿相切磨,以文章有名于世。善书,仿李邕、赵孟頫体。平生著述甚多。有《南迁日记》、《蜀

  • 养性延命录·陶弘景

    古代养生术书。南朝陶弘景集注。约成书于南朝梁武帝中期六世纪初期。二卷。上卷讲教诫、食诫、杂诫祈禳,下卷讲服气疗病、导引按摩、御女损益。论述养性延命的理论和方法。书中所载“华陀五禽戏”为现存关于五禽戏的

  • 心泉学诗稿·蒲寿宬

    宋诗别集。6卷。蒲寿宬著。关于蒲寿宬的字号及其在宋末的人品节操,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论证甚详。刘克庄《后村大全集》卷152《心泉记》云:“初,君行山间,得泉一泓,爱之,有会于心,即其所结庵,匾曰‘心泉’。”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