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为求受皈戒诸官兵说法

──十二年正月在江口东山寺为陆军第八师步兵第三十团讲──

昔释迦世尊为顺应一切执金刚菩萨众之特别机缘故,开法界心殿,示现毗卢遮那佛身,宣说圆满果海、秘密庄严真实言教。今日此法会之众,既无异一切执金刚众,则此江口之东山寺,亦无异法界心殿,而应此特别殊胜之机,亦当为说特别殊胜之法,其各谛听!

法华经中释迦世尊普告大众曰:如来法王,出现世间,王于法界,兴贤圣军,与诸烦恼魔、业魔、生死魔、天魔等战,既获战胜,乃解髻中宝珠以赏诸有殊勋者。故佛法僧三宝无异一大军国;而皈依三宝受戒修行者,亦无异加入于此军国之中,共尽义务,同享权利也。但世间之军国,乃彼疆此域,互相战守,增长烦恼,造业受苦者也。而佛法僧宝之军国,则不离当处,反之自心,以制治降伏克灭诸烦恼业苦而得大解脱,得永安乐者也。今欲加入佛法僧之军国,以达到解脱一切烦恼业苦,获得自在安稳快乐之目的,当如何发趣,如何究竟,且略为一申说之。

入佛法僧之军国,当首由皈依三宝以为投军入伍。既投入军伍,当发无上菩提心以为主帅,一切身口意等诸行业,皆须依遵此主帅之命令而动作,绝对服从,不得违背;若稍有违抗,则便丧失法身慧命,既知主帅,当知主帅所常驻之大本营,即是平等大慈悲心;凡随从主帅者,衣食必于是,寝兴必于是,乃至登山、入海、轮刀、上阵无不必于是、不可稍离于此,然此一大军国之国土是何?则佛魔、圣凡平等所依之一真法界是也。吾人既投入佛法僧之军国,当遵菩提心主帅之命令,从慈悲心本营而行止,以守护此一真法界之国土,降伏治化一切魔凡等众,务使尽为良民,安居乐业,共享和平,毋令稍有侵害扰乱于此一真法界中者。此上为最先要了知之第一义。

但吾人即心自性之一真法界,无始来久为一切无明、恶见、贪、嗔、妄想等魔贼侵扰,欲得安居乐业于此,非奉主帅依大本营,大兴一番战伐而克伏之不可。策略既定,当以行布施波罗密为战术;能舍一切贪著,离一切执取,牺牲财物乃至身命,以保安一真法界、救度六道凡夫故。然若非军纪严肃,则战术虽佳,时或不免反增扰害,故当进以持戒波罗密为军纪;能止息杀、盗、淫、妄等坏习惯恶嗜好之一切过失故。外善战斗,内严军纪,更当行忍辱波罗密以为防御;身则坚盔厚铠,营则深沟高垒,能令安固不动,不为一切六尘境界风三毒无明风所摇夺故。既能防御,更当行精进波罗密以为运输;水则舟舰,陆则车马,空则机艇,向前退后,四通八达,往来迅速,进行无滞故。然若非衣食充足,材饷齐备,则军心不能凝固,故当行禅定波罗密以为军需;凡一切工程、锱重皆出于是,能成办诸事,无所劳乏,资悦身心,无所疲倦故。然虽已一切完备,若无利器,仍不足以破烦恼贼之巢穴,断生死魔之命根,故当行甚深般若波罗密多;以妙慧之刀剑,实智之枪炮,照空五蕴,度一切苦厄,乃能杀尽一切魔贼抚辑五分法身功德之良民,安居一真法界。所谓“护生须是杀,杀尽方安居”,至是、乃为究竟成佛也。

若能如是了知,如是修持,则此身便是佛身,此地便是佛地,经行及坐卧,常在于佛中,更不待向他人求法矣。乃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此咒即为佛法僧军中之秘密口号,常持诵此咒,则能安住出入于佛法僧之贤圣军中而无阻滞,切要切要!但于前来所说,以归依佛法僧之三宝,受持杀、盗、淫、妄、酒之五戒,尤为至要。故稍停当为传受三皈五戒,俾能识自本心,明自本性,以善为护持,再不毁犯染污也。(萧止因、皮剑农合记)(见海刊四卷四期)

(附注) 原题“在江口东山寺为陆军第八师步兵第三十团中求受皈戒诸官兵说法记”,今改题。


猜你喜欢
  卷第二十七·雷庵正受
  佛说金身陀罗尼经·佚名
  卷第二(地字号)·朱时恩
  卷上·太贤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一·佚名
  焰罗王供行法次第·佚名
  卷一百六十四·佚名
  卷第一百二十六·佚名
  宾头卢突罗阇为优陀延王说法经·佚名
  卷二十二·佚名
  略授三归五八戒并菩萨戒·佚名
  卷第二十九·道原
  第十 入出息相应·佚名
  治地品第二十一·佚名
  传法正宗论卷上·契嵩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臞翁·唐圭璋

      臞翁,刘鉴同时人。   满江红   孟史君祷而得雨   祷雨文昌,只全靠、心香一瓣。才信宿,沛然膏泽,来从方寸。早稻含风香旖旎,晚秧饱水青葱茜。问螺江、恰见线来流,今平岸。   君作事,看天面。天有眼,从君愿。信瑞莲

