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计划

中国实业之开发应分两路进行,(一)个人企业、(二)国家经营是也。凡夫事物之可以委诸个人,或其较国家经营为适宜者,应任个人为之,由国家奖励,而以法律保护之。今欲利便个人企业之发达于中国,则从来所行之自杀的税制应即废止,紊乱之货币立需改良,而各种官吏的障碍必当排去;尤须辅之以利便交通。至其不能委诸个人及有独占性质者,应由国家经营之。今兹所论,后者之事属焉。此类国家经营之事业,必待外资之吸集、外人之熟练而有组织才具者之雇佣、宏大计划之建设,然后能举。以其财产属之国有,而为全国人民利益计以经理之。关于事业之建设运用,其在母财、子利尚未完付期前,应由中华民国国家所雇专门练达之外人任经营监督之责;而其条件,必以教授训练中国之佐役,俾能将来继承其乏,为受雇于中国之外人必尽义务之一。及乎本利清偿而后,中华民国政府对于所雇外人当可随意用舍矣。于详议国家经营事业开发计划之先,有四原则必当留意:

(一)必选最有利之途以吸外资。

(二)必应国民之所最需要。

(三)必期抵抗之至少。

(四)必择地位之适宜。

今据上列之原则,举其计划如下:

(一)筑北方大港于直隶湾。

(二)建铁路统系,起北方大港,迄中国西北极端。

(三)殖民蒙古、新疆。

(四)开浚运河,以联络中国北部、中部通渠及北方大港。

(五)开发山西煤铁矿源,设立制铁、炼钢工厂。

上列五部,为一计划,盖彼此互相关联,举其一有以利其馀也。北方大港之筑,用为国际发展实业计划之策源地;中国与世界交通运输之关键,亦系夫此,此为中枢,其馀四事旁属焉。

兹拟建筑不封冻之深水大港于直隶湾中。中国该部必需此港,国人宿昔感之,无时或忘。向者屡经设计浚渫大沽口沙,又议筑港于岐河口。秦皇岛港已见小规模的实行,而葫芦岛港亦经筹商兴筑。今余所策,皆在上举诸地以外。盖前两者距深水线过远而淡水过近,隆冬即行结冰,不堪作深水不冻商港用;后两者与户口集中地辽隔,用为商港,不能见利。兹所计划之港,为大沽口、秦皇岛两地之中途,青河、,滦河两口之间,沿大沽口、秦皇岛间海岸岬角上。该地为直隶湾中最近深水之一点,若将青河、滦河两淡水远引他去,免就近结冰,使为深水不冻大港,绝非至难之事。此处与天津相去,方诸天津、秦皇岛间少差七八十咪。且此港能借运河以与北部、中部内地水路相连,而秦皇、葫芦两岛则否。以商港论,现时直隶湾中唯一不冻之港,惟有秦皇岛耳。而此港则远胜秦皇、葫芦两岛矣。

由营业上观察,此港筑成,立可获利,以地居中国最大产盐区域之中央故也。在此地所产至廉价之盐,只以日曝法产出;倘能加以近代制盐新法,且可利用附近廉价之煤,则其产额必将大增,而产费必将大减,如此中华全国所用之盐价可更廉。今以本计划遂行之始,仅能成中等商港计之,只此一项实业,已足支持此港而有馀。此外直接附近地域,尚有中国现时已开最大之煤矿(开滦矿务公司),计其产额,年约四百万吨。该公司现用自有之港(秦皇岛),借为输出之路。顾吾人所计划之港,距其矿场较近,倘能以运河与矿区相联,则其运费,方诸陆运至秦皇岛者廉省多矣。不特此也,兹港将来必畅销开滦产煤,则该公司势必仰资此港为其运输出口之所。今天津一处在北方为最大商业之中枢,既无深水海港可言,每岁冬期,封冻数月,亦必全赖此港以为世界贸易之通路。此虽局部需要,然仅以此计,已足为此港之利矣。

