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卷下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释迦佛真言曰。

  唵(引)萨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萨哩嚩(二合引)嚩啰拏尾输驮你(引)母吽(引)发吒(半音二)

  金刚大佛顶真言曰。

  唵(引)萨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吽(引)吽(引二)

  宝生佛顶真言曰。

  唵(引)萨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怛囕(二合)怛啰(二合)吒(半音二)

  莲花佛顶真言曰。

  唵(引)萨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纥陵(二合引二)

  羯磨佛顶真言曰。

  唵(引)萨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恶恶(二)

  光明佛顶真言曰。

  唵(引)萨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唵(引)唵(引二)

  宝幢佛顶真言曰。

  唵(引)萨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吽(引)吽(引二)

  金刚利佛顶真言曰。

  唵(引)萨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提发吒(半音二)

  白伞盖佛顶真言曰。

  唵(引)萨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讫梨(二合)发吒(半音二)

  戏菩萨真言曰。

  唵(引)萨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摩贺(引)嚩日噜(二合引)讷婆(二合)嚩(二)傩那波(引)啰弭多(引)布[口*爾]吽(引三)

  鬘菩萨真言曰。

  唵(引)萨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摩贺(引)嚩日噜(二合引)讷婆(二合)嚩(二)尸罗波(引)啰弭多(引)布[口*爾]曳(二合引)怛囕(二合引三)

  歌菩萨真言曰。

  唵(引)萨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摩贺(引)嚩日噜(二合引)讷婆(二合)嚩(二)羼底波(引)啰弭多(引)布[口*爾]也(二合引)纥陵(二合引三)

  舞菩萨真言曰。

  唵(引)萨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摩贺(引)嚩日噜(二合)讷婆(二合)嚩(二)微(引)哩遮(二合)波啰弭多(引)布[口*爾]也(二合引)恶(三)

  香菩萨真言曰。

  唵(引)萨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萨哩嚩(二合引)播(引)野尾输(引)驮你(引二)达摩达摩(三)度波野[亭*夜](切身)那波(引)啰弭多布[口*爾]也(二合引)吽(引)发吒(半音四)

  花菩萨真言曰。

  唵(引)萨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萨哩嚩(二合)讷哩誐(二合)底输驮你(二)讫里(二合引)输钵讫里(二合引)设砌(引)那你(三)布瑟波(二合)尾鲁吉你(引四)钵啰(二合)倪也(二合引)波(引)啰弭多(引)布[口*爾]也(二合引五)怛囕(二合)吽(引)发吒(半音六)

  灯菩萨真言曰。

  唵(引)萨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萨哩嚩(二合引)播(引)野尾输驮你(二)倪也(二合引)那鲁哥哥哩(三)钵啰(二合)尼地波(引)啰弭多(引)布[口*爾]也(二合引四)纥陵(二合引)吽(引)发吒(半音五)

  涂香菩萨真言曰。

  唵(引)萨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萨哩嚩(二合引)播(引)野巘驮那(引)设你(二)嚩日啰(二合)巘度播(引)野波(引)啰弭多(引)布[口*爾]曳(二合引三)恶吽(引)发吒(半音四)

  金刚钩菩萨真言曰。

  唵(引)萨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那啰哥誐爹(引)野(二)阿(引)哥哩沙(二合)尼(引)吽[口*弱](仁作切)发吒(半音三)

  金刚索菩萨真言曰。

  唵(引)萨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萨哩嚩(二合)那啰哥(二)嗢驮啰尼(三)吽(引)吽(引)发吒(半音四)

  金刚锁菩萨真言曰。

  唵(引)萨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萨哩嚩(二合引)播(引)野满驮那谟左你吽(引)鑁发吒(半音)

  金刚铃菩萨真言曰。

  唵(引)萨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萨哩嚩(二合引)播(引)野誐底(二)誐贺那尾输达你吽(引)呼(引)发吒(半音三)

  十六大菩萨真言

  慈氏菩萨真言曰。

  唵(引)昧贺啰拏野娑嚩(二合引)贺(引一)

  不空见菩萨真言曰。

  唵(引)阿谟(引)只(引一)阿谟(引)伽那哩世(二合引)吽(引二)

