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五十九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五十九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上来至大愿大行皆得相续。通答普慧二百问说分竟。下结劝修学。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七

佛子。若有众生得闻此法。闻已信解。解已修行。必得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以如说修行故。佛子。若诸菩萨不如说行。当知是人於佛菩提则为永离。是故菩萨应如说行。佛子。此一切菩萨功德行处决定义华。普入一切法。普生一切智。超诸世间。离二乘道。不与一切诸众生共。悉能照了一切法门。增长众生出世善根。离世间法门品应尊重。应听受。应诵持。应思惟。应愿乐。应修行。若能如是当知是人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说此品时佛神力故及此法门法如是故。十方无量无边阿僧祇世界皆大震动。大光普照。尔时十方诸佛。皆现普贤菩萨前。赞言善哉善哉。佛子。乃能说此诸菩萨摩诃萨功德行处决定义华普入一切佛法出世间法门品。佛子。汝已善学此法。善说此法。汝以威力护持此法。我等诸佛悉皆随喜。如我等诸佛随喜於汝。一切诸佛悉亦如是。佛子。我等诸佛悉共同心护持此经。令现在未来诸菩萨众未曾闻者皆当得闻。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承佛神力。观察十方一切大众洎於法界而说颂言。

於无量劫修苦行  从无量佛正法生  令无量众住菩提  彼无等行听我说  供无量佛而舍着  广度群生不作想  求佛功德心无依  彼胜妙行我今说  离三界魔烦恼业  具胜功德最胜行  灭诸痴惑心寂然  我今说彼所行道  永离世间诸诳幻  种种变化示众生  心生住灭现众事  说彼所能令众喜  见诸众生生老死  烦恼忧横所缠迫  欲令解脱教发心  彼功德行应听受  施戒忍进禅智慧  方便慈悲喜舍等  百千万劫常修行  彼人功德仁应听  千万亿劫求菩提  所有身命皆无吝  愿益群生不为己  彼慈愍行我今说  无量亿劫演其德  如海一滴未为少  功德无比不可喻  以佛威神今略说  其心不高下  求道无厌倦  普使诸众生  住善增净法  智慧普饶益  如树如河泉  亦如於大地  一切所依处  菩萨如莲华  慈根安隐茎  智慧为众蕊  戒品为香洁  佛放法光明  令彼得开敷  不着有为水  见者皆欣乐  菩萨妙法树  生於直心地  信种慈悲根  智慧以为身  方便为枝干  五度为繁密  定叶神通华  一切智为果  最上力为茑  垂阴覆三界  菩萨师子王  白净法为身  四谛为其足  正念以为颈  慈眼智慧首  顶系解脱缯  胜义空谷中  吼法怖众魔  菩萨为商主  普见诸群生  在生死旷野  烦恼险恶处  魔贼之所摄  痴盲失正道  示其正直路  令入无畏城  菩萨见众生  三毒烦恼病  种种诸苦恼  长夜所煎迫  为发大悲心  广说对治门  八万四千种  灭除众苦患  菩萨为法王  正道化众生  令远恶修善  专求佛功德  一切诸佛所  灌顶受尊记  广施众圣财  菩提分珍宝  菩萨转法轮  如佛之所转  戒毂三昧辋  智庄慧为剑  既破烦恼贼  亦殄众魔怨  一切诸外道  见之无不散  菩萨智慧海  深广无涯际  正法味盈洽  觉分宝充满  大心无边岸  一切智为潮  众生莫能测  说之不可尽  菩萨须弥山  超出於世间  神通三昧峰  大心安不动  若有亲近者  同其智慧色  迥绝众境界  一切无不睹  菩萨如金刚  志求一切智  信心及苦行  坚固不可动  其心无所畏  饶益诸群生  众魔与烦恼  一切悉摧灭  菩萨大慈悲  譬如重密云  三明发电光  