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百七十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七十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一百四

王尚綗

扈磵謡

笑杀苍谷子结茅扈磵傍衡门交蔓草三月闭春光细雨朝来策疲马一蓑肮脏眠绳牀隣人漉酒邀余去髣髴王乔栖隐处击鼔鸣钟方袒踞云液璚浆祛俗虑瑶琴一弄风落絮瑞烟缥缈双鸾翥覆觞便欲随仙驭洞中丹霞剩有情劝我青精饭一筯出门杲日光破山雨脚膧胧云意闲清风万里振天末回头芳树非人间由来是苍谷长謡下扈涧涧中风景人不闻对山聊作流水漫崪峍东飞旗影青三峰矗矗树闱屏莫道山人醉无事读书台上閲金经颓然一觉芸窗晓布谷林端啼野鸟

欹湖马长官督学湖南送以春风一章

驱车过邓林撑云蔽日豫樟深维舟度湘水濳蛟鼓浪排山起使君此去若为别出门万里江山雪春风芳草何曾歇

期仲默不至孤坐偶书

买宅城西隅退食惭幽独闭门芳草闲谁复怜修竹凉飈满四隣海月照山屋仰视云间鸿冥飞不可逐

雨坐

细雨良不恶鸣声蕉叶间孤琴罢尊酒对此草堂间移情向云水风帆天际还野蔓开荒径从君归旧山

郊行

壮岁不晓事意期天地长殷勤简诸集殊无不死方委填竟何所佩剑迥难忘青天空鹤唳孰与哀北邙

赠李解元行

易水萧飕处秋风听短吟云来村树暝虫响豆花深旧箧犹悬剑高斋已罢琴留君浑未得寂莫数年心

和商寅长雨後韵

雨後寻幽会相逢复故人高秋浄绮席澹月散芳隣汝水春来兴京华岁暮身登楼无限思肯厌去来频

兀坐读空同子诗有怀大复

几年诗卷未曾开紫逻云山忆鹿台午漏旌旗随日转天门钟鼓放朝回怜才不见李生久动兴还如何逊来旧事新愁俱蹭蹬清霜落木益堪哀

度关奉赓邃老韵兼怀诸子

三十年前华岳还弃繻谁识此潼关虹桥漫指天涯柱华榜曾游梦里山无地可能忘旧隐有僊端合驻童顔亲交他日伤凋落翠壁丹崖想自攀

答陈虞山

姑苏江口怀君地梦里分明数往还罢药焚香开旧卷小亭终日对虞山

和梅国韵

颍谷已非梅国意考盘何地渺烟萝不愁薇蕨归来晩海畔风高暮雨多

再入华山

松迳烟萝涧水深金风独上华山岑真源欲问来时路满地桃花何处寻

孙伟【字朝望有鹭沙集】

画意

野行不出远步入桥之东雨晴农事尽水边村迳通所欣抱涧人玩心於此同坐看薄云生宛媚桃花丛柴门澹松桂鷄声鸣午舂幽憩适天性送目春飞鸿嫣然吾得我意在忘言中

出塞曲二首

路绕飞狐西心与大刀折鼓声断重围斜日隂山雪阵云随草低杀气傍城结何人哭辽水水上青怜灭边色寒苍茫老将节旄絶胡马蹄足高踏氷如踣铁露宿黄沙戍哀笳增哽咽征人半未归分甘死饥渴家山常在眼莫念经年别

军人莫采芑佳人莫梦兰采芑地不生梦兰徵验难即戎有简书内私置若干城边戈可枕塞上雪可餐寄衣是何日缩肉且忍寒烽火时一红泪落山鬼间重气自轻生而暇忧摧残君看交河水万马饮不乾愿河向东流东流近长安

同养斋游慧力寺

禅房闭幽閴依依近寒城江光动林景岩雾迥隂晴日宴远山出新松差长成客来僧自起坐久钟亦鸣窈窕竹廊静时复兰烟轻眷此同年友蹔驻车马荣契濶慰初展语散情复萦法侣喜相偶煮茶支跛铛碧瓯濯孤兴起爱缘云行憩涧悦佳树冷飈徐有声且复一懽酌放歌沧浪清

登毘卢阁

秋意集高栏夕阳澹羣壑飞云在襟袂语笑应寥廓林响吹霜气时见一叶落川帆去前浦烟鸟回丹阁素怀尘外想及此静中乐俯仰易为陈溪山宛如昨登临亦是梦感叹空悠邈黄花昧节候冷露浮青萼抚花聿申写作诗解禅缚