顾吾人之理想,将欲于有限时期中发达此港,使与纽约等大。试观此港所襟带控负之地,即足证明吾人之理想能否实现矣。此地西南为直隶、山西两省与夫黄河流域,人口之众约一万万。西北为热河特别区域及蒙古游牧之原,土旷人稀,急待开发。夫以直隶生齿之繁,山西矿源之富,必赖此港为其唯一输出之途。倘将来多伦诺尔、库伦间铁路完成,以与西伯利亚铁路联络,则中央西伯利亚一带皆视此为最近之海港。由是言之,其供给分配区域,当较纽约为大。穷其究竟,必成将来欧亚路线之确实终点,而两大陆于以连为一气。今余所计划之地,现时毫无价值可言。假令于此选地二三百方咪置诸国有,以为建筑将来都市之用,而四十年后,发达程度即令不如纽约,仅等于美国费府,吾敢信地值所涨,已足偿所投建筑资金矣。

中国该部地方,必需如是海港,自不待论。盖直隶、山西、山东西部、河南北部、奉天之一半、陕甘两省之泰半,约一万万之人口,皆未尝有此种海港。蒙古、新疆与夫煤铁至富之山西,亦将全恃直隶海岸,为其出海通衢。若乎沿海、沿江各地稠聚人民,必需移实蒙古、天山一带从事垦殖者,此港实为最近门户,且以由此行旅为最廉矣。

兹港所在,距深水至近,去大河至远,而无河流滞淤,填积港口,有如黄河口、扬子江口时需浚渫之患。自然之障碍,于焉可免。又为干燥平原,民居极鲜,人为障碍丝毫不存,建筑工事,尽堪如我所欲。至于海港、都市两者之工程预算,当有待于专门技士之测勘,而后详细计划可定。

吾人所计划之铁路,由北方大港起,经滦河谷地,以达多伦诺尔,凡三百咪。经始之初,即筑双轨,以海港为出发点,以多伦诺尔为门户,以吸收广漠平原之物产,而由多伦诺尔进展于西北。第一线,向北偏东北走,与兴安岭山脉平行,经海拉尔,以赴漠河。漠河者,产金区域,而黑龙江右岸地也。计其延长,约八百咪。第二线,向北偏西北走,经克鲁伦,以达中俄边境,以与赤塔城附近之西伯利亚铁路相接,长约六百咪。第三<线>,以一干线向西北,转正西,又转西南,沿沙漠北境,以至国境西端之迪化城,长约一千六百咪。地皆平坦,无崇山峻岭。第四线,由迪化迤西以达伊犁,约四百咪。第五线,由迪化东南,超出天山山峡,以入戈壁边境,转而西南走,经天山以南沼地与戈壁沙漠北偏之间一带腴沃之地,以至喀什噶尔;由是更转而东南走,经帕米尔高原以东,昆仑以北,与沙漠南边之间一带沃土,以至于阗,即克里雅河岸。延长约一千二百咪,地亦平坦。第六线,于多伦诺尔、迪化间干线,开一支线,由甲接合点出发,经库伦,以至恰克图,约长三百五十咪。第七线,由干线乙接合点出发,经乌里雅苏台,倾北偏西北走,以至边境,约六百咪。第八线,由干线丙接合点出发,西北走,达边境,约四百咪。兹所计划之铁路,证以“抵抗至少”之原则,实为最与理想相符合者。盖以七千馀咪之路线为吾人计划所定者,皆在坦途。例如多伦诺尔至喀什噶尔之间,且由斯更进之路线,延袤三千馀咪,所经均肥沃之平野,并无高山大河自然之梗阻横贯其中也。

