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住鼎州梁山廓庵和尚十牛图颂(并)序

住鼎州梁山廓庵和尚十牛图颂(并)序

夫诸佛真源。众生本有。因迷也沈沦三界。因悟也顿出四生。所以有诸佛而可成。有众生而可作。是故先贤悲悯。广设多途。理出偏圆。教兴顿渐。从粗及细。自浅至深。末后目瞬青莲。引得头陀微笑。正法眼藏自此流通天上人间。此方他界。得其理也。超宗越格。如鸟道而无踪迹。得其事也。滞句迷言。若灵龟而曳尾。

间有清居禅师。观众生之根器。应病施方。作牧牛以为图。随机设教。初从渐白。显力量之未充。次至纯真。表根机之渐照。乃至人牛不见故。标心法双亡。其理也。已尽根源。其法也。尚存莎笠。遂使浅根疑悞。中下纷纭。或疑之落空亡也。或唤作堕常见。今观则公禅师。拟前贤之模范。出自己之胸襟。十颂佳篇。交光相映。初从失处。终至还源。善应群机。如救饥渴。慈远是以探寻妙义。采拾玄微。如水母以寻餐。依海虾而为目。初自寻牛。终至入廛。强起波澜。横生头角。尚无心而可觅。何有牛而可寻。泊至入廛。是何魔魅。况是祖祢不了。殃及儿孙。不揆荒唐。试为提唱。

