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介庵进禅师语录卷九

嗣法门人真范寂昙行瑸真源编

七言绝句

示当湖陆永侯文学(法名真修)

觌面提持四句偈。明明历历不曾藏。闲忙着眼看端的。山谷木樨香又香。

示钟溪晋侯叶文学

一句时中密密参。从缘逆顺自相便。蓦然触着寒毛竖。始信真宗别有传。

喜愿庵禅师过访

苔封小径绝尘嚣。赚我同人破寂寥。话到水穷山尽处。舌尖端不动纤毫。

示折蜡梅

玉蕊霜花傍壁披。一枝横亚最新奇。清香打动邻家鼻。引得游蜂不识时。

示子先罗居士

七日枅穷非等闲。羡君聊识面门斑。更须会取祖师意。莫向人前道易难。

怀余杭余栖云居士(曾参南明师翁于双径)

双径因缘羡未忘。寻源徐步冷山房。不嫌懒僻时相候。又入云深插草扬。

寄朱清远居士

几度荒居意不堪。松山顿辟拟茆庵。虽然未遂君嘉志。亦可将题作指南。

慰约庵施居士病中

好肉生疮少有胎。通身痛痒出头来。血脓脓地亲殃及。莫怪当年流毒材。

偶成

幽胜不离当处有。市廛古寺即山居。成群松鼠偷瓜豆。拍手不回加两嘘。

示瞽者舂米

惯舂老米足堪夸。椎下分明是当家。糙白不将双眼验。唯凭赤手作生涯。

出闽题江郎石

江郎三片绝囊藏。何代安名亘古扬。插入太虚星斗落。清旸云雾总风光。

和阳明先生良知韵

剔起残灯午夜时。岩阿冷暖自家知。自知不向他人说。知与无知是阿谁。

知与无知是阿谁。天池月色几人知。莫将光影认为是。只管区区向外为。

酬右文卜居士(法名真仁)

情尘觑破密参玄。奕世金汤蠡水边。惭愧僧家无可报。披毛带角被人牵。

酬钦臣朱居士

阿谁多口递裴西。且喜知音不我欺。雪里桂香须委悉。几翻觌面已全提。

摩云周居士乞和放生偈( 轹居士韵)

