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

地理略 【四】

○辽

(臣)等谨案辽代地理分为五道其各道之州军城有直属京者有属之府者有属之州者今惟取属京之州军城悉着于篇其余各府

州所领者概行省去以归简当

辽国其先曰契丹本鲜卑之地世居辽泽南控黄龙北带潢水冷陉屏右辽河壍左当元魏时有地数百里至唐达呼尔氏蚕食扶余室韦

奚靺鞨之区地方二千余里唐太宗贞观三年以其地置元州寻置松漠都督府建八部为州各置刺史德吉部曰峭落州赫伯部曰弹汗州都

呼部曰无逢州芳阿部曰羽陵州图勒彬部曰日连州芮奚部曰徒河州卓津部曰万丹州富部曰匹黎赤山二州以达呼尔氏库克为使持节

十州军事迨于五代契丹约尼氏益强辟地东西三千里太祖以德哷勒部之众代约尼氏起临潢建皇都更约尼氏八部曰达尔结部伊斯珲

部舍珲部诺尔威部丕勒摩部纳古济部济勒锦部实衮部每部设刺史又西兼突厥东并渤海土宇日拓太宗援立石晋得燕云十六州以皇

都为上京升幽州为南京改南京为东京圣宗城中京兴宗升云州为西京于是五京备焉又以征伐俘户建州襟要之地加以萨纳置投下州

凡五道总京五府六 【案府六谓定理率宾铁利安定长岭镇海也而龙州亦曰黄龙府霸州亦曰兴中府开州亦曰开封府是有九府】 州

军城百五十有六上京道曰上京临潢府 【本汉辽东郡西安平之地辽太祖神册三年城之名曰皇都天显十三年更名上京府曰临潢  

案辽史本纪天显无十三年十三年即太宗会同元年也本纪书此在会同元年】 道所辖州曰祖 【天成军上节度本辽右八部实默里地

太祖建州】 怀 【奉陵军上节度本唐归城州地辽世宗大同元年置州】 庆 【元寍军上节度本太保山黑河之地圣宗建州】 泰

【德昌军节度本契丹二十部族放牧之地后建州】 长春 【韶汤军下节度本鸭子河春猎之地兴宗重熙八年置州】 乌 【静安军

刺史本乌丸之地辽建为州】 永 【永昌军观察景宗干亨三年置】 仪坤 【启圣军节度本契丹右大部地太祖建为州】 龙化 【

兴