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一)

《近思录》卷十一教学之道,凡二十一条。明道言:“凡立言,欲涵蓄意思。不使知德者厌,无德者惑。”今按:教者必为学者留地步,且让学者自求,教者只开示门路,不烦多言。引其端,使学者自启自发。果学者愚无知,多言亦适以增惑。谢上蔡言:“言教不如身教”,亦此意。惟身教有限,言教多方,上蔡言终不如明道此条之涵意深长。西方哲学好尽言,一若己言无不是,而闻者不易知,故有逻辑,又尚组织,使人必知,又难辨,不为学者留地步。于是乃有我爱吾师我尤爱真理之名言。实则纵谓我发现真理,亦可谓乃由师启之,又何必定谓我是而师非乎。抑且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有难尽,人或不知。孔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贵以所知为教,仍待学者之自求。双方各宜有涵蓄始是。

明道又言:“子厚以礼教学者最善。使学者先有所据守。”今按:学者自有据守,则不必尽赖之师矣。据守之于身,则言教不如身教,不如改言学于言不如学于身。学于身,则不啻学于己矣。《论语》第一章首句即言:“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此须学者反求之身,自作考验。悦与不悦,必待学者自知之,非师之所能强。今人则又谓客观始得真理。如孔子言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只是自身经验,令人亦亲验之,不强人以必信,此为对学者留地步,亦可谓是礼。今人则反以为孔子言不逻辑,无组织,乃主观武断。不知教在己,而学则在人,故朱子编此目必以教学连言也。

明道又曰:“语学者以所见未到之理,不惟所闻不深彻,反将理低看了。”今按:如孔子言仁,因学者各人境界不同,故所语亦异。今人则必依西方哲学为例,来作篇孔子仁的哲学,或孔子仁的思想之类。若谓孔子言仁,不明不尽,无组织,无系统,如彼言乃可使人知。但确是亦把仁字的地位看低了。西方人确亦看低了他们所谓的真理,故使人人各自要来发明一真理,而至今无定见,此真理则依然在争论中。然则又何以为教,又何以为学。

伊川言:“说书必非古意,转使人薄。学者须是潜心积虑,优游涵养,使之自得。今一日说尽,只是教得薄。至如汉时说下帷讲诵,犹未必说书。”今按:教者须教得学者优游涵养,自己心智成长,始能自得,此是厚。一口把道理说尽,反令学者薄了。西方人著书必好说尽,教书仍好说尽。又好以集会演说来讲学,人持一说,各求说尽,彼此间相比多争。说者非以为教,听者亦非以为学,是为表现,或称创造。自中国古人言之,恐亦当谓之薄矣。

猜你喜欢
  卷八 咸有一德第八·孔颖达
  学庸正说卷中·赵南星
  平书卷八文艺篇下·王源
  提要·陆淳
  左传折诸卷十四·张尚瑗
  卷二·杨复
  提要·吕祖谦
  哀公·哀公十一年·左丘明
  隐公·隐公七年·左丘明
  贤护分受持品第五·佚名
  旃陀罗引·朱棣
  佛法与哲学·太虚
  第六十三卷·佚名
  大妄语决堕地狱·印光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赌棋山庄词话卷十二·谢章铤

    集句词 填词有即集词句者,且有通阕只集一人之句者。然他人寥寥数篇,至竹垞则专集诗句,既工且多。第考之临川集,荆公已启其端。咏梅甘露歌三首,草堂菩萨蛮一首,皆是集句。甘露歌云:“天寒日暮山谷里。的皪愁成水。地

  • 静思集巻四·郭钰

    (元)郭钰 撰○七言古送刘掾归休人生无如食禄好何似逄萌挂冠早山林朝市将无同英雄不向尘中老闻君拂衣归故林徃事欲说谁知心一代文章尘土梦百年富贵浮云阴君今住近青原下庭竹窓梅絶潇洒几回清夜梦故人故人天上骑骢马丹心

  • 卷首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千叟宴诗卷首二聨句诗千叟宴聨句用柏梁体【有序】寅荷昊苍眷佑之长衍之数五十仰承祖德孳培之旧予有臣三千爰稽家法以开筵共迓天恩而益夀式举柏梁之咏代拈茶宴之题维时启韶嵗之奋生近中天而已盛弧眀见

  • 御选元诗卷二十六·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二十六七言古诗二吴澄雪谷早行为张允中作路絶人踪失闗隘槎枒老树森矛介两间寥廓浄无尘谁翦天花徧飞洒风絮当头零乱舞兹游浪説平生快蹇驽瘦骨真耐寒踏破鸿蒙新色界应不是奇谋李常侍夜发文城薄淮