以“地位适宜”之原则言之,则此种铁路,实居支配世界的重要位置。盖将为欧亚铁路系统之主干,而中、欧两陆人口之中心,因以联结。由太平洋岸前往欧洲者,以经此路线为最近;而由伊犁发出之支线,将与未来之印度、欧洲线路(即行经伯达,以通达马斯加斯及海楼府1者)联络[以上地名,现依次译为巴格达、大马士革、开罗。],成一连锁。将来由吾人所计划之港,可以直达好望角城。综观现在铁路,于世界位置上无较此重要者矣。

以“国民需要”之原则言之,此为第一需要之铁路。盖所经地方,较诸本部十八行省尤为广阔。现以交通运输机关缺乏之故,丰富地域,委为荒壤,而沿海沿江烟户稠密省分,麇聚之贫民无所操作,其弃自然之惠泽而耗人力于无为者,果何如乎?倘有铁路与此等地方相通,则稠密省区无业之游民,可资以开发此等富足之地。此不仅有利于中国,且有以利世界商业于无穷也。故中国西北部之铁路系统,由政治上经济上言之,皆于中国今日为必要而刻不容缓者也。

吾人所以置“必选有利之途”之第一原则而未涉及者,非遗弃之也,盖将详为论列,使读者三致意焉耳。今夫铁路之设,间于人口繁盛之区者其利大,间于民居疏散之地者其利微,此为普通资本家、铁路家所恒信;今以线路横亘于荒僻无人之境,如吾人所计划者,必将久延岁月,而后有利可图。北美合众国政府于五十年前,所以给与无垠之土地于铁路公司,诱其建筑横跨大陆干路,以达太平洋岸者,职是之故。余每与外国铁路家、资本家言兴筑蒙古、新疆铁路,彼辈恒有不愿。彼将以为兹路之设,所过皆人迹稀罕,只基于政治上军事上理由,有如西伯利亚铁路之例,而不知铁路之所布置,由人口至多以达人口至少之地者,其利较两端皆人口至多之地为大。兹之事实,盖为彼辈所未曾闻。请详言其理。夫铁路两端人口至多之所,彼此经济情况大相仿佛,不如一方人口至多、他方人口至少者,彼此相差之远。在两端皆人口至多者,舍特种物产此方仰赖彼方之供给而外,两处居民大都生活于自足经济情况之中,而彼此之需要供给不大,贸迁交易,不能得巨利。至于一方人口多而他方人口少者,彼此经济情况,大相迳庭。新开土地从事劳动之人民,除富有粮食及原料品,以待人口多处之所需求而外,一切货物,皆赖他方之繁盛区域供给,以故两方贸易必臻鼎盛。不特此也,筑于两端皆人口至多之铁路,对于人民之多数无大影响,所受益者惟少数富户及商人而已;其在一方人口多而他方人口少者,每筑铁路一咪开始输运,人口多处之众必随之而合群移住于新地,是则此路建筑之始,将充其量以载行客。京奉、京汉两路比较,其明证也。

京汉路线之延长八百有馀咪,由北京直达中国商业聚中之腹地,铁路两端之所包括,皆户集人稠之所;京奉路线长仅六百咪耳,然由人口多处之京、津,开赴人口少处之满洲。前者虽有收益,则不若后者所得之大。以较短之京奉线,方诸较长之京汉线,每年纯利所赢,其超过之数有至三四百万者矣。

故自理则上言之,从利益之点观察,人口众多之处之铁路,远胜于人口稀少者之铁路。然由人口众多之处筑至人口稀少之处之铁路,其利尤大。此为铁路经济上之原则,而铁路家、资本家所未尝发明者也。

据此铁路经济上之新原则,而断吾人所计划之铁路,斯为有利中之最有利者。盖一方联接吾人所计划之港,以通吾国沿海沿江户口至多省分;又以现存之京汉、津浦两路,为此港暨多伦诺尔路线之给养,他方联接大逾中国本部之饶富未开之地。世界他处,欲求似此广漠腴沃之地,而邻近于四万万人口之中心者,真不可得矣。

