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刘遗民书问附

遗民和南。顷餐徽闻。有怀遥伫。岁末寒严。体中如何。音寄壅隔。增用抱蕴。弟子沈痾草泽常有弊瘵耳。因慧明道人北游。裁通其情。古人不以形疏致淡。悟涉则亲。是以虽复江山悠邈不面当年。至于企怀风味。镜心象迹。伫悦之勤。良以深矣。缅然无因。瞻霞永叹。顺时爱敬。冀因行李。数有承问。伏愿彼大众康和。外国法师休纳。上人以悟发之器而遘兹渊对。想开究之功。足以尽过半之思。故以每惟乖阔。愤愧何深。此山僧清常。道戒弥励。禅隐之余。则惟研惟讲。恂恂穆穆。故可乐矣。弟子既以遂宿心。而睹兹上轨。感寄之诚。日月铭至。远法师顷恒履宜。思业精诣。干干宵夕。自非道用潜流。理为神御。孰以过顺之年。湛气若兹之勤。所以凭慰既深。仰谢逾绝。去年夏末始见生上人示无知论。才运清俊。旨中沈允。推涉圣文。婉而有归。披味殷勤。不能释手。直可谓浴心方等之渊。而悟怀绝冥之肆者矣。若令此辨遂通。则般若众流。殆不言而会可不欣乎。可不欣乎。夫理微者辞险。唱独者应希。苟非绝言象之表者。将以存象而致乖乎。意谓答以缘求智之章。婉转穷尽。极为精巧。无所间然矣。但暗者难以顿晓。犹有余疑一两。今辄题之如别。想从容之暇。复能麤为释之。论序云。般若之体非有非无。虚不失照照不失虚。故曰。不动等觉而建立诸法。下章云。异乎人者神明。故不可以事相求之耳。又云。用即寂。寂即用。神弥静。应逾动。夫圣心冥寂。理极同无。不疾而疾。不徐而徐。是以知不废寂寂不废知。末始不寂。末始不知。故其运物成功化世之道。虽处有名之中。而远与无名同。斯理之玄。固常所弥昧者矣。但今谈者。所疑于高论之旨。欲求圣心之异。为谓穷灵极数。妙尽冥符耶。为将心体自然灵怕烛感耶。若穷灵极数妙尽冥符。则寂照之名。故是定慧之体耳。若心体自然灵怕独感。则群数之应。固以几乎息矣。夫心数既玄。而孤运其照。神淳化表而慧明独存。当有深证。可试为辨之。疑者当以抚会应机睹变之知。不可谓之不有矣。而论旨云。本无惑取之知而未释。所以不取之理。谓宜先定圣心。所以应会之道。为当唯照无相耶。为当咸睹其变耶。若睹其变则异乎无相。若唯照无相。则无会可抚。既无会可抚而有抚会之功。意有未悟。幸复诲之。论云。无当则物无不当。无是则物无不是。物无不是故是而无是。物无不当故当而无当。夫无当而物无不当。乃所以为至当。无是而物无不是。乃所以为真是。岂有真是而非是。至当而非当。而云当而无当。是而无是耶。若谓至当非常当。真是非常是。此盖悟惑之言本异耳。固论旨所以不明也。愿复重喻以祛其惑矣。论至日。即与远法师详省之。法师亦好相领得意。但标位似各有本。或当不必理尽同矣。顷兼以班诸有怀。屡有击其节者。而恨不得与斯人同时也。

猜你喜欢
  一切经音义卷第八十五·唐慧琳
  第八·宗鉴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十一·澄观
  佛本行经度宝称品第十八·佚名
  卷第七·行策
  一切经音义卷第三十二·唐慧琳
  阅藏密或问·太虚
  大光明藏上卷·宝昙
  佛说尼拘陀梵志经卷上·佚名
  示书品第十·佚名
  卷第四(本末合)(尽贤首品)·慧苑
  白云端和尚语录卷二·守端
   第三十三則 陳尚書看資福·胡兰成
  卷第十五·道原
  法华论疏卷中(方便品)·吉藏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四折·高文秀

    (外扮孛老、净扮府尹、搽旦同上)(孛老云)月过十五光明少,人过中年万事休。老汉乃刘二公是也。自从我这女孩儿,问赵元讨了休书,招下本处臧府尹。将赵元着他解送文书于上京,误了一日杖四十,误了两日杖八十,误了三日处斩。不期此人

  • 御选眀诗卷一百三·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眀诗卷一百三七言絶句三黄哲游洪范池与刘文正洞门斜日照金潭千尺藤萝挂石龛骑马独来高处望满山松栢似江南赵介瑶池宴罢瑶池暮雨红碧桃花落几番风重来八骏无消息拟逐青鸾入汉宫严震直永州舟中潇湘二水

  • 卷四十四·志第十一·柯劭忞

      ○五行中   《洪范》曰:“火曰炎上”。失炎上之性,时则有火灾、草妖、羽虫之孽、羊祸。其征恒燠,其色赤,是为赤眚赤祥。   定宗三年戊申,野草自焚,牛马十死八九,民不聊生。   至元十一年十二月,淮西正阳火,庐舍、

