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赞僧功德经

  阿含经中略集出  叹大□□□□□

  □□□□□□□  以大梵音赞僧宝

  如地坚牢□□□  □□□□□□□

  我末法中出家人  常住僧赞□□□

  □□□□□□□  志求菩提微妙果

  于浊苦恶世界中  常在如来清净众

  僧中或有求四果  或以证果在僧中

  此等八辈诸上人  和合僧中常不断

  或有头陀常乞食  或有山间乐寂静

  乃至于微细戒中  不犯如来严命教

  或有深广学智慧  或有息虑习诸禅

  并皆集在僧众中  犹如百川归大海

  殊胜妙宝大德僧  长养众生功德种

  能与人天胜果者  无过佛法僧宝众

  善心僧中施掬水  获福多于大海量

  微尘尚可有算期  僧中施宝无有尽

  若人当来求远离  越于生死贫穷河

  应当速疾志诚心  于僧宝中树因果

  于此最妙良福田  若有种植功德子

  当来收获无边畔  由如云中含大雨

  施者不筹量度者  平等奉施无二心

  是人方可能堪任  受人天中胜如果

  无量功德具庄严  大悲世尊弟子众

  凡人肉眼难分别  由如灰覆于火上

  或有外现犯戒相  内秘无量诸功德

  应当信顺崇重之  贤圣愚凡不可测

  或有外现具威仪  或示未能舍其欲

  外相人观谓凡夫  不妨内即是其圣

  内如四种庵罗果  生熟难分不可别

  如来弟子亦如是  有戒无戒亦难辨

  是故殷勤劝诸人  不听毁骂僧宝众

  若欲不沉沦苦海  常当敬重植良田

  常欲□中受乐者  亦当供养苾刍僧

  勿以凡夫下劣心  分别如来弟子众

  若有清信士女等  能于十念生信心

  平等供养苾刍僧  是人获得无量报

  若于僧中起邪见  当来定堕三恶道

  世尊亲自以梵音  金口弘宣诚不妄

  宁以利刀割其舌  或以捻杵碎其身

  不应一念嗔恚心  谤毁如来净僧众

  宁以吞大热铁丸  宁便口中出猛焰

  不应戏论以一言  毁骂出家清净众

  宁以利刀自屠割  残害支节毁肌肤

  不应戏笑调凡愚  何咒打骂苾刍众

  宁以自手挑两目  宁于多劫受生盲

  其于习行离欲人  不应恶眼而瞻视

  宁毁精舍及制多  宁焚七宝舍利塔

  勿于僧中出恶言  诽谤如来清净众

  毁塔之人自堕落  经无量劫受诸苦

  好说众僧短长者  自堕亦引无量众

  是故智者善思量  勿于僧中起轻慢

  善自防护口业非  莫谈此持彼犯戒

  若一恶言毁沙门  当堕泥犁受极苦

  从地狱出得人身  即招聋盲喑哑报

  世间多有愚劣人  谈说僧尼诸过恶

  因兹堕落恶道中  永劫沉沦没苦海

  大悲世尊礼大众  尊敬和合大德僧

  诸佛尚自致殷勤  何况凡夫轻慢众

  世间多有信心人  崇重世尊弟子者

  闻说三宝短长时  怨于僧中起邪见

  因此退败诸善人  毁坏如来清净众

  不见贤劫千世尊  是故智者应思忖

  昔有俱迦离苾刍  以一恶言骂僧众

  犹落钵头磨地狱  舌被犁耕数万段

  亦有迦叶佛弟子  谤毁无量世间人

  承斯恶业舍残形  还受耕舌地狱苦

  沙门怀忿毁诸人  尚招无量口业报

  何况无戒白衣人  骂僧免堕恶道者

  是故智人不应骂  乃至草木砖瓦等

  况毁清净出家人  习行离欲善法者

  纵使欲火炽烧心  点污尸罗清净戒

  不久速能自忏除  还入如来圣众位

  如人暂迷失其道  有目还能寻本路

  苾刍虽犯世尊禁  虽然暂犯还能灭

  如人平地蹶脚时  有足还能而速起

  苾刍虽暂缺尸罗  虽犯不久还能补

  犹如世间金宝器  虽破其价一种贵

  木器纵然全不漏  不可比于破宝器

  破禁苾刍虽无戒  初心出家功德胜

  百千万亿白衣人  功德纵多不及彼

  出家弟子能堪任  继嗣如来末代法

  万德无量在俗人  不能须臾弘圣教

  最下犯禁破戒僧  供养由获万亿报

  是故世尊赞胜因  天上人中受尊贵

  是故殷勤劝诸人  勿毁如来僧宝众

  今生习恶因缘故  当来业成亦毁佛

  缘兹身口意业支  永断世间人天种

  当堕三涂恶道中  亿劫沉沦无休息

  若于清众起正信  无有毁谤名僧罪

  常能防护口业过  不谈如来僧宝众

