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
●卷五十·鬼神门下
余与鲁直寿朋天启会于伯时斋看诗卷,皆仙鬼作或梦中所作也。又记《太平广记》中有人为鬼物所引入墟墓,皆华屋洞户。忽为劫墓者所惊出,遂失所见,但云:“芫花半落,松风晚清。”吾每爱此两句,故附之书末。〔《东坡题跋》卷三〕
王著,洛阳人也。七岁能属文,十四进士及第。初依师冤句县张嘏东京应举,久不知消息。赁居相国寺东,因出通衢,忽遇张嘏,遂邀茶肆叙阔,云子《蝴蝶诗》最嘉,云:“今夜君栖芳草里,为传消息到王孙。”嘏无言,忽然不见。著惊问乡人,云卒已半年。著自及第便历华省,至翰林学士。只及中年而终。〔《郡阁雅谈》〕
西川宰相高骈版筑罗城日,有守御指挥使姜知古分得西南赵波块,即赵畚相公坟也。知古号令候晓开之。是夜有人黄衣束带瘦骨长身卓立于知古前曰:“赵相公使上书。”知古惊,览书末后有诗一首,顷之鬼不见。诗云,“我昔胜君昔,君今胜我今。人生一世第,何用苦相侵。”〔《鉴戒录》卷一〕
保大中,广陵理城隍,因及古冢,得石志一所云:“日为箭兮月为弓,四时射人兮无穷。但得天将明月化,不觉人随流水空。山川秀兮碧穹窿,崇夫人墓兮直其中。猿啼乌啸烟蒙蒙。千年万年松柏风。”或云李白词。〔《南唐近事》〕
甘露寺僧话,吴王收得浙右之明年夏,中夜月莹无云,长江如昼,有僧持课。
俄数人自西轩领仆厮辈挈酒上江亭,坐定,命酒罗列果肴。窃窥之,思中夜禁行,从何而至,必是幽虚。于窗隙俯伏伺之。东向一人衣南朝衣,西向一人北虏衣,北向一人衣缝掖衣,指南向者设礼而坐。南向一人衣朱衣霜简,清瘦多髯。飞杯之次,东向者曰:“今日恣纵江南之游,皆不乏风流矣。仆尝记公云:‘何人种得西施花,千古春风开不尽。’可谓越古超今矣。”酒至西虏服曰:“各述曩日临危一言以代丝竹,自吟自送可乎?”众曰:“可。”虏服乃执杯而言曰,“赵壹能为赋,邹阳解献书。可惜西川水,不救辙中鱼。”次至缝掖举白而歌曰:“伟哉横海鳞,壮矣垂天翼。一旦失风水,翻为蝼蚁食。”巡至东向云:“功遂侔昔人,保退无智力。既涉太行险,兹路信难陟。”次至朱衣乃高吟曰:“握里龙蛇纸上弯,逡巡千幅不将难。顾云已往罗隐耄,更有何人逞笔端!”吟罢,东楼晨钟遽鸣,僧户轧然而启,忽尔而散。〔《桂苑丛谈》〕
秦太虚言宝应民有嫁娶会客者,有客径起出门,若醉甚将赴水者,人急持之。
客曰:“有妇人以诗招我,其词云:“长桥直下有兰舟,破月冲烟任意游。金玉满堂何所用,争如年少去来休!”仓皇就之,不知其为水也。”然客亦无他。夜会说鬼与参寥,参寥举此,聊为记之。〔《东坡诗话》〕
唐丞相马植弟固,武威太守,固弟西河太守。二弟闻植罢安南都护又除黔南,不得意。维舟峡中古寺前,夜月如昼,见白衣人缓步堤上吟曰:“截竹为筒作笛吹,凤凰池上风凰飞。劳公更向黔南去,即是陶钧万类时。”历历可听。遣人寻访已失之。后黔南去,再入为大理卿,迁刑部侍郎,判盐铁,遂大拜。〔《本事诗征异》〕
大历元年,元载因早朝有人献诗,载令左右收之,候入中书看,其人曰:“若不能读,请自诵一篇。”曰:“城东城西旧行处,城里花飞柳如絮。海燕衔泥欲下来,屋里无人却飞去。”吟毕不见,乃知其非人也。载后败,家破,妻被戮。〔《玄怪录》〕
冯翊夏阳县据大河,有冀河清澈可鉴。大和中,县尉赵生一夕与同辈联步望月于冀泉上。忽有人貌甚黑,绿袍,自泉中出,徐吟曰:“夜月明皎皎,绿波空悠悠。”生且惊其水溺。明日生再游冀水,见庙中土偶人被绿袍,视之,其貌乃昨日吟诗人也。
元和中,有陆桥家于丹阳,居有池塘亭榭,一夕有人叩门,急视,见一人仪状秀逸,自称曰沈约:“闻公雅好诗,故来奉谒。”既而呼左右曰:“召青箱来。”
