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答姚际虞问(二则)

问一:临终时如何使一念不乱生西?  答一:一、平时念佛专一,或能入定;二、信心坚固,愿力真切。

问二:每日念佛数时,总觉散乱不定,如何能不散乱,临终决定往西?  答二:一、每日念佛以有恒为要,多看净土经典,更能七日为期专心致念,久之定能达到一心不乱。二、多做利人事业,维护三宝,皆回向往生。(程心勉记)(见海刊二十六卷六七期合刊)


猜你喜欢
  增壹阿含经卷第七·佚名
  佛说胜军王所问经·佚名
  黔南会灯录目录·善一如纯
  叙·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十三卷·宝亮
  菩提资粮论卷第六·龙树
  佛说太子和休经·佚名
  卷第十五·元来
  住鼎州梁山廓庵和尚十牛图颂(并)序·廓庵师远
  卷第十·佚名
  弘明集卷第三·僧祐
  卷第二·志磐
  卷第八十五·佚名
  卷三·佚名
  卷第五十九·德清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五十六·徐世昌

    查慎行查慎行,初名嗣琏,字夏重,又字悔余,号初白,海宁人。康熙中以举人召直南书房。癸未赐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有《敬业堂集》。(王渔洋曰:“夏重诗,黄晦木先生常比之剑南。余谓以近体论,剑南奇创之才,夏重或逊

  • 卷四十六·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四十六目录闲适类题王荆公半山图【宋刘宰】题沈公雅卜居图【宋朱子】题黄花幽居图【金李献甫】山居杂画诗【元元好问六首】题山居图【元范梈】题娄仲英山居图【元成廷珪】题山居图【元

  • 卷三十·志第十一·礼三·脱脱

        ◎礼三   ○宗庙 禘袷 朝享 时享仪   金初无宗庙。天辅七年九月,太祖葬上京宫城之西南,建宁神殿于陵上,以时荐享。自是诸京皆立庙,惟在京师者则曰太庙。天会六年,以宋二帝见太祖庙者,是也。或因辽之故庙

  • 卷三十四 志九·赵尔巽

      表略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一·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五十三·佚名

    万历四十五年正月丁卯朔 上免朝贺大学士方从哲诣仁德门行叩头礼是日以元旦令节颁赐二辅臣上尊珍馔 升吏部郎中梁克从为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 戊辰兵部覆参高家堡失事各官先是套虏沙计紏合各部人犯本堡迤东地方本营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六·佚名

    万历四十一年三月己未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官祭 裕陵○予后军都督府带俸都督同知陈承恩祭葬承恩 仁圣皇太后亲侄也○封庆符王承鱼□勿嫡第二子宣壑为庆符王长子在金□闻为镇国将军在□金亻汶□在錣鼐金□异鼐<釒伊>禋

  • 卷之三百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经

  • 第九章 两汉的学术·吕思勉

    不论什么事情,都有创业和守成的时代。创业时代,诸家并起,竞向前途,开辟新路径;到守成时代,就只是咀嚼、消化前人所已发明的东西了。两汉时代的学术,正是如此。当战国时代,百家并起,而秦是用商鞅而强国,用李斯而得天下的;秦始皇又

  • 卷第二·董仲舒

    竹林第三春秋之常辞也,不予夷狄,而予中国为礼,至邲之战,偏然反之,何也?”曰:“春秋无通辞,从变而移,今晋变而为夷狄,楚变而为君子,故移其辞以从其事。夫庄王之舍郑,有可贵之美,晋人不知其善,而欲击之,所救已解,如挑与之战,此无善善之心

  •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孔子

    【原文】 子华①使于齐,冉子②为其母请粟③。子曰:“与之釜④”请益。日:“与之庾⑤”。”冉子与之粟五秉6。子曰:“赤之适7齐也,乘肥马8,衣9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10急不继富。” 【注释】 ①子华:孔子的学生,姓公西,名赤,字子

  • 诗与政治·孔子

    【原文】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注释】 《诗》三百:《诗》指《诗经》,《诗经》共有诗305篇。这里说“三百”是举其整数。蔽:概括。思无邪:原本是《诗经鲁颂同》中的一句;孔子借来评论整部《诗经》。“

  • 卷四百九十·佚名

    △第三分善现品第三之九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四无碍解。何等为四。一者义无碍解。二者法无碍解。三者词无碍解。四者辩无碍解。善现,如是四无碍解。若无所得而为方便。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 卷第二十二·佚名

    嘉兴大藏经 百痴禅师语录 百痴禅师语录卷第二十二 嗣法门人超宣等编 偈下 示本瑞禅人 莫于门外觅三车觌体全彰妙法华我见本光瑞如此笑挥松尘动烟霞 挽居士胡万德 萧飒金风入幕来貔貅队里一星摧寒光渐灭原常在浩气虽

  • 求幸福斋随笔·何海鸣

    《求幸福斋随笔》作者是民国前期亦官亦民允文允武的“奇人”,《求幸福斋随笔》是他在亡命期间所作笔记杂俎的结集。内容涉猎极广,尤以丑诋当道,针砭时弊占相当篇幅,如战局分析、戏曲评论、名人秘闻、“娼政”讨论,以至所谓

  • 分隶偶存·万经

    二卷。书论。清代万经撰。经(1659—1741年),字授一,别字九沙,浙江鄞县人,万斯大之子。康熙进士,官翰林院编修。自幼濡染家学,博通经史,兼精金石学,工于汉隶,雄视江南。恐隶法失传,广采书法、金石著述及正史、文集、地志等不下百

  • 礼记要义·魏了翁

    三十一卷。宋魏了翁撰。《宋史·儒林传》载了翁《九经要义》,明代已不全。《四库提要》著录《周易》、《尚书》、《仪礼》、《春秋》、《左传》四种,而《礼记》缺残。后阮元从宋刻影抄,并撰《提要》一篇进呈,原书三十

  • 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经·佚名

    全一卷。宋代施护译。又作佛为娑伽罗龙经、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法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系佛陀于龙宫为娑伽罗龙王所说,谓诸法之自性为幻化、不可思议、无所生、无主宰、无有我、无碍、无生、无灭、无色、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