  若人于僧有骂罪  应须志诚速求忏

  于僧勿起憍慢心  来生受苦必当悔

  如僧刹那有功德  其福不容于大地

  何况经月累岁年  坚持如来严禁戒

  是人持戒功德报  佛于一劫说不尽

  况余凡俗知其边  福等虚空无有量

  当知功德广庄严  释迦如来僧宝众

  是故不听在家者  毁辱打骂出家僧

  纵见沙门犯戒时  当宽其意勿嫌毁

  如入芳丛采妙花  不应摘选枯枝叶

  广大清净佛法海  多有持戒精修者

  其中纵有犯威仪  白衣不应生毁谤

  譬如田中新苗稼  于中亦有稗莠草

  应可一种敬良田  不应拣选生分别

  是以世尊制诸人  不听毁谤沙门众

  唯当尊重生敬心  同此受胜诸天报

  佛日灭没虽久远  僧宝连晖传法灯

  由如龙王降甘雨  大地萠芽普洽润

  和合僧宝亦如是  雨于如来妙法雨

  滋润枯渴诸群生  长养善牙功德种

  于多劫中宿植田  得为如来弟子众

  处在贤圣法海中  饮妙解脱甘露味

  传持世尊末代教  流化十方诸国土

  利益一切诸众生  令佛法轮恒不绝

  佛法久后灭没时  伽蓝精舍毁成聚

  龛塔尊像并荒良  设欲供养难可得

  壁画僧形不可见  何况得闻于正法

  人身难得生人中  佛法难逢今已遇

  如何于妙良福田  不种当来功德种

  冥路悬远不可达  当办资粮备前所

  善福田中不种植  当来险路之资粮

  是故诸人应善思  闻经僧中应惠施

  依经我略赞僧宝  功德无量遍虚空

  回施一切诸群生  愿共当来值弥勒

猜你喜欢
  重雕补注禅苑清规目录·宗赜慈觉
  卷第二十七·道宣
  复净行居士书·太虚
  建州弘释录叙·永觉元贤
  佛说八师经全文·佚名
  佛说佛名经卷第九·佚名
  卷四 梁·宝唱
  卷第七·佚名
  第十五品 无碍解分别·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六卷·宝亮
  指月录卷之二十·瞿汝稷
  卷第七十·佚名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卷下·佚名
  卷二·徐昌治
  力庄严三昧经卷中·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李景良·唐圭璋

      待考。   鹧鸪天   清晓祥云绕碧天。老人星忽下南躔。庭兰共酌长生酒,持上华堂彩侍前。   开绮席,舞朱颜。轻红莲叶荐金盘。沉香小院浑先暑,更有杯传数百年。

  • 卷308 ·佚名

    释印肃 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於一句之下加颂七句 昏迷曾未警,劳我个眼睛。 丝毫全不漏,云月事犹新。 达士知几者,常看无字经。 打动禾山鼓,舞起道吾神。 释印肃 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於一句之下加颂七

  • 卷十九·王琦

    钦定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卷十九钱塘 王琦 撰古近体诗共三十二首詶谈少府一尉居倏忽梅生有仙骨三事或可羞匈奴哂千秋壮心屈黄绶浪迹寄沧洲昨观荆岘作如从云汉游老夫当暮矣蹀足惧骅骝【太平御覧梅福於是弃南昌尉去妻子

  • 卷六十五·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六十五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陆游剑南诗钞【二】蔬圃山翁学老圃自笑一何愚硗瘠财三亩勤劬赖两奴正方畦画局微润土融酥剪辟荆榛尽鉏犁磊块无过沟横略彴聚甓起浮屠【拾园中瓦砾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十·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三年十有一月壬子朔太常博士兼权宗正丞赵霈行尚书祠部员外郎 直龙图阁胡寅知永州癸丑徽猷阁待制提举台州崇道观洪炎卒于信州诏官给葬事既而侍御史辛炳奏炎非功在社稷及死于国事之人乞改正上曰炎以文