有一儿年可十岁。约曰:“此吾子也,欲使绍吾学,故名青箱。然亦能诗,从吾与范仆射过台城曾作《感旧》诗。”令讽之。曰:“六代旧山川,兴王几百年。
繁华今寂寞,朝市昔喧阗。夜月琉璃水,春风柳絮天。伤时为怀古,垂泪国门前。”
忽不见。〔《宣室志》卷四〕
唐燕士,晋昌人,隐于九华。晚步山下,见一白衣少年闲步自若曰:“涧水潺声不绝,溪垄茫茫野花发。自来自去人不知,归时长对空山月。”归问里人,曰:“是吴氏子,善诗,卒仅数年矣。”〔《宣室民》卷六〕
钱起寓宿驿舍,闻窗外有人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起怪之。十年后就试,座主李时试《湘灵鼓瑟诗》,落句意久不属,遂以此一联续之,乃中魁选。诗全篇云:“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雅调凄金石,清音发杳冥。苍梧来慕怨,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湘蒲,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古今诗话》〕
刘山甫随侍官于岭外,北归泊舟洞庭,登岸见有北方毗沙门天王庙祠,因谒之。见庙宇颓圯,乃题云,“坏墙风雨几经春,草色盈庭一座尘。自是神通无感应,盛衰何得却由人。”是夜梦神责曰:“我,南岳神也,汝何相侮!”俄而风涛大作,舟几覆。悔谢彻去诗牌乃止。〔《古今诗话》〕
长安中秋望夜有人闻鬼吟曰:“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又闻有和者云:“九衢生,何劳劳,长安土尽槐根高。”俗云务本西门是鬼市,或风雨暝晦,皆闻其喧聚之声。〔《南部新书》〕
开元中,有幽州衙校姓张,妻孔氏生五子而卒。后娶李氏,妒悍狠戾,虐遇五子,鞭捶不堪其苦,哭于孔氏之坟。母忽于冢中出,抚其子悲恸久之,因以白布巾题诗赠张曰:“不分成故人,泣涕每盈巾。死生今有隔,相见永无因。盒里残妆粉,留将与后人。黄泉无用处,浪作冢中尘。有意怜男女,无情亦任君。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五子得诗以呈其父。其父诉于连帅,连帅上闻,李氏流岭南。〔《本事诗征异》〕
建隆初,有人行于巴峡,夜泊舟于江。忽有人讽咏曰:“秋径填黄叶,悬崖露草根。猿声一叫断,客旅数重魂。”其音苦切激昂而悲,如是通宵,凡吟百遍。初疑舟行秀士也。及晓访之,其所泊岸殊无舟舸,但空山邃林,溪谷绝幽尔。
沿岸寻访,数处有二脚迹长二尺许。〔《措绅脞说》〕
荆南复州门街东有刘氏旧宅,宇舍横断敝坏,鲜有人居。梁太保震有远房弟伯升秀才请居之,贵其幽致而肄业。既憩驭月余,晨夕甚安。一日昼寝梦魇,久之方寤。乃曰:适梦一女子,绿裙红袖,自东街而来,泣而呼曰:‘听妾幽恨之句。’”诗曰:“卜得上峡日,秋江风浪多。巴陵一夜雨,肠断《木兰歌》。”
梁因称叹而觉,竟无他说。〔《脞说后集》〕
鬼仙诗曰:“仙人未必便仙去,还在人间人不知。手把白须从两鹿,相逢却问姓名谁。”又云:“江上樯竿一百尺,山中楼台十二重。山僧楼上望江上,指点樯竿笑杀侬。”又云:“爷娘送我青枫根,不记青枫几回落。当时手刺身上衣,今日为灰不堪着。”又曰:“酒尽君莫沽,壶倾我当发。城市多嚣尘,还山弄明月。”又云:“浦口潮来初渺漫,莲舟溶漾采花滩。芳心不惬空归去,会得潮平更折看。”又曰:“忽然湖上片云飞,不觉舟中雨溅衣。折得荷花浑忘却,空将荷叶盖头归。”又曰:“寒花白露里,乱山明月中。是夕苦吟罢,寒烛与君同。”
