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十支居士八城人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诸上尊比丘。在波罗梨弗都卢城鸡园中。世尊般涅槃不久。于是十支居士八城人多有财物。诣波罗梨弗都卢治生。于是十支居士八城人持钱财物尽买。尽买已极欢喜。得盈利极大欢喜意极悦豫。出波罗梨弗都卢城已至鸡园中。到已礼诸上尊比丘足却坐一面。彼十支居士八城人却坐一面时诸上尊比丘为说法劝进。等劝进教授。等教授以无量方便。为说法劝进至等教授。等令欢喜已默然住。于是彼十支居士及八城人。闻诸上尊比丘所说法劝进。至等欢喜已。白诸上尊比丘曰。此诸上尊。今尊者阿难在何所住。我今欲见。此居士。彼尊者阿难。在毗舍离猕猴水岸上。欲见者当往见之。于是十支居士八城人。从坐起礼诸上尊比丘足。绕诸上尊已离诸上尊。还至彼尊者阿难所。到已礼尊者阿难足已却坐一面。彼十支居士八城人却住一面已。白尊者阿难曰。此阿难。我欲有所问听我所问。当问居士。闻已知之。此尊者阿难。彼世尊有智有见。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以眼见第一义说一法。圣弟子所住。于有余处有漏尽意解脱不。此居士。彼世尊有智有见。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以眼见第一义说一法。圣弟子所住。有余处有漏尽意解脱。云何尊者阿难。彼如来无所著等正觉。眼见第一义说一法。圣弟子所住。有余处有漏尽意解脱。此居士。圣弟子所闻。于淫解脱至住四禅正受住。彼依入法法相观行止。彼依入法法相观行止住。可有是处。彼所住得有漏尽。不住彼处得有漏尽。彼自乐法彼自爱法彼自习法彼自敬法得欢喜。五下结尽得化生。彼般涅槃成阿那含。不还此世间。是为居士。彼世尊有智有见。如来无所著等正觉。眼见第一义说一法。圣弟子所住。有余处有漏尽意解脱。复次居士。圣弟子所闻。意与慈俱满一方已正受住。如是二三四上下。一切诸方意与慈俱。无怨无二无恚极广极大。无量极分别。满诸方已正受住。如是意与悲喜护俱。满一切诸方已正受住。彼依入法法相观行止。彼依入法法相观行止住。可有是处。住彼已得有漏尽。不住彼处得有漏尽。若彼以法乐以法爱。习行法敬法。得欢喜法。五下结尽得化生。于彼处般涅槃成阿那含。不还此世间。是为居士。彼世尊有智有见。如来无所著等正觉。眼见第一义说第一法。圣弟子所住。有余处有漏尽意解脱。复次居士。圣弟子所闻。度一切色相。至有想无想处正受住。彼依入法法相观行止。至有漏尽意解脱。于是十支居士八城人。白尊者阿难曰。甚奇尊者阿难。我等问尊者阿难。一甘露门而为说十二甘露门甚多。尊者阿难。于此十二甘露门。依各各甘露门。当安隐自御之。犹若尊者阿难。离城村不远有重阁。若重阁房边有十二门。或有人入中少有所为。或有人生无有义不饶益不安隐不快乐。或有以火烧重阁。此尊者阿难。彼人于十二门随彼意安隐出。如是甚奇。尊者阿难。我等问尊者阿难一甘露门。而为说十二甘露门。此尊者阿难。为甚多。当于十二甘露门。依各各甘露门各各当出之。此尊者阿难彼诸婆罗门与恶法俱施与师物。况当我等今于大师。当不以财施之。于是十支居士八城人。于其夜馔具净妙饮食。于其夜馔具净妙饮食已随时敷座。敷座已请鸡园中比丘僧毗舍离比丘僧皆悉聚之。鸡园中诸比丘僧毗舍离诸比丘僧皆悉聚已。以净妙饮食手自授与。以净妙饮食手授与已。知食讫收摄钵器。行澡水以五百种物。买房施与尊者阿难。以为私有。彼尊者阿难施与招提僧。阿难如是说。十支居士八城人闻尊者阿难所说。欢喜而乐。

猜你喜欢
  肇论疏卷中·元康
  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卷第一·义天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十三·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卷第五(之下)·智俨
  吹万禅师语录卷之三·吹万广真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四·玄奘
  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第二·圆照
  优婆塞戒经讲录上(五)·太虚
  卷第十五·佚名
  释大方广佛华严经论主李长者事迹·李通玄
  卷一百六十二·佚名
  卷第六十二·佚名
  卷第三十八·志磐
  卷第十一·道世
  卷第二十七·元来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五·陈廷敬

    目  录 二十三调六十三体,起四十四字至四十六字菩萨蛮三体又名重叠金、子夜歌、菩萨鬘、花间意、梅花句、花溪碧、晚云烘日 采桑子三体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歌、丑奴儿、罗敷媚 后庭花四体又名

  • 卷六百八十·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八十韩偓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历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