寻牛序一

从来不失。何用追寻。由背觉以成疎。在向尘而遂失。

家山渐远。岐路俄差。得失炽然。是非锋起。

颂曰。

忙忙拨草去追寻  水阔山遥路更深  力尽神疲无处觅  但闻枫树晚蝉吟

  石鼓夷和尚。

只管区区后外寻  不知脚底已泥深  几回芳草斜阳里  一曲新丰空自吟

  坏衲琏和尚。

本无踪迹是谁寻  误入烟萝深处深  手把鼻头同归客  水边林下自沈吟

见迹序二

依经解义。阅教知踪。明众器为一金。体万物为自己。

正邪不辩。真伪奚分。未入斯门。权为见迹。

颂曰。

水边林下迹偏多  芳章离披见也么  纵是深山更深处  辽天鼻孔怎藏他

和。

枯木岩前差路多  草窠里辊觉非么  脚跟若也随他去  未免当头蹉过他

又。

见牛人少觅牛多  山北山南见也么  明暗一条来去路  个中认取别无他

见牛序三

从声得入。见处逢原。六根门着着无差。动用中头头。

显露。水中盐味。色里胶青。眨上眉毛。非是他物。

颂曰。

黄鹂枝上一声声  日暖风和岸柳青  只此更无回避处  森森头角画难成

和。

识得形容认得声  戴嵩从此妙丹青  彻头彻尾浑相似  子细看来未十成

又。

蓦地相逢见面呈  此牛非白亦非青  点头自许微微笑  一段风光画不成

得牛序四

久埋郊外。今日逢渠。由境胜以难追。恋芳丛而不已。

顽心尚勇。野性犹存。欲得纯和。必加鞭楚。

颂曰。

竭尽神通获得渠  心强力壮卒难除  有时才到高原上  又入烟云深处居

和。

牢把绳头莫放渠  几多毛病未曾除  徐徐蓦鼻牵将去  且要回头识旧居

又。

芳草连天捉得渠  鼻头绳索未全除  分明照见归家路  绿水青山暂寄居

牧牛序五

前思才起。后念相随。由觉故以成真。在迷故而为妄。

不唯由境有。惟自心生。鼻索牢牵。不容拟议。

颂曰。

鞭索时时不离身  恐伊纵步入埃尘  相将牧得纯和也  羁锁无抑自逐人

和。

共分山林寄此身  有时亦踏马蹄尘  不曾犯者人苗稼  来往空劳背上人

又。

牧来纯熟自通身  虽在尘中不染尘  弄来却得蹉跎力  林下相进笑杀人

骑牛归家序六

干戈已罢。得失还无。唱樵子之村歌。吹儿童之野曲。

横身牛上。目视云霄。呼唤不回。捞笼不住。

颂曰。

骑牛迤逦欲还家  羌笛声声送晚霞  一拍一歌无限意  知音何必鼓唇牙

和。

指点前坡即是家  旋吹桐角出烟霞  忽然变作还乡曲  未必知音肯伯牙

又。

倒骑得得自归家  箬笠蓑衣带晚霞  步步清风行处稳  不将寸草挂唇牙

忘牛存人序七

法无二法。牛目为宗。喻蹄兔之异名。显筌鱼之差别。

如金出矿。似月离云。一道寒光。威音劫外。

颂曰。

骑牛已得到家山  牛也空兮人也闲  红日三竿犹作梦  鞭绳空顿草堂间

和。

栏内无牛趂出山  烟蓑雨笠亦空闲  行歌行乐无拘系  赢得一身天地间

又。

归来何处不家山  物我相忘镇日闲  须信通玄峰顶上  个中浑不类人间

人牛俱忘序八

凡情脱落。圣意皆空。有佛处不用遨游。无佛处急须。

走过。两头不着。千眼难窥。百鸟含花。一场懡[怡-台+罗]。

颂曰。

鞭索人牛尽属空  碧天寥廓信难通  红炉焰上争容雪  到此方能合祖宗

和。

惭愧众生界已空  个中消息若为通  后无来若前无去  未审凭谁继此宗

又。

一锤击碎太虚空  凡情无踪路不通  明月堂前风飒飒  百川无水不朝宗

返本还源序九

本来清净。不受一尘。观有相之荣枯。处无为之凝寂。

不同幻化。岂假修治。水绿山青。坐观成败。

颂曰。

返本还源已费功  争如直下若盲聋  庵中不见庵前物  水自茫茫花自红

和。

灵机不随有无功  见色闻声岂用聋  昨夜金乌飞入海  晓天依旧一轮红

又。

用尽机关费尽功  惺惺底事不如聋  草鞋根断来时路  百鸟不啼花乱红

入廛垂手序十

柴门独掩。千圣不知。埋自己之风光。负前贤之途辙。

提瓢入市。策杖还家。酒肆鱼行。化令成佛。

颂曰。

露胸跣足入廛来  抹土涂灰笑满腮  不用神仙真秘诀  直教枯木放花开

和。

者汉亲从异类来  分明马面与驴腮  一挥铁棒如风疾  万户千门尽击开

又。

袖里金锤劈面来  胡言汉语笑盈腮  相逢若解不相识  楼阁门庭八字开

十牛图颂(终)

猜你喜欢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七·佚名
  三世因果·太虚
  卷第二十一·永觉元贤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二十八卷·湛然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佚名
  佛说罗摩伽经卷中·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十一卷·佚名
  冰揭罗天童子经·佚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三十三·欧阳竟无
  净诸业障菩萨·佚名
  联合国战胜后之平和世界·太虚
  卷三十一·佚名
  卷第二·居顶
  有为无为法品第十·佚名
  华严经问答下卷·法藏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十九·彭定求

        卷19_1 【相和歌辞·箜篌引】李贺   公乎公乎,提壶将焉如。屈平沉湘不足慕,   徐衍入海诚为愚。公乎公乎,床有菅席盘有鱼,   北里有贤兄,东邻有小姑,陇亩油油黍与葫,   瓦甒浊醪蚁浮浮。黍可食,醪可饮,公乎公

  • 第一折·李文蔚

    (冲末扮苻坚领卒子上)(苻坚云)府库充实聚宝珍,数年修政以安民。强兵富国兴王地,守治长安号大秦。某乃秦公苻坚是也。原祖中蒲人氏,我父乃蒲洪,授都督之职,后改姓苻。永和六年十一月,某将兵入长安,初归民心未定,某遣使赴建康,各

  • 卷十二·汤右曾

    钦定四库全书怀清堂集卷十二吏部侍郎汤右曾撰东便门外某氏园别山言授一聿修峙公文章报国愧虚名诏下轺车指旧京待访神渊龙起处应经絶塞雁归程潮回沧海浮家去日落青山罢酒行公等莫嗟垂老别未除豪气尚纵横宿通州试院依然

  • 巻十七·袁表

    钦定四库全书闽中十子诗卷十七    明 袁表马荧 编王典籍集三五言律诗塞下曲云中今巳平军士凯歌声天地黄尘没关山碧月明洗兵秋度碛牧马夜归营多少还家梦中原有弟兄其二铁骑向邉州生随定逺侯战余关月冷兵尽塞尘秋

  • 巻七·孙绍远

    钦定四库全书声画集卷七宋 孙绍逺 编畜兽画龙【刘叔赣】南人谒雨争图龙画师放笔为老雄烟云满壁夺昼色雷电应手生狂风观者皆惊爪牙动攫挐意似翻长空吾疑奋迅出户牖何事经时留此中共言叶公初好画当时亦有神龙下天意为

  • 卷二百四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四十五韩翃送客一归襄阳二归浔阳南驱匹马会心期东望扁舟惬梦思熨斗山【一作坡】前春色早【一作草色】香炉峰顶暮烟时空林欲访龎【一作辛】居士古寺应怀远法师两地由来堪取兴三贤他日幸留

  • 附录·朱隗

    朱隗字云子长洲人治博士业雅尚风藻天启中呉中复社聚四方绩学之士分主五经隗驱驰江表为一时厨顾诗宗中晚弟陵字望子亦能诗画(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一百六十五)

  • ●复社纪略卷之四·陆世仪

    丙子八月,北兵入犯畿辅。启新轮守厚载门,时有官生杨光先欲缮疏参温体仁以及启新,见启新坐门,责以不请缨而守门。启新惭,答言「一死无益」。光先曰:『当今冠进贤者从寒窗攻苦得来,戴兜鍪者由先世汗马得来;公徒以口舌得官,既荷殊

  • 赵元淑传·魏徵

    博陵人赵元淑,其父亲赵世模,开始侍奉高宝宁,后率部归顺北周,授为上开府,寓居京兆的云陽。 隋高祖即位后,他一直执掌宿卫。 后随晋王讨伐陈国,充当先锋,遇上陈贼,力战而死。 朝廷因他为国家而死,让元淑继承他父亲的本官,赐缣纟采

  • 卷一百七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九兵考【一】【臣】等谨案周官大司马统六军之衆掌九灋之职详哉其言之当是时永清大定之後载戢干戈载櫜弓矢越裳底贡肃慎来朝可云无事矣而讲明

  • 卷五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五十四氏族志古氏族掌於太史战国之初智果别族为辅氏尚告诸太史是旧制周末未改也司马迁作年表王僧?谓旁行斜上体仿周谱盖当时犹见其书然不隶於官散佚渐尽沿及东汉乃有家牒故李善文选注引刘

  • 卷十一 十一之二·孔颖达

    《我行其野》,刺宣王也。刺其不正嫁取之数而有荒政,多淫昏之俗。[疏]《我行其野》三章,章六句。○笺“刺其”至“之俗”。○正义曰:凡嫁娶之礼,天子诸侯一娶不改。其大夫以下,其妻或死或出,容得更娶。非此亦不得更娶。此为嫁

  • 存人编卷四·颜元

    束鹿张鼎彝毁念佛堂议元藏拙草茅,素不惯交显达。一时君子,盖多其人,苦愚陋无由知。以寻父游辽左,贬节叩号,无门不入。奉天少京兆束鹿张先生为吾友尚夫兄,且怜苦子,为颁布报帖所属,是以得侍坐侧,闻此议也。谨录为唤迷助。甲子,张

  • 佛教对于将来人类之任务、种性·太虚

    地点:汉藏教理院客堂  时间:民国三十一年一月二日午后  出席人:太虚、王恩洋、法尊、苇舫、严定、张纯一、陶冶公、阳懋德、周贯仁、福善、慧明、印法、天慧、超明、北海、常光。太  王居士的研究佛学,到现在已经有

  • 显扬圣教论 第十八卷·无著

    显扬圣教论 第十八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摄胜决择品第十一之二复次心差别相建立应知。颂曰所依境界力  建立心差别复由七种行  难了相应知论曰。心差别相当知。复由所依所缘力而得建立。由所依

  • 乐全集·张方平

    宋代诗文别集。40卷。张方平著。《宋史·艺文志》著录《张方平集》40卷,又《进策》9卷;王巩作张氏《行状》也说他有“文四十卷,号曰《乐全集》;内外辞制杂著二十卷,曰《玉堂集》。”其遗集世上流传甚少,而《进策》、

  • 雅言·连横

    比年以来,我台人士辄唱乡土文学,且有台湾语改造之议;此余平素之计划也。顾言之似易而行之实难,何也?能言者未必能行,能行者又不肯行;此台湾文学所以日趋萎靡也。夫欲提唱乡土文学,必先整理乡土语言。而整理之事,千头万绪:如何着

  • 全宋诗·佚名

    诗总集。收录诗人9800余人,荟萃了两宋300年间的全部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