小画二首

古人翳深壑孤云时往还嵓花与药蔓无人终日闲泉响落林曙有路穿其间未觉前山夕悠然还入山幽赏盈所抱心期信一邱林烟贮茅屋岁月怀良俦草青不近路日斜聊系舟夕水涵秋白孤鸿自去留

春日远郊

东阡一雨霁溪口闻流泉行春惬游事沽酒尽俸钱林芳啭幽鸟涧日明孤烟不负黍稷税耦耕今在田

仲春郊外

水香木兰檝日照桃花津沃辔转遥壑饷烟吹四隣适兹文墨暇欣彼物华春所思属霄汉感叹清路尘

对酒

芳樽临楚水幽思误濠梁棠憩春鸠乱苹流晩岸香艰难瞻使节贫贱耻宾行独有风前桂朝来借露光

松鹤夀彭敬之

灵柯百尺摩苍穹老骨鬬石如青铜长风划然起烟壑戟髯怒卷霜瞳瞳一双白鹤好毛羽顺风不羡黄鹄举千岁归来问城郭南山只有松隂主松隂主人诞长生持觞爱此青田卿何时云间骑一只玉笙吹月上瑶京

雪景图

天风夜撼玻璃国四面沈沈元气黑荒林野屋曙鸡远世界江山尽瑶色山翁倚槛立苍茫一鸟不鸣山外村冷光十里断人迹玉树皓皓横山门溪寒沙浅水烟殢仙姝犯晓停风驭雪中忽忆清泠桥诗逋老去凭谁寄

戏题出猎图

朔风萧萧雁门道边色寒苍动枯草白草无边杀气高云中射猎鸡鸣早琱弓一声壠水闻箭带清哀雁落云狂卢闪袭黄龙碛狐儿横奔血路分解裘下马平原立掠地苍鹰羽毛湿燕姬一曲隂山歌叵罗满注羊酥汁蒲萄痛饮乐无涯归来猎猎西风旗明駞独峯载鲜获他他藉藉纷追随鞍马为家射猎田贺兰山外焉支前但令苍鹿黄羊壮即是三秋大有年

雪航题号

长江泻水下建业海门潮色动眉?北风连山卷雪飞波底客舟冻一叶尔时木落江亦空舵牙撞水江之东万鸦僵立磡石暗遥见缕缕茶烟红城头老树低几尺云里看山千仞壁断蒲折苇僻沙港冷光直射蛟龙室青山渡口月出皓鹫岭夜半钟声到当垆一笑任吴姬醉着蓑衣脱貂?

赠弟之蒲江县

寒江催短日险蜀有人行穷巷违亲旧衰怀托弟兄路当鸿雁别心与去帆征远道加餐饭关河早寄声

才人多被罪此意孰窥天身逐投荒檄心如未第年位疎惟恋阙主圣自怀贤路出巫山雨骚人莫系船

四景

野构延新霁轻云放远山酒添花木气春与性情闲养拙无多事浮生有笑顔鸟声浑识意只在钓矶湾短榻横清暇南山过雨痕薰风生草末积水浸云根蕙思虚瑶瑟菱歌近酒樽但知真乐在相忆复谁言九秋风色澹水落练花潭十步有芳酌一茅还旧龛南山今昨是夜菊醉醒甘怀愤义熙後谁将此意参嵓栖寡俦匹幽思渺难裁雪阵寒初阁江光晚未开转空闻语屑锵韵上琴台日暮看犹落渔翁罢钓回