  除一切罪障菩萨真言曰。

  唵(引)萨哩嚩(二合引)播(引)野惹贺(一)萨哩嚩(二合引)播(引)野输(引)达你(引)吽(引二)

  破一切忧闇菩萨真言曰。

  唵(引)萨哩嚩(二合)输哥怛谟(引)你哩伽(二合)多那摩底吽(引一)

  香象菩萨真言曰。

  唵(引)巘驮贺悉底(二合)你吽(引一)

  勇猛菩萨真言曰。

  唵(引)戍囕誐弥(引)吽(引一)

  虚空藏菩萨真言曰。

  唵(引)誐誐你(引一)誐誐那路左你(引)吽(引二)

  智幢菩萨真言曰。

  唵(引)倪也(二合引)那计(引)睹(一)倪也(二合引)那(引)嚩底吽(引二)

  甘露光菩萨真言曰。

  唵(引)阿蜜哩(二合)多钵啰(二合)毗(引一)阿蜜哩(二合)多嚩底吽(引二)

  月光菩萨真言曰。

  唵(引)赞捺啰(二合)悉梯(二合引一)赞捺啰(二合)藐嚩路吉帝(引)娑嚩(二合引)贺(引二)

  贤护菩萨真言曰。

  唵(引)跋捺啰(二合)嚩底(一)跋捺啰(二合)播(引)里吽(引二)

  炽盛光菩萨真言曰。

  唵(引)入嚩(二合引)里你(引一)摩贺(引)入嚩(二合)里你(引)吽(引二)

  金刚藏菩萨真言曰。

  唵(引)嚩日啰(二合)誐哩毗(二合引)吽(引一)

  无尽意菩萨真言曰。

  唵(引)恶叉曳(引)发吒(半音一)恶叉野羯哩摩(二合引)嚩啰拏(二)尾输达你(引)娑嚩(二合引)贺(引三)

  辩积菩萨真言曰。

  唵(引)钵啰(二合)底婆(引)你(引一)摩贺(引)钵啰(二合)底婆(引)你(引二)钵啰(二合)底婆(引)那酤致(引)娑嚩(二合引)贺(引三)

  普贤菩萨真言曰。

  唵(引)三满多跋捺哩(二合引)吽(引一)

  阿阇梨每欲持诵如是诸佛及大菩萨微妙真言时。起三种相应三摩地观想贤圣。得现前已方作开门印。其印以二手作金刚拳。舒二头指。二小指相钩如锁。即诵开门真言曰。

  唵(引)萨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嚩日啰(二合)讷嚩(二合引)噜讷伽(二合引)吒野吽(引二)

  诵此真言已。即掣手如开锁势。然后作说法金刚印。以二手作金刚缚。复改左手作弹指。作此印时。心想释迦佛口诵真言曰。

  唵(引)萨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嚩日啰(二合)作讫哩(二合)吽(引二)

  如是作已随意持诵。

  复次阿阇梨如前所修。观想曼拏罗诸佛菩萨。本身相貌真言印契。及变化等种种之法。皆须日别三时作其观想。得想应已。方可运心作种种法。如此经一月或三月乃至六月。修其先行令得精熟。仍求诸佛贤圣威力加被示现境像。得吉祥已。然后起首择地作曼拏罗。及粉画圣贤等。

  复次阿阇梨欲建曼拏罗。须择胜地或寺舍。或聚落园林等处。或得曾结界地不须修持。如非结界地当掘深至颈。或至脐或至膝。阿阇梨正视。若有灰炭糠骨乃至砂石之类。当悉去除。别用香净好土填满平正。阿阇梨诵佛眼菩萨金刚夜叉明王及甘露军茶梨真言。加持水洒净其地。阿阇梨即于彼处。入金刚发遣诸魔三摩地。又想心中从真言。出生大忿怒明王。二目如日月。手持羯磨杵光焰炽盛。作金刚步左右顾视。于一刹那中能降一切魔。阿阇梨即左手持铃。右手持金刚杵。作金刚步行曼拏罗地。乃至金刚围。又复结根本印。诵遣魔真言及称吽字。如右舞势及如明王自在相。旋绕彼地。诵真言发遣一切魔。真言曰。