  • 卷一百九十一·列传第七十八·良吏一·宋濂

        ◎良吏一   自古国家上有宽厚之君,然后为政者得以尽其爱民之术,而良吏兴焉。班固有曰:“汉兴,与民休息,凡事简易,禁罔疏阔,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先,故文、景以后,循吏辈出。”其言盖识当时之治体矣。   元初风

  • 提要·王铚

      王铚(生卒年不详),字性之,汝阴(今属河南)人。绍兴(1131-1162)初,官迪功郎,权枢密院编修官。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王铚少而博学,善诗论,强记闻,著有《默记》、《补侍儿小名录》,《雪溪集》、《四六话》。《宋史

  • 卷之二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七·阿桂

    八月壬午董天弼奏言【臣】查巴朗拉为鄂克什瓦寺交界之处山梁险峻若遽用力仰攻贼人加意防守未免稍延时日惟距卧龙闗四十余里山神地方别有小路可以绕出巴朗拉之后由此潜进则小金川已失其险并与达木巴宗声势可以接连【

  • 一八 落花生·周作人

    传说鲁迅最爱吃糖,这自然也是事实,他在南京的时候常常花两三角钱到下关“办馆”买一瓶摩尔登糖来吃,那扁圆的玻璃瓶上面就贴着写得怪里怪气的这四个字。那时候这糖的味道的确不差,比现今的水果糖仿佛要鲜得多,但事隔四五十

  • 萧子显传·李延寿

    萧子显字景陽,是萧子范的弟弟。幼年聪慧,萧嶷很偏爱他。七岁的时候,封为宁都县侯,梁朝天监初年,降为子爵。位居太尉录事参军。萧子显身高八尺,状貌很文雅,好学,很善于写文章。曾著有《鸿序赋》,尚书令沈约见到后称赞说:“可以称

  • 卷三十四·郑玉

    <经部,春秋类,春秋阙疑>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阙疑卷三十四    元 郑玉 撰昭公 公名裯襄公之子景王四年即位諡法威仪恭明曰昭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戌卫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

  • 卷十二·顾镇

    <经部,诗类,虞东学诗  钦定四库全书虞东学诗卷十二宗人府主事顾镇撰鲁颂郑康成曰鲁者少昊挚之墟也昔周公归政成王封其元子伯禽于鲁其封域在禹贡徐州大野蒙羽之野十九世至僖公当周惠王襄王时遵伯禽之法养四种之马牧

  • 宣公·宣公九年·左丘明

    【经】九年春王正月,公如齐。公至自齐。夏,仲孙蔑如京师。齐侯伐莱。秋,取根牟。八月,滕子卒。九月,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会于扈。晋荀林父帅师伐陈。辛酉,晋侯黑臀卒于扈。冬十月癸酉,卫侯郑卒。宋人围滕。楚子伐郑

  • 入定不定印经·佚名

      唐 义净译  大周新翻三藏圣教序    御制  盖闻。大乘奥典。光秘赜于琼编。三藏玄枢。著灵文于宝偈。斯乃牢笼系象。演畅幽深。虽第一义空。名言之路双绝。诸法无相。听说之理兼忘。然则。发启善根。寔资

  • 佛说如意宝总持王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睹史多天宫中。与妙住等无数千菩萨摩诃萨俱。是诸菩萨摩诃萨。皆得具足诸法转不退轮。一生当得无上正等正觉。是时复有无量天众并诸营从亦来

  • 文殊所说最胜名义经卷上·佚名

    文殊所说最胜名义经宋 金总持等译文殊所说最胜名义经宋西天三藏明因妙善普济法师金总持等奉 诏译归命妙吉祥  所说最胜义金刚掌菩萨  降伏诸魔众身涌遍三界  秘密王自在目若青莲叶  面如莲华敷执持金刚杵 

  • 一得集·心禅

    医案。清释心禅撰。三卷。心禅,南海普陀山僧人。侨居杭州多年,以医名于时。此书撰成于光绪十五年(1889)。约三万余言。卷上载医论十七篇,首论庸医误人之害,主张临证必先读医书,提出德以治身,药以治病等观点。次论治喉

  • 左氏传续说·吕祖谦

    十二卷。宋吕祖谦撰。此书是续《左氏传说》而作,以补《传说》之未及,故名为《续说》。此书为吕氏晚年所作,其体例一仍《传说》,亦随文解义,但其议论则稍不及《传说》之阔大。卷首《纲领》称“《左传》字字缜密”,“一部《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