沟渠争识江湖阔。惭愧古人徒折摄。飞潜乞命略拈提。各各试看是何物。

末劫众生恣迂阔。贪饕杀味无拘摄。佛祖洪开解脱门。急须跳出釜中物。

酬中瓒施居士募酱

那事明明不露文。一湖鸳水一湖云。三年盐酱承君力。沾着唇皮个个欣。

拽磨

磨轮转处泄天机。手眼通身吼似雷。玉石总教成作粉。中心端不动纤微。

怀祖山福生二禅德

古今密行有人作。彼此皆施无缘慈。翻忆曹山危病处。煎汤送药五更时。

示绣雪巨石

石头巨细分明了。驴脚精粗见也么。趁此早年强壮力。汝师公案莫蹉跎。

癸巳曹太仆鉴躬居士过院。值余病中。劝饮陈皮汤。拈偈奉酬

抱病荒庐谁起忧。几经风雨涕寒流。高车何幸垂残榻。一盏橘皮彻体休。

放去收来一鹞筝。撩天扑地为谁生。虽然不食腥膻食。也使林间鸟鹊惊。

示狮吼孙

愚钝也知忠烈后。破铛须信旧家声。忽然突出顶门眼。狮子吼时野干惊。

留宦维那

粗食敝衣堪禁足。危床土凳可安居。金明不是老兴化。留摈分明意莫躇。

答徐敬可居士次放生偈韵

仁能大施放生湖。业债从前不较多。未释个中关捩子。明明开眼入汤镬。

破寺傍通一蠡湖。古今贤达放生多。虽然池小堪容活。但愿慈兴出沸镬。

丙申观音诞日出山即事

飘然拽杖入深村。叠叠春光一个僧。自笑蠡湖成底事。驴腮马额得人憎。

俊哉不打篱边鹊。劈海擒麟霄汉飞。啖啄一声狐兔尽。新罗又过铁牛机。

因士持纸求示

白纸从来没一字。云何要我更涂煤。病僧无力难拈笔。却负当人卷玉回。

示磨粉炊糕

急急揩磨洁白心。镬汤炉炭上亲蒸。名模脱尽香甘美。好奉公婆也未曾。

扫鸳湖先师塔

昔日普明遭热喝。今朝兴善礼慈容。塔前松柏青青候。匝地光扬少室风。

笑不成兮哭不成。绿阴黯黯鸟嘤嘤。儿孙济济咸瞻仰。肯负单提折脚铛。

示众

饱腹经行非分外。虚心请问是工夫。夜来八万四千偈。不会依然在半途。

示罗子先四十

一声 地出胎时。两手划划更有谁。不惑年来报恩处。因行惊起睡猫儿。

礼虎丘隆祖塔

咄哉睡虎拟何酬。赚杀儿孙笑不休。三拜更添绕一匝。山悠悠处水悠悠。

风铃颂

一出红炉便有声。高悬楼阁转光明。因风直示檐前事。未审何人听得清。

读易

形名未具孰为庖。一画才彰便落爻。底事明明人不荐。咬蓍嚼字梦中敲。

启华严会斋单(云壑禅人请)

重重严饰杂华林。童子来参意更深。托出满盘咸妙供。好将阿字细沉吟。

火炮颂

锥劄曾经毒手来。灵机一窍顶门开。等闲触着无明火。裂破虚空震九垓。

偶成

万物尽从时节换。不知时节任谁行。空斋极目间消遣。长啸一声天地清。

夏日面水

一杓清泉堪自足。通身受用无穷福。枕箪席椅俱抹过。尚余恶水好灌菊。

慨古

笊篱捞尽千秋月。粪火煨空万古云。近看大都皆滞货。奚嫌黄叶乱纷纭。

玩月

芒鞋踏破千山月。拄杖伶丁唱妙诀。木人抚掌笑呵呵。石虎咆哮跳出穴。

示徒息诤二首

理深何必形声色。见浅徒劳论是非。谩道老僧无料理。一条白棒活人机。

但得境闲浑是道。莫愁浊世有邪魔。消归自己皆堪用。不必寻求过与他。

即事

栽梅涤竹野人风。扫尽繁华眼界空。更有一般堪羡处。数声幽鸟绿阴中。

示病中

痛痒于身便谓灾。那知罪福不无胎。快将毒药还医毒。脓血尽时好肉来。

赠断愚侄掩关

吾孤汝负不须陈。三应三呼定有因。总是老婆心甚切。管教槌破铁昆仑。

示雪宗悦众

莫将命蹇便自屈。妍丑皆从密行修。若具赵州清白眼。腾蛇改格未为忧。

赠金居士送子出家

裴君送子有多偈。公送云何无一言。夜宿隐川看新月。层层花影到窗前。

决当行此勿因循。报佛祖恩一句陈。千古英名留后望。莫教错过太平春。

酬文节法师过访

象驾何期过隐川。重重铺锦菜花天。惭余蓬室无相接。一盏蒿汤桑陇边。

周摩云居士求偈

隐川室里留君宿。敬畏堂中示再参。举手低头频顾语。莫云无法为人嫌。

无禅帐即事

水国蚊雷觜如铁。赤肉团边咂鲜血。谁能于此契生缘。历劫无明当下彻。

喜剑安法侄禅师即事

本色住山非染造。为怜尘世觉心寒。和烟入水超方便。明月芦花孰解看。

示东岩上座

九上三登未是亲。一言契入始为真。从今收拾瓢囊也。他日分明举示人。

立冬即事

敝衣重补足遮寒。日卧闲云败屋宽。黄菊数枝乔木下。飘飘落叶许谁看。

劝断愚法侄启关

凋林欲挽正斯时。何必拘拘俟满期。放出从前真面目。移风易俗好施为。

冬至

晓鸡才报一阳生。凛凛霜天梅蕊擎。旧案日新辉宇宙。焚香拨火不虚行。

示项牧公别驾(法名真本)