  唵(引)嚩日啰(二合)计哩吉哩(一)萨哩嚩(二合)尾伽曩(二合)满驮吽(引)发吒(半音二)

  次诵金刚橛真言。以橛钉地真言曰。

  唵(引)竭竭(一)伽(引)怛野伽(引)怛野(二)萨哩嚩(二合)讷瑟鹐(二合引)发吒(半音三)计(引)罗野计(引)罗野(四)萨哩嚩(二合)播(引)谤发吒(半音五)嚩日啰(二合)计(引)罗(六)嚩日啰(二合)达噜倪也(二合引)钵野底娑嚩(二合引)贺(引七)

  阿阇梨作曼拏罗。选得胜地已。即先以所为事量其大小。若为国王当作一百肘或五十肘。若为大臣乃至庶民。可作二十五肘或十二肘。若无力者可作一肘。如是量度已。即用瞿摩夷涂毕。复用加持五净水洒净。又用涂香涂饰毕已。然后阿阇梨沐浴洁净。以香涂身著新鲜衣顶戴宝冠。及以花鬘装饰严洁已。即于曼拏罗地先作护摩。当用湿柴有刺长八指八棱者。复用毒药芥子血人骨末等。以苦辣油调和。与湿柴同烧作护摩。以右手作弹指诵真言曰。

  唵(引)萨哩嚩(二合)尾咄(一)嚩日啰(二合)三摩(引)惹[口*弱](仁作切)吽(引)[牟*含]呼(二)

  若得已结界地不须填饰。即先于彼地。量度广阔可一牛皮。用瞿摩夷涂饰。于上依法安五阏。伽瓶作护摩法。当用湿柴及黄松木长十二指。黑油麻大麦小麦粳米饭酥等。先作护摩而告地天言。我今为国王或大臣乃至弟子眷属等。于此地作曼拏罗。为利益故汝等地天发慈悲心当为于我而作善事。

  如是护摩已能成一切事。其阿阇梨然后与其助伴。执线絣量曼拏罗。线用五色。以香水经宿浸渍。然后用金器盛。二手捧持诵五佛顶真言。加持已奉献五佛。复从五佛却求此线。愿佛慈悲共赐与我。即以五色都合为一。诵伽陀曰。

  分别一切法  今正互相摄

  真实理无二  此线亦如是

  又复此线短长之数随曼拏罗量都合成已。即诵真言加持真言曰。

  唵(引)嚩日啰(二合)素怛啰(二合)阿(引)哥哩沙(二合)野曼拏哩(引)吽(引一)

  阿阇梨如是加持线已。即与助伴立曼拏罗西南隅。诵真言曰。

  唵(引)嚩日啰(二合)素怛啰(二合一)么哥哩沙(二合)野末底讫啰(二合)摩吽(引二)