神足震雷音  普以四辩才  雨八功德水  润洽於一切  令除烦恼热  菩萨正法城  般若以为墙  惭愧为深堑  智慧为却敌  广开解脱门  正念恒防守  四谛坦王道  六通集兵仗  复建大法幢  周回徧其下  三有诸魔众  一切无能入  菩萨迦楼罗  如意为坚足  方便勇猛翅  慈悲明净眼  住一切智树  观三有大海  搏撮天人龙  安置涅盘岸  菩萨正法日  出现於世间  戒品圆满轮  神足速疾行  照以智慧光  长诸根力药  灭除烦恼暗  消竭爱欲海  菩萨智光月  法界以为轮  游於毕竟空  世间无不见  三界识心内  随时有增减  二乘星宿中  一切无俦匹  菩萨大法王  功德庄严身  相好皆具足  人天悉瞻仰  方便清净目  智慧金刚杵  於法得自在  以道化群生  菩萨大梵王  自在超三有  业惑悉皆断  慈舍靡不具  处处示现身  开悟以法音  於彼三界中  拔诸邪见根  菩萨自在天  超过生死地  境界常清净  智慧无退转  绝彼下乘道  受诸灌顶法  功德智慧具  名称靡不闻  菩萨智慧心  清净如虚空  无性无依处  一切不可得  有大自在力  能成世间事  自具清净行  令众生亦然  菩萨方便地  饶益诸众生  菩萨慈悲水  浣涤诸烦恼  菩萨智慧火  烧诸惑习薪  菩萨无住风  游行三有空  菩萨如珍宝  能济贫穷厄  菩萨如金刚  能摧颠倒见  菩萨如璎珞  庄严三有身  菩萨如摩尼  增长一切行  菩萨德如华  常发菩提分  菩萨愿如鬘  恒系众生首  菩萨净戒香  坚持无缺犯  菩萨智涂香  普熏於三界  菩萨力如帐  能遮烦恼尘  菩萨智如幢  能摧我慢敌  妙行为缯彩  庄严於智慧  惭愧作衣服  普覆诸群生  菩萨无碍乘  巾之出三界  菩萨大力象  其心善调伏  菩萨神足马  腾步超诸有  菩萨说法龙  普雨众生心  菩萨优昙华  世间难值遇  菩萨大勇将  众魔悉降伏  菩萨转法轮  如佛之所转  菩萨灯破暗  众生见正道  菩萨功德河  恒顺正道流  菩萨精进桥  广度诸群品  大智与弘誓  共作坚牢船  引接诸众生  安置菩提岸  菩萨游戏园  真实乐众生  菩萨解脱华  庄严智宫殿  菩萨如妙药  灭除烦恼病  菩萨如雪山  出生智慧药  菩萨等於佛  觉悟诸群生  佛心岂有他  正觉觉世间  如佛之所来  菩萨如是来  亦如一切智  以智入普门  菩萨善开导  一切诸群生  菩萨自然觉  一切智境界  菩萨无量力  世间莫能坏  菩萨无畏智  知众生及法  一切诸世间  色相各差别  音声及名字  悉能分别知  虽离於名色  而现种种相  一切诸众生  莫能测其道  如是等功德  菩萨悉成就  了性皆无性  有无无所着  如是一切智  无尽无所依  我今当演说  令众生欢喜  虽知诸法相  如幻悉空寂  而以悲愿心  及佛威神力  现神通变化  种种无量事  如是诸功德  汝等应听受  一身能示现  无量差别身  无心无境界  普应一切众  一音中具演  一切诸言音  众生语言法  随类皆能作  永离烦恼身  而现自在身  知法不可说  而作种种说  其心常寂灭  清净如虚空  而普庄严剎  示现一切众  於身无所着  而能示现身  一切世间中  随应而受生  虽生一切处  亦不住受生  知身如虚空  种种随心现  菩萨身无边  普现一切处  常恭敬供养  最胜两足尊  香华众妓乐  幢幡及宝盖  恒以深净心  供养於诸佛  不离一佛会  普在诸佛所  於彼大众中  问难听受法  闻法入三昧  一一无量门  起定亦复然  示现无穷尽  智慧巧方便  了世皆如幻  而能现世间  无边诸幻法  示现种种色  亦现心及语  入诸想网中  而恒无所着  或现初发心  利益於世间  或现久修行  广大无边际  施戒忍精进  禅定及智慧  四梵四摄等  一切最胜法  或现行成满  得忍无分别  或现一生系  诸佛与灌顶  或现声闻相  或复现缘觉  处处般涅盘  不舍菩提行  或现为帝释  或现为梵王  或天女围绕  或时独宴默  或现为比丘  