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略释缘起
大乘起信论略释者,太虚法师讲授于汉上,以少文显示所说要义也。念琛沉迷世苦四十余年,回向自心,实自本论始。忆癸丑春,有友赠以本论疏记会本,教令修习,自得安乐;少阅不审,叹无缘而已!久之、睹世事纷拏,感人情翻覆,反究心地,求所归依。杂观学案,旁搜丹经,纵谈名情,不离我见。一日、偶检案头,得本论裂网疏,已忘何时所置,细意寻绎,此中实有无上妙义。因而购求经典多种,不问性相,随喜披读;奈尘垢已重,指授无师,未了牵缠,终难悟入!然于自性本体,生灭因缘,似亦少分得知。今春、晤陈子元白于汉皋,与谈佛理,顿发信心。随偕李隐尘、陈杏伯、黄葆苍、蒋雨岩诸君,往游匡庐、浙杭、普陀各古刹,始识沙门,尽有高贤。闻太虚名,惜未遇!迨元白归自沪,亟赞太虚法师理趣圆融,功行深妙;组立觉社,发弘教大愿。乃相约礼延来汉,讲授兹论,权设讲坛于杨子街寄庐,自九月四日起,十九日讲讫;虽为略说,参之先德各疏,已无剩义;提挈纲要,别有发明,令人善解易入,不论曾习初闻,皆得顿醒尘梦,善根增长。因更请编订所讲大义,待公同好,广利群迷。琛既为写稿竟,特书其缘起如此。终讲与俱者,黄冈李开侁、宜昌陈裕时、全敬存、王道芸、马中骥,黄安阮毓崧、松滋王国琛,共七人。慕法来听者,尚有比丘四五人,居士六七人。他日广以上因缘,复请普济大众说法于安徽会馆,得接法缘者,更五六百人焉。戊午十月朔,白妙山人王国琛诚斋甫,记于汉上之无我庐。(见觉书第二期)
猜你喜欢 卷第三十三·佚名 序·雍正 十住毗婆沙论 第五卷·佚名 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佚名 大智度論卷第十六·欧阳竟无 佛教最要的一法与中国急需的一事·太虚 日灾祈安道场说法·太虚 放逐天堂·佚名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佚名 相应品第二十九·佚名 卷第二十三·道宣 卷第八·佚名 释氏要览序·道诚 卷之一·密行寂忍 卷九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