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叔文传

王叔文是越州山阴县人。因棋艺任翰林院待诏,略知诗书,喜欢谈论治国方略。唐德宗命他侍奉太子。太子曾和侍读们议论政事,谈到宫市的弊端,太子说:“我见皇上时,将尽力陈述这看法。”众侍读称赞太子的仁德,只有王叔文不说话。众人散去,太子对王叔文说:“刚才谈论宫市,为什么只有您不说话?”王叔文说:“皇太子侍奉皇上,除按礼节问候饮食身体外,不应擅自干预宫外事务。皇上在位年岁已久,如果有小人离间,说太子收买人心,那么自己怎能辩解?”太子感谢他说:“如果没有先生,我怎能听到这话!”从此看重他,宫中的事情,倚仗他来决断。他常在回答太子问话时,就说:“某人可任宰相,某人可任将军,希望今后任用他们。”他秘密结交想寻机快速升迁的当时知名人士,和韦执谊、吕温、李景俭、韩晔、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等十几人,结为生死之交;凌准、程异又通过他的党羽结识了他;将帅王公,也有秘密送礼请求结交他的。

唐德宗驾崩,已经宣读了遗诏,当时唐顺宗病倒很久了,不再干预众多政务,住在宫中挂着帘幕,宦官李忠言、美人牛昭容在左右侍候,百官呈上奏议,他从帘幕中决定是否可行。王亻丕经常劝皇帝委政王叔文,宫中宦官逐渐都知道了这事。一天,皇帝把王叔文从右银台门召进宫中,进入翰林院,任学士。王叔文与吏部郎中韦执谊要好,就请求任命韦执谊为宰相。王叔文依靠王亻丕,王亻丕依靠李忠言,李忠言依靠牛昭容,相互勾结。政务交给翰林院,王叔文决定取舍,在中书省宣读昭令后,让韦执谊在外承旨执行。又与韩泰、柳宗元、刘禹锡、陈谏、凌准、韩晔相呼应,互称管仲、诸葛亮、伊尹、周公。凡是他们的党羽都洋洋得意,认为天下无人匹敌。

王叔文未掌权时,常说钱财和粮食是国家根本,掌握好可控制军费赋税,可操纵市场和士人。王叔文刚进入翰林院,从苏州司功参军升任起居郎,不久就兼任度支、盐铁副使,任命杜佑为使,实际上王叔文掌权。几个月后,又任尚书省户部侍郎,仍旧任副使、学士。宦官俱文珍讨厌他玩弄权势,就免去了他学士的职务。命令发出,王叔文大惊,对人说:“我必须不时到这里商量公务,如不挂这职务,没办法进入内廷。”王亻丕为他请求,才允许三五天进一次翰林院,终于免去了内廷职务。王叔文刚进内廷,私下筹划,机谋不露声色,靠以言辞褒贬升任罢免官员。人们没看出本质,相信他是奇才,等到他掌管两使的权力,供职外廷,愚者智者都说:“城墙中的狐山中的鬼,必定夜晚号叫躲在洞里才能给人祸福,人们才认为它们神奇可畏,一旦白天出来在路上跑,无能是必然的。”

王叔文在官署里,不再履行公务,召集他的党羽私议,策划夺取宦官兵权。就任命原将军范希朝统领京城西北各镇行营兵马使,韩泰任他的副手。开始,宦官还没觉察,等到边境诸位将领各自打报告向神策护军中尉道别,并说将隶属范希朝,宦官才察觉兵权被王叔文夺去了,神策护军中尉就命诸将不要把兵马交出。范希朝、韩泰已抵达奉天,诸将不去参见,就回京了。不久,王叔文母亲去世了。前一天,王叔文在翰林院摆下酒菜,宴请诸位学士和宦官李忠言、俱文珍、刘光奇等人,饮酒间,王叔文对诸位说:“我母亲病重了,近来尽心竭力处理国家事务,不推辞得罪人和困难事的原因,是想报答皇上的重用。如一旦服丧离职,各种坏话都来了,谁是肯帮我说句话的,希望诸位不带偏见地评价我。”又说:“羊士谔诽谤我,我想用杖刑杀死他,但因韦执谊懦弱而没成。我生平不认识刘辟,他就转达韦皋的意愿请求掌管三川,刘辟闯门求官,想抓住我的手,难道不是行凶者吗?我已令人打扫木场,将要杀他,韦执谊坚持不让。每次想到放走了这两个家伙,就让人不高兴。”又自述掌管度支以后,兴利除弊,当作自己的功劳。俱文珍接着他的话驳斥他,王叔文无话对答。

