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司寇

大司寇的职责,负责建立和颁行治理天下的三法,以辅佐王惩罚(违法的]诸侯国,禁止四方各国(的叛逆]:一是惩罚[违法的]新建立之国用轻法,二是惩罚(违法的]旧国用中法,三是惩罚乱国用重法。用五种刑法纠察民众:一是针对野地之民的刑法,以鼓励务农而纠察是否勤劳;二是针对军队的刑法,以鼓励服从军令而纠察是否有离队的;三是针对六乡之民的刑法,以鼓励德行而纠察是否有不孝的;四是针对官府的刑法,以鼓励贤能而纠察是否失职;五是针对国都之民的刑法,以鼓励谨慎而纠察是否恭敬。

用狱城聚教那些游手好闲的不良之民。凡危害人畜,把他关入狱城而罚做工,写明他的罪行让他背在背上以羞辱他。那些能改过的,就释放回故里,但三年不得按年龄大小与一般乡民排列尊卑位次。那些不能改过而逃出狱城的,处死。用使诉讼双方都到场的办法来防禁诉讼不实之辞,先交一束矢给朝廷,然后受理诉讼。通过诉讼双方都携带有关文拿证明材料的办法来防禁人们对于大案的诉讼有不实之辞,先交三十斤铜,过三天才让诉讼双方来朝,然后受理诉讼。

用嘉石来使不良之民改过向善。凡民众有罪过而尚未犯法,却危害乡里的,就给他们戴上手镣脚铐罚坐嘉石,然后交给司空[罚服劳役]。罪重的罚坐嘉石十三(二)天,服役一年;其次罚坐九天,服役九个月;又其次罚坐七天,服役七个月;又其次罚坐五天,服役五个月;又轻一等的罪罚坐三天,服役三个月。[罚毕]由同州里的人担保[他不再犯],就宽宥而释放他。

用肺石使穷苦无告之民的冤辞能够上达。凡远近孤独无靠或年老、幼弱之民想要向上申诉冤屈,而他们的长官不予转达的,就来到肺石上站三天,然后由朝士听他诉说冤屈,以报告朝廷,而惩罚他们的长官。

[周历]正月初一,开始向各诸侯国和王畿内的采邑宣布刑法,把形成文字的刑法悬挂在象魏上,让万民观看刑法,过十天而后收藏起来。凡王与诸侯因会同而订立盟约,就亲临监视盟约的书写,然后上交天府[而藏于祖庙],大史、内史、司会及六卿,都接受盟约的副本加以收藏。凡诸侯之间的诉讼,用王国的六典来审定。凡卿大夫之间的诉讼,用王国的八法来评断。凡庶民之间的诉讼,用王国的八成来判断。

举行大祭祀,负责奉进犬牲。用裎祀来祭祀五帝,就宣告祭祀的日期,临视[大宰]对百官的告诫,又对服务于官府的府史胥徒们进行告诫。到[祭祀那天黎明]行纳亨礼的时候,为王做前导。到天大亮以后[正式进行祭祀时]也这样做。负责奉进明水和明火。凡举行朝觐、会同,为王前导。有大丧也这样做。有重大军事行动,亲临监视在军社前[对犯令将士]行刑。凡王国有大事,就派属吏禁止闲人通行。

猜你喜欢
  宣公(元年~十八年)·左丘明
  卷十 西伯戡黎第十六·孔颖达
  读书续録卷四·薛瑄
  卷十三·陆陇其
  女人是不是难处难缠?·孔子
  第十三章 12·辜鸿铭
  卷二·江永
  卷十七·沈廷芳
  卷一百十四·秦蕙田
  卷十六·
  提要·朱鉴
  大德不官(1)·戴圣
  庄公·庄公十六年·左丘明
  至诚佛品第十五·佚名
  因缘所成·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佚名

    (冲末扮刘末同关末、张飞,领卒子上)(刘末云)桑盖层层彻碧霞,织席编覆作竹涯。有人来问宗和祖,四百年前旺气家。某姓刘,名备,字玄德。大树楼桑人也。某有两个兄弟,二兄弟蒲州解良人也,姓关,名羽,字云长。三兄弟涿州范阳人也,姓张

  • 卷四十五·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増补中州集卷四十五李俊民二【以下从鹤鸣老人全集补入】萧权府三害图长桥之蛟南山之虎在彼州曲父老所苦岂独苦此亦有周处周乃慨然耻闻斯语薄险投深踊跃健武尔蛟既除尔虎既去周乃自励履规蹈矩爰

  • 青城山人集巻七·王璲

    明 王燧 撰五言絶句东郭襟咏十首仲逺家东郭予家东郭东春秋闲暇数轻舟往来遇景留连辄成歌诗积时既深不知累什东城家住东城下时登东城上东城几古今一望一惆怅草堂草堂近东郭緑水遰萦回荆门多不掩时有清风来葑村荒邨依