维摩之疾好承当。痛处何妨炙艾疮。眼正心光扶祖道。任教乌兔起沧桑。

示古岩知客

金明寺里钳锤处。范蠡湖边赤骨肩。但办肯心追古哲。不须岩外更栽莲。

除夕

一炉猛火度残庚。岂与诸方斗富行。茶罢各归寮舍暖。现成公案到新正。

入新方丈酬曹秋岳司农

无知老衲累秋翁。明暗相参两眼红。居易昔年遗十笏。又承新整定西东。

示范维那

鼻孔撩天意可投。丛林踏遍已知休。从斯放下身心后。蠡水风清款款酬。

自娱

幻住不须频计较。随缘放旷得安然。任他为佛为官去。我只破庐枕石眠。

答曹秋岳司农

五百年前未了因。深埋尘土得无亲。曾思坡老完经事。此案重圆须旧人。

寄禅人

三顿因缘不用猜。当机只贵眼睛开。金明不是闲饶舌。钝斧重拈期再来。

示陆缘度居士(法名真慧)

灵鹫峰头一点因。自来蠡水日相亲。而今既得本来面。万紫千红不是春。

示净名雪子上座

末法垂秋正此宜。莫嫌穷谷少人知。脊梁硬竖半撑拄。自有香风扑鼻时。

赠罗又先文学

武略文经非偶然。家声祖父又争先。笔花满案咸珠玉。且喜高标不浪传。

上元和无际祖师走马灯(原韵附)

团团游了又来游。只为无人指路头。歇却心中三昧火。刀枪人马一时休。

一点无明遍界游。只缘不识这毫头。谁知尽力跳不出。息却心中火便休(示净道新戒)。

人马团团奋迅游。英雄豪杰孰回头。若能觑破影中事。好示傍观归去休(示牧愚新戒)。

师垂语云。时当酷暑。大地火燃。语默动静。莫能逃其燎。却汝等如何免得。罗子先答云。更嫌何处不风流。师颔之。遂示以颂

更嫌何处不风流。犹较炎威过一筹。未得个中三昧力。行人却与路为仇。

壬寅春仲即事(有引)

