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德风禅师语录卷六

佛事

哭百痴先师

师翁化道至华亭摇动璜溪彻底清不是儿孙追忆著令人千古想仪形。

荐云宇了缘

了缘脱却父娘衣呼不回头怎奈伊直至如今无信息行云必定觅山归。

荐惺如

忽悟惺如面目真相随山野几年春五日以前辞归去单留一偈上传灯。

荐衍慧

虚度浮生七九年谁知人换几千番江山风月常如此红焰光中放宝莲。

荐衍曾

雅音演畅出娑婆再不来兮怎奈何慈航轻泛莲花国端的巍巍坐宝陀。

荐衍文

花甲重增几载余光明常载水流溪我徒一去无消息但看天边落日栖。

为印文举火

师指云此物生在华亭死在当湖波浪掀天阿谁拦阻文印印空粲然可睹大众还见么便烧。

为衍明举火

衍明衍明何不早行又待山僧举火方省白云重重流水冷冷遂击火炬云从此翻身去何处不称尊。

为金池师举火

禅人出世上洋东随水飘飖至浙中分手福凉成话柄大地时人尽着忙不着忙明明显露没遮藏且道遮藏个甚么咦从转身成露布火里莲花朵朵红。

为鸣岐举火

世事浮花如梦人间幻境何存灵明一点不昧试看月破黄昏举火云鸣岐从此翻身去更于何处不称尊。

为钟门沈氏安葬

师指云则这一个棺木能动地放光随处安歇且道安歇后如何咦坐断千差路长年永不迁。

为王门张氏举火

善人善人转大法轮兴云布月可达灵文咦个段消息重剖露分明亲见火中莲便烧。

掩棺

隐莲脱落破布衫安付福良莫乱拈不是而今重举起此番那免这重关露重关逍遥快乐且安闲。

引棺

法名实勤随处而行山僧指汝逍遥路脚下莲花步步生。

按棺

借路径行此处可存不是饶舌得停且停噫一生之事如此为宁。

为亡徒隐莲举火

隐莲映莲早已升天何必举火却又忙然昂然诸仁者还会么噫火焰里转身佛国处同闲。

为书记无著掩龛

无著无著到处弗着南北不怕东西闪烁独坐巍巍阿谁搜索咦我徒一去无消息但看天边落日栖。

掩棺

元甫脱落破布衫分付儿孙莫乱拈不是而今重举起此番那免这重关露重关逍遥快乐且安闲。

行繇

众再三恳请说行繇余无行繇不必说太饶舌丑拙一场无收煞放倒一齐无提起般般有余上洋人氏烂淈左顾氏子父号悦溪母陆氏怀余在腹十六月至壬戌九月初四丑时出世生下时光冲如火相近远邻哀声相救及至门首如白日相似不及一月火盗官非倾家飘荡随母舅居父母俱集种田将三岁父染疯疾遍体流红三人无奈实难料理我父另生计策有汤姓者止生一女父因病笃自立主意余年五岁不开言不移步正值蒲月五日有邻人相报我父不明而逝遂放声大哭挺身便行苦哉苦哉余念生不能养死不能葬其年十三自立烟爨佣工度日百般做过至十八岁将至毕姻自觉惶恐撇地而走至华亭所佣工度日其年乙酉将至国变忽有出家之念偶因承知师引至福田寺礼祛非和尚吃茶次手拈圆果一枚云此物用肉用壳余答用中间的祛云这小老到有些骨气方可出家余云欲求出家只少盘费祛云有愿必成从容次第余作礼回家其年七月三十日投礼福田寺定生师不及五天业师回俗相随过经师慧然转礼心融师处作务未至三月遇世大乱竟往金泽禅堂求戒胜师习经未经半载又不栖身春至四明禅院作务一载想念父母劬劳刺血写经酬答又往陶里永寿一十八月竟往云间跟随初明法主听教三期至太仓放生池听讲楞严经有空如来藏之句顿起疑情遂往龙华参韬明和尚经半月余问寻常作用事如何韬默然不启即往甪直见具德和尚次便问作何行事余云特来礼拜和尚具拈拄杖余云切莫动着动即成乖具微微而笑余便礼拜就往魏塘同道友四人共建丛林忽遇本师至余呈偈颂师一一观过便云还有么余云只此一是实余二则非真师云也要问过始得余便礼拜遂同本师到护国禅院请上堂余问护国庵中请师升座还是护佛耶护国耶师云理事全彰余云脚踏实地头顶青天师云脚跟下有红线在余于此不能转身便起疑情默默自究遂辞本师往芦溪建庵住静昼夜不放参于三载不能了手壬辰岁至南翔白鹤寺参恒和尚次问踏破草鞋无觅处个中能有几人知余云疑情不起求和尚开示恒云既疑情不起有恁么示开余于下豁然曰奇哉奇哉总是现成公案自生疑惑恒便扭住云又道疑情不起汝具个甚么眼目便与么道余随声便与恒一掌恒拓开请坐吃茶去余云残羹馊饭不劳拈出便行至玄墓随众圆戒毕一日剖和尚下堂因僧敲板剖便问是甚么响余云不可唤板响剖云不是不是二龙争珠谁是得者余云总瞒渠不得剖云礼拜着余云此处不着便剖云休去余遂往魏塘结茅守静三载有戒兄至邀余同往栖真参纯朴和尚次问德风师仙乡何处余云上洋纯云在何方所余云川沙纯云以何为界余云鸡向五更鸣纯云本分现成道将一句来余云朔风吹过栖真寺踏断风桥大地沈纯云莫随他去好余云和尚话头也不领纯笑吃茶去余便作礼而出遂往云间超果礼上百下痴和尚奉师命持书过江南寻本师到大珠鉴河呼渡师偶在外便问云不涉舟车作么生登得大珠门余云今日亲见和尚师云登得大珠门入得大珠室脚跟下好与一顿且道是赏是罚余云恩大难酬至晚师又问向这里道一句来余云大风吹倒大珠殿抹过芦峰没处藏师云本分亲切事作么生余云分明礼拜师乃微笑丙申冬十二月立春日丁酉正月初三拜辞过江北众请住鹉湖般若开法乃作颂曰劫劫波波几十年今朝剖露众人前莫笑山僧贫与贵一番提起一番鲜。

