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慈航书(三通)
一
慈航:八日函悉。你的耿直是可取的,但未将事理辨清,鲁莽言动是可耻的!一、谁说以“俗服”来代替?二、何处有“新僧籍”?你曾从何处入籍今要脱离?这二项都是没根据的!三、海潮音上曾有一二人议改僧服,乃一二人的言论,我未置可否,你亦尽可向作文的一二人在海潮音辨论。既无所谓新僧籍,亦不应对我及对海潮音言。四、试制训练班僧服,亦训练班僧在班时试用。往者救护队僧亦曾著大同小异之各队制服,仅可提为是否适当之讨论材料,未经一律规定。五、我的意思:甲、佛传制服──佛教大礼服──仅七条或九条以上的田纹袈裟,热带地方完全采用锡、缅、暹罗黄布田纹袈裟可也。但寒带只披袈裟不敷御寒,除举行佛教法会仪式仍披各地田纹袈裟为大礼服外,汉地、蒙、藏、日本,又各加有当地当时适用之便服。乙、汉僧现时通用之便服──非佛制袈裟──,原略同唐明时汉人之俗服,乃适宜古时之便服,今当修正为适宜现时之便服──即海青及长短衫裤等,应认清皆适宜古时之汉地便服,并非佛制袈裟──。此修正适今之便服,则训练班僧制服,便为一种试用之创制。然为创制之特殊便服,并非同于俗服。丙、佛传服制,适热带用,本无帽、鞋、袜,故仍以光头、赤脚为原则。既无佛制僧帽、鞋、袜,则僧所用帽、鞋、袜,无非是随各地习俗采用之帽、鞋、袜,故必须时亦采用当地洁朴简便之帽、鞋、袜。以上各点认清辨明,则你脱离新僧籍及反对新僧会,恢复佛制、打倒伪装,不全是无的放矢的乱喊吗?愿你底理智更清明一点!老人太虚字。九、一。
二
慈航:你这文的错误,就是没有把伪装、变装、佛制范围认清。佛制只有三衣,五衣即裙,此外都是随时随地的变装,只变装也无所谓伪。你讲的黄袄、黄裤、黄袜、黄鞋、黄帽、黄风兜,又那一项是佛制而不是变装?东初等所议改的服装,也不过是变装──不全同俗装,若用俗装,则随用俗服便可,何用议改──,但三衣佛制是应遵用的,适时地的变服可讨论的。你主张改你的变服,与东初等提改他说的变服,同是主改的,如何反对,只有商讨!太虚。
三
慈航法师慧览:一、从汉口苇舫转来的信也收到了,不过甚慢,以航空直寄上海为宜。二、佛学月刊上见作文大进步了,内三唯论一文甚好,不知何人作?三、你联络华智、念西、弘船、广洽等,甚见费心!祝你的香火庙成功!四、认真做起事来,这里也缺人,何况你在马来亚缺人帮忙!俨然不知在何处?五、你有写信给你的与所讲的邱慈良等好徒弟真难得!我手边没有照像,镇江印的小传寄一张他看看。顺祝愿行自在!老朽太虚。九、廿八。(以上慈航存稿)
猜你喜欢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七·佚名 妙玄节要跋·智旭 卷第四·居顶 佛教与中国女学·太虚 顺中论义入大般若波罗蜜经初品法门卷上·龙树 悦乐龙王品第十三·佚名 父子合集经卷第十八·佚名 大觉苾刍塔铭并叙·太虚 卷上·佚名 菩提行经卷第一·龙树 卷第三十二·呆翁行悦 般若灯论释 第十二卷·清辨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十之一·智旭 摄大乘论释 第三卷·世亲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二(本)·窥基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