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尊那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憍睒弥国瞿师罗林中。尔时有大尊者名曰尊那。来诣佛所。到已致敬头面礼足。住立一面而白佛言。世尊。无尽功德还可得不。唯愿世尊为我敷演。尔时世尊告大尊者尊那言。善哉善哉。汝能问于如来无尽功德。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尊那。此无尽功德甚深微妙名称普闻。若人归心获大果报。而此功德乃有七种。名闻普遍甚深广大。若善男子善女人。发至诚心能具足此法。是人于四威仪中。恒得增长无尽功德。所增功德不可思议不可称量。何等为七。尊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大信心布施园林池沼。充四方众僧经行游止。尊那。此是第一无尽功德。有大果报得大称赞。名闻普遍甚深广大。若善男子善女人。能具足此法。是人于四威仪中。恒得增长无尽功德。所增功德。不可思议不可称量。

  复次尊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大信心于彼林中建立精舍。令众僧安止。尊那。此是第二无尽功德。有大果报。乃至名闻普遍甚深广大。若善男子善女人。能具足此法。是人于四威仪中。恒得增长无尽功德。所增功德不可思议不可称量。

  复次尊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大信心于彼众僧精舍之内。布施坐卧之具。所谓床椅毡褥衣被种种受用之物。尊那。此是第三无尽功德。有大果报。乃至名闻普遍甚深广大。若善男子善女人。发至诚心能具足此法。是人于四威仪中。恒得增长无尽功德。所增功德不可思议不可称量。

  复次尊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大信心。于彼精舍之内能布施财谷供养众僧。尊那。此是第四无尽功德。有大果报。乃至名闻普遍甚深广大。若善男子善女人。发至诚心能具足此法。是人于四威仪中。恒得增长无尽功德。所增功德不可思议不可称量。

  复次尊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大信心。能于往来众僧常行布施所须之物。尊那。此是第五无尽功德。有大果报。乃至名闻普遍甚深广大。若善男子善女人。发志诚心能具足此法。是人于四威仪中。恒得增长无尽功德。所增功德不可思议不可称量。

  复次尊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大信心。于病苦者能行布施。及看病者亦行布施。尊那。此是第六无尽功德。有大果报。乃至名闻普遍甚深广大。若善男子善女人。发至诚心能具足此法。是人于四威仪中。恒得增长无尽功德。所增功德不可思议不可称量。

  复次尊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大信心。或见霜雪严凝风雨寒冷。而见是已。便能修撰种种饮食汤药卧具衣物鞋履等。于众僧中供给供养。如是众僧风雨不侵不受寒冷。承是供养得大安乐。尊那。此是第七无尽功德。有大果报。乃至名闻普遍甚深广大。若善男子善女人。发志诚心能具足此法。是人于四威仪中。恒得增长无尽功德。所增功德不可思议不可称量。尊那。如是七种无尽功德法。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至诚心具足此法。所获无尽功德不可思议不可称量。功德甚多名大功德蕴。尊那。譬如五大河恒流。其水所谓殑伽河。阎母那河。萨啰喻河。爱啰嚩帝河。末呬河。而此河水不可限量。如是河水乃至盛水之器。百数千数百千亿数。其水甚多名为水蕴。无尽功德亦复如是。尊那。此七种无尽功德法。悉皆具足。是善男子善女人。所获功德不可思议不可称量。具大名闻及大果报。功德甚多名为大功德蕴。

  尔时大尊者尊那。复白佛言。世尊。此无尽功德。若人具足此法真实不虚。获大果报具大称赞。名闻普遍甚深广大。佛告大尊者尊那言。如汝所说。实获此无尽功德果报如是。

  佛言。尊那。复有七种无尽功德法。有大果报具大称赞。名闻普遍甚深广大。若善男子善女人。发至诚心能具足此法。是人于四威仪中。恒得增长无尽功德。所增功德不可思议不可称量。何等为七。

  尊那。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听闻如来。或闻声闻众。在彼聚落。或在城隍经行游止。闻如是已生大欢喜。起大善意发菩提心。尊那。此是第一无尽功德法。有大果报具大称赞。名闻普遍甚深广大。若善男子善女人。能具足此法。是人于四威仪中。恒得增长无尽功德。所增功德不可思议不可称量。

  复次尊那。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听闻如来及声闻众。或往聚落。或诣城隍。闻如是已生大欢喜。起大善意发菩提心。尊那。此是第二无尽功德法。有大果报。乃至名闻普遍甚深广大。若净信善男子善女人。能具足此法。是人于四威仪中。恒得增长无尽功德。所增功德不可思议不可称量。