黄鲁直登荆州亭,柱间有词曰:“帘卷曲栏独倚,银屏暮天无际。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数点雪花乱委,扑漉沙鸥惊起。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
鲁直曰:“似为予发。笔势类女子,又有‘泪眼不曾晴’句,即鬼也。”是夕有女子绝艳。见梦于鲁直曰:“我家豫章,附舟堕水死于此,登亭感而作,不意公能辨之。”鲁直觉曰:“此必展小龙女事。”〔同前〔《冷斋夜话》〕
●卷五十·佞媚门
陈太师任西川,有爱姬徐氏,郫城令之女也。令欲求彭牧,以红绢数寸作二十八字遣其妻私示其女曰:“深宫富贵事风流,莫忘生身老骨头。因与太师欢笑处,为吾方便觅彭州。”人皆鄙之。〔《鉴戒录》〕
短李镇扬州,请章孝标赋《春雪》。孝标作诗曰:“六出花飞处处飘,粘窗拂砌上寒条。朱门到晓难盈尺,尽是三军喜气消。”〔《摭言》卷十三〕
唐李峤少负才华,参知政事,封郑国公。长寿中,则天铸八棱铜柱题曰“大周万国述德天枢”,纪革命之功,贬皇家之德。天柱下置铁山翁,师子琪磷围绕。
武三思为文,朝士献诗,不可胜纪。惟峤诗冠绝当时,曰:“辙迹光西崦,勋庸纪北燕。如何万国会,讽德九门前。灼灼临黄道,迢迢入紫烟。仙盘正下露,高柱欲乘天。山类丛云起,珠疑大火悬。声流尘作劫,业固海成田。圣泽倾尧酒,薰风入舜弦。忻逢下生日,还遇上皇年。”后宪司发附会韦庶人,左授滁州别驾。
〔《大唐新语》〕
●卷五十·琢句门
唐僧多佳句,其琢句法,比物以意而不指言一物,谓之象外句。如无可上人诗曰:“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是落叶比雨声也。又曰:“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是微阳比远烧也。用事琢句妙在言其用而不言其名耳。此法唯荆公山谷东坡知之。荆公曰:“含风鸭绿鳞鳞起,弄日鹅黄袅袅垂。”此言水柳之用而不言水柳之名。坡别子由曰:“犹胜相逢不相识,形容变尽语音存。”此用事而不言其名。山谷日:“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又曰:“语言少异无阿堵,冰雪相看有此君。”又曰:“眼看人情如格五,心知吐事等朝三。”
格五是蹙融法也。《后汉注》云:“常置人于险处。”然句中眼者,世尤不能解。
王荆公欲新政,作《雪诗》曰:“势合便疑包地尽,功成终欲放春回。农家不念丰年瑞,只欲青云万里开。”
韩魏公罢政判北京,作《园中行》诗曰:“风定晓枝蝴蝶乱,雨匀春圃桔槔闲。”意趣所至,多见于嗜好。
欧阳文忠公喜士为天下第一,好诵孔北海“座上客长满,尊中酒不空”之句。
范文正公清严而喜论兵,好诵,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之句。李师中送唐介滴官诗曰:“去国一身轻似叶,高名千古重如山。并游英俊颜何厚,已死奸谀骨尚寒。”已而闻介趁月首上任,大悔,乃以书索诗。唐公笑曰:“吾正不用此无对属落韵诗。”送还。李乃悟“一身”“千古”非协对,与荆公措意异矣。
东坡《游罗浮》诗曰:“潜鳞有饥蛟,掉尾取渴虎。我来方醉后,濯足聊戏侮。”想见海上超放之类。然蛟疑不能掉尾,雪里芭蕉也。
王荣老渡观江,风作不得济。父老曰:“公箧中蓄奇物,此江神极灵,献之当得济。”荣老有玉麈尾、端石砚、宣包幛,献之皆不验。有鲁直草书扇头子题韦应物诗曰:“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取视惝恍之势曰:“我犹不识,鬼识之乎?”持以献之,香火未收,天水相照如镜,南风徐来,帆一饱而济。余谓神必元仙客,不然何嗜之深也?