殖民蒙古、新疆,实为铁路计划之补助,盖彼此互相依倚,以为发达者也。顾殖民政策,除有益于铁路以外,其本身又为最有利之事业。例如北美合众国、加拿大、澳洲及阿尔然丁1等国所行之结果[今译阿根廷。],其成绩至为昭彰。至若吾人之所计划,不过取中国废弃之人力,与夫外国之机械,施于沃壤,以图利益昭著之生产。即以满洲现时殖民言之,虽于杂乱无章之中,虚耗人工地力,不知凡几,然且奇盛;假能以科学上方法行吾人之殖民政策,则其收效,将无伦比。以此之故,予议于国家机关之下,佐以外国练达之士及有军事上组织才者,用系统的方法指导其事,以特惠移民,而普利全国。

土地应由国家买收,以防专占投机之家置土地于无用,而遗毒害于社会。国家所得土地,应均为农庄,长期贷诸移民。而经始之资本、种子、器具、屋宇应由国家供给,依实在所费本钱,现款取偿,或分年摊还。而兴办此事,必当组织数大机关,行战时工场制度,以为移民运输居处衣食之备。第一年不取现值,以信用贷借法行之。

一区之移民为数已足时,应授以自治特权。每一移民,应施以训练,俾能以民主政治的精神,经营其个人局部之事业。

假定十年之内,移民之数为一千万,由人满之省徙于西北,垦发自然之富源,其普遍于商业世界之利,当极浩大。靡论所投资本庞大若何,计必能于短时期中,子偿其母。故以“有利”之原则论,别无疑问也。

以“国民需要”之原则衡之,则移民实为今日急需中之至大者。夫中国现时应裁之兵,数过百万;生齿之众,需地以养。殖民政策于斯两者,固最善之解决方法也。兵之裁也,必须给以数月恩饷,综计解散经费,必达一万万元之巨。此等散兵无以安之,非流为饿莩,则化为盗贼,穷其结果,宁可忍言。此弊不可不防,尤不可使防之无效。移民实荒,此其至善者矣。予深望友好之外国资本家,以中国福利为怀者,对于将来中国政府请求贷款以资建设,必将坚持此旨,使所借款项第一先用于裁兵之途;其不然者,则所供金钱,反以致祸于中国矣。对于被裁百馀万之兵,只以北方大港与多伦诺尔间辽阔之地区,已足以安置之。此地矿源富而户口少,倘有铁路由该港出发以达多伦诺尔,则此等散兵可供利用,以为筑港、建路及开发长城以外沿线地方之先驱者。而多伦诺尔将为发展极北殖民政策之基矣。

此计划包含整理黄河及其支流、陕西之渭河、山西之汾河暨相连诸运河。黄河出口,应事浚渫,以畅其流,俾能驱淤积以出洋海。以此目的故,当筑长堤,远出深海,如美国密西悉比河口然。堤之两岸,须成平行线,以保河辐之划一,而均河流之速度,且防积淤于河底。加以堰闸之功用,此河可供航运,以达甘肃之兰州。同时,水力工业亦可发展。渭河、汾河亦可以同一方法处理之,使于山、陕两省中,为可航之河道。诚能如是,则甘肃与山、陕西省,当能循水道与所计划直隶湾中之商港联络,而前此偏僻三省之矿材物产,均得廉价之运输矣。修理黄河费用或极浩大,以获利计,亦难动人。顾防止水灾,斯为全国至重大之一事。黄河之水,实中国数千年愁苦之所寄。水决堤溃,数百万生灵、数十万万财货为之破弃净尽。旷古以来,中国政治家靡不引为深患者。以故一劳永逸之策,不可不立,用费虽巨,亦何所惜,此全国人民应有之担负也。浚渫河口,整理堤防,建筑石坝,仅防灾工事之半而已;他半工事,则植林于全河流域倾斜之地,以防河流之漂卸土壤是也。

千百年来,为中国南北交通枢纽之古大运河,其一部分现在改筑中者,应由首至尾全体整理,使北方、长江间之内地航运得以复通。此河之改筑整理,实为大利所在。盖由天津至杭州,运河所经皆富庶之区也。