赠黎侍御巡按四川

蜀雨巫云不碍山使君亲度万重关秋花尚惜芙蓉锦川路频驱横石顽拄笏独临飞鸟上写诗多寄翠微间金乌踏徧行台柏骢马遥归十二闲

爱君诗思逼长江且酌霜英醉小窗烛里谈锋新拔垒墀头簪笔旧如杠沧洲吊影冥鸿独霄汉连城白璧双西去岷山更西路有人饥渴拜旌幢

元日

鼔角喧春岁已除雪花如掌徧郊墟屠苏又醉王正月童子不嫌吾旧庐江曙忽惊山亦老梅寒真与鹤添农人爱此占年事莫向边关洒泪余

梅花喜见一枝横瓦雀连声报晓晴三日泥穿东郭履六年人住楚江城川融石水源源动林晏春云处处生满面条风吹不断合山晴雪笠边明

喜雨应吴太参二首

谁挽天河四月翻山云晓护使君轩蒲葵半亩青红湿鸂?满塘黄浊喧塍溜暗添秧下水庖烟远驻竹边村怒雷莫促乖龙急枯槁惟宜霡霖恩

坐听檐虚泻沸涛也知真宰养民膏北窗梦觉增絺綌南亩人归罢桔橰乡赛入村喧社鼓野塘生水受渔舠雨师先及公田足为报官家抚字劳

十四夜月

夜久谁家旧镜悬清光仍欠一分圆吴刚不解斵轮意李白虚传问月篇?影斜含丹桂陌鸾声细堕白榆烟玉楼仙梦今非昨天步云骖付少年

十五夜月

圆魄初升万象奇霁光先泛碧梧枝清虚露堕疑蟾泣沧海书来讶凤迟灵谷山高曾对酒洞庭秋好记题诗广寒仙乐开香宴法喜应拈玉笛吹

秋日游慧力寺

清风两袂度禅关绕槛苍松记旧攀寒溜静依双涧在白云长占一邱闲酒酣送客迷江畔兴至穿林坐竹间欲向定中谈出入老禅惟看寺前山

村迳萧萧二里长寻幽翻讶与僧忙竹廊旧忆题诗处莲社新开选佛场落日疎钟遥渡水晩风黄叶暗惊霜忽从伏马桥边过往事今因尽可伤

颍江归自南昌

愁君远道迷风雨邂逅忽随风雨归应为高堂念行李却从渔父借蓑衣昆虫岁晩闭关早鸿雁江寒接羽稀天地悭贤于子极且须时命向荆扉

七夕

露下青枫暑未归响空环佩转轻微星宫一岁【阙】

迎春柬徐太守

霁烟初放鸟初鸣万户春迎太守行人把隂晴占百谷天教风雨避双旌江湖水动鱼思泳山路寒轻木向荣莫讶土牛喧鼓板厥明辛苦是鞭声

赠别廖汝谦

一自狂歌有去舟陇云巴月遡河流剑光远射峨眉雪客思闲消鹦鹉洲乡国又逢听雨夜天涯重忆寄书秋征衫尚带闻猿泪笑拂风尘季子裘

过石江子

檐外江声落酒巵老夫擕伴过隣时醉醒只在荒城住忧乐空烦短鬓知白璧夜光谁按剑緑琴心远自调丝清谈絶倒炉熏畔野性年来似鹿麋

雨中三首

尽日高斋听雨眠数声春燕语梁边旧矶水涨知多少一夜清江阻钓船

石竹丛隂路不乾晩移残兴看春澜落花风里无人迹细雨谁怜翡翠寒

阶前楚尾湿毵毵屏下红灯照暮龛莫怪山人诗作癖却胜春雨忆江南

杂画

村底闲门面石开青山如画水如苔白云久作孤舟伴流过清溪渡口来

山房小隐

此身天地一筇长语笑含风草树香莫道入山絶人境山前十里是柴桑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七十

 

猜你喜欢
  卷六百五十四·彭定求
  赵从橐·唐圭璋
  张敬斋·唐圭璋
  第二十四出 掳俊·李渔
  壬子一百五十二首·许南英
  第二十七出 逢舟·孔尚任
  ●挂枝儿·谑部九·冯梦龙
  王玠·隋树森
  卷400 ·佚名
  提要·李攀龙
  提要·左克明
  卷一百二十八·冯惟讷
  巻二·袁表
  后集卷三·孙存吾
  卷四十五·查慎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文天祥

    【臣】等谨按文信公集杜诗四巻一名文山诗史宋文天祥撰盖被执赴燕后于狱中所作前有自序题嵗上章执徐月祝犁单阏日上章协洽案上章执徐为庚辰嵗当元世祖为至元十七年乃其赴燕之次年祝犁单阏为己夘之月上章协洽为庚未之日

  • 列传第八十 恩幸·李延寿

    王睿 王仲兴 寇猛 赵修 茹皓 赵邕 侯刚 徐纥 宗爱 仇洛齐 段霸 王琚 赵默 孙小 张宗之 剧鹏 张祐 抱嶷 王遇 苻承祖 王质李坚 秦松 白整 刘腾 贾粲 杨范 成轨 王温 孟栾 平季 封津 刘思逸 张景嵩 毛畅 郭秀 和士开 穆

  • 卷第二百八十四·胡三省

    后晋纪五〔起阏逢执徐(甲辰)二月,尽旃蒙大荒落(乙巳)七月,凡一年有奇。齐王中开运元年〔(甲辰、九四四)〕1二月,甲辰朔,命前保义节度使石赟守麻家口,前威胜节度使何重建守杨刘镇,护圣都指挥使白再荣守马家口,西京留守安彦威守河阳

  •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一)·陈寅恪

    此章所论述分为三期。第壹期自崇祯八年乙亥秋深河东君离去松江以后起,至崇祯十三年庚辰冬河东君过访牧斋于半野堂止。第贰期自崇祯十三年庚辰冬河东君过访半野堂起,至崇祯十四年辛巳夏河东君与牧斋结缡于茸城舟中止。第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十一·佚名