警世

虚撑浮世至时忙带雪披霜不久长思衣想食难描画宾主分离梦一场指磬为言游佛国明临派裂句中藏勿留形迹他人念风扫骨飞莫用藏

李紫隅  许君祥

朱耀泉  吴尚宛

王君节  何耀初

金禹公  谢振山

共助刻弟子(照寔 照传)

猜你喜欢
  重刻四家评唱序·行秀
  唯 生 哲 学·太虚
  卷第十五·霁仑超永
  刀杖品法句经第十八(十有四章)·佚名
  卷四·佚名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八·佚名
  卷第八·费隐通容
  投子青禅师·惠洪
  古农佛学答问卷七·范古农
  第七章 毗阇耶之即位·佚名
  四分律卷第十二(初分之十二)·佚名
  無著菩薩本 世親菩薩釋·欧阳竟无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十六·石雨明方
  俱舍论疏 第九卷·法宝
  卷第一·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彭定求

      卷1_1 【帝京篇十首】李世民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馀。 连薨遥接汉,飞观迥凌虚。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 岩廊罢机务,崇文聊驻辇。玉匣启龙图,金绳披凤篆。 韦编断仍续,缥帙舒还卷。对此乃淹

  • 卷四十·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十 明 曹学佺 编 盛唐九 岑参【南阳人文本之後】 初至西虢官舍南池呈左右省及南宫诸故人 黜官自西掖待罪临下阳空积犬马恋岂思鵷鹭行素多江湖意偶佐山水

  • 唐音巻四·杨士弘

    元 杨士宏 编张 震 注唐诗正音三五言律诗【临川呉氏曰律虽始于唐然深逺潇散不离于古为得非但句工语工字工而可也】陈伯玉晖上人独坐亭【上人摩诃般若经佛言若菩萨一心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散乱是名上人増一经

  • 契丹國志卷之三·叶隆礼

      太宗嗣聖皇帝下   乙巳會同九年。晉開運二年。春正月,遼師至邢、洺、磁三州,至於安陽河[一]。千里之內,焚剽迨盡。遼主見大桑木,駡曰:「吾知紫披襖出自汝身,吾豈容汝活耶?」束薪於木而焚之。   時晉出帝病不能征,遣張

  • 卷二十·李心传

     边防二  金人渝盟金海陵炀王以癸酉冬篡立乙亥岁已有南侵意遂谋迁居汴省未几大内火宫室悉为所焚由是迁都之计稍缓丙子岁复营汴都戊寅夏谕其吏部尚书李通等以梦上帝命己征江南其秋擢通参知政事己卯春遂罢淮北陕西诸