  复次尊那。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听闻如来或声闻众。在于路次。闻如是已生大欢喜。起大善意发菩提心。尊那。此是第三无尽功德法。有大果报。乃至名闻普遍甚深广大。若善男子善女人。能具足此法。是人于四威仪中。恒得增长无尽功德。所增功德不可思议不可称量。

  复次尊那。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听闻如来。或闻声闻众到于聚落。或到城隍。闻如是已生大欢喜。起大善意发菩提心。尊那。此是第四无尽功德法。有大果报。乃至名闻普遍甚深广大。若善男子善女人。能具足此法。是人于四威仪中。恒得增长无尽功德。所增功德不可思议不可称量。

  复次尊那。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听闻如来。及闻声闻众。或于聚落。或在城隍。自往亲近礼拜瞻仰。获瞻仰已生大欢喜。起大善意发菩提心。尊那。此是第五无尽功德法。有大果报。乃至名闻普遍甚深广大。若善男子善女人。能具足此法。是人于四威仪中。恒得增长无尽功德。所增功德不可思议不可称量。

  复次尊那。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到于佛所。或至声闻所。礼拜瞻仰。听闻妙法。闻是法已生大欢喜。起大善意发菩提心。尊那。此是第六无尽功德。有大果报。乃至名闻普遍甚深广大。若善男子善女人。能具足此法。是人于四威仪中。恒得增长无尽功德。所增功德不可思议不可称量。

  复次尊那。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于如来所或声闻所。闻是法已起大善意归佛法僧。归三宝已乃至受于如来清净戒法。尊那。此是第七无尽功德法。有大果报。乃至名闻普遍甚深广大。尊那。若善男子善女人。发至诚心能具足此法。是人于四威仪中。恒得增长无尽功德。所增功德不可思议不可称量。

  尊那。如是七种无尽功德法。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具足此法。所获功德不可限量。尊那。此七种无尽功德法。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至诚心能具足此法。所获无尽功德不可限量。如是功德名闻称赞及大果报功德甚多。名为大功德蕴。

  复次尊那。譬如有五大河恒流。其水所谓殑伽河。阎母那河。萨啰喻河。爱啰嚩帝河。末呬河。而此河水不可限量。如是河水乃至盛水之器。百数千数百千亿数。其水甚多名为水蕴。无尽功德亦复如是。

  尊那。此七种无尽功德法悉皆具足。是善男子善女人。所获功德不可思议不可称量。具大名闻及大果报功德甚多。名为大功德蕴。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清净修禅行  唯修圣迹中

  采宝无过海  如河济有情

  河水无边际  众流还复源

  布施获多福  如河常流海

  尔时大尊者尊那。闻佛说已。欢喜作礼。信受奉行。

    佛说尊那经

猜你喜欢
  归 依 开 示·太虚
  胜鬘义记·佚名
  观音玄义记卷第一·知礼
  阿毗昙心论卷第一·佚名
  金刚顶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佚名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佚名
  卷四十六·性音
  答王静山问·太虚
  卷十·野竹福慧
  佛说普贤曼拏罗经·佚名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第六卷·蕴闻
  解脱道论 第八卷·佚名
  卷二十七(曼陀罗译)·佚名
  第十四卷·佚名
  天衣怀禅师·惠洪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九十·彭定求

        卷290_1 【送别】杨凝   樽酒邮亭暮,云帆驿使归。野鸥寒不起,川雨冻难飞。   吴会家移遍,轩辕梦去稀。姓杨皆足泪,非是强沾衣。   卷290_2 【送客东归】杨凝   君向古营州,边风战地愁。草青缦别路,柳亚

  • 第二十六出 弃旧·李渔

    〖生查子〗(小生上)平地忽登仙,饱遂风流愿。人不变初心,心反将人变。不向巫山顶上行,那知人世有琼英。从前愧作登徒子,浪受人间好色名。下官侯永士,来京赴选,得中高魁,已是人生极乐之事了。谁想命合风流,奇缘毕集,贺家那头亲事,我

  • 第一折·罗贯中

    (正末赵匡胤引赵普、郑恩、曹彬、楚昭辅常服上,诗云)平生踪迹遍天涯,四海原来是一家。涂炭生民谁拯救,何时正统立中华。某姓赵名匡胤,乃指挥弘殷之子。自幼好使枪棒,攻习韬略,游历关陕,结识天下知名之士。这个是幽州赵普,曾参随

  • 卷232 ·佚名

    陆游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後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虏运尽行当平

