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评朱谦之君的虚无主义

朱谦之君作了篇虚无主义,自云:‘是唯心的虚无主义,乃取黑格儿绝对唯心论辨证法,叔本华的厌世主义,柏格森的直觉主义,某某的唯力论,颉德进化论,克鲁泡金的无治主义,归纳起来才成功的。与俄国很多是唯物见解的虚无主义不同’。所以要批评他的虚无主义,便不能应用向来批评俄国虚无主义的老腔调。须从他的虚无主义寻出头脑来,乃可再给他的批评。

我看他的虚无主义的头脑,就在他的结论中:‘要求读者不要误会他的虚无主义是断灭思想,声明他的虚无主义是“真实主义”,因要求真实所以不惜将虚伪的宇宙完全解放。又是“进化主义”,因宇宙的进化,是自无而有,自有而无,现在是要自有而无了。所以虚无主义,乘著这潮流现身说法’。他的主脑既在于此,他的方法论自然是为此而设的了。他的本体论、政治论、经济论、更是根据了他的真实主义发挥出来的。他的进化论,更是根据了他的进化主义发挥出来的。他的宇宙论、人生观、善恶论,便是根据了他的真实主义和进化主义发挥出来的。总之,他全论的发动点与归著点,皆在他所谓的真实主义和进化主义而已。要批评亦只批评他的真实主义和进化主义而已。

他的真实主义的论据,即在宇宙是自无而有的,“有”是出于“无”的;宇宙须自有而无的,“有”须归于“无”的。所以、其本原和究竟唯是“无”,而真实亦唯是“无”。故宇宙的“有”皆是暂的、错的、虚伪的。他的进化主义的论据,便是认“自无而有自有而无”为宇宙进化的过程,现在已到了自有而无的时代了,所以须应用虚无主义从有进无。然从有进于无之后,却又须从无进有。有从有进无、从无进有,是转换著前进没有止境的,所以进于无是进化,不是断灭。

昧盦曰:朱君的虚无主义如此,固与俄国的虚无主义,及道士们炼神归虚炼虚归无的虚无不同。但立其真实主义即自坏其进化主义,立其进化主义亦即自坏其真实主义。何者?宇宙的从无进有从有进无既没有止的,则从现在自无既有、自有未无的时代观之,此宇宙万有的本原和究竟虽在无,可说无是真实;若从将来自有既无、自无未有的时代观之,彼一切都无的本来和究竟又在有,亦可说有是真实。然则有与无皆是真实,皆是虚伪,虚伪和真实两未可定。故曰立其进化主义则自坏其真实主义也。若本原是无、究竟是无、故唯无是真实者,则伪的、幻的、错的、暂的宇宙万有,既归到了本原的、究竟的、真实的无,便永远没有伪的、幻的、错的、暂的宇宙万有了,如何又要进之于有呢?故曰立其真实主义,即自坏其进化主义。朱君的虚无主义虽不成真实和进化,却同了庄子大而化之的乘万化而未始有极。在佛法上则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有有无无、无无有有的聚散起灭流转相续。

此理原亦易知,但将各人的生壮老死例推到万有的生住异灭、和宇宙的成住坏空上去,不便可发见一个个的宇宙也和一个个的人一般,有其自无而有的成而住,便有其自有而无的坏而空么?故朱君的虚无主义,要唯从已成现住的器世间欲使其由坏入空耳。然宇宙的已成现住须由坏入空自是不可逃遁的,顾执为真实,取为进化而欲力求其速坏速空,则便与自杀其肉身为足以脱患归真的一样是糊涂行为!故朱君到此也便不能自信其虚无主义能得真实,乃曰:‘我现在觉得解脱只是怪异的夸张,放弃了宇宙的生活,而求那绝无危险的涅槃,似乎不可能了。但我却要依著宇宙的进化现象流转下去,宇宙是不能不生的,但也不能不灭,虽然不能不灭,却也不能不生。当没有宇宙的时候,自然以自无而有做进化的路程。现在既已有了宇宙,也不得不以自有而无为适应’。这一段说话不已明示其虚无主义,但是宇宙的流转相续中一段路程,无所谓真实与进化么?但朱君必要说其虚无主义为真实主义和进化主义者何耶?殆含有正言若反的秘意在内耶?欲令世人觉悟其所执为真实的不过流转相续中一段景况,皆不足执为真实耶?欲令世人觉悟其所执为进化的不过是流转相续,实无进化之足云?且进化的意义,不过是从现在变出不同的将来,初没有善的、乐的、真的、美的可取著耶?

他的虚无主义虽不是真实和进化,但他所说的话,如:现在的宇宙是从空而成的,要由坏而空的,本原是空的,究竟要空的。空了复要由成而住的,住了复要从坏而空的。无而有、有而无,是流转无穷止的,现在已是要从有而无的了。却是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一切轮回转化的确实情状。可以警觉那执著社会人群,世界人类为不坏灭的人,欲依靠现在住的人世以断为真实,求其进化到最圆满的迷梦。换言之,即是杜威辈实验主义的反动,可以为彼囿于现世的实验主义之对症药而已!(见海刊一卷二期)

 


猜你喜欢
  卷第十八(声闻无学第六僧部第七)·宝唱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三上·智顗
  现艺品第十二·佚名
  佛说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卷下·佚名
  八正道与改善人群生活·太虚
  佛说法王经·佚名
  卷五百五十七·佚名
  卷一百三十四·佚名
  卷第三十六·李通玄
  由人至成佛之路·太虚
  卷第二十八·白岩净符
  祖庭事苑序·睦庵善卿
  佛说十支居士八城人经·佚名
  楞严经卷第九文句·智旭
  指月录卷之十五·瞿汝稷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沈元实·唐圭璋