  诵真言已。阿阇梨持线一头面东行。至东南隅立。助伴持线一头向北行。至西北隅立。絣已。次阿阇梨向北行至东北隅助伴向南行至西南隅。絣线如是旋绕四方絣线。第二第三重亦同此次第。絣线若依法者名为具足曼拏罗。若不依法。阿阇梨与助伴俱有过失。其曼拏罗四方四门。门各有楼。于门楼上画日月及宝璎珞随意严饰。于中心画八辐轮。轮外画金刚围。先于轮心画释迦佛。东辐位画金刚大佛顶如来。南辐位画宝生佛顶 西辐位画莲花佛顶。北辐位画羯磨佛顶。如是画四如来已。次从东南隅画光明佛顶。西南隅画宝幢佛顶。西北隅画金刚利佛顶。东北隅画白伞盖佛顶。如是于轮八辐。画八如来已。次于轮四隅画四亲近菩萨。于第二重四隅画戏鬘歌舞四菩萨。于第三重四隅。画香花灯涂四菩萨。于四门画四护门菩萨。次于四方画十六大菩萨。于四门外各于颊。画象及师子。于门二边画八吉祥。于山围内画八护世。东方画帝释天。右手持金刚忤左手安腰侧。乘六牙白象。两边画天女。一名设尸二名乌哩嚩尸。东南方画火天。身赤色光明炽盛。右手执军持左手执宝杖。乘赤色羖羊。南方画夜摩天。身作绿色。左手作拳安腰侧。右手执宝杖。乘于水牛。两边画中天像。西南方画罗刹主。身赤黑色光如火聚。右手执剑左手安腰侧。以鬼为座。西方画水天。身黄白色头上现龙头。右手持罥索左手持妙宝。乘赤色摩竭鱼。两边画龙女及眷属等。西北隅画风天。身如虚空色。手持幡乘于鹿。北方画夜叉主。身如金色。右手执宝树枝左手持宝囊。乘于白马。两边画夜叉女。东北隅画部多主。身如灰色。右手持三叉左手持金刚子军持。乘于黄牛。于曼拏罗前下面。画地天。身如金色。二手于胸前持甘露瓶。坐莲花座。于右边画阿修罗。身赤黑色被挂甲胄。手执利剑乘酤里哥龙。于左边画大龙王。身作白色坐于本座。手持宝器众宝盈满。及画二龙女。身作黄色具端严相。手持般若经数珠军持及施愿相。于曼拏罗前上面。左画日轮右画圆月。于山围外东南隅。画阿鼻等八地狱。西南隅画饿鬼趣。西北隅画种种畜趣。东北隅画人趣。如是画已。阿阇梨于曼拏罗中。献恭俱摩香及种种香花饮食等。又用满阏伽瓶香水。诵金刚夜叉真言加持。及曼拏罗所用种种物。各以本真言加持已。奉献诸贤圣皆悉令欢喜。复用金刚夜叉真言。加持曼拏罗已。即诵吽字四遍。取出结界金刚橛。即寻以五色粉填满修令平正。然后阿阇梨从东北隅起首。下五色粉作诸佛贤圣像。当下粉时以白青赤绿为次。中心用黄色为八辐轮。东方纯白色。南方大青色。西方赤色。北方绿色。如是粉贤圣像毕。阿阇梨复同前观想虚空曼拏罗。先以二手金刚指作坚仰相。及想真言起虚空曼拏罗。复同前想合为一成毕竟。曼拏罗已。即复于曼拏罗南门外。别建一小台。四方广阔可一肘量。以不堕地瞿摩夷涂之。后用五净水洒净。复以白檀香。于台中心涂曼拏罗。如圆月相。于上献香花饮食种种供养。乃至出生等。复铺青吉祥草。上安阏伽瓶瓶内盛五宝五谷五药。及插种种花果树枝叶等。于瓶项上系一青衣。然以本真言加持愿以此水作大利益。又诵本真言加持白芥子及白花等。口诵真言。以白芥子及白花。击人或击人名及衣等。复以阏伽水灌洒。如是所作息灾增益等事皆获功德无量无边。乃至击亡人身骨及名。当使亡人离诸恶趣往生天界真言曰。

  唵(引)萨哩嚩(二合)播(引)波捺贺那(一)嚩日啰(二合)吽(引)发吒(半音二)

  唵(引)萨哩嚩(二合)播(引)波尾输达那(一)嚩日啰(二合)吽(引)发吒(半音二)

  唵(引)萨哩嚩(二合)羯哩摩(二合引)嚩啰拏(引)你(一)跋湿弥(二合引)酤噜吽(引)发吒(半音二)

  唵(引)勃龙(二合引)尾那(引)舍野(引)嚩啰拏(引)你(一)吽(引)发吒(半音二)

  唵(引)突龙(二合)尾输达野阿嚩啰拏(引)你(一)吽(引)发吒(半音二)

  唵(引)入嚩(二合)罗入嚩(二合)罗(一)达哥达哥(二)贺那贺那(三)阿(引)嚩啰拏(引)你(四)吽(引)发吒(半音五)

  唵(引)窣龙(二合)娑啰娑啰(一)钵啰(二合)娑啰钵啰(二合)娑啰(二)阿(引)嚩啰拏(引)你(三)吽(引)发吒(半音四)