  • 卷之一百·佚名

      ○顺治十三年。丙申。夏四月。己酉朔。享太庙。遣内大臣公额尔克戴青行礼。  ○庚戌。多罗信郡王多尼等会议吏户二部议朱世德一案。尚书宗室韩岱、戴明说、侍郎甯古里、苏纳海、白色纯、袁懋功、毕立克图、海

  • ◎金匮石室·李定夷

    金匮石室,袁世凯所创之制,闻名久矣。过丰泽园,出石洞芳华楼之前,有石室巍然。四周围以短石栏,此即历史上所遗留最有趣之物。石室方广约一丈,高约一丈二尺,室有铁门,入门则金匮在焉。金匮之制,仅为一外国银行所用之大保险柜。外

  • 鲁迅的笑·周作人

    鲁迅去世已满二十年了,一直受到人民的景仰,为他发表的文章不可计算,绘画雕像就照相所见,也已不少。这些固然是极好的纪念,但是据个人的感想来说,还有一个角落,似乎表现得不够充分,这便不能显出鲁迅的全部面貌来。这好比是个盾

  • 穆崇传·魏收

    穆崇,平城人。他的祖先在神元帝、桓帝、穆帝时效力于拓跋氏。穆崇机敏果断,善于逢迎,年少时以盗窃为业。太祖道武帝拓跋皀流落独孤部时,穆崇常常往来供给他生活的必需品,尽心尽力无人能比。后来刘显陰谋叛乱,平文帝拓跋郁律

  • 丁度传·脱脱

    丁度,字公雅,他的祖先是恩州清河人。祖父丁岂页,后唐清泰(934~936)初年被契丹俘虏,后逃回,徙居开封祥符县。父亲丁逢吉,在真宗没即位前的王府做医生,但爱好收聚书籍,与儒士交游。丁度努力求学,喜读《尚书》,曾草拟《书命》十多篇

  • 卷六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六十四明 俞汝楫 编章服备考文武冠服初定冠服志洪武元年礼官议上冕服以下制并及羣臣公侯以下朝祭冠服周制公侯伯以下朝祭皆用冕服燕居则用玄端服公侯伯子男朝天子则执圭以合瑞明帝时公卿列侯

  • 卷七十五·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七十五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孝经【案明皇既作注即命元行冲作疏序所谓今存于疏用广发挥者也及宋咸平中以行冲疏外诸家説多浅陋复命邢昺杜镐等为之崇文总目之言云尔今行冲疏已不传而世所传注

  • 卷首下·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首下述经之防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臣按此孝经纬文也褒贬诸侯之志在于春秋崇人伦之行在于孝经大哉言乎全经之意在于孝治明王圣王称曰昔者天王天子以正诸侯真相为表里纬书固不足据而斯言也

  • 飞人阿里埃尔·别利亚耶夫

    《世界科幻名著经典系列:飞人阿里埃尔》是由外国文学作家A·别利亚耶夫创作的优秀外国文学作品。《飞人阿里埃尔》讲述:在印度有一所英国殖民者开办的神秘学校,专门从世界各地诱拐儿童,然后用残酷的手段把他们“造就”成

  • 道德真经集义·危大有

    十卷。明危大有(生卒年不详)撰。危大有,字道纪,盱江人。撰有《道德真经集义》十卷。此书成于洪武丁卯年(1387)。卷首有嗣四十三代天师三洞弟子张宇初《道德真经序》,阐述危大有撰此书之原由及志向。其次为危大有《道德真

  • 观无量寿佛经疏·善导

    佛教经典《观无量寿经》的注释书。亦称《观经疏》、《证诚疏》或《四帖疏》。唐善导集记。4卷。此书由玄义分、序分义、定善义、散善义四部分组成。称“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皆可仗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极乐净土。

  • 众经目录·法经

    凡七卷。隋代法经等撰。又称隋众经目录、法经录。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收录后汉至隋代所翻译之经论等。凡立九录,分类录出译经之目。前六卷为别录,第七卷为总录,初附上表,其次列出本录之总目次。依第七卷总录九录为:(一)

  • 观心玄枢·延寿

    全一卷。宋代僧永明延寿着。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系延寿由禅宗之立场论述佛教之观心玄旨,谓吾人若欲脱境缚、息分别、具足行施与持戒等之六波罗蜜、护持正法、明法相、了四谛、明三藏、降四魔、辨净染等,皆须由观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