禅林澹泊。素让金明。此亦自甘。外缘不务。况值岁歉。信施尤难。然喜众皆孜孜为道第。愧无法供养。秪得丰俭随家。宁独篾束三条而已乎。

为法忘躯信不诬。充肠藜藿把尸扶。蓦头撞着庭前柏。肯放灵山老秃奴。

贫颂

参禅学道学先贫。彻底贫来道自亲。果是赤贫浑是道。试看谁是赤贫人。

璎珞粥

几颗玉粒缀青荠。满钵横挑香更肥。翻忆荷衣松食辈。只忧无法不忧饥。

佛音尼在罗子先家作鞋。次。忽闻楼板声。有省。居士即开空室勘验。机缘呈师。师以古德接尼悟道。颂韵示之

大似吴山老秃奴。权开空室接师姑。果能不负娘生面。自出群中一丈夫。

示梦庵书记

离钩三寸子须道。相逢慎勿妄盘桓。头头公案虽成现。漠漠烟霞仔细看。

示空有知浴

顿空诸有捞明月。谁灶无烟没夜光。收得海中龙藏宝。翻身索价有人偿。

过楞严吊紫柏大师

阿师半偈理更残。始得丛林复壮观。此日往来发长叹。抬眸又觉苦心寒。

示身云法孙

柏山恶辣谁能近。汝独相依事有年。言行无违成就汝。更加戮力绝狐涎。

示朗上人

最喜山禽不乱鸣。一时叫出一时声。声声相唤谁能醒。面面青山面面青。

庚子八月朔旦为范大夫受戒偈引

大夫为金明伽蓝。今受五戒已。竟此不忘灵山授记。诚非梦事。正如径山之龙神。鹤林之米老。然大夫之为伽蓝。又杰出矣。偈曰。

霸业垂成即泛舟。岂图血肉念无休。从今受戒登坛后。永佐金明第一筹。

做得工夫成一片。方堪大冶炼身坚。莫嫌此是路傍土。偏向毗卢顶上眠。

树灯偈示慧峰八十寿

一树灯明亘古今。森森枝叶佛皆钦。当阳直示无偏党。鉴地辉天意转深。

示衍法华维那

试看谁能转法华。念翁撩起事堪夸。何期子拟追踪者。撇下湖边也克家。

示佛心

火镬铁丸居常饭。刀山剑树自家园。可能于此同栖止。始信壶中别有天。

示灵虚

虚而灵寂而照。动静施为有玄要。触着金风彻骨凉。捧炉神却翻茶铫。

示众

桑阴盘曲路无石。雨后往来看脚下。拟议之时跌一交。莫道隐川苔地滑。

雨中向日葵示梵为

越出群芳不二天。狂风妒雨一心悬。任从日处重云内。自向东西义莫迁。

种田

退步由来是上前。低头觑破水中天。忽然插到退不去。撒手翻身跳上巅。

隐川即事

本自无心于富贵。清香满院扫难开。白云澹泞天空碧。灯盏无油明月来。

道人到此且开怀。今日无粮又有斋。邻过笋笾穿曲径。鸟衔红柿落霜阶。

示照先

两度追随入蠡湖。不离家舍在中途。于今直示还乡去。绣雪香芬莫负孤。

示舜日杲法孙

旧案新翻喜有源。急须戮力报师恩。老僧亲勘无忧矣。眉目分明嫡骨孙。

示宝如玉法孙

末季陵风孰仔肩。瓦瓢盛雪煮青天。春来又见儿孙事。一树寒梅映水边。

住敬畏庵示众

慧命悬丝入隐川。那期旧话又新圆。儿孙殃及重拈出。夜半优昙火里鲜。

晓窗即事书为罗子后又先叔侄

依依嫩绿雨初晴。兀坐晓窗鸟语清。且喜兰馨真实境。道人风味不虚声。

示周莲斋居士远过隐川(法名真洁)

沩山泥壁我打墙。此事如何作较量。相见别无闲话会。抛槌归院点蒿汤。

示罗居士舍地重修建祖塔二首

祖塔秽污深可悲。者回不用问钻龟。个中血脉无多子。嫡骨儿孙更有谁。

买地葬人非分外。孙承祖业岂胡猜。道人有地不须买。掘个深坑便好埋。

留文允言居士度夏(丁未)

毒暑飞蒸孰可逃。惟君与竹却相饶。庐山旧面分明现。来向凄凄破寂寥。

示休岩壁法孙

沿流不断要分明。卓出重函贵眼清。欲报汝师恩怨处。急须努力振家声。

示耕十颂(并引)

余尝示耕。此题立来已久。尚未拈出。恐多事耳。今有某某。从侍殷勤。特以祖业为问。余但微笑。某乃至。再因。出颂示之。彼且不嫌荒鄙。随即赓和。洵知时节因缘。良有待也。举似大方。狮子吼。野干鸣。请试简看。