  唵(引)吽(引)贺啰贺啰(一)萨哩嚩(二合)嚩啰拏(引)你(引二)吽(引)发吒(半音三)

  唵(引)吽(引)发吒(半音)萨哩嚩(二合)阿嚩啰拏(引)你(一)塞怖(二合引)吒野吽(引)发吒(半音二)

  唵(引)勃哩(二合)多勃哩(二合)多(一)萨哩嚩(二合)阿嚩啰拏(引)你(二)吽(引)发吒(半音三)

  唵(引)怛啰(二合)吒(半音)怛啰(二合)吒(半音一)

  萨哩嚩(二合)阿嚩啰拏(引)你(二)吽(引)怛啰(二合)吒(半音三)

  唵(引)亲那亲那(一)尾捺啰(二合引)钵野尾捺啰(二合引)钵野(二)萨哩嚩(二合)阿嚩啰拏(引)你(三)吽(引)发吒(半音四)

  唵(引)那贺那贺(一)萨哩嚩(二合)那啰哥誐底呬(引)东吽(引)发吒(半音二)

  唵(引)钵左钵左(一)萨哩嚩(二合)必[口*(隸-木+士)](二合引)多誐底(二)呬(引)东吽(引)发吒(半音三)

  唵(引)摩他摩他(一)萨哩嚩(二合引)帝哩野(二合)誐底(二)呬(引)东吽(引)发吒(半音三)

  复诵洗除罪障真言。诵真言时。以前阏伽瓶水灌洒以成洗除罪障。真言曰。

  唵(引)那谟婆誐嚩帝(引一)萨哩嚩(二合)讷哩誐(二合)底(二)波哩输达那啰(引)惹野(三)怛他(引)誐多(引)野(四)阿啰曷(二合)帝(引)三藐讫三(二合)没驮(引)野(五)怛[寧*也](切身)他(引六)输达你(引)输达你(引七)萨哩嚩(二合)播(引)波尾输达你(引八)秫提(引)尾秫提(引九)萨哩嚩(二合)羯哩摩(二合)阿嚩啰拏(十)尾秫提(引)娑嚩(二合)贺(引十一)

  诵此真言已。若为亡人者。当复与诵转生净土及净道等真言。若为增益吉祥及灌顶事。即不用之。

  转生净土真言曰。

  唵(引)啰怛你(二合)啰怛你(二合引一)啰怛那(二合)三婆微(引二)啰怛那(二合)枳啰尼(引三)啰怛那(二合)摩(引)罗尾秫提(引四)输达野萨哩嚩(二合)播(引)邦(引五)吽(引)怛啰(二合)吒(半音六)

  净道真言曰。

  唵(引)钵讷弥(二合)钵讷弥(二合引一)钵讷谟(二合)讷婆(二合)微(引二)酥珂(引)嚩怛羊(二合引)誐璨睹娑嚩(二合引)贺(引三)

  复次如上建坛持诵。求息灾增益吉祥等事。当须一日三时。以香花及种种供具。供养曼拏罗诸佛贤圣。及以吉祥赞叹奉赞诸佛贤圣。专心不懈或三日或五日或八日已。方作护摩求种种愿。若为弟子授灌顶者。即当于安阏伽瓶。地画白莲花。花中画八辐轮。于轮中心复安白色阏伽瓶。瓶中盛五宝五药等种种物作洒净水。复以本真言加持已。然后依法引弟子入曼拏罗。与授灌顶复施妙法等。乃至依法作相应观。想轮回中一切恶趣众生。悉得沐浴灭尽罪业。成功德身转生忉利天或兜率天。