  • 后汉光武皇帝纪五卷第五·袁宏

      五年(己丑、二九)  春二月丙午,大赦天下。   周建兄子诵以垂惠降,刘纡、周建、苏茂走下邳,建道死。   封孔子后孔安为殷绍嘉公。   初,彭宠征书至潞县,有火灾城中飞出城外,燔千余家,杀人甚多。宠堂上闻虾蟆声在炉

  • 尧山堂外纪颠末·蒋一葵

    余生起未燥,先府君小山翁见背,母袁孺人斋素奉佛辟经以供朝夕,课贱兄弟读举子书。家每赤贫,岁又大,米不可得食,食麦。孺人私啖麸,而以面啖贱兄弟,不使贱兄弟知也。时余才六龄,家兄春甫亦仅十龄尔已。余聪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六·佚名

    正德十四年秋七月壬辰朔享 太庙奉 孝贞纯皇后神主祔享遣驸马都尉蔡震代行礼○起致仕右都御史文贵提督抚治郧阳等处地方○命长宁伯周瑭子大经袭爵○升河南按察司按察使陈奎为山东布政司右布政使东昌府知府吕盛为山东按

  • ◎刘玉凤之哀史(始乱之终弃之张生毋乃不情)·李定夷

    奉天要人某甲,于民国四年秋间,在任师长任内,为大公子完姻。一时军政商警绅学各界重要人物,无不往贺,颇极其盛。甲兴高采烈,将省城以内之着名女大鼓(即说大鼓书的)、耍艺者(即变戏法的)、说相声者暨坤名剧角,全行召至府中,为博贺客

  • 卷一百三十·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一百三十宋 宋敏求 编蕃夷讨伐命皇太子讨稽胡诏讨吐谷浑诏讨高昌王麴文泰诏讨高丽诏亲征高丽诏高丽班师诏命吕休璟北伐制命薛纳与九姓伐默啜制命姚崇北伐制讨囬鹘制平乱破高丽诏降高丽颁示

  • 卷二百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帝系考公主宋理宗一女周汉国公主贾贵妃生景定二年下嫁杨太后之侄孙节度使镇四年薨諡端孝【臣】等谨按通考已载至寜宗女祁国公主今所采止理宗一女而已辽太祖一女济古尔下嫁淳钦皇后

  • 第七章 古代的封建制度·吕思勉

    东周时代,政治的重心,既然不在天子而在列国,则欲知其时的政治,非兼知其时列国的情形不可。而欲知列国的情形,又非先知古代的封建制度不可。封建制度,当分两层说:古代交通不便,一水一山之隔,其人即不相往来。当此之时,即有强大的

  • 卷一·杨士勋

    ◎隐公起元年,尽三年[疏]“春秋”至“第一”。○释曰:“春秋”者,此书之大名。传之解经,随条即释,故冠大名于上也。名曰“春秋”者,以史官编年记事,年有四时之序,春先于夏,秋先于冬,故举“春秋”二字以包之。贾逵云:“取法阴阳之

  • 尚书集传或问卷上·陈大猷

    大猷既集书传复因同志问难记其去取曲折以为或问其有诸家驳难已尽及所説不载于集传而亦不可遗者并附见之以备遗忘然率意极言无复涵蓄辨论前辈有犯僭妄因自讼于篇首云陈大猷谨书  尧典  或问尧舜禹汤先儒或以为

  • 卷九·程端学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九     元 程端学 撰闵公【名开庄公子諡曰闵索隠曰系本名啓避汉景帝讳作开年八嵗】元年春王正月义见隠元年○不书即位义见庄公齐人救邢左氏曰狄人伐邢管仲言于齐侯

  • 卷九(竺法护译)·佚名

    △密迹金刚力士会第三之二密迹金刚力士。语寂意菩萨。菩萨所说,口未曾宣污染恶言不仁之辞瞋恚痴言:亦无谀谄。无刚结言崎岖之语调戏俳说无益之文语。不妄笑谗言两舌。不顾男女。不坚硬。无有粗辞卒暴之性。不有怀害。无

  • 無著菩薩本 世親菩薩釋·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   今欲利益一切有情令習世定及出世定速能捨離諸煩惱故.述此方便。   頌曰.   求脫者.積集. 於住勤修習. 得三圓滿已. 有依.修定人。   釋曰.此初一頌總標六門。言求脫者謂是求解

  • 如何去除不如法之境界·印光

    所言常有境界,当是未曾真实摄心,但只做场面行持之所致。使真实摄心,则内无妄念,专注于一句佛号中,必能消除业障,增长福慧,何至常有境界之苦。修行切不可以躁妄心,求得圣境界现,及得种种神通。只期心佛相应而已。所谓全心是佛,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