寂静调其心  或现自在王  统理世间法  或现巧术女  或现修善行  或现受五欲  或现入诸禅  或现初始生  或少或老死  若有思议者  心疑发狂乱  或现在天宫  或现始降神  或入或住胎  成佛转法轮  或生或涅盘  或现入学堂  或在婇女中  或离俗修禅  或坐菩提树  自然成正觉  或现转法轮  或现始求道  或现为佛身  宴坐无量劫  或修不退道  积集菩提具  深入无数劫  皆悉到彼岸  无量劫一念  一念无量劫  一切劫非劫  为世示现劫  无来无积集  成就诸劫事  於一微尘中  普见一切佛  十方一切处  无处而不有  国土众生法  次第悉皆见  经无量劫数  究竟不可尽  菩萨知众生  广大无有边  彼一众生身  无量因缘起  如知一无量  一切悉亦然  随其所通达  教诸未学者  悉知众生根  上中下不同  亦知根转移  应化不应化  一根一切根  展转因缘力  微细各差别  次第无错乱  又知其欲解  一切烦恼习  亦知去来今  所有诸心行  了达一切行  无来亦无去  既知其行已  为说无上法  杂染清净行  种种悉了知  一念得菩提  成就一切智  住佛不思议  究竟智慧心  一念悉能知  一切众生行  菩萨神通智  功力已自在  能於一念中  往诣无量剎  如是速疾往  尽於无数劫  无处而不周  莫动毫端分  譬如工幻师  示现种种色  於彼幻中求  无色无非色  菩萨亦如是  以方便智幻  种种皆示现  充满於世间  譬如净日月  皎镜在虚空  影现於众水  不为水所杂  菩萨净法轮  当知亦如是  现世间心水  不为世所杂  如人睡梦中  造作种种事  虽经亿千岁  一夜未终尽  菩萨住法性  示现一切事  无量劫可极  一念智无尽  譬如山谷中  及以宫殿间  种种皆响应  而实无分别  菩萨住法性  能以自在智  广出随类音  亦复无分别  如有见阳焰  想之以为水  驰逐不得饮  展转更增渴  众生烦恼心  应知亦如是  菩萨起慈愍  救之令出离  观色如聚沫  受如水上泡  想如热时焰  诸行如芭蕉  心识犹如幻  示现种种事  如是知诸蕴  智者无所着  诸处悉空寂  如机关动转  诸界性永离  妄现於世间  菩萨住真实  寂灭第一义  种种广宣畅  而心无所依  无来亦无去  亦复无有住  烦恼业苦因  三种恒流转  缘起非有无  非实亦非虚  如是入中道  说之无所着  能於一念中  普现三世心  欲色无色界  一切种种事  随顺三律仪  演说三解脱  建立三乘道  成就一切智  了达处非处  诸业及诸根  界解与禅定  一切至处道  宿命念天眼  灭除一切惑  知佛十种力  而未能成就  了达诸法空  而常求妙法  不与烦恼合  而亦不尽漏  广知出离道  而以度众生  於此得无畏  不舍修诸行  无谬无违道  亦不失正念  精进欲三昧  观慧无损减  三聚皆清净  三世悉明达  大慈愍众生  一切无障碍  由入此法门  得成如是行  我说其少分  功德庄严义  穷於无数劫  说彼行无尽  我今说少分  如大地一尘  依於佛智住  起於奇特想  修行最胜行  具足大慈悲  精勤自安隐  教化诸含识  安住净戒中  具诸授记行  能入佛功德  众生行及剎  劫世悉亦知  无有疲厌想  差别智总持  通达真实义  思惟说无比  寂静等正觉  发於普贤心  及修其行愿  慈悲因缘力  趣道意清净  修行波罗蜜  究竟随觉智  证知力自在  成无上菩提  成就平等智  演说最胜法  能持具妙辩  逮得法王处  远离於诸着  演说心平等  出生於智慧  变化得菩提  住持一切劫  智者大欣慰  深入及依止  无畏无疑惑  了达不思议  巧密善分别  善入诸三昧  普见智境界  究竟诸解脱  游戏诸通明  缠缚悉永离  园林恣游处  白法为宫殿  诸行可欣乐  现无量庄严  於世心无动  深心善观察  妙辩能开演  清净菩提印  智光照一切  所住无等比  其心不下劣  立智如大山  种德若深海  如宝安住法  被甲誓愿心  