另应筑一新运河,由吾人所计划之港,直达天津,以为内地、诸河及新港之连锁。此河必深而且广,约与白河相类,俾供国内沿岸及浅水航船之用,如今日冬期以外之所利赖于白河者也。河之两岸,应备地以建工厂,则生利者不止运输一事,而土地价格之所得,亦其一端也。

至于建筑之计划预算,斯则专门家之责,兹付阙如。

本计划所举诸业,如筑北方大港,建铁路统系由北方大港以达中国西北极端,殖民蒙古、新疆,与夫开浚运河、改良水道以联络北方大港,之四者所需物料当极浩大。夫煤铁矿源,在各实业国中累岁锐减,而各国亟思所以保存天惠,以遗子孙。如使为开发中国故,凡夫物料所需,取给各国,则将竭彼自为之富源,贻彼后代患。且以欧洲战后,各国再造所费,于实业界能供给之煤铁,行将吸收以尽。故开发新富源,以应中国之特别需求者,势则然也。

直隶、山西无尽藏之煤铁,应以大规模采取之。今假以五万万或十万万元资本,投诸此事业。当中国一般的开发计划进行之始,钢铁销场立即扩大,殊非现时实业界所能供给。试思铁路、都市、商港等之建筑,与夫各种机械器具之应用,所需果当何若。质而言之,则中国开发,即所以起〔启〕各种物品之新需要,而同时不得不就附近原料,谋相当之供给。故制铁、炼钢工厂者,实国家之急需,亦厚利之实业也。

此第一计划,皆依据前此所述之四原则而成。果如世论所云,“一需要即以发生更新之需要,一利益即以增进较多之利益”,则此第一计划,可视为其他更大发展中国计划之先导,后当继续论之。

猜你喜欢
  臧榮緒晉書卷九·汤球
  谏逐客书注释·李斯
  铁围山丛谈卷第二·蔡絛
  大事记续编卷七十五·王祎
  两汉刊误补遗卷二·吴仁杰
  北虏纪·张瀚
  大事记卷十一·吕祖谦
  谈渊·王陶
  第一九九附禀光绪十四年一月二十六日一一四○七—三·佚名
  史记集解卷二十八·裴骃
  卷九十二·司马迁
  东越列传第五十四·司马迁
  卷十四 高丽宾服·李有棠
  卷二百七·佚名
  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妃嫔传第五·陈寿

    孙破虏吴夫人,吴主权母也。本吴人,徙钱唐,早失父母,与弟景居。孙坚闻其才貌,欲娶之。吴氏亲戚嫌坚轻狡,将拒焉,坚甚以惭恨。夫人谓亲戚曰:「何爱一女以取祸乎?如有不遇,命也。」于是遂许为婚,生四男一女。搜神记曰:初,夫人孕而梦月

  • 第十一回 西夏主献女乞和 蒙古军入关耀武·蔡东藩

      却说成吉思汗即位后,大封功臣,除兄弟封王外,以木华黎为首功,博尔术次之,封他为左右万户;其余诸将,按功给赏,共九十五人,各封千户。又因术撤带临敌敢先,得平汪罕、乃蛮两大部,特命他世统兀鲁兀四千人,又赏他一个特别的禁脔。

  •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杨士奇

    洪熙元年六月辛亥以即位遣使赍敕谕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曰今不幸大行皇帝宾天亲王文武群臣军民耆老遵遗诏累笺劝进朕以宗社生民之重仰承遗命俯徇舆情已于六月十二日祗嗣皇帝位乡国之勋臣受先皇帝付托之重守备南京厥任匪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十六·佚名

    正德元年八月戊申朔祭 大社 大稷○户部言前此边关有警尝调三屯等营游兵千余戍守古北口隆庆卫舍余二百二十九人戍守白羊口今既无事宜罢归以省粮饷从之○己酉巡抚大同右副都御史欧信奏大同各路十六城堡每岁仓储通夏税秋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六·佚名