  • 卷129 ·佚名

    黄榦 挽潘孺人 闻说初年失偶时,回乍囊箧鬓成丝。 谁知旧室如新室,解抚前儿似后儿。 南涧蘯生方得助,河阳花落不胜悲。 高楼百尺今休上,望著佳城空泪垂。 黄榦 挽潘孺人 红云照水春将暮,皓月盈

  • 卷四百七十·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七十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一百四 王尚綗 扈磵謡 笑杀苍谷子结茅扈磵傍衡门交蔓草三月闭春光细雨朝来策疲马一蓑肮脏眠绳牀隣人漉酒邀余去髣髴王乔栖隐处击鼔鸣钟方袒踞云液璚浆

  • 卷七十·志第四十六·选举二·张廷玉

        ◎选举二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

  • ●序·陈康祺

    近世卮言日出,著书益多,往往掇拾可喜可愕之事,不考虚实,不别是非,茶余酒后,苟以动听,犹借口曰:吾所言皆人事不涉神鬼。噫,俗语不实,成为丹青,不特无资于闻见,且恐遗误于浅识,是亦不可以已乎。鄞县陈钧堂大令,以高材擢甲科,浮沉郎署,载

  • 五二八 陕西巡抚毕沅奏遵旨查办违碍书籍缘由折·佚名

    五二八 陕西巡抚毕沅奏遵旨查办违碍书籍缘由折乾隆四十三年七月二十三日陕西巡抚臣毕沅跪奏,为遵旨查办违碍书籍,恭折覆奏事。窃臣承准廷寄内开,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于敏中奉上谕:屡经降旨各省督抚查缴违碍书籍,各该省

  • 北洋海军章程第十四·佚名

    水师后路各局按西国海军章程,凡兵船一应需用可款,各有大员专管,接济无缺。兵船职在战守,有事时冲锋破敌,无事时巡防操练,皆提督以下官员之责。而其更本至计,尤在后路储备有资,应时取给。西国后路分职各官,权位皆与提督相等,约举

  • 卷七之一·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七之一 朱批孔毓珣奏摺 雍正元年二月二十四日广西廵抚【臣】孔毓珣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邹鲁菲材至愚极陋伏蒙 先帝超擢今职任大责重

  • 杨文忠三録巻七·杨廷和

    明 杨廷和 撰辞谢録三具官臣杨廷和谨奏为陈情恳乞圣恩早赐放归田里事臣于去年十月到京具疏乞休节该钦奉圣防宜即日入阁照旧供职再不必辞钦此时圣驾在外未敢再辞已于十一月二十日到任勉强办事已经三月縁臣禀赋素弱年

  • 卷一百七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七十七人物志五十七大臣传四十三【满洲正蓝旗三 锡伯 陶岱性桂 阿克敦 诺岷 苏昌明山】锡伯锡伯满洲正蓝旗人姓瓜勒佳康熙十四年以护军随前锋统领穆占讨叛镇王辅臣于平凉时伪总兵

  • 卷一百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十二乐考乐歌宋寜宗郊祀乐章皇帝入中壝乾安合祀丘泽登侑祖宗顾諟惟精灵承惟恭有严皇仪有庄帝容监于克诚肃肃雍雍降神景安圜锺为宫天门荡荡云车隂隂百神咸秩三灵顾歆神哉来娭神哉溥临

  • 贫富第十七·桓宽

    大夫曰:“余结发束修年十三,幸得宿卫,给事辇毂之下,以至卿大夫之位,获禄受赐,六十有余年矣。车马衣服之用,妻子仆养之费,量入为出,俭节以居之,奉禄赏赐,一二筹策之,积浸以致富成业。故分土若一,贤者能守之;分财若一,智者能筹之。夫白

  • 读书録卷十·薛瑄

    在天为命在人为性一而二二而一者也理无空缺与人心之性浑合无间敬以直内之语自夫子始发之至程朱发明其义无余蕴矣阳动之时太极在阳中隂静之时太极在隂中以至天地万物无所不在此理不杂乎气亦不离乎气也太极圗上一圏之中

  • 第三章 2·辜鸿铭

    三家者以《雍》 彻。子曰:“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辜讲上面提到的那个有权势的贵族首领(季孙氏),在结束祭祀活动的时候,吟诵了一首仅限于在皇家祭祀使用的诗。孔子对此做出评论,说:“这首诗的开头是,‘王公

  • 佛说尊那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憍睒弥国瞿师罗林中。尔时有大尊者名曰尊那。来诣佛所。到已致敬头面礼足。住立一面而白佛言。世尊。无尽功德还可得不。唯愿世尊为我敷

  • 六门陀罗尼经·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净居天上依空而住众妙七宝庄严道场。与无央数菩萨众俱。尔时世尊告诸菩萨。善男子若欲利益安乐众生。汝当受此六门陀罗尼法。谓我流转于生死中诸所受苦。勿令众生同

  • 得配本草·严洁

    药学著作。十卷。清·严洁、施雯、洪炜全撰。刊于1761年。该书详论配伍,谓 “得一药而配数药,一药收数药之功; 配数药而治数病,数病仍一药之效”,故以 “得配”名书。全书载药647种,分部析类均同《本草纲目》。除记明

  • 今生今世·胡兰成

    现当代作家回忆录。胡兰成著,台湾远行出版社1976年出版。胡兰成为汉奸文人,曾任汪精卫伪组织宣传部副部长及《大楚报》的社长。抗战胜利后他化名为张嘉仪在浙江各地逃亡,1949年经香港偷渡日本。他于1974年应邀去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