  • 卷四十八·志第十七下·百官志四·脱脱

        ◎百官志四   ○南面下   ◇南面京官   辽有五京。上京为皇都,凡朝官、京官皆有之;余四京随宜设官,为制不一。大抵西京多边防官,南京、中京多财赋官。五京并置者,列陈之;特置者,分列于后。   三京宰

  • 卷九十四·志第六十一·柯劭忞

      ○乐四   △大乐职掌器之乐宴   乐队大乐署,令一人,丞一人,掌郊社、宗庙之乐。凡乐,郊社、宗庙,则用宫县,工二百六十有一人;社稷,则用登歌,工五十有一人,二乐用工三百一十有二人,代事故者五十。前祭之月,召工习乐及舞。

  • 后汉孝桓皇帝纪上卷第二十一·袁宏

    建和元年(丁亥、一四七) 春正月戊午, 大赦天下。 赐男子爵各有差; 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粟, 人三斛; 贞妇帛,人三匹。     二月,黄龙见谯。     夏四月庚寅,京兆地震〔一〕。 〔一〕 范书桓帝纪作&ldquo;京师地

  • 第一一一清单(第一一二号之附件)一一三○六-一·佚名

    新旧户粮税总书吕祥与李登间交接各案卷计开李登交接各案清单一、总甲林汀禀报米价骤昂卷壹宗。一、严饬各对役查明民间置买业契押税卷壹宗。一、请编钱粮等项印串字号卷壹宗。一、票饬粮差催收正

  • 吴履传·张廷玉

    吴履,字德基,兰奚谷人。年少时拜闻人梦吉为师,精通《春秋》及诸史书。李文忠镇守浙东,聘他为郡学正。以后被荐举授南康县丞。南康民俗强悍,吴履到任数月,惩处一些奸猾之徒,其余不法之人大惊,不敢妄为。履又改行宽大政策,与民休

  • 卷五十四·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五十四宋 宋敏求 编大臣宰相出镇下裴休宣武军节度平章事制魏謩西川节度平章事制崔慎由东川节度制萧邺荆南节度平章事制杜审权镇海军节度平章事制刘瞻荆南节度平章事制郑从谠河南节度平章事

  • 卷二十四 舆服下·龙文彬

    ◎百官冠服洪武元年,命制公服、朝服,以赐百官。礼部言:“各官,散官与见任,职事高下不同,服色不能无异。乞定其制,”诏省、部臣议。礼部复言:“唐制,服色皆以散官为准,元制,散官职事各从其高者。国初,服色依散官,与唐制同。”乃定服

  • 取下第四十一·桓宽

    大夫曰:“不轨之民,困桡公利,而欲擅山泽。从文学、贤良之意,则利归于下,而县官无可为者。上之所行则非之,上之所言则讥之,专欲损上徇下,亏主而适臣,尚安得上下之义,君臣之礼?而何颂声能作也?”贤良曰:“古者,上取有量,自养有度,乐岁不

  • 卷一百三十四 历代一·黎靖德

      司马迁才高,识亦高,但粗率。〔闳祖〕(以下历代史。)   太史公书疏爽,班固书密塞。〔振〕   司马子长动以孔子为证,不知是见得,亦且是如此说。所以伯恭每发明得非细,只恐子长不敢承领耳。   史记亦疑当时不曾得删改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原文】 子贡问日:“孔文子①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②而好学,不耻下问③,是以谓之‘文’也。” 【注释】 ①孔文子:卫国大夫,姓孔,名圉,谥号“文”。②敏:勤勉。③下问:向下请教。 【译文】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被谥

  • 卷九·孙瑴

    钦定四库全书古防书卷九明 孙防 编春秋文耀钩大率阐星燿而幽曲言之故曰钩东宫苍帝其精为苍龙南宫赤帝其精为朱鸟西宫白帝其精为白虎北宫黑帝其精为武春起青受制【一作苍帝春受制】其名灵威仰夏起赤受制【赤帝夏受

  • 卷三·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三曲礼上凡为君使者已受命君言不宿於家君言至则主人出拜君言之辱使者归则必拜送于门外若使人於君所则必朝服而命之使者反则必下堂而受命此言人臣敬君命之礼也人臣不可称主人称主人者对使者

  • 杂阿含经卷第十九·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五○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大目揵连在耆阇崛山。时。释提桓因有上妙堂观。于夜来诣尊者大目揵连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时。释提桓因光明普照耆阇崛山。周匝大

  • 下苦歌·刘一明

    学人若要实修真,先须下苦莫逡巡。 从来神仙不易得,死里逃生甚艰辛。 如来雪山受冷淡,达摩长庐打劳尘。

  • 台湾私法物权编·佚名

    本书(九册一、七一二面一、○二七、二○○字)汇集台湾私法有关物权之事例,凡三章。此项事例之调查汇集,详见第七九种「台湾私法债权编」篇。本书系抄录清宣统二年时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刊行「第一部调查第三回报告书台湾

  •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赞佛法身礼·佚名

    亦称《大圣文殊师利菩萨赞佛法身经》,简称《文殊赞法身礼》、《文殊法身礼》。密教经典。唐不空译。一卷。说文殊赞佛四十一礼。前附不空经序(奉进表),题注“此礼出《大乘一切境界智光明庄严经》”。见载于中国历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