发起於大事  究竟无能坏  得授菩提记  安住广大心  秘藏无穷尽  觉悟一切法  世智皆自在  妙用无障碍  众生一切剎  及以种种法  身愿与境界  智慧神通等  示现於世间  无量百千亿  游戏及境界  自在无能制  力无畏不共  一切业庄严  诸身及身业  语及净修语  以得守护故  成办十种事  菩萨心初发  及以心周徧  诸根无散动  获得最胜根  深心增胜心  远离诸谄诳  种种决定解  普入於世间  舍彼烦恼习  取兹最胜道  巧修使圆满  逮成一切智  离退入正位  决定证寂灭  出生佛法道  成就功德号  道及无量道  乃至庄严道  次第善安住  悉皆无所着  手足及腹藏  金刚以为心  被以慈哀甲  具足众器仗  智首明达眼  菩提行为耳  清净戒为鼻  灭暗无障碍  辩才以为舌  无处不至身  最胜智为心  行住修诸业  道场师子座  梵卧空为住  所行及观察  普照如来境  徧观众生行  奋迅及哮吼  离贪行净施  舍慢持净戒  不瞋常忍辱  不懈恒精进  禅定得自在  智慧无所行  慈济悲无倦  喜法舍烦恼  於诸境界中  知义亦知法  福德悉成满  智慧如利剑  普照乐多闻  明了趣向法  知魔及魔道  誓愿咸舍离  见佛与佛业  发心皆摄取  离慢修智慧  不为魔力持  为佛所摄持  亦为法所持  现住兜率天  又现彼命终  示现住母胎  亦现微细趣  现生及微笑  亦现行七步  示修众技术  亦示处深宫  出家修苦行  往诣於道场  端坐放光明  觉悟诸群生  降魔成正觉  转无上法轮  所现悉已终  入於大涅盘  彼诸菩萨行  无量劫修习  广大无有边  我今说少分  虽令无量众  安住佛功德  众生及法中  毕竟无所取  具足如是行  游戏诸神通  毛端置众剎  经於亿千劫  掌持无量剎  徧往身无倦  还来置本处  众生不知觉  菩萨以一切  种种庄严剎  置於一毛孔  真实悉令见  复以一毛孔  普纳一切海  大海无增减  众生不娆害  无量铁围山  手执碎为尘  一尘下一剎  尽此诸尘数  以此诸尘剎  复更末为尘  如是尘可知  菩萨智难量  於一毛孔中  放无量光明  日月星宿光  摩尼珠火光  及以诸天光  一切皆映蔽  灭诸恶道苦  为说无上法  一切诸世间  种种差别音  菩萨以一音  一切皆能演  决定分别说  一切诸佛法  普使诸群生  闻之大欢喜  过去一切劫  安置未来今  未来现在劫  回置过去世  示现无量剎  烧然及成住  一切诸世间  悉在一毛孔  去来及现在  一切十方佛  靡不於身中  分明而显现  深知变化法  善应众生心  示现种种身  而皆无所着  或现於六趣  一切众生身  释梵护世身  诸天人众身  声闻缘觉身  诸佛如来身  或现菩萨身  修行一切智  善入软中上  众生诸想网  示现成菩提  及以诸佛剎  了知诸想网  於想得自在  示修菩萨行  一切方便事  示现如是等  广大诸神变  如是诸境界  举世莫能知  虽现无所现  究竟转增上  随顺众生心  令行真实道  身语及与心  平等如虚空  净戒为涂香  众行为衣服  法缯严净髻  一切智摩尼  功德靡不周  灌顶升王位  波罗蜜为轮  诸通以为象  神足以为马  智慧为明珠  妙行为婇女  四摄主藏神  方便为主兵  菩萨转轮王  三昧为城郭  空寂为宫殿  慈甲智慧剑  念弓明利箭  高张神力盖  逈建智慧幢  忍力不动摇  直破魔王军  总持为平地  众行为河水  净智为涌泉  妙慧作树林  空为澄净池  觉分菡萏华  神力自庄严  三昧常娱乐  思惟为婇女  甘露为美食  解脱味为浆  游戏於三乘  此诸菩萨行  微妙转增上  无量劫修行  其心不厌足  供养一切佛  严净一切剎  普令一切众  安住一切智  一切剎微尘  悉可知其数  一切虚空界  一沙可度量  一切众生心  念念可数知  佛子诸功德  说之不可尽  欲具此功德  及诸上妙法  欲使诸众生  离苦常安乐  欲令身语意  悉与诸佛等  应发金刚心  学此功德行