  • 静思集巻五·郭钰

    (元)郭钰 撰○七言古和酬黄用泰闻君读书近秋浦老大用心更清苦锦笺挥翰散晴云灯火隔窓聴夜雨前月西风送好音孤鸿荡影愁人心盈盈一水不相见千里命驾何由寻忆昔风尘走长道曽宿君家碧云岛一时谈笑君未忘十载凄凉我重到思君

  • 卷二百二十一·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二十一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退庵遗集呉渊字道父宁国人嘉定七年进士累官江东安抚使行宫防守兼屯田使拜参知政事封金陵侯有退庵遗集早朝歩葛元喆韵万井苍凉欲曙天禁钟声防佩声联

  • 卷四百七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七十八陆畅陆畅字达夫吴郡人元和元年登进士第为皇太子僚属後官凤翔少尹诗一卷云安公主下降【一本无此六字】奉诏作催粧诗【顺宗女下嫁刘士泾百僚举畅为傧相】云安公主贵出嫁五侯家天母亲

  • 原序·郭奎

    昔者,子朱子说诗,于性情之道,风雅之用,备矣。然未尝不以体制音节为言。他日评汉魏以来至近代词章,各极所长,权度甚精,而独谓古五言不可轻变。盖述作有体,变复之际,昔人所难。虽大儒先生不敢忽也。汸游临川时,尝以此说质于雍虞公

  • 卷二百八十四·列传第一百七十二·儒林三·张廷玉

        ◎儒林三   ○孔希学 颜希惠 曾质粹 孔闻礼 孟希文 仲于陛 周冕程接道 程克仁 张文运 邵继祖 朱梴 朱墅   孔希学,字士行,先圣五十六代孙也,世居曲阜。祖思晦,字明道,仕元为教谕,有学行。仁宗时,以思晦袭

  • 钦定兰州纪略卷五·阿桂

    壬申阿桂和珅奏言窃惟行军制胜必须设卡安营使声势联络号令森严方足以壮士气而寒贼胆查兰州省城自贼匪滋扰以来民心不无惊慌而绿营兵丁又因屡次打仗伤亡已多【臣】等未到之前闻西南关外一带通贼处所贼人竟敢任意徃来抢

  • 世家卷第三十四 高丽史三十四·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忠宣王二。○(辛亥)三年春正月癸酉朔王在元。丁丑王命月饭僧三千于旻天寺卒岁为期。庚辰元武宗崩。庚子以王命遣刷卷别监于诸道。元遣使

  • 礼一五·徐松

    缘庙裁制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正月十五日,太常礼院言:「按唐制,长安太庙凡九室,皆同殿异室。其制二十一间,四柱,东西夹室各一。前后面各三阶,东西各二侧 。即今太庙四室,每室三间,将来太祖皇帝升祔,共成五室。欲请依长安太庙之制,东

  • 孝经纪事引·陈澧

    《孝经》、《论语》,圣贤教人之书也。而《孝经》尤简约,朝廷以此试士,本以圣贤之教教天下,而士但以为考试题目而已。世之劝人为善者,乃至取巫觋语而刊布之,不亦慎乎?古人尊信《孝经》之事,群书所载甚多。今取其见十七史者若干

  • 第四章 25·辜鸿铭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辜讲孔子说:“道德价值绝不是独立存在的,必然有成长的社会基础。”

  • 卷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十八   宋 李樗黄櫄 撰鸱鴞周公救乱也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公乃爲诗以遗王名之曰鸱鴞焉鸱鴞鸱鴞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由六反】子之闵斯迨天之未隂雨彻彼桑土【音杜】绸【直留反】缪【

  • 司裘/内树·佚名

    司裘掌管制作大裘,以供王祭天所穿的服装。仲秋进献良裘,王于是用[司裘所供飞鸟]赏赐官吏们。季秋进献功裘,以待颁赐给群臣。王举行大射,就供给虎侯、熊侯、豹侯,在侯上设置鹄。诸侯举行大射,就供给熊侯、豹侯。卿大夫举行大

  • 青箱杂记·吴处厚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宋吴处厚著。 《宋史·艺文志》题黄朝英撰,非。常见有《笔记小说大观》本。本书共十卷,每卷分若干则,大抵篇幅相当,而条数则多寡不等。各卷没有一定的主题,记叙的多是当时的名人轶事和世俗民间的杂说之

  • 如来独证自誓三昧经·佚名

    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于泰始二年至建兴元年(266~313 )。又作独证自誓三昧经、如来自誓三昧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独证自誓三昧’为佛陀昔时在句潭弥国大丛树间之交露精舍所居道场之名。本经叙述如来对贤儒菩萨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