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会典馆总裁和硕履亲王臣允祹等恭承

勅旨纂修

大清会典告成谨上

表恭

进者伏以

帝治光昭官礼溥睢麟之意

皇图郁炳文明开黼黻之休

作者圣而述者明协创垂之极轨

声为律而身为度昭法守於鸿编载籍聿新规模大备窃惟王者致太平必自典章尽善而圣朝有成宪每於简策昭垂在昔唐虞首着典谟夏商亦传誓诰周则监於二代纪乃六官凡以悬象魏以成一代之治功必当布方策以昭万世之道法钦惟我

皇上

乘六以御

奉三无私

陈纪立纲观人文以化天下

绥猷建极考礼乐以等百王爰以

勅几省度之余穆乎绳武绍庭之意

谓本朝之典礼经

列圣之训行溯自

肇迹丰岐已具经纶草昧洎乎握符华夏尤徵创制显

圣祖仁皇帝化协裁成道隆制作既登郅治旋润鸿猷於康熙二十有九年成会典百六十二卷

世宗宪皇帝复加研阅

申命纂修固已美善必究其归敷锡咸要於极矣顾时更廿载或轻重异宜事阅两朝或质文异用虽大经大法固已酌今古而定厥中而尽制尽伦有当观会通以神其变况或当时珥笔诸臣有未曾窥之蕴奥或向日分编衆手有不及订之异同徒袭成编每虞胶柱我

皇上几余观览洞瞩源流

特谕纂修

亲为指授既定全书之体式幷

示旧本之舛讹凡有指归悉经

宸断间多更正咸禀

睿裁於是发凡起例若网在纲州次部居如裘挈领为繁为简既损益之得中有革有因亦推行之尽利煌煌乎理器之兼贯洵宜古而宜今郁郁乎经曲之毕该皆有伦而有要继志述事聿成缵绪之休衣德绍闻幷着贻谋之美布之明堂而会归有极传之天下而曲成不遗以正百官以正万民礼乐兴而刑讼息行乎州里达乎闾巷道德一而风俗同猗欤休哉莫可尚已【臣】等职忝校讐才惭润色幸藉编摩之役仰窥

制作之精愧尸素以频年敢谓恪勤将事惟勾稽於衆籍尚虞挂漏贻讥完书具而法制详咸快覩於致太平之迹大典昭而休明备敬拜手以庆王道之成【臣】等无任瞻

天仰

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

表随

进以

猜你喜欢
  志第四十 兵·欧阳修
  第九十五回 捏捷报欺君罔上 拘行人弃好背盟·蔡东藩
  读礼通考凡例·徐乾学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一)·陈寅恪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三十七·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六十五·佚名
  ◎孔宋财阀·恽逸群
  南唐书音释·陆游
  熊昙朗传·姚思廉
  武延秀传·刘昫
  福寿传·宋濂
  尹昌隆传·张廷玉
  卷七十二·雍正
  卷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三出 感愤·许自昌

    【驻马听】〔杂便服上〕远到郓城。敢置邮筒浮与沈。自家梁山泊小喽啰。奉晁寨主的命。送书与礼到宋公明处。说谢他前日恩德的。报书神鹊。酬印灵龟。一饭千金。寨主叫我在县前茶坊内寻宋公明。你看远远望见那茶坊了

  • 第二十七出 别施·梁辰鱼

    【忆秦娥】〔小生生末同上小生〕遭囚辱。深仇昼夜萦心曲。〔生末〕萦心曲。要修明政治。誓图恢复。〔相见介小生〕二位大夫。自遭丧乱。丁众渐稀。空有复仇之心。尙乏人民之助。今欲百姓生聚。何施方可。〔生〕臣闻

  • 原序·吕本中

    天下大川莫如河江其源皆来自蛮夷荒忽辽絶之域累数万里而後至中国以注於海今禹之遗书所谓岷积石者特记禹治水之迹耳非其源果止於是也故尔雅谓河出崐崘虚而传记又谓河上通天汉游至蜀穷江源则自蜀岷山以西皆岷山也地断壤

