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十六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六

洪武十年十一月乙亥朔,上以大内宫殿新成,制度不侈,甚喜,因谓侍臣曰:“人主嗜好,所系甚重,躬行节俭,足以餋性,崇尚侈靡,必至丧德。朕常念昔居淮右,频年饥馑,艰于衣食,鲜能如意,今富有四海,何求不遂,何欲不得?然检制其心,惟恐骄盈,不可复制,夙夜兢惕,弗遑底宁,故凡有兴作,必量度再三,不获已而后为之为之,未常过度,宫壸之间,皇后亦能俭以率下,躬服浣濯之衣,皆非故为矫饰,实恐暴殄天物,剥伤民财,不敢不谨。”侍臣对曰:“奢侈者常情同欲,节俭者富贵所难。陛下安行节俭,无所勉强,诚宜为万世子孙之法。”上曰:“节俭二字,非徒治天下者当,守治家者亦宜守之。尔等岁禄有限而日用无穷,费或过度,何从办集?侵牟剥削,皆原于此,须体朕怀,共崇节俭,庶几无悔。”

丁丑宥天下罪人犯杖一百以下者

己卯,皇第三孙允炆生,皇太子次子也。

壬午,罢四川茶盐运司。

癸未,爪哇国王八达那巴那务遣其臣八智巫沙等上金叶表,贡马及白鹿、孔雀、犀角之属。赐其王金织文绮、纱罗等物,八智巫沙等罗绮、袭衣、鞾袜有差。

卫国公邓愈卒。愈初名友德,后赐今名,泗州虹县人,姿貌魁伟,有大志,勇力过人。元季之乱,愈父顺兴亦起兵于乡,戍临濠,与元兵战死,愈兄友隆代领其众。未几,友隆亦病卒,众遂推愈领兵事,时年始十六。每出战,挺身破敌,军中咸服其勇。岁乙未,上驻师滁阳,愈自盱眙率众来附,命为管军总管,从上渡江,克采石,取太平。继而元将蛮子海牙以舟师扼采石,与陈野先合兵数万逼城下,上亲督兵御之,命愈与徐达以奇兵出其后,大破其众,野先被擒。丙申,定金陵,拔溧水、溧阳,破镇江,皆有功,升元帅,戍守广德。长枪谢元帅率众来寇,愈出兵奋击,俘其总管武世荣及士卒千余人。岁丁酉,转枢密院判官,移戍宣州,领兵取休宁、绩溪,乘胜克徽州,元将八元帅败去。江浙苗帅杨完者率众十余万来攻徽城,时徽州新附,城郭未完,守御之具皆未备,愈厉将士,与胡大海等御之,大破其众,生擒其将胡辛等一百五十八人,苗众奔溃,婺源元帅汪同遂率众来降。戊戌,攻婺源,破元守将铁木儿不花元帅寨,斩首五百余级,追至婺源东门,杀其帅,获士卒三千余人,遂克婺源。又取严州,攻淳安县,贼帅金子琛败走,获马百余疋,降其校卒三千余人,迁同佥枢密院事。苗帅杨完者复率众屯严州乌龙岭,愈拒却之,转佥行枢密院事。己亥,领兵略浙西临安,大破张士诚之众于闲林寨。庚子,守饶州,饶城滨鄱阳湖而伪汉主陈友谅据江州,数遣舟师来攻城,愈督兵拒之,屡败其众。辛丑,拜江浙行省参政,仍兼佥行枢密院事,总制各翼军马。是时,饶之境内倔强者尚怀疑阻,愈示以恩信,于是众皆请降。寻以兵击浮梁,伪参政侯邦佐弃城遁,遂取乐平,击败萧总管五千余众,禽万户彭寿等六十八人,饶境悉定。进取江西,驻兵临川之平塘,时邓克明据抚州,遣使通款而实无献城之志,愈知其情,卷甲夜趋,比旦入城,克明单骑遁,翌日,遣人以分省印来献。愈号令严肃,城中肃然,无敢犯时。上亲讨江州,友谅败走,及取江西,命愈以步兵来会。壬寅,授愈江西行省参知政事,留镇之。降将祝宗康泰反,愈奔金陵,命徐达讨平之,愈复守洪都。癸卯,友谅悉兵围洪都,值江水暴涨,寇以舟师抵城下,愈暨诸将协谋固守,屡出兵挫其锋,寇势沮,相持凡三月。会上亲率援兵至湖口,友谅惧而退,因大战于康郎山,友谅竟败死。甲辰,新淦邓克明弟志清叛据乡寨,愈遣兵破之,禽首贼胡理问、刘右丞等五十一人,遂与常遇春尽平沙坑、麻岭、石洞诸山寨,进兵至赣州,围之。乙巳,赣州降,由是南安、南雄、韶州皆送款,进江西右丞,寻加湖广行省平章,镇守襄阳。襄阳西抵巴蜀,北控河洛,烽火相望,新附之民未有定志,愈以恩惠抚循之,民遂以安。吴元年,拜御史大夫。明年,上即皇帝位,建元洪武,命大将军徐达经略中原,而以愈为征戍将军,使收江淮未附州郡,进攻唐州,克之,遂取南阳,生禽元蔡国公史克新等,复克随州,进攻洪山寨,率兵讨蜀河莽张,获之。自是,金、商、均、房之境悉定。三年,为征虏左副副将军,从大将军达平陇右,大破扩廓帖木儿之兵于定西,招谕河州吐番诸酋何琐南普、朵儿只、汪家奴等皆降,而河州以西朵甘、乌思藏等部来归者甚众。是岁,定功行赏,赐号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阶特进荣禄大夫,勋右柱国,爵卫国公,食禄三千石,赐以铁券。四年,命往湖广练兵,运粮给征蜀军士。五年,为征南将军,讨澧州等处溪洞蛮夷,平之。十年,吐番所部川藏邀杀乌思藏使者,诏愈为征南将军,往讨之。愈与副将军沐英分兵为三,捣其巢穴,败川藏之众,追至昆仑山,斩首不可胜计,获马牛羊十余万。上嘉其功,遣使召还,至寿春,以疾卒,年四十一。讣闻,上哭之恸,诏辍朝三日,追封宁河王,谥武顺。柩至三山门,车驾自临奠,亲为视葬地,而旧茔之在凤台乡者狭隘弗称,乃改择城南西山之原,敕有司营建墓兆,仍命迁愈母张夫人及弟冔之丧同葬焉。凡丧事所须,皆官给之。愈兄弟三人,兄即友隆,弟即冔,冔仕至羽林卫指挥佥事。愈长子镇袭爵,改封申国公,次子铭西安卫指挥佥事。愈沉毅简重,谦恭慎密,事母夫人以孝,抚弟之幼孤能致其爱,尤能敬礼儒士,盖不独有将帅之略,而兼有士君子之行云。