未耕

寥寥祖业不多争。才见田园蓁莽生。契券幸然明号段。惟人努力起家声。

开荒

钝钁横拈入草丛。那论朝夕苦施工。荒丘若处都翻转。一曲高歌日已红。

下种

种子携来绝妄传。好平因地下机先。但能不失农时候。自有灵苗透水田。

灌水

一莂根苗慎勿枯。时将恶水长荣株。纵教垂实还须润。未审农人会也无。

耘草

异卉灵苗一处陈。拈来须要别疏亲。更加耘到无耘处。野色青青满眼新。

刈实

试看良田稻正香。及时收拾好秋光。镰刀拈起从头刈。风卷烟霞坠地黄。

登场

风清月白满肩挑。大担收来路不遥。一总上堆随日选。好留佳种接丰饶。

筛飏

曾将敲落积山中。净谷还须入磨砻。无数糠秕倾飏尽。重筛白米奉姑翁。

上仓

验尽精梁收上仓。颗颗圆净此中藏。老侬印记重叮嘱。珍重吾家克肖郎。

赈济

忽怜饥馁苦何求。岂吝家私不我忧。一自打开无底藏。人人饱足我方休。

和普明牧牛颂

未牧

昂然头角日咆哮。逐色随声路转遥。无限春光浑不觉。何论触处犯佳苗。

初调

狭路相逢蓦鼻穿,绳头紧把猛加鞭,一回入草一回拽,那许从前野性牵。

受制

一经苦制息横驰,且把鞭绳款款随,纵使绿杨溪上卧,眼瞠瞠地岂能疲?

回首

忽然识得便回头,鞭影无加性自柔,漫道牧童为易事,手中绳子放还留。

驯伏

随顺从教这那边,逢源左右得安然,试看步步春风里,不费纤毫腕力牵。

无碍

人牛坐卧总如如,芳草坡中转不拘,绿树阴浓新雨后,数声短笛乐余余。

任运

鞭绳撇下白云中,踏断山丘草正茸,几度烟峦情未已,夕阳归罢兴还浓。

相忘

调余无事没偏中,那更有心分异同,谁道潘郎多快便,倒骑驴背过桥东。

独照

牛儿已丧赤身闲,懒说枯椿天地间,啸月吟风虽足快,还须更透一层关。

双泯

合水和泥绝影踪,孤城山寺日当空,应知个里真端的,幽鸟一声花满丛。

和宋天封佛慈禅师蜜蜂颂(有序)

予庚寅春移梅次掘深土,得断碑半截,洗阅蝌额,有天封佛慈禅师法语八字,下勒示语一篇,并蜜蜂颂五首款,识绍兴已未长,至日华顶支离叟书遗祖照颜侍者,予乃恍然曰:此地五百年前事弥露矣。即置之法堂,及稽灯传佛慈为圆悟嗣,又考真歇了塔铭,了曾祖照会中首众,洵知二老出世开法金明非小缘也,适子谷蔡居士觑见,力请表扬,因述缘起,并勉赓和顺治乙未春悟进识。