大文第七结劝修学。经云此法门名菩萨广大清净行。无量诸佛所共宣说。此举名法义。又云若有众生闻此法门信解修行必疾得菩提。此劝信修行。后云增长众生出世善根离世间法门品。此结名也。后十方世界震动放光。乃现瑞证成。十方诸佛菩萨共赞。乃人赞证。后护持流通末世得闻。此结一会之谈。为究竟法。是则此品以为全部华严矣。后颂有二百一十五偈半随疏可知。

上离世间品。乃第二遍明六位因果。下第九会逝多林。说入法界法门。即入法界品。自六十卷起至八十卷终。乃第三遍明六位因果。通为依人证入成德分。离世间品竟。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五十九

 

猜你喜欢
  卷第三十四·德清
  宗镜录卷第五十七·延寿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四·圆晖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卷下·佚名
  卷第五·本谧
  卷第八十六·霁仑超永
  摩诃止观卷第十上·智顗
  虚堂和尚语录 第五卷·智愚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八·佚名
  第八·宗鉴
  幻化品第二十六·佚名
  旧杂譬喻经卷下·佚名
  四 集·佚名
  卷九·佚名
  卷二十六·赜藏主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旅思·戴望舒

    故乡芦花开的时候,旅人的鞋跟染着征泥,粘住了鞋跟,粘住了心的征泥,几时经可爱的手拂拭?栈石星饭的岁月,骤山骤水的行程:只有寂静

  • 卷五十八·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五十八 明 曹学佺 编 中唐十二 孟郊【字东野湖州人】 送青阳上人游越 秋风吹白发微宦自萧索江僧何用叹溪县饶寂寞楚思物皆清越山胜非薄时看镜中月独向衣上落多谢入冥鸿笑余在笼鹤 闻砧

  • 卷一七四 陳紀八·司马光

      上章困敦(庚子),一年。   高宗宣皇帝太建十二年(庚子,公元五八O年)   春,正月,癸巳,周天元祠太廟。   戊戌,以左衞將軍任忠為南豫州刺史,督緣江軍防事。   乙卯,周稅入市者人一錢。   二月,丁巳,周天元幸露門學,釋奠。

  • 纲目讨误卷一·陈景云

    常熟陈景云撰汉武帝元狩四年目其颇不得之旁郡国追求按汉书不得下有失字盖王温舒以严酷治郡冬月论囚至流血十余里意犹未惬尚有欲捕治之人而一时不得或失之于境外则更遣人从旁郡国严逮之也今删失字事未眀了征和三年目夜

  • 学史卷五·邵宝

    (明)邵宝 撰○午【凡三十章】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三合然后生故曰母之子也可天之子也可尊者取尊称焉卑者取卑称焉【谷梁传庄公三年】日格子曰父天母地孰非天之子而亶聪明作元后有宗子之道焉故曰天子尊之也尊之也者