    宣德十年十一月戊辰朔日有食之○镇守狭西都督同知郑铭言先奉敕于狭西各王府及军民之家借马助边即今民力烦劳难以并取切见隆德县地方草场楚府及黔国公家牧放马匹尚多宜从借给从之○己巳敕辽东总兵官都督同知巫凯等曰比

  • 附录·佚名

    平吴录一卷(戸部尙书王际华家藏本)不着撰人名氏末有袁褧跋称此书相传为吴文定公所撰案吴寛字原博号匏庵长洲人成化壬辰进士第一官至礼部尙书谥文定明史载入文苑传则所谓吴文定者乃寛也千顷堂书目别载有黄标平吴录一卷与

  • 清经世文编选录·佚名

    请开台湾米禁疏条陈台湾事宜状治台湾私议台湾设官庄议上福节相论台事书台湾城工可缓议与程梓庭制府书上杨中丞书上某兵备论治台书议复水师李提督台湾治略筹防之策(二条)乞总署代奏下忱书论日人经营台湾论台湾亟宜变法种

  • 钱塘先贤传赞原序·袁韶

    粤自寳庆丙戌歳杭牧袁公韶辑许箕公以下三十有九人请于朝以官镪售其地若干祠于南山少北新堤之上树碣以代其绘像且为之系赞又徙其观宇曰旌徳者隅其旁以奉之甲子适周据有其观宇者定香缁流也且毁其祠悉佃其祠地并仆其碣货

  • 通鉴纪事本末卷四十二下·袁枢

    宋 袁枢 撰郭威篡汉【刘旻据河东附】后汉高祖干祐元年帝自魏王承训卒悲痛过甚春正月甲子始不豫 丁丑帝大渐召苏逢吉杨邠史肇郭威入受顾命曰承祐幼弱后事托在卿辈是日帝殂二月辛巳朔立皇子左卫大将军大内都防检承

  • 钦定执中成宪卷六·佚名

    汉新书贾谊曰操徳而固则威立教顺而必则令行周听则不蔽稽验则不惑明好恶则民心化密事端则君道神凡权重者必谨于事令行者必谨于言则过鲜矣史记张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廷尉天下之平

  • 卷十六·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十六宋 吕中 撰神宗皇帝王安石逐谏臣熙宁元年知谏察吴申奏祖宗法不可变安石诋之罢谏职。安石入朝之初即劝人主逐谏臣其本意如此。罢谏院熙宁二年钱公辅营救滕甫遂罢谏院公辅乃安石所荐也上

  • 卷三十九·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三十九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萧何曹参传第九 萧何沛人也以文毋害为沛主吏掾【服?曰为人解通无嫉害也应劭曰虽为文吏而不刻害也苏林曰

  • 源子恭传·魏收

    源子雍之弟源子恭,字灵顺,聪慧好学。起初被征召为司空参军事。后任司徒祭酒、尚书北主客郎中,代理南主客之事。从萧衍那里逃亡而来的人许周,自称曾任萧衍的给事黄门侍郎,朝廷官员都亲近他,对他十分信任。源子恭上奏皇上说:“

  • 周必大传·脱脱

    周必大字子充,又字洪道,其祖先是郑州管城人。祖父周诜,宣和年间在庐陵任副职,因此定居在这里。父亲周利建,是太学博士。年少时就特别杰出,父亲死后,他被寄养在外祖母家,母亲亲自督促他学习。绍兴二十年(1150),周必大考中进士,被

  • 大车·佚名

    ——用生命作爱的抵押【原文】大车槛槛①,毳衣如炎②。岂不尔思,畏子不敢。大车窀窀③,毳衣如满④。岂不尔思,畏子不奔。瓠则异室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敫日⑥。【注释】①槛槛(kan):车辆行驶的声音。②

  • 幕学举要·万维翰

    清万维翰著。一卷。本书就著者阅历,提纲挈要地论述习幕之道,以供有志于此者参考。内有总论、盗案、命案、奸情、逃人、钱谷、交盘、社仓、赈灾、捕蝗、水利、官牙等二十目。书眉有清汪辉祖所作增注。

  • 艺彀·邓伯羔

    三卷彀补一卷。明邓伯羔撰。此书共三卷,补一卷,援据经籍,考订旧文,甚为详赡。虽多本于旧文,但广征博引,多有精到之处。如其怀疑汉有两个牟融,辨《出师表》原有两本等,皆有一定见解。又如引《西京赋》证澹、淡为两字、引《唐六

  • 阳宅紫白赋辨正·吴师青

    师青寓港有年、端居多暇、正值文明东渐、楼宇翻新、巍峨大厦、高耸云霄、顿改旧观、已忘古朴、然而事贵因循、法宜通变、盖古今不同、岂能固执、因革是尚、自有权衡、为适应潮流、共期安乐、于是有楼宇宝鉴之着。俾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