  附原颂

千花蕊上刺香时,百草头边得意归,一窍透穿通活路,游丝无碍去来飞。

风光占尽作生涯,闹合门前趁晚衙,君看不期而自信,儿孙整整世其家。

桶底遭君打脱时,从前活计顿抛离,超然不恋旧窠窟,空有层层酿蜜脾。

平生底事付风光,日暖花开个个忙, 着等闲遭一劄,痛连心髓要承当。

老○○○闭刳桐,向上同参一窍通,禅者不须窥户牖,针锋劄着面皮红。

类堕风光妙密机,纷纷闹里带香归,百千慧命同心接,不令而行翼翼飞。

同门出入各天涯,纵在途中不离衙,满径芳菲皆活计,翩然落草问君家。

惊天动地出窠时,义断恩忘永别离,从此门庭虽各立,同风千里蜜生脾。

朝朝鼓翅弄晴光,拭露穿云花底忙,劈面相逢无避处,一锥脑后痛心当。

从缘入得这空桐,透过窗棂处处通,丰俭随家同受用,江南三月落花红。

  再和

豁开户牖蚤春时,觅得些些悄地归,试看当轩人迹断,高吟一曲百花飞。

没生涯处忽生涯,出内翻飞声震衙,就里分明宾主定,何劳更问我王家。

绵密针锋点点时,恣探花落影离离,从教铁面铜睛汉,触着浑惊毒入脾。

春来若处逞风光,岂似花间蝶恋忙,奕世儿孙承大荫,酬恩须要自担当。

个里藏锋妙古桐,和光出入绝相通,尽知酿蜜成家业,不觉芳菲满迳红。

  三和

百万英灵簇拥时,独拈花髓几知归,头陀不禁轻遭劄,恼乱丛林千古飞。

光生漆桶足生涯,日暖花香大放衙,挨羽去来成底事,孰知福国裕民家。

正值移梅春仲时,钁头边遇老支离,盘桓彻底针锋露,句句希声畅蜜脾。

两股花呈种种光,回途不是等闲忙,密移一步倾筹室,未许傍观胡乱当。

才扬眉目倩疏桐,不坏色香窍自通,万丈华峰留不住,却来槜李刺新红。

嘉兴大藏经 介庵进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兜率不磷坚禅师语录卷上·宗坚
  关于佛教会之谈话·太虚
  正法华经卷第三·佚名
  卷第六十一·德清
  卷第十五·祖琇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卷第四·佚名
  念佛三昧宝王论卷下·飞锡
  四分律卷第二十六(二分之五明尼戒法)·佚名
  贤愚经卷第十·佚名
  圆觉菩萨·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澄观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序·智圆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第三·智顗
  大佛顶首楞严义疏注经后跋·子璇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二(末)·窥基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六·彭定求

        卷6_1 【黄台瓜辞】李贤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卷6_2 【奉和同太子监守违恋】李元嘉   乾象开层构,离明启少阳。卜征从献吉,守器属元良。  

  • 真德秀·唐圭璋

      德秀字景元,更字景希,浦城人。生于淳熙五年(1178)。庆元五年(1199)进士,继中开禧元年(1205)词科。绍定中,拜参知政事,进资政殿大学士,提举万寿观。端平二年(1235)卒,年五十八。谥文忠。学者称西山先生。有集。   蝶恋花   两

  • 第一折·秦简夫

    (丑扮卖茶上,诗云)茶迎三岛客,汤送五湖宾;不将可口味,难近使钱人。小可是卖茶的。今日烧得这镟锅儿热了,看有甚么人来。(净扮柳隆卿、胡子传上)(柳隆卿诗云)不养蚕桑不种田,全凭马扁度流年。(胡子传诗云)为甚侵晨奔到晚,几个

  • 少年行·戴望舒

    是簪花的老人呢,灰暗的篱笆披着茑萝;旧曲在颤动的枝叶间死了,新蜕的蝉用单调的生命赓续。结客寻欢都成了后悔,还要学少年的行蹊吗?

  • 李长吉歌诗原序·吴正子

    大和五年十月中半夜时舍外有疾呼传缄书者牧曰必有异亟取火来及发之果集贤学士沈公子明书一通曰我亡友李贺元和中义爱甚厚日夕相与起居饮食贺且死尝授我平生所着歌诗离为四编凡二百三十三首数年来东西南北良为已失去今

  • 卷二百五十·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五十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二十 周权 拟古 东溟跃羲和西海沉望舒迭运不遑息汲汲司晨晡人生百年间有如涉长途途长日苦短何以寜其躯白露沾我衣衆芳忽萎枯逝将蹑飞霞驻景凌方壶 又 山中

  • 卷一百二十二·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一百二十二花果芙蓉赋          【汉】闵 鸿乃有芙蓉灵草载育中川竦修榦以陵波建緑叶之规圆灼若夜光之在?岫赤若太阳之映朝云乃有阳文修嫮倾城之色扬桂枻而来逰玩英华乎水侧纳