  复次说阏伽瓶。当用白色覆。唇长项大腹者满贮香水。插众花果树枝。及盛五宝五药五谷等。铺青吉祥草安瓶于上。瓶项系一青衣此为瓶法。若作护摩者。当于曼拏罗东门如是安瓶。及上挂白伞盖花鬘等。复于四面设五首幡。于前作护摩炉。炉广阔二肘下至一肘。高低深浅颜色幖帜。悉依根本大教法则。护摩所用必利焬虞香。龙花吉祥果及种种果。黑油麻大麦小麦。粳米饭酥蜜酪具乳湿柴等。如是诸物悉具足已。阿阇梨手执金刚铃杵按诸物上。各以本真言加持一百八遍。安像庆赞亦同此仪。如是护摩所用诸物。悉安护摩炉右。唯出生钵安于炉左。阿阇梨依法作三相应观。然后以净水洒炉。作洒净已。即于炉内燃火。得火炽已。又用阏伽水微洒火焰。然后阿阇梨结印诵真言请召火天想。火天现于火内。然以酥蜜酪及献火天物。三掷火中。诵真言献于火天。然后结金刚轮印。以二手作金刚拳。复改作金刚缚成印。并诵金刚轮真言曰。

  唵(引)萨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嚩日啰(二合)作讫梨(二合引)悉迭底吽(引二)嚩赊(引)嚩日啰(二合)萨摩(引)[口*爾](引)那(三)嚩日啰(二合)蹉吒尾谟(引)叉奈(引四)[口*弱](转声呼)吽(引)鑁呼(引五)

  结印诵真言时。心想曼拏罗现于炉中。诸佛菩萨一切贤圣皆悉现前。阿阇梨即虔志。以种种护摩物作一百八窣噜嚩。若唯用酥只掷七窣噜嚩。如是供养诸佛贤圣。及作戏鬘歌舞等八供养。乃至作二十五种供养。

  阿阇梨如是作观想曼拏罗及护摩种种之法。或为国王大臣士庶弟子等。当随所求事利益众生。乃至随喜见闻皆获无量功德。

  佛说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卷下

猜你喜欢
  卷第二十二·佚名
  卷七·佚名
  佛说阿弥陀经讲要·太虚
  唯识三十论讲录·太虚
  卷第七十五·霁仑超永
  佛说灌顶百结神王护身咒经卷第四·佚名
  临济慧照玄公大宗师语录序·义玄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七·佚名
  十六、钟声七条·慧开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五·念常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佚名
  祖庭事苑卷第四·睦庵善卿
  菩萨戒本持犯要记·元晓
  費隱禪師語錄卷第六·费隐通容
  第六十八章 自国繁荣之行政·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宫体诗的自赎·闻一多

    宫体诗就是宫庭的,或以宫庭为中心的艳情诗,它是个有历史性的名词,所以严格的讲,宫体诗又当指以梁简文帝为太子时的东宫及陈后主、隋炀帝、唐太宗等几个宫庭为中心的艳情诗。我们该记得从梁简文帝当太子到唐太宗宴驾中间一

  • 卷三百十六·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三十六 练子宁 题黄彦成云林小隐 有客素肥遯幽居爱林庐结屋依陋巷种树绕城隅浮云南山来清隂覆其闾老柳带寒色芳兰露春腴窗深不知晓树密室自虚甘贫意自

  • 卷九十六·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九十六兵部主事陈焯编戴 良【字叔能浦江人少学文於黄柳及余忠宣皆得其指授至正辛丑以荐授江淮等处行中书省儒学提举遭乱避地吴中晩乃挈家泛海访求豪杰欲有所为卒无所遇

  • 吴城小龙女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吴城小龙女姓名不详。《诗人玉屑》卷二十一自《冷斋夜话》引其词一首。 ●清平乐令 吴城小龙女 帘卷曲阑独倚,山展暮天无际。 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 数点雪花乱委,扑鹿沙鸥惊起。 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

  • 五十八 兼两淮盐课曹寅奏销两淮正杂钱粮文册·佚名

    管理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加伍级.兼巡视两淮盐课监察御史臣曹寅谨奏:为遵旨会议奏销钱粮事。 案照两淮运司每年徵收正杂钱粮完欠数目,题定陆月奏销在案。所有康熙肆拾伍年分盐课钱粮,应臣照例奏销。除各商历年积欠银两,

  • 八 湖北巡抚陈辉祖奏购访遗书情形折·佚名

    八 湖北巡抚陈辉祖奏购访遗书情形折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十四日湖北巡抚臣陈辉祖跪奏,为遵旨覆奏事。窃臣于十一月十三日承准大学士刘统勋字寄乾隆三十七年十月十七日奉上谕:前以历代流传旧书及国朝儒林撰述未登大内者,降