丁亥冬至,始合祀天地于奉天殿。祝文曰:“礼以义起,贵乎情文两尽。曩者,建国之初,遵依古制,分祀天地于南北郊,周旋九年,于心未安,诚以人君者,父母天地,仰覆载生成之恩一也。及其严奉禋祀,则有南北之异,揆以人事,人子事亲,曷敢异处?窃惟典礼,其分祀者,礼之文也,其合祀者,礼之情也,徒泥其文而情不安,不可谓礼。方改建祀殿,功未就绪,今朝堂适成,时当冬至,讲合祀于殿廷,自今以春首合祀于南郊,永为定礼。谨奉皇考仁祖淳皇帝配,惟上帝、皇地祇鉴之。”

己丑夜,月食。

甲午,敕礼部:“外命妇一品至七品未受封者,不得戴山松特髻。”

甲辰夜,岁星犯房宿。

是月,免河南、陕西、广东、湖广等处今年田租。

江夏侯周德兴有罪,当下狱。上特赦之,召诸将相大臣谕之曰:“曩者,豪杰并起,岂无智谋壮勇之人?然粗暴无礼,自取败亡,朕当此时,饬身自守,推诚任人,故能成大功。天下已定,朕与卿等共享富贵,各尽其道,而往往有犯法者,何也?昔廖永忠数犯罪,屡宥不悛,又复僣侈,失人臣礼甚矣。夫智人君子既自守法,又能训子孙为善,不至犯法,是以爵禄传之无穷,愚者反是。夫法度者,朝廷所以治天下也,为功臣者不能守法自保,使朝廷屈法保汝,乃不得已,苟至再三,朝廷亦难处矣。朕于祭祀之时,一心斋肃,思欲格神,及遣汝辈奉祭,则多私利慢神,甚非礼也。且国家除宫室外,未尝作一台榭以为游观燕乐之所,而汝等乃私取材木,广营室宇,此岂守法教子孙之道乎?念汝等相从,俱尝有功,致有爵位,故丁宁告汝,汝等毋忽朕言,善自保持。”