  • 后序·丁曰健

    “治台必告录”一书,徐清惠中丞任台、澎日采辑前人治台成效及论台事之名言、硕画,益以自治官书荟萃而成。同治二年,台、彰戴逆变作经年,师久无功,全台大扰。方伯丁述安同年方卸署藩篆,请假养痾,中丞

  • 晋纪十六 显宗成皇帝上之下咸和三年(戊子、328)·司马光

    晋纪十六 晋成帝咸和三年(戊子,公元328年) [1]春,正月,温峤入救建康,军于寻阳。 [1]春季,正月,温峤来救援建康,屯军寻阳。 韩晃袭司马流于慈湖;流素懦怯,将战,食炙不知口处,兵败而死。 韩晃偷袭在慈湖的司马流,司马流素来怯懦,临战时

  • 卷一百三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三十一刑部六鬬殴明律鬬殴凡鬬殴以手足殴人不成伤者笞二十成伤及以他物殴人不成伤者笞三十成伤者笞四十青赤肿为伤非手足者其余皆为他物即兵不用刃亦是拔髪方寸以上笞五十若血从耳目中出及内

  • 卷十一·季本

    <经部,诗类,诗说解颐钦定四库全书诗説觧頥正释卷十一   明 季本 撰秦朱子曰秦国名其地在禹贡雍州之域近鸟防山初伯益佐禹治水有功赐姓嬴氏其后中潏居西戎以保西垂六世孙大骆生成及非子非子事周孝王养马于汧渭之

  • 卷八十九·佚名

    △初分学般若品第二十六之五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见鼻界若生若灭。不见香界鼻识界及鼻触鼻触为缘所生诸受若生若灭。不见鼻界若取若舍。不见香界乃至鼻触为缘所生诸受若取若舍。不见鼻界若染若净。

  • 大灭品第二十九·佚名

    时佛与大众,游至双树林。梵音告阿难,诣双树敷床。佛便在绳床,右胁而倚卧。面向於西方,首北而累足。时贤善须跋,修仁除躁性。欲见佛求度,来谓阿难言:我觉天人师,时至欲灭度。故来诣难见,觉知一切法。今求欲礼觐,云何尽苦原。今若

  • 佛说龙施女经·佚名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维耶离奈氏树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及五百众菩萨。佛以晨旦著衣持钵。入城分卫众会皆从。诸天龙神香华伎乐倍于常时。佛到长者须福门外。须福有女名曰龙施。厥年十

  •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卷第四·佚名

        天亲菩萨造    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  菩萨如是入菩萨位已。以为利益一切众生心生有故。摄诸趣生。是故次说菩萨摩诃萨以自在心生于三有。是故名为摄取功德四句示现。以自在力摄胜处生。虽生彼处而

  • 尼乾子问无我义经·马鸣

        马鸣菩萨集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尔时尼乾子等。心怀异见发起疑惑。寻求往诣解大乘者所。到已作礼合掌恭敬。问无我义使除暗钝。如佛所说为我开示。若

  • 卷第三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三十六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无惭愧纳息第五之三云何欲界增上善根。云何微俱行善根。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广分别契经义故。谓契经说彼犹有微俱行善根未断。

  • 卷第五十三·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五十三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随眠品第五之九因辩随眠。于如是位系如是事。傍论已了。今于此中复应思择。诸事未断彼必被系耶。设事被系彼必未断耶。若事未断彼必被系。有事被系而非未

  • 鸣凤记·王世贞

    传奇剧本。据传明王世贞门客作,一说王世贞本人作。四十一出。写大学士夏言欲收复久已失去的河套,奸相严嵩坚决反对,与总兵仇鸾勾结,阻挠出兵,并把夏言害死。兵部主事杨继盛、进士邹应龙等继续同严嵩斗争,最后严嵩父子

  • 丁卯诗集·许浑

    又名《许用晦文集》。诗别集。唐许浑(字用晦,有别墅在润州丁卯桥)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丁卯集》二卷,《直斋书录解题》亦作二卷,但云“蜀本又有拾遗二卷”。今传《丁卯集》二卷,凡七言一卷、五言一卷,收诗三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