王叔文不想立皇太子。唐顺宗既然久病不愈,百官、京城和各地请求立太子,不久诏书颁下立广陵王为太子,全国人都高兴;只有王叔文面有忧色,但也不敢说这事,只是吟诵杜甫题诸葛亮祠堂诗末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接着哽咽流泪,人们都私下嘲笑他。皇太子代理国政,贬他任渝州司户参军,第二年杀死了他。

猜你喜欢
  帝纪第二 景帝 文帝·房玄龄
  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九·赵尔巽
  卷二百二十六 熙寧四年(辛亥,1071)·李焘
  卷第一百八十八·胡三省
  卷一·戴冠
  路史卷二十八·罗泌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一·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八十四·佚名
  卷二·宇文懋昭
  卷二十四·佚名
  绎史卷九十六下·马骕
  李叔同年谱(4)·李叔同
  三国史记卷第二十二。·金富轼
  李德林传·李延寿
  胡栋朝·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三出 伤离·李渔

    〖挂真儿〗(外上)觅得孩儿闷稍可,回来后骇失家婆。命合孤穷,将鳏换独,不若安其故我。老夫别了孩儿,星夜赶回故里,指望与老妻相见,说起外面的事,大家欢喜一场。不想走到家中,止剩几间破屋,不但老妻不见,连家人、小子都不知那里去了

  • ◆周左丞伯琦(近光集 扈从诗)·顾嗣立

    伯琦,字伯温,饶州人。集贤待制应极之子,自幼随父宦游京师,入国学为上舍生。以荫补南海簿,三转为翰林修撰。至正间,令南士得居省台,除兵部侍郎。遂与贡师泰同擢监察御史。两人皆南士之望,时论荣之。十四年,起江东肃政廉访使。宁

  • 卷三百一·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一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桧庭吟稿葛起耕字君顾丹阳人诗有桧庭吟稿春怀过了花朝日渐迟相将又是禁烟时寒留栁叶凄迷处春在梨花寂寞枝牛角横书孤壮志鹿门采药误幽期自怜白髪成何事

  • 卷四百六十三·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六十三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九十七 林廷? 题桐乡令张文仪甘棠卷 我昔守东吴君时宰桐乡清风逼邻壤制锦夸循良三载如一日百里弘春阳徵书飞彩凤引鹤辞

  • 卷二百二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二十九牧类五言古牧童词         【唐】储光羲不言牧田逺不道牧陂深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方将忧暑雨亦以惧寒阴大牛隠层坂小牛穿近林同类相鼓舞触

  • 卷二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二十四五言排律太宗皇帝正日临朝【四民月令正月一日七十二之初三百六旬之端是谓正日唐书礼乐志皇帝元正今至受羣臣朝贺】条风开献节【史记律书条风居东北主出万物条之言条治万物而出之故曰条

  • 列传第一百二·刘昫

    ○马璘 郝廷玉 王栖曜 子茂元 刘昌 子士泾李景略 张万福 高固 郝玼 段佐 史敬奉 野诗良辅附 马璘,扶风人也。祖正会,右威卫将军。父晟,右司御率府兵曹参军。璘少孤,落拓不事生业。年二十余,读《马援传》至“大丈夫