四川威茂等处土酋董贴里叛,劫杀人民,命御史大夫丁玉为平羌将军,率师讨之。

新除有司官,上谕之曰:“近者,天下有司奏缺官,朝廷以时选补,比除未久,有司又复奏缺,是何?犯罪罢黜者之众也。若移其作奸之心以为善,亦何不可,国家俸禄如井泉汲而不竭,彼皆不思守法以保之,欺人欺天,竞为赃利,虽积钱充屋,一旦事觉,皆非已有。夫丈夫立志为善,功业不难矣,苟念虑一失,沦于不善,迷而不悟,遂不可救。夫不知为善者,愚人也;能为善者,贤人也;至于为恶者,乃下愚无顾忌之人也。然为善为恶,特在人之存心何如耳,圣贤之教,率性修道而已,人能推行之终身,用之不尽。夫人幼不识事,长则知孝友,此乃天赋善性,若以此道日日行之,即是率性之道,我为善事而他人有志者效之,是修道之教,推广此意,则何善不立,何事不成?今汝等之官,宜鉴前非,勉于为善,则永安禄位矣。”

十二月乙巳朔,日有食之。

丙午,上谕太师韩国公李善长等曰:“人君聪明虽得于天性,然于物理必察识而后知,人情必谙练而后熟,设若临事不熟,骤然断决,恐未尽善,既行之后,自觉其非,急欲改之,妨事亦已多矣。前者,令皇太子躬听朝臣启事,欲其练习国政,恐听览之际,处置或有未当。自今诸司政事启于东宫者,卿等二三大臣更为参决可否,然后奏闻。”

丁未,上谓都督府臣曰:“元末天下纷扰,朕荷天命,赖将帅之力,削平祸乱,四方以宁,追思往昔,知谋英武之士,或没于王事,或考终天年,功在国家,不可以泯,其有子孙者宜录用之,庶以慰死者之灵。”于是都督府录丁忠等五百十一人以闻,授指挥、千、百户有差。上又恐其年少未更事,令于在京直隶卫所署事以试之。

戊申,置神宫内使监,掌太庙洒扫、陈设之事,设监令,正五品,丞,从五品,司香奉御,正七品,典簿,从九品。天地坛祠祭署、神坛署各设署令,正七品,丞,从七品,司香奉御,正八品。甲、乙、丙、丁、戊五库,库设大使,正七品,副使,从七品。及置皇城门官,端门、承天门、东长安门、西长安门、东安门、东上门、东上南门、东上北门、西安门、西上门、西上南门、西上北门、北安门、北上门、北上东门、北上西门,门设正,正七品,副,从七品。

庚戌,以内使金吉为圜丘署令,洪文、杜庆为司香奉御。

辛亥,真腊国王参答甘武者持达志遣使奈妹等奉表,贡方物,贺明年正旦,赐其王织金文绮、纱罗,使者衣帛有差。

癸丑,以山东按察司佥事李渼为凤阳府知府。渼,滑县人,始以儒士徵为监察御史,历山东按察司佥事,丁外艰服阕,授今职。

丙辰,太原府阳曲县地震。

戊午,命监察御史孙化、鲁干署通政使司左、右参议。

庚申,置兵马指挥司于聚宝门外。

命晋王府所牧官羊,悉令护卫牧养。先是,晋府官羊累年散于州县牧畜,羊之孳生息耗不一,有司律以常数勾稽,督责吏缘为奸,民病之。至是,上闻之,故有是命。

甲子夜,白虹贯月。

戊辰,平羌将军御史大夫丁玉兵至威州,土酋董贴里率众来降,诏置威州千户所守之。

己巳,改广东万全驿为温泉驿,儋州感恩县白沙驿为甘泉驿,琼州府驿为琼台驿,仓为广丰仓。

癸酉,享太庙。

是月,各道按察司官来朝。上谕之曰:“朕以天下之大,民之奸宄者多,牧民之官不能悉知其贤否,故设风宪之官为朕耳目,察其善恶,激浊扬清,绳愆紏缪,此其职也。凡任风宪者,宜体朕此意,以公正为心,廉洁自守,国家法律必务精详,用法有失,鬼神鉴焉。至于奸民犯法,吾所甚恶,必务除之,不可贷也。有司以抚治吾民为职,享民之奉而不思恤民,惟以贪饕掊克为务,此民之蠹也,宜紏治其罪,毋以姑息,纵其为害。汝等安坐高堂,其视民相去远矣,不思问民疾苦,公其听断,将安用汝乎?今官以九年为考,非一日积也,汝当谨守法度,思称其职,苟或不然,鬼神鉴之。”

