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临 别 开 示

──二十一年九月在正信会讲──

近几年在国内以及武汉常常来去,好比这间屋到那间屋,固毋须迎送。不过在常常来去之间,可以与诸位聚谈,亦好机缘。现在武汉近数年,天灾人祸,层见叠出。往往遇见大灾之后,元气不易恢复,所以有佛教等团体之组织以救济之。进来从社会一方面看,信仰佛教的人日见增加,佛会所办理的成绩,亦日见发展。此固办会理事等人努力所致,可以绾长江上游宏扬佛法之中心。武昌佛会近亦继续发起成立,对于社会慈善事业,颇能有普及之希望,此后成绩当继续增高。刚才王森甫居士报告扩充办理佛教旅行社,实为不可缓之图。希望大家合力赞助或财施,俾底于成。汉口为商业中心,急需要有佛教旅行社之设;若办理得法,亦为接引之胜缘。至世界佛学苑,在武昌有世苑图书馆及武昌佛学院附设之各部,在座者或有未到武昌者,可随时去参观并赞助。

在南京设有临时办事处,而有山有水之地基已经确定,维尚待建筑耳。做佛教事业,须从佛法的真精神上做起,使世界的人类,都可以得到佛法真精神,这种事情须要办理的都发菩提心,菩提心即大慈大悲救世救人,能发菩提心,即菩萨行。近有求菩萨者,须明了能实地做菩萨行,而菩萨戒为菩萨行的轨范,在家发菩提心者,亦当学习。

现在社会较从前不同,现在须要人人做公共事业,佛法亦不外乎是。佛教徒能从人人的公共事业著手,即是济世利人,但济世利人,如要拿佛法来济世利人,所以先要发菩提心。往往世人虽做济世利人的事业,但无佛法上的大悲心,因其智慧不足,把题目认错,去佛法甚远。凡发大悲心者,当求无上菩提,即是求佛的大智慧大方便以成就之。

我想各位都具有根底,都学发菩提心,都学行菩萨行,所以特别提出这点来说明,明年返汉,拟讲瑜伽菩萨戒,兹望各人可先请一本预为研究研究。并希望在座的各人,将此意转告未到者为要!(吕慧成记)(见正信一卷十四期)


猜你喜欢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七卷·佚名
  速疾立验魔醯首罗天说阿尾奢法一卷·佚名
  第二十章 正法三次遇敌复又恢复时期·多罗那他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七下·智顗
  第十一 闇都干耳学童所问之义释·佚名
  卷第十·应庵昙华
  止观辅行搜要记卷第四·湛然
  卷第二十三·佚名
  德风禅师语录卷六·佚名
  入就瑞白禪師語錄卷之六·明雪
  佛法与救国·太虚
  与慈航书(三通)·太虚
  十六、钟声七条·慧开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三十三卷·佚名
  介庵进禅师语录卷七·介庵悟进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章 归隐林泉·屠隆

    【忆秦娥】〔旦占上〕黄花瘦。夜凉虫语秋深后。〔占〕秋深后。藁砧得请归来时候。明月不长圆。君恩有时薄。早知行路难。悔不老云壑。李郞仙才。甚得君王之宠。近闻以脱靴捧砚之故。内侍怀恨。宫妃进谗。

  • 卷七·叶昌炽

    续补九首此稿例不录生存。初脱稿时,赵撝叔、周季贶两公已先后捐馆,而昌炽未之知也。岁月如驰,又逾十载,海内旧雨,号为精鉴别、富收藏者,观乎九京,墓草皆宿。此书藉建霞之力付刊,而建霞亦作古人矣。听山阳之笛韵,衋焉有怀;访羽陵

  •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张说

    坐啸人事闲,佳游野情发。 山门送落照,湖口升微月。 林寻猿狖居,水戏鼋鼍穴。 朔风吹飞雁,芳草亦云歇。

  • 列传第二十八 陆俟·魏收

    陆俟,代人也。曾祖干,祖引,世领部落。父突,太祖时率部民随从征伐,数有战功,拜厉威将军、离石镇将。天兴中,为上党太守、关内侯。俟少聪慧,有策略。太宗践阼,拜侍郎,迁内侍,袭爵关内侯,转龙骧将军、给事中,典选部兰台事。当官而行,无