    万历十五年五月庚寅朔○辛卯 上御经筵○以端阳令节赐三辅臣申时行等象牙扇红罗织金扇袋艾虎及讲官朱赓等五员各画扇彩绦艾虎有差○礼科都给事中王三余题今岁风霾先示火光继报西晋地震平凉天鼓厂内失火焚烧太多火星示

  • 卷之一千四百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十七·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十七     宋 萧常 撰列传十二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人少孤与母居好郑氏学仕郡上计掾州辟为从事以父冏昔为郡功曹值羌戎乱身卫郡将战殁加维官中郎参本郡军事建兴六年

  • 二七七 陕西学政嵇承谦奏随棚查出应禁书籍折·佚名

    二七七 陕西学政嵇承谦奏随棚查出应禁书籍折乾隆四十年七月十九日陕西学政臣嵇承谦跪奏,为随棚查出应禁书籍,恭折奏明事。窃臣于上年十二月内承准礼部札开,钦奉上谕:如有收藏明末国初悖谬之书,急宜及早交出,槩置不究,并不追

  • 卷九·胡一桂

    钦定四库全书史纂通要卷九元 胡一桂 撰蜀汉汉昭烈姓刘名备字玄德涿郡人祖雄父弘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後【胜子正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酧金失侯因家焉】因献帝为曹丕簒逆【庚子十月】蜀中传言献帝已遇害於是发丧制

  • 卷六十六·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六十六 唐 张守节 撰 伍子胥列传第六     史记六十六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後世有名於楚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传费无忌

  • 李时传·张廷玉

    李时,字宗易,河北任丘人。父亲李蓕,进士出身,做过莱州知府。李时本人考中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改选庶吉士,授职编修。正德年间,做过侍读、右谕德。世宗即位后,充任讲官,不久升为侍读学士。嘉靖三年(1524)升为礼部右侍郎,不久因

  • 卷五十八·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五十八雍正五年六月上谕五十道初一日奉上谕近有不法匪类造作讹言一人煽惑衆口喧腾以致人心惊惶良民受累如京城之讹传挑选秀女赐西洋人浙江之讹传海宁屠城此等邪说不可枚举此必奸恶之

  • 卷二十八·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二十八    明 湛若水 撰 进徳业三 左传庄公八年夏师及齐师围郕郕降于齐师仲庆父请伐齐师公曰不可我实不徳齐师何罪罪我之由夏书曰臯陶迈种徳徳乃降姑务脩徳以待时乎

  • 外篇&middot;骈拇第八·庄子

    [题解]《骈拇》以篇首二字名篇,《骈拇》篇宗旨在阐述顺性无为,因任自然的原理,反对以仁义等人为枷索去破坏人性。全篇分四个层次:先讲仁义对人性来说如同骄拇枝指、附赘悬疣一样,不仅是多余的,而且是有害的

  • 卷三十·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三十宣公十有四年春卫杀其大夫孔达【左传】十四年春孔达缢而死衞人以説于晋而免【以杀告故免于伐】遂告于诸侯曰寡君有不令之臣达构我敝邑于大国既伏其罪矣敢告卫人以为成劳复室其子【以逹

  • 卷之十·即非如一

    嘉兴大藏经 即非禅师全录即非禅师全录卷之十门人明洞性安性节明觉明幢同编赞达磨大师竖起擎天铁脊梁谩将皮髓强分张九春果满菩提树五叶花敷遍界香昔年少室冷坐刚被神光觑破今日万里东来多少衲僧蹉过分皮与分髓特地起

  • 道光晋江县志·周学曾

    周学曾撰,七十七卷,晋江地方志

  • 山家清事·林洪

    宋·林洪撰。所谈之事,亦俗亦雅,将相鹤、种竹、酒具、泉源、插花、诗筒、食豚……统统列入清事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