高丽国遣使来贺明年正旦。上以王颛既被弑而其国数遣使入贡,敕中书宰臣曰:“高丽国王王颛自入朝贡,奉表称臣,云世世子孙愿为臣妾,数年之后,被奸臣所弑。及奉表来贡,皆云嗣王所遣,莫明其实,故拘其使询之,终不得其详。拘之既久,朕不忍其有父母妻子之情,特敕归之。未几,复遣使至,却而弗纳,不逾数月,又遣使以朝正为名,奉表贡马,皆称嗣王,如此者五。朕观高丽之于中国,自汉至今,其君臣多不怀恩,惟挟诈以构祸,在汉时高氏失爵,光武复其王号,旋即寇边,大为汉兵所败;唐尝锡封,随复背叛,以至父子就俘,族姓遂绝;迨宋兴王氏当国,而逼于契丹、女真,甘为奴虏;元世祖入中原,尝救其国于垂亡,而乃妄生疑贰,盗杀信使,屡降屡叛,数遭兵祸。今王颛被弑,奸臣窃命,春秋之义:‘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又何言哉?而其前后使者五至,皆云嗣王遣之。中书宜遣人往问嗣王如何,政令安在,若政令如前,嗣王不为羁囚,则当依前王所言,岁贡马千匹,差其执政以半来朝,明年贡金一百斤、银一万两、良马百匹、细布一万,仍以所拘辽东之民悉送来还,方见王位真而政令行,朕无惑也,否则,弑君之贼之所为将来奸诈,并生肆侮于我边陲,将构大祸于高丽之民也。朕观彼奸臣之计,不过恃沧海重山之险,固故敢逞凶跳梁,以为我朝用兵如汉、唐,不知汉、唐之将长骑射,短舟楫,不利涉海。朕自平华夏,攘胡虏,水陆征伐,所向无前,岂比汉、唐之为?中书其如朕命,遣人往观其所为,且问王之安否。”

永平卫指挥刘广巡边,兵次中兴州,胡兵三百余骑奄至,广率兵奋击之,斩其骑士百余人,擒其平章安童以归,余众溃去。

是岁,户部奏垦田一千五百一十三顷七十九亩。

太仆寺奏孳生马二万一千八百一十六匹。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 李穆子浑 穆兄子询 询弟崇 崇子敏·魏徵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杨仲良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三·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八十·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九十八·佚名
  卷之一千五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七·佚名
  卷之四百八十四·佚名
  卷七十四·司马迁
  郭衍传·魏徵
  卢思道传·魏徵
  赵世延传·宋濂
  张孟兼传·张廷玉
  卷一百九·阿桂
  第二十八章 大时代之没落【唐中叶以后政治社会之各方面】·钱穆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八出 投胶·许自昌

    【绛都春】〔外野服上〕一方保正。喜今日共推。齿德皆尊。本分衣冠。随缘耕凿安时论。猛按着腰间霜刃。发于新硎。问何年遇事。铮铮感奋。劳生扰扰竟何能。鹏翅垂云不自矜。得剑乍如添健仆。肯教世路日兢兢。老夫郓

  • 第十八折 戮义·李玉

    [付扮刽子持刀上]寻常结果千条命,本分生涯一把刀。自家苏州府吴县刽子的便是,祖传行业,官役行刑。红罩甲,火焰浑身;绿飘巾,威风出众。一条青索子,时挂腰间;三尺雪霜刀,常拿手内。入监门,吆喝几声,无数囚徒都丧胆。唤出阱,精光跣剥,

  • 卷五十八·志第十一·天文十一·脱脱

        ◎天文十一   ○流陨二   熙宁元年正月辛卯,星出张西南,如太白,速行入浊没,赤黄。乙未,星出左摄提西,如太白,东南急行,至库楼北没,赤黄,有尾迹。二月戊午,星出常陈南,如太白,西慢行至轩辕东没,赤黄,有尾迹。辛酉,