  • 卷三十九·谷应泰

      ○平藤峡盗   宪宗成化元年春正月,两广蛮寇乱,以都督同知赵辅为征蛮将军,都督佥事和勇为游击将军,擢浙江左参政韩雍右佥都御史,赞理军务,率兵讨之。太监卢康、陈宣为监军,户部尚书薛远督饷,   御史刘庆、汪霖纪功。广

  • 第四十五回 宣光殿省母启争端 沃野镇弄兵开祸乱·蔡东藩

      却说魏相州刺史元熙,系中山王元英长子,英自攻克三关后,三关事见三十二回。还朝病故,由熙袭封。熙颇好学,具有文才,惟轻躁浮动,常为英忧。英欲立熙弟略为世子,略固辞乃止。熙妻为于忠女,借忠威权,骤擢为相州刺史,又与清河王

  • 明光宗贞皇帝实录卷之五·佚名

    丙辰 万寿圣节免朝贺遣阳武侯薛濂武定侯郭应麒怀宁侯孙承荫抚宁侯朱国弼丰城侯李承祚丰润伯曹以忠广宁伯刘嗣爵祭 长陵等陵都指挥使李承恩祭 景皇帝陵内官祭 端肃皇贵妃等陵○御史郑宗周<锍-釒>陈时政一曰充仁

  • 卷之一百二十九·佚名

      顺治十六年。己亥。冬十月。戊子朔。颁顺治十七年时宪历。享太庙。遣公爱星阿行礼。  ○遣官祭四祖陵。福陵。昭陵。  ○顺天府举行乡饮酒礼。  ○己丑。加赠殉难广东高明县游击杜豹一级。予祭葬如例。荫

  • 七四九 全书处汇核十至十二月缮写全书讹错及总裁等记过清单·佚名

    七四九 全书处汇核十至十二月缮写全书讹错及总裁等记过清单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全书处遵将乾隆四十五年十月初起至十二月底止,呈进过全书四次。内缮写讹错奉旨记过之处,除总校官陆费墀前经奉旨免其议处,毋庸开送外,应将应行

  • 诸葛忠武书目录·杨时伟

    卷一年谱卷二传略卷三绍汉卷四连吴卷五南征卷六北伐卷七调御卷八法检卷九遗事卷十杂述

  • 后序·周作人

    这篇文章,应该名叫后记的,但是我查看回想录的目录,却已有一节后记了,而且这乃是一九六三年的一月所写,距今是整整的三年,我也不记得里边说的是些什么了,所以只能把我现在所写改换一下叫做后序,反正所改换的只是一个名目,里边所

  • 苏天爵传·宋濂

    苏天爵,字伯修,真定人。参加国子学生公试,名列第一,从此换了布衣,穿上官服,授从仕郎、大都路蓟州判官之职。泰定元年(1324)改任翰林国史院典籍官,升应奉翰林文字。至顺元年(1333)参预修纂《武宗实录》,二年升修撰,又升为江南行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六·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六 洪武二十六年三月丙午朔夜,太白犯诸王星。 命襄阳卫指挥佥事致仕方全、胡良、张胜署中都留守司事。 河东都转运盐使司请增盐额,上不许,止令如旧。 戊申,缅国遣其臣板南速剌进方物。初,上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十二·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二 吴元年春正月戊寅朔。 壬午,改容美洞等处军民宣抚司为黄沙、靖安、麻寮等处军民宣抚司,以田光宝掌司事,并立太当、平台、宜麻寮等十寨长官司。 癸巳,湖广参政戴德、参军詹允亨进兵取沅州。

  • 李奉藻·周诒春

    李奉藻 字采南。生于广东香山。年三十三岁。父赞辰。前淸举人。叔恩富。耶路大学毕业。本籍住址。广东香山马头街一号。已婚。女一。初学于香港。光緖二十五年。自费游美。光緖三十三年。入路易斯维预备学校。宣统元

  • 卷二十七·严虞惇

    <经部,诗类,读诗质疑>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二十七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周颂 郑谱曰周颂者周室成功致太平德洽之诗其作在周公摄政成王即位之初颂之言容天子之德光被四表格於上下无不覆焘无不持载此之谓容於是和乐

  • 立教第一·朱熹

    子思子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敎。则天明,遵圣法,述此篇,俾为师者知所以敎,而弟子知所以学。列女传曰,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瞽

  • 襄公·襄公八年·左丘明

    【经】八年春王正月,公如晋。夏,葬郑僖公。郑人侵蔡,获蔡公子燮。季孙宿会晋侯、郑伯、齐人、宋人、卫人、邾人于邢丘。公至自晋。莒人伐我东鄙。秋九月,大雩。冬,楚公子贞帅师伐郑。晋侯使士□来聘。【传】八年春,公如晋,朝

  • 佛鉴禅师语录卷第一·无准师范

    佛鉴禅师初住庆元府清凉禅寺语录  侍者 宗会 智折 编师於嘉定十三年三月二十八日入院。指三门云。平直道路。敲磕门庭。竖四横三。是人知有。新清凉到这里又作么生。入寺看额。佛殿。你坐我立。尺短寸长。口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