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人天眼目序

予游方时。所至尽诚。咨扣尊宿五宗纲要。其间件目。往往亦有所未知者。因慨念。既据师位。而纲宗语句。尚不知其名。况旨诀乎。将何以启迪后昆。剔抉疑膜邪。于是有意于纲要。几二十年矣。或见于遗编。或得于断碣。或闻尊宿称提。或获老衲垂颂。凡是五宗纲要者。即笔而藏诸。虽成巨轴。第未暇详定。晚抵天台万年山寺。始偿其志。编次类列。分为五宗。名之曰人天眼目。其辞皆一。依前辈所作。弗敢增损。然是集也。乃从上诸大老利物施为。既非予胸臆之论。俾行于世。有何诮焉。若其执拂柄据师位者。外是则无以辩验邪正也。有识博闻者。必垂印可。

宋淳熙戊申季冬越山晦岩智昭序

猜你喜欢
  卷第十八·智旭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十三·欧阳竟无
  式海法师六旬寿序·太虚
  卷第七十五·佚名
  卷十三·普济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佚名
  五方便念佛门·智顗
  佛法宗派大概·李叔同
  卷第二十一(弥沙塞)·佚名
  卷之七·即非如一
  答朱光潜问·太虚
  安特雷朋中华国民同舟录后序·太虚
  灵隐慧明照和尚行述·太虚
  語錄卷下·铁壁慧机
  摩诃止观卷第三上·智顗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一出 大意·李渔

    (末上)〔西江月〕才子缘悭夙世,佳人饮恨重泉。黄衫豪客代称冤,笔侠吟髭奋拈。追取月中簿改,重将足上丝牵。戏场配合不由天,别有风流掌院。〔前词〕试考《会真》本记,崔张未偶当年。《西厢》也属意中缘,死后别开生面!作者明言虚

  • ◆李参政源道(仲渊集)·顾嗣立

    源道,字仲渊,号冲斋,关中人。宦学三川,历四川行省员外郎。与弟叔行乐成都风土,卜居蚕茨,买田百余亩,因所居植竹十万个,覆以白茅,颜曰「万竹亭」,兄弟对床吟哦其中。后入为监察御史。延佑中,迁翰林直学士,出为云南肃政廉访使。累迁

  • 初集卷十九·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十九古今体八十四首【癸亥八】回程漫赋二首一千五百里十月初冬时呵冻人惊冷思归马觉迟行程遥莫虑【程遥乃日近】宿顿近频移【顿移则到速】讵是从羣愿东山旧有

  • 御选宋诗卷二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二十五言古诗十一朱熹川上见月归示同行者川上偶携手皓月起林端一舒临流望元露已先漙归掩荒园扉更怯裳衣单清夜可晤言独处谁为欢月夜述懐皓月出林表照此秋牀单幽人起晤叹桂香发窗间高梧滴露鸣散

  • 列传第四十二·刘昫

    ○魏元忠 韦安石 子陟 斌 斌子况 从父兄子抗 从祖兄子巨源 赵彦昭附萧至忠 宗楚客 纪处讷附 魏元忠,宋州宋城人也。本名真宰,以避则天母号改焉。初,为太学生,志气倜傥,不以举荐为意,累年不调。时有左史盩厔人江融撰

  • 卷之三百四十六·佚名

    光绪二十年。甲午。八月。乙巳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丙辰皆如之。  ○谕军机大臣等、熙敬等奏、醇贤亲王祠内西跨所各房座。请略加修葺。一并派员守护。抑或暂缓兴修一摺。朕

  • 四二八 浙江巡抚李质颖奏续缴违碍书籍折·佚名

    四二八 浙江巡抚李质颖奏续缴违碍书籍折乾隆四十二年九月初八日浙江巡抚臣李质颖谨奏,为查缴违碍书籍,恭折奏闻事。窃照浙江省先后查缴过违碍书籍一十八次,节经奏明解送军机处查收,分别销毁在案。臣五月到任后,将局内收得

  • 卷七十八·鄂尔泰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七十八附载满洲旗分内之尼堪姓氏侯氏优才      拜思胡朗裴氏裴登举     裴?柯方氏方义文     方敏东冯氏冯士勇

  • 绎史卷七十九·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陈氏专齐【陈佗之乱附】左传【隐公六年】五月庚申郑伯侵陈大获往歳郑伯请成于陈陈侯不许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寳也君其许郑陈侯曰宋衞实难郑何能为遂不许君子曰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

  • 卷之三十三  野記三(明)祝允明 撰·邓士龙

    (野記,四卷,明祝允明撰。祝允明,字希哲,號枝山,長洲人。弘治五年舉人,官至應天通判。以書法、詩文稱世。明史卷二八六有傳。) 野記三 景泰末,在廷多擇君之志,二張都督輗、軏、石武清亨、楊鴻臚善、曹太監吉祥則主復辟。諏於許學

  • 得之强舆棄妻奸案·佚名

    原文:【……當陽隷臣得之气(乞)鞫曰:】[【……】不(?)强(?)舆(?)棄(?)妻(?)

  • 双桥随笔卷十二·周召

    凤县知县周召撰爱敬以养生哀戚以送死墓焉而葬位焉而祭皆本于礼而不可忽者先王教民之通法也丧而用浮屠之术墓而信葬师之説资防报于不可致诘之间徴休咎于无情难騐之川阜上以为亲谋下以为身利者此古之所未闻也后世闇夫野

  • 卷八十一·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八十一   宋 程公説 撰小国第一虞        虢毕        祭州虞姬姓公爵其先出自大王子仲雍生季简季简生叔达叔达生周章虞仲及武王克殷求大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已为呉君别封其

  • 台湾外记·江日升

    清初白话长篇历史小说,又称《台湾外纪》、 《台湾外志》、 《赐国姓郑成功全传》。三十则。康熙五十二年刊求无不获斋刊本,三十卷,后来的坊刻本亦题“求无不获斋刊”,并为十卷,嘉庆六年谢氏修辑之手抄本,为五十卷一百

  • 田子·田骈

    一卷。原题周田骈(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田骈,亦称陈骈,号田口子,战国时齐人,彭蒙的学生,齐国稷下学者之一。据《庄子·天下》记载,田骈和慎到同为道家一派。主张 “贵齐”,认为“万物皆有所可,皆有所不可。”要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其他译本)·佚名

    在玄奘译出前有《摩诃般若波罗蜜神咒》(旧题《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一卷,旧传为鸠摩罗什译。现存异译本6种:1、唐法月译《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2、唐般若、利言等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3、唐智慧轮译《般若波

  • 如来师子吼经·佚名

    梵名Sim!ha -na^dika-su^tra 。全一卷。佛陀扇多(梵Buddhas/a^nta )于元魏正光六年(525)译出。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全经经义强调一切法性皆不可说,‘智’为不可外求而应由内求者,由是说明自内证之旨趣,可说系保持大乘空观立

  • 不空罥索咒心经·佚名

    唐南印度沙门菩提流志译,即《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之第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