李白诗曰:“昔日芙蓉花,今为断肠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陶宏景仙方注曰:断肠草不可食,其花美好,名芙蓉花。
柳子厚诗曰:“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然楚竹。烟消日出不见人,Ы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东坡评诗云:“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之此诗有奇趣。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效乃,三老相呼声相应也。〔并《冷斋夜话》〕
杜牧《华清宫》诗云:“长安西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道荔支来。”尤脍炙人口。据《唐纪》明皇常以十月幸骊山,至春即还宫。是未尝六月在骊山也。然荔枝盛暑方熟,词意虽美而失事实。〔《遁斋闲鉴》〕
唐人《题西山寺》云:“几夜碍新月,半江无夕阳。”或谓冠绝古今,以其尽得西山之景趣也。金山寺题者甚多,而绝少佳句,惟“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又“天多剩得月,地少不生尘”,最为人传诵,要亦未为至工。若用于落星寺有何不可乎?熙宁中,介甫有句云:“天末海门横北固,烟中沙岸似西兴。”
尤为中的。〔《遁斋闲览》〕
山谷寄傲山林而不忘江湖。作诗曰:“九陌黄尘乌帽底,五湖春水白鸥前。”
又云:“九衢尘土乌靴底,相见沧洲白鸟双。”又曰:“梦作白鸥去,江湖水拍天。”演雅曰:“江南春水碧于天,中有白鸥闲似我。”
荆公曰:“刚辈诗云,‘风定花犹落’,静中见动意:‘鸟鸣山更幽’,动中见静意。”山谷曰:“此老论诗不失解经旨趣,亦可怪。”唐诗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暮年。”置早意于残晚中。有曰:“惊蝉移别柳,斗雀堕闲庭。”
置静意于喧动中。东坡作《眉子研诗》略曰:“君不见,长安画手开十眉,横云却月争新奇。游人指点小颦处,中有渔阳胡马嘶。”用此微意。”
集句诗,山谷谓之百家衣体,其法贵拙速而不贵巧迟。如前辈曰:“晴湖胜镜碧,衷柳似金黄。”又曰:“坐持闲景象,摩捋白髭须。”又曰:“古瓦磨为砚,闲砧坐当床。”人以为巧,然疲费精力,积日月而后成,不足贵也。
荆公宿金山寺,一夕而成集句妙绝,如“天多剩得月,月落闻津鼓”;又曰“乃知象教力,但度无所苦”之类,如生成也。
山谷赋《快轩诗》,点笔就,其略曰:“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及一杯水。
愿得青天化作一张纸。”想见高韵,笔端三昧,游戏自在也。
诗到李义山,谓之文章一厄,以其用事僻涩。荆公或喜之,而字字有根蒂。
如《雪诗》:“借问火城将策探,何如云屋听窗知!”又曰:“未爱京师传谷口,便知乡里胜壶头。”其用事琢句,前辈无犯者。
老杜诗曰:“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今误作“波浩荡”,非惟无气味,亦闲置波字。舒王曰:“道人北山来,问松我东冈。举手指屋角,云今如许长。”
今误曰,问松栽东冈”,与,“波浩荡”当并案。并〔《岭斋夜话》〕
林逋诗云:“草泥行郭索,云木叫钩。”钩格磔,谓鹧鸪声也。诗话、《笔谈》皆美其善对。然鹧鸪未尝栖木而鸣,惟低飞草中。及孙莘老作《荔支十绝》云:“儿童窃食亦不禁,格磔山禽满院飞。”盖言荔支未经人摘,百禽不敢近;或已经摘,禽鸟蜂蚁,竞来食之。或谓鹧鸪既不能登木,又非庭院之禽,性又不嗜荔支,夏月即非膀鸪之时,语意虽工,亦诗之病。〔《遁斋闲览》〕
猜你喜欢 丘崈·唐圭璋 论用事第二十一·王骥德 第二十二出 极谏·李渔 第十七出 合围·洪昇 第二折·佚名 第四折·马致远 第四折·关汉卿 鲍溶诗集卷四·鲍溶 北郭集卷一·徐贲 巻三·刘履 卷九十六·冯惟讷 卷四百三十七·陈廷敬 卷七百七十三·佚名 卷三百七十二·佚名 卷一百五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