  • ●叙·王世贞

      余既有《异典》、《盛事》二述矣。异典者,遘之自人主者也;盛事者,遘之自天者也。盛事之遘,无非美已;异典之遘,美居十九,疵亦居一。已,乃复有遘之自天而不可言盛,遘之自人而不可言典。或人与事之巧相符者,或绝相悖者,为其稍奇

  • 卷之一百四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范延光传·欧阳修

    范延光字子瑰,相州临璋人。唐明宗当节度使时,将他安排为自己的部下,没发现他有奇异之处。明宗攻占郓州,梁的军队还掌握着杨刘,梁的先锋将康延孝偷偷将降书送给明宗,明宗征求可以将延孝降书送给庄宗的人,延光立即请求前去,于是

  • 吴风录·黄省曾

    [明]黄省曾自吴王阖庐造九曲路以游姑胥之台,台上立春宵宫,为长夜之饮,作天池,泛青龙舟,舟中盛致妓乐,日与西施为嬉。白居易治吴,则与容满蝉态辈十妓游宿湖岛。至今吴中士夫画船游泛,携妓登山。而虎丘则以太守胡缵宗创造台阁数

  • 通制条格卷第十八·拜住

     关市  关渡盘诘至元二十六年八月,枢密院议:拟到禁约诸军例内一款:关津渡口把隘去处,当该官员军兵人等常切用心巡绰盘捉一等作过歹人,务要严谨,毋致私受财货放行。如违,体察得实,痛行断罪。  牙保欺蔽至元十年八月,中书省

  • 卷之三·黄景昉

    雒阳陷,上常宁涕泗,自伤以天下之大,不能庇一亲叔。遣内臣、戚臣偕礼科臣趋视,赙恤良厚。先是,徐州获豆如人面,守臣封进。同年丘公瑜私语余曰:「菽,大豆也,面形具有授首之象,应在亲藩。」旋验。郑世子素不靖,王老,政在世子,至是薨。

  • 第十三章 论妾·佚名

    娶妻,是为了传宗接代;因为妻子没有生子而娶妾,也是为了传宗接代。等娶妾后而妻只盼望丈夫得到儿子,并无妒忌之心的,这是非常幸运的事情,不可能都遇到。若是家有嫉妒妻室,便会生出无限烦恼。如侥幸娶妾生了子,恃宠的人渐

  • 大司寇·佚名

    大司寇的职责,负责建立和颁行治理天下的三法,以辅佐王惩罚(违法的]诸侯国,禁止四方各国(的叛逆]:一是惩罚[违法的]新建立之国用轻法,二是惩罚(违法的]旧国用中法,三是惩罚乱国用重法。用五种刑法纠察民众:一是针对野地之民的

  •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佚名

    【原文】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①,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往昔来,所得慧眼②,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稀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

  • 十八不共法品第八·佚名

    复次宝女。行菩萨道。诸有众生常失路者,导示其路沟坑崄地高下邪径。治令平等而设桥梁。窈冥之处边旷之地,则立佛寺高旷弥弘。假令有人处狐疑罪。为无央数群萌之类。蠲犹豫罪。令不堕殃而有处所。亦不兴盛他人狐疑。不说

  • 贤愚经卷第十二·佚名

      (五四)师质子摩头罗世质品第四十七(丹本为五十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国中。有一婆罗门。字曰师质。居家大富。无有子息。诣六师所。问其因缘。六师答言。汝相无儿。尔时师质便还归家。

  • 卷第十三·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十三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佛在劫比罗城尼瞿陀园中。当度五百释子及邬波离时。诸苾刍咸皆有疑。以缘白佛。此邬波离。昔作何业为王剃士。尔时佛告诸苾刍。往昔国王。有一剃头人。有

  • 症因脉治·秦昌遇

    内科著作。明秦景明撰,清秦皇士补辑。四卷。景明名昌遇,上海人。因病学医,始以儿科著称,后又精通内科。撰有《脉法领球》、《痘疹折衷》、《幼科折衷》、《大方折衷》等书。本书以内科杂病为主,论述各科疾病以症寻因,

  • 浮生六记·沈复

    笔记。清沈三白撰。六卷。三白苏州人,有才华,工诗文,余不详。此编记三白与舅氏女陈芸自幼两小无猜,情投意合,互相爱慕,终成眷属。作者以缠绵之思,回忆其婚后夫妇合乐,诗文唱和的幸福生活,后芸娘早逝,三白回忆作此以资纪念。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