  • 卷五 乾德二年(甲子,964)·李焘

      起太祖乾德二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一】,(王稱【二】東都事略:辛巳詔曰:箕子之陳八政,食為之首。夷吾之述四民,農居其一。今土膏將起,勾萌畢達,平秩東作,乃其時也。諸州長吏等所宜敦率勸課,俾民力耕,謹視游惰,勿令

  • 一二二九 浙江巡抚琅玕奏覆传令陆费墀赔办文澜阁书籍缘由折·佚名

    一二二九 浙江巡抚琅玕奏覆传令陆费墀赔办文澜阁书籍缘由折乾隆五十二年七月十二日浙江巡抚臣觉罗琅玕跪奏,为覆奏事。六月二十一日承准大学士和珅字寄内开,乾隆五十二年六月十三日奉上谕:昨因文津等阁所贮四库全书草率

  • 颜真卿传·刘昫

    颜真卿字清臣,琅笽郡临沂县人。五代前祖父颜之推,曾任北齐黄门侍郎。颜真卿年少时学习勤奋,有文才,尤其擅长书法。开元年间,被选送应试,考中甲科。侍奉父母以孝闻名。四次被任命为监察御史,担任河西陇右军覆屯交兵使。五原有

  • 向敏中传·脱脱

    向敏中字常之,开封人。父亲向王禹,在后汉时任官符离县令。性情严肃刚毅,只有向敏中一个儿子,亲自教育督促,不假脸色。曾对他的母亲说:“光大我门庭的,是这个孩子。”敏中随从向王禹赴调京城,有书生从门前经过,看见敏中,对邻居的

  • 附录五·孙中山

    孙逸仙先生阁下:敬启者,得读《远东时报》六月号所载尊著论文,敢以一铁路专门家之资格,敬表喜忭之忱。在阁下所选定路线,仆在此时虽难遽言赞成、反对,但以一铁路联结广大之农业腹地与人口稠密之海岸之理想,感我实深。窃谓阁下

  • 第一章 革命思想的勃兴和孙中山先生·吕思勉

    什么叫做革命?前编第十七章,已经说过了。凡事积之久则不能无弊。这个积弊,好像人身上的老废物一样,非把它排除掉,则不得健康。人类觉悟了,用合理的方法,把旧时的积弊,摧陷廓清,以期达于理想的境界,这个就唤做革命。革命不是中国

  • 211.辛弃疾活捉叛徒·林汉达

    在完颜亮大举南下的时候,北方和中原人民趁金朝后方空虚,纷纷起义。济南府有一个农民叫耿京,也聚集了几十个人举行起义,先后攻占了莱芜、泰安(都在今山东省)两座县城。耿京的队伍很快就发展到二十几万人,成为各地起义军中最大

  • 卷四十三·山井鼎

    <经部,五经总义类,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四十三日本山井鼎物 观 撰毛诗注第十一【十一之一】存旧毛诗卷第十一鸿雁之什诂训传第十八毛诗小雅郑氏笺鸿雁考异古本经集于中泽于作乎注是

  • 讥日篇第七十·王充

    【题解】东汉时流传着大量的“日禁之书”,书中规定不仅下葬、祭祀要回避凶日,甚至连日常生活中洗头、裁衣、写字等都不能触犯禁忌,并威胁说,如果办事“不合此历,转为凶恶”。王充揭露了这些谎言,讥讽和批判

  • 卷五·曾国藩

    卷 五殚心篇殚心者,全力以赴、鞠躬尽瘁之意也。曾国藩说,人始初奋搏,如初飞之鸟,很有孜孜向上的意境,但功成名就之日,反凭添许多息肩之念,实则进一步高山仰止,退一寸草木皆兵。王安石为相,张居正变法,有殚心而无余勇,皆旋踵而时

  •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八卷·佚名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八卷 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四法品第五之三 以若造有损害无损害身语意行。则积集增长有损害无损害法。若不造有损害无损害身语意行。则不积集增长有损害无损害法。若积集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