  • 历代名贤确论卷五十九·佚名

    惠帝惠帝时陆机掌兵【何去非】孝懐帝 愍帝刘曜之乱【张籍】王衍【东坡】通论西晋人君【温公】晋室之祸【何去非】晋祖尚浮虚【张说】惠帝时陆机掌兵何去非陆机论曰扫境内之众而属人以将持疎远之身而将人之兵于君臣授

  • 第九章 接受改造 四 变化说明了一切·溥仪

    三天参观结束归来时的情绪,和第一天出发时正是一个强烈的对比。兴奋的谈论代替了抑郁的沉默。一进监房就开始谈论,吃饭时谈,开小组会时谈,开完会还是谈,第二天也是谈,谈的全是参观。从各号的议论里可以不断听到的是这句话

  • 韦睿传·李延寿

    韦睿字怀文,京兆杜陵人。世代都是三辅地区的著名族姓。祖父韦玄,为躲避作官隐居长安南山。宋武帝入关,征召他为太尉掾,他不去就任。伯父韦祖征,在宋末作光禄勋。父亲韦祖归,任宁远长史。韦睿侍奉继母以孝闻名。伯父韦祖征屡

  • 宫他为燕魏·佚名

    【提要】 他人的灾难意味着自己的利好,他国的混乱是国家攫取利益的最佳时机。国家之间无情义可言,乘人之危是非常正常的事。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与他周遍国家是统一安定还是混乱分裂有着直接的关系。 【原文】 宫他为燕

  • 父子合集经卷第十八·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六界差别品第二十六之三   佛言大王。譬若有人于睡梦中与诸宝媛共相执持。是人觉已。忆念梦中所受妙触。为实尔不。王言不也。佛言大王

  • 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佚名

    唐特进试鸿胪卿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尔时释迦牟尼佛在净居天宫。告诸宿曜游空天众九执大天。及二十八宿十二宫神一切圣众。我今说过去娑罗王如来所说。炽盛光大威德陀罗尼除灾难法。若有国王及诸大臣所居之处及

  • 菩萨善戒经 第三卷·佚名

    菩萨善戒经 第三卷宋罽宾三藏求那跋摩译菩萨地调伏品第七云何名为菩萨调伏。调伏者有六种。一者性调伏。二者众生调伏。三者行调伏。四者方便调伏。五者熟调伏。六者熟印调伏。性调伏者。有善种子故修善法。修

  • 卷四·丹霞子淳

    林泉老人评唱丹霞淳禅师颂古虚堂集卷四 后学性一阅 生生道人梓 第五十则 二鼠侵藤(飞走) 示众云。潜续命根故有生而有灭。圆成道果本无去以无来。任伊利齿灵牙。一任横啮竖咬。正当此时与解腕者么。 举僧问龙牙遁禅

  • 夹漈遗稿·郑樵

    宋代诗文别集。3卷。郑樵著。作者曾居夹漈山中,故以名书。此书前后无序跋,不知何时何人所编。上卷辑入古近体诗56首,中卷有记1篇、论1篇、书2篇,下卷收入书3篇。作者一生除有《通志》著称于世,据其《献皇帝书》称,尚

  • 傅忠肃集·傅察

    诗文别集。北宋人傅察撰。三卷。察字公晦,孟州济源(今属河南)人。年十八岁登大观进士。蔡京欲以女妻之弗受。曾官兵部、吏部员外郎。后被金人掳去,不屈死。此集系宋人傅伯寿编成,首冠周必大序。收诗一百十七首,颂、表

  •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阅箓醮仪·杜光庭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阅箓醮仪。唐末杜光庭删定,系早期天师道阅箓仪改编本。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述出身中上仙上灵即“阅箓”之科仪。

  • 太上老君说上七灭罪集福妙经·佚名

    太上老君说上七灭罪集福妙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清部。经文仅千余字,乃太上老君宣讲道法。谓世间万民不信三宝,背正信邪。每到上七之日,有斗口使者抄录其善恶,上奏天曹,减尅寿算。老君遂派遣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