  • 卷四百六 元祐二年(丁卯,1087)·李焘

      起哲宗元祐二年十月盡其月   冬十月庚辰,觀稻於後苑。   朝散郎致仕劉宗傑落致仕,為比部郎中。(當考其故。)   壬午,以會聖宮奉安神宗皇帝神御,不視朝。   甲申,直龍圖閣、知桂州苗時中為寶文閣待制再任。內侍押

  • 一四六八 直隶总督梁肯堂奏本年并无查缴《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一四六八 直隶总督梁肯堂奏本年并无查缴《通鉴纲目续编》折乾隆五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直隶总督臣梁肯堂跪奏,为遵旨汇奏事。恭照乾隆四十八年三月内奉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

  • 卷八十六·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八十六宋 宋敏求 编政事恩宥四曲赦京畿德音大中十三年正月赦咸通七年大赦咸通八年五月德音咸通十二年五月疏理刑狱勅光启三年七月德音时令令史官条奏每月应所行事诏岁初处分德音开元二十四

  • 卷三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三十三恩赉六【开科一】康熙五十一年四月二十四日丙子上允礼部议覆直省举人贡监生员李长庚陈大庆查克弘等所请特开万寿乡会科每十年一举永着为令以昭旷典以隆文治四月十五日各省举人贡监生

  • 穷达行藏各有志·孔子

    【原文】 逸民①: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②。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③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

  • 卷二·崔子方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经解卷二     宋 崔子方 撰桓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春秋之例继弑君不言即位盖曰先君居是位也不得以其道终则已不忍即其位焉尔桓继弑而即位何也桓弟弑兄臣弑君夺其位而有之则亦无事于不忍矣春秋

  • 卷十四·魏了翁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要义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要义卷十四宋 魏了翁 撰燕礼一郑注燕有二疏推广有四燕礼第六 案上下经注燕有四等目録云诸侯无事而燕一也卿大夫有王事之劳二也卿大夫又有聘而来还与之燕三也四方聘客

  • 士虞礼第十四·佚名

    【题解】 《士虞礼》讲述的是士既葬其父母后返回殡宫而举行的安魂礼。所谓“虞”,就是“安”的意思,安者,安神也。因此,如果说《士丧礼》和《既夕礼》旨在送形而往的话,那么,《士虞礼》则旨在迎神而返。 《士虞礼》经文的结

  • 添品妙法莲华经卷第三·佚名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共笈多译  药草喻品第五  尔时世尊。告摩诃迦叶及诸大弟子。善哉善哉。迦叶。善说如来真实功德。诚如所言。如来复有无量无边阿僧祇功德。汝等若于无量亿劫说不能尽。迦叶当知。如来是诸法之王

  • 说无垢称经卷第六·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如来品第十二  尔时世尊问无垢称言。善男子。汝先欲观如来身故而来至此。汝当云何观如来乎。无垢称言。我观如来都无所见。如是而观。何以故。我观如来非前际来非往后际现在不住。所以者何

  •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八·智顗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八上第二释通名者。经一字也。具存胡音。应云萨达磨分陀利修多罗。萨达磨。此翻妙法。分陀利。此翻莲华。已如上释。修多罗。或云修单兰。或云修妒路。彼方楚夏。此土翻译不同。或言无翻。或言有翻

  • 广志绎·王士性

    地理杂志。全书六卷,实为五卷。明王士性撰。成书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王士性,字恒叔,号太初,又号元白道人,生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卒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浙江临海人。万历五年进士。初授确山县令,治绩卓

  • 韵石斋笔谈·姜绍书

    笔记。明末姜绍书撰。二卷。绍书字二酉,延陵曲阿(今江苏丹阳)人。崇祯间曾在朝为官。奇石收藏家。颜其室曰韵石斋,故以名书。是书共五十八条,多古董家言。仿周密《云烟过眼录》,记吉金乐石,周鼎商彝,考据精审。旁及书法名画

  • 品花宝鉴·陈森

    狭邪小说,六十回。又名《群花宝鉴》、《燕京评花录》、《怡情佚史》。旧说作者名陈森书(见《罗延室笔记》)。但其《梅花梦》传奇则自署“毗陵陈森”,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修订本中指出作者应为陈森,“书”字为“误

  • 中国人的修养·蔡元培

    《中国人的修养》是蔡元培公民道德修养方面的代表作,主要收录他最为重要的道德思想代表作品《华工学校讲义》和《中学修身教科书》,并收录他其他几篇有关道德修养的文章,充分体现了蔡元培先生对于现代中国人应具有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