  • 國語卷第一·韦昭

      周語上   1 穆王將征犬戎〔一〕,祭公謀父諫曰:「不可〔二〕。先王耀德不觀兵〔三〕。夫兵戢而時動,動則威〔四〕,觀則玩,玩則無震〔五〕。是故周文公之頌曰〔六〕:『載戢干戈,載櫜弓矢〔七〕。我求懿德,肆于時夏〔八〕,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六·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六十四景泰五年冬十月己卯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帝享 太庙 遣中官祭司井之神 以下元节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命锦衣卫善画军匠甯祯为所镇抚○庚辰复黄<王已>浙江温州府知府先是浙江福建境中盗贼蜂起言

  • 卷之一百七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六○六 谕着四库馆总裁福隆安等专司考核督催以期迅速蒇事·佚名

    六○六 谕着四库馆总裁福隆安等专司考核督催以期迅速蒇事乾隆四十四年三月初六日乾隆四十四年三月初六日奉旨:向来各馆应进书籍俱系按卯稽查,惟四库馆所办之书向无查核。全书卷帙浩繁,不可不设法稽考。该馆总裁福隆安、

  • 世家卷第四十五 高丽史四十五·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恭让王一。恭让王讳瑶定原府院君钧之子神宗七世孙。 母曰国大妃王氏忠穆王元年二月五日生。 性慈仁柔懦优游不断。 初封定昌府院君。 辛

  • 朱面力传·脱脱

    朱面力,苏州人。父亲朱冲,狡猾聪明。他家本来微贱,朱冲受雇于人,他强悍不驯,因罪被处以鞭背的刑罚。朱冲逃到别的县去借贷,遇到一个奇人,得到金子和方书回来,就开设药店,病人服他卖的药后就有效,远近病人都来他这买药,家中就富裕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三·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三 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丁未朔,以金润复为礼部郎中。润,湖广人,先任礼部郎中,坐事谪都察院鞫狱,尝奏事殿中,应对称旨。至是,上顾问廷臣曰:“向有戴巾奏事者颇有条理,久不在列,其人何在?”吏部以其

  • 62.缇萦救父·林汉达

    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出身低微,在汉高祖在世的时候是个不得宠的妃子。她怕住在宫里受吕后的陷害,就请求跟着儿子住在代郡。住在代郡不像在皇宫里那么阔气,因此,娘儿俩多少知道一些老百姓的疾苦。汉文帝即位不久,就下了一道诏

  • 卷十三·王溥

    梁开平五年二月敕:“食人之食者忧人之事,况丞相尊位,参决大政,而堂封未给,且无餐钱,朕甚愧之。宜令日食万钱之半。”乾化二年十月,加宰相俸至二百千,命丰德库逐月以见钱给之。后唐天成四年八月敕:“朝廷每有将相恩命,准往例,诸道

  • 卷八 太甲下第七·孔颖达

    伊尹申诰于王曰:“呜呼!惟天无亲,克敬惟亲。言天于人无有亲疏,惟亲能敬身者。[疏]“伊尹申诰于王”○正义曰:伊尹以至忠之心喜王改悔,重告于王,冀王大善,一篇皆诰辞也。天亲克敬,民归有仁,神享克诚,言天民与神皆归于善也。奉天宜

  • 士冠礼第一·佚名

    【题解】 古代贵族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并命字,表示已经成年,必须行成人之礼,明确君臣、父子等的社会责任。本篇详细记述了行冠礼的过程、陈设、仪式及行礼时所致辞。篇末的《记》,简要说明了三代(夏、商、周)冠礼的沿革、异

  • 瑜伽论记卷第十八(之上)(论本第六十四至六十六)·遁伦

    释遁伦集撰论本第六十四大段第七决择闻慧地。文有一卷。于中初结前生后。次正辨后结释不现。就正辨中文分有五。一解归依。二解沙门婆罗门别。三解三求。四解内明。五杂决择闻慧地义有十四句。初中有三。初明五处观察

  • 教苑清规序·佚名

    天台教苑清规旧尝刻置上天竺山之白云堂后毁弗存今圆觉云外法师自庆惧久将废坠乃取故所藏本重加诠次正其舛误补其阙轶而参考乎禅律之异同为后学复刻焉昔者窃闻之儒以礼立仁义离礼於仁义不可言儒佛以律持定慧离律於定慧

  • 清容居士集·袁桷

    元代诗文别集。50卷。袁桷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马裕家藏本编入别集类。苏天爵所撰《袁文清公墓志铭》及《元史》本传都说袁桷有集50卷,可见现存《清容居士集》是原刊旧本。卷首无序。卷1为赋,卷2为骚、辞、卷3—5

  • 凤山县采访册·卢德嘉

    一名《凤山采访册》。地理杂志。清卢德嘉纂辑。十部,首一卷。为纂修《台湾通志》,于光绪二十年(1394)成是编,约三十三万字。卷首有案由、旧志原委,详叙此册纂辑过程。正文分地舆、 规制、职官、科目、列传、列女、艺文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