  • 宋史纪事本末卷十·陈邦瞻

    元祐更化神宗元丰八年三月帝崩皇太子煦即位时年十嵗太皇太后髙氏临朝同聴政太后既聴政即散遣修京城役夫止造军及禁廷工技出近侍尤无状者戒中外无苛敛寛民间保户马事由中防宰相王珪等弗与知也 司马光闻先帝丧入临时

  • 第九节 郑氏兵力扩张时期·陈匪石

    明岁,永历正位九年矣。出孙西粤,遥与闽南海相望。一介孤臣,伏处思明一洼地,岁朔,遥望南云一角,冠大明之冠,衣大明之衣,仅向阙九拜,祝大明万岁,其声呜呜,堂下歌泣潦倒,不复成礼。时或书诏间至,附讯南中君臣起居状,孤亡咨嗟相对,十回不

  • 通鉴纪事本末卷四上·袁枢

    宋 袁枢 撰霍光废立汉武帝后元元年 钩弋夫人之子弗陵年数嵗形体壮大多知上奇爱之心欲立焉以其年穉母少犹与久之欲以大臣辅之察羣臣唯奉车都尉光禄大夫霍光忠厚可任大事上乃使黄门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后数日帝

  • 卷一百七·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一百七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 魏其侯窦婴者孝文后从兄子也父

  • 陈忻传·令狐德棻

    陈忻字永怡,宜阳人。自小勇猛,好解人危难,相貌魁梧,同辈人都对他又敬又怕。魏孝武帝西迁后,陈忻在辟恶山招集勇敢少年数十人,劫掠东魏,又悄悄派使者表示归附。大统元年(535),授持节、伏波将军、羽林监、立义大都督,赐爵霸城县

  • 李焘传·脱脱

    李焘字仁甫,眉州丹眣人,唐宗室曹王的后代。父李中考中进士,主管仙井监。李焘刚成年,愤恨金仇未报,著《反正议》十四篇,都是有关挽救时局的大问题。绍兴八年(1138),李焘考中进士。皇上调李焘为华阳主簿,又调为雅州推官。因人事

  • 唐纪四十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上永泰元年(乙巳、765)·司马光

    唐纪四十唐代宗永泰元年(乙巳、公元765年) [1]闰十月,乙巳,郭子仪入朝。子仪以灵武初复,百姓雕弊,戎落未安,请以朔方军粮使三原路嗣恭镇之;河西节度使杨志烈既死,请遣使巡抚河西及置凉、甘、肃、瓜、沙等州长史。上皆从之。 [1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五 洪武十五年五月己酉朔,皇嫡长孙雄英薨。上感悼辍朝,葬钟山,侍臣皆素服,徒步送葬,追封虞王,谥曰怀。 癸丑,以盖州卫知事王昱为审刑司左审刑,大理寺左少卿王范为大理寺卿。 镇西卫指挥使司言:

  • 四时第四十·管仲

    管子曰:令有时。无时则必视,顺天之所以来,五漫漫,六惛惛,孰知之哉?唯圣人知四时。不知四时,乃失国之基。不知五谷之故,国家乃路。故天曰信明,地曰信圣,四时曰正。其王信明圣,其臣乃正。何以知其王之信明信圣也?曰

  • 僧史略序·赞宁

    赞宁姓高氏。其先渤海人。出家杭之祥符。习南山律。著述毗尼。时谓律虎。赐号明义宗文。太平兴国三年。太宗闻其名。召对滋福殿。延问弥日。更赐通慧。敕住右街天寿寺。命修僧史。又诏修大宋高传三十卷。及三教圣贤事

  • 卷第十六·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十六阿罗汉行至摩偷罗国往优娄曼陀山。坐于绳床。有兄弟二龙王。随从五百眷属。舍那婆私思惟。欲降伏之。即以神力。震动山谷。二龙王嗔。往婆si处起疾风雨雷电器仗猛火等。时婆私入慈三昧。能令风雨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