      待考。   水调歌头   金关五云时,玉座太微间。凌虚新就燕间,宣唤待臣班。丹扆坐移前席,禁漏声传高阁,喜气满龙颜。天语眷畴昔,政路稳跻攀。   酒如渑,香袅穗,寿南山。橙黄橘绿,樽前辉映菊花团。清晓晾风凝霜,晴昼秋

  • 卷五十·阮阅

      ●卷五十·鬼神门下  余与鲁直寿朋天启会于伯时斋看诗卷,皆仙鬼作或梦中所作也。又记《太平广记》中有人为鬼物所引入墟墓,皆华屋洞户。忽为劫墓者所惊出,遂失所见,但云:“芫花半落,松风晚清。”吾每

  • 卷四·郭则沄

    世祖天纵多能,几余,兼娴绘事。尝画牛,用指上螺纹印成,奇肖。承子久《观傅雯指墨佛像》诗云:“国朝论画首指墨,开辟造化从章皂。奎藻赫奕秘天府,昭回日月同光芒。前朱后瑛尽苍秀,师法未变高辽阳。雯也奇崛迥出

  • 巻十一·宋绪

    钦定四库全书元诗体要卷十一    明 宋公传编七言律杭州拱北楼【赵孟頫】城上高楼接太霞令严钟皷寂无哗提封内向三千里比屋同封百万家心在江湖存魏阙身随牛斗泛仙槎举头便觉长安近时倚阑干望日华岳阳楼【梁曽】楼

  • 卷六十五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司马迁

    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于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令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十八·佚名

    正统元年六月丙申朔四川长河西高剌麻番僧罗葛罗藏卜等赴京朝贡赐之敕曰尔能敬承 天道恭事朝廷忠顺可嘉今特颁敕护持尔修行其附近卫所官员军民人等毋得侵扰违者不宥○山西布政司奏起运宣府折粮绵布二十五万匹跋□远险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职官略八·纪昀

    职官略 【八】历代王侯封爵○历代王侯封爵 【公主井官属附】宋爵一十二等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皇子兄弟封国谓之亲王亲王之子承 嫡者为嗣王宗室近亲承袭特旨者封郡王遇

  • 卷之八十八·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八十八 传第七十二 扎萨克一等台吉察罕喇布坦列传 察罕喇布坦青海和硕特人姓博尔济吉特祖墨尔根诺顔为博硕克图济农次子父拉察布号墨尔根岱青以罪削扎萨克不立传拉察布子

  • 王导传·房玄龄

    王导字茂弘,是光禄大夫王览的孙子。父亲王裁,任镇军司马。王导年少时就风姿飘逸,见识器量清越弘远。十四岁时,陈留高士张公见到他后非常惊奇,对他的从兄王敦说:“这个孩子的容貌气度,是当将军宰相的材料。”开始承袭祖上的爵

  • 敦煌表状笺启书仪辑·佚名

    P1P.4093《甘棠集》 刘邺上中书门下状右伏以圣[上]德迈泣辜,恩加拯弱(溺),悯疲甿之困悴,流渥泽之沾濡。约以三周(调),释降宽傜(徭)之诏;念其诸郡,仍开己债(责)之言。降河岳之洪慈,蠲药草之常贡。回嘉节之进献,代贫户以共输。欲命使

  • 卷三·王葆心

    罗田王葆心撰山砦列传山砦列传荆王朱常■〈巛上水下〉梅之焕姚明恭李如初(子延庆等)晏清靖科元(子乃心等)刘侨王■〈火鼎〉(子光富等)周损(从子羽仪)曹胤昌程继善熊梦祥胡伯吴国宇(弟士恺等)卢希储(弟希圣等)王祚昌卢之懔阮启屺梁

  • 四五 “难兄难弟”的一个·邹韬奋

    除“家长”外,我们还有几个“难兄难弟”,倘若这里所用的“难”字可作“共患难”的“难”字解。他们的尊姓大名,我想读者诸友也许都已经知道了,那就是和我同时被捕的几个朋友。让我先谈谈章乃器先生。我记得第一次看见乃器

  • 卷二百六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六十一象纬考【六】极度偏度【臣】等谨按西法谓地居天中其体浑圆与天度相应即浑天家卵黄之说也天半覆地上半绕地下日出地上为昼入地下为夜此终古不易者也人居赤道北者北极见南极隐居赤

  • 卷二百四十四·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六十三善现,一切菩萨摩诃萨行清净故舌界清净。舌界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一切菩萨摩诃萨行清净。若舌界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菩萨摩诃萨行清净故味界舌识

  • 种树品第七十一·佚名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为甚深无众生。而菩萨摩诃萨为众生谦苦求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譬如士夫欲於空中种树。菩萨为众生故欲逮萨云若。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欲为众生逮萨云若。以想为众生而度脱之。须菩提,譬如有

  •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成實論卷第十九   成實論卷第二十   成實論卷第十五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四無量定品第一百五十九   慈悲喜捨。慈名與瞋相違善心.如善知識爲善知識常求利安.行者亦爾爲一切衆生  

  • 居士学佛之程序·太虚

    ──十五年元旦在浙西弥勒阁作──比年以思想学说之混乱、及军争政变之频仍,民生益以凋敝,人心陷于烦闷;觉世间之无怙,谋解脱之不遑,种种似宗教非宗教之旁门邪道,遂渐繁兴,而夙具善根者因之发心学佛亦非少数。风气一开,从习弥

  • 新论·桓谭

    东汉桓谭著。《后汉书·桓谭传》载:“谭著 书言当世行事二十九篇,号曰《新论》”。共十六题,分别 是:《本造》、《王霸》、《求辅》、《言体》、《见征》、《谴非》、 《启寤》、《祛蔽》、《正经》、《识通》、《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