  • 卷九十八·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九十八玉帛空青赋          【梁】江 淹夫赤琼以照燎为光碧石以葳蕤为色咸见珍于东国竝被贵于西极况空青之丽宝挺山海之不测其所处则峻巘层石穴龙壁素岸成云赪砂如碛外隐青苔

  • 卷三·张籍

    钦定四库全书 张司业集卷三 唐 张籍 撰 五言律诗 蓟北旅思 日日望乡国空謌白紵词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江南春 江南杨柳春日暖地无尘渡口过新雨夜来生白苹晴沙鸣乳燕芳树

  • 卷之一千四百七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六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第四章 阶级·吕思勉

    古代部族之间,互相争斗;胜者把败者作为俘虏,使之从事于劳役,是为奴隶;其但收取其赋税的,则为农奴;已见上章。古代奴婢之数,似乎并不甚多,见下。最严重的问题,倒在征服者和农奴之间。国人和野人,这两个名词,我们在古书上遇见时,似

  • 今献备遗卷二十五·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章懋章懋字徳懋浙江兰溪人也成化甲戌会试第一人改翰林庶吉士授编修时元宵举放灯火命馆局赋诗懋与同官庄昶黄仲昭连名谏止忤旨杖阙下左迁知临武县言者申救改南京大理寺左评事迁福建按察司佥事毅然以振风纪

  • 第六节 剿夷派又抬头·蒋廷黻

    在鸦片战争以前,广州与外人通商已经三百多年,好像广州人应该比较的多知道外国的情形,比别处的中国人应该更能与外人相安无事,其实不然,五口通商以后,惟独广州人与外人感情最坏,冲突最多。此中原因复杂。第一,英国在广州受了多

  • 卷二十 尧曰第二十·邢昺

    [疏]○正义曰:此篇记二帝三王及孔子之语,明天命政化之美,皆是圣人之道,可以垂训将来,故殿诸篇,非所次也。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历数,谓列次也。)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包曰:“允,信也。困,极也。永,长也。言为政信

  • 晋国骊姬之乱(僖公四、五,六年)·佚名

    ——最能适应者为强者 【原文】 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1),卜之(2),不吉;筮之(3),吉。公曰:“从筮。”卜人曰:“筮短龟长(4),不如从长。且其繇曰(5):“专之渝(6),攘公之羭(7)。一薰一莸(8),十年尚犹有臭。必不可!”弗听,立之。

  • 灵隐寺弥勒殿碑·太虚

    灵隐为震旦一大禅窟,古称绝胜觉场,创于东晋慧理尊者。迨康熙易额云林,又将三百年矣。邱壑泉石,美尽自然,游之者共睹,记之者已详。兹以寺之弥勒殿继大雄殿落成,试一言佛宇兴废,僧德隆污,与夫国运盛衰,世道消长之关系焉。志载明季

  • 增壹阿含经卷第一·佚名

    东晋[罽-厂]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序品第一自归能仁第七仙演说贤圣无上轨永在生死长流河世尊今为度[黍-禾+利]庶尊长迦叶及众僧贤哲阿难无量闻善逝泥曰供舍利从拘夷国至摩竭迦叶端思行四等此众生类坠五道正觉演道今去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澄观

    明法品第十八(入第十八卷经)初来意者。前明当位所成之德。今辨趣后胜进之行。故次来也。又前明发心之胜德。今辨所具之行相。故次来也。二释名者。准梵本具翻应云法光明品。统有四义。一法慧智慧。于能所诠进趣行法。

  • 卷第三十·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三十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爱敬纳息第四之二云何供养恭敬乃至广说。问何故复作此论。答前虽别说供养恭敬自性。而未总说于一境转。今欲显示此二于一境转故作斯论云何

  • 一二 露遮经·佚名

    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与五百大比丘众俱,游行至拘萨罗国之娑罗提婆村。时,露遮婆罗门住此娑罗提村,乃人民炽盛,草、木[繁茂]、水[甚便利,五]谷丰裕之王领,依拘萨罗国王波斯匿所净施拜领之地。二尔时,露遮婆罗门生如是恶见:“

  • 正一法文经章官品·佚名

    正一法文经章官品,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四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书为早期天师道经典《正一法文》残卷之一,又名《千二百官章经》。内载正一道士上章召请一千二百天官之名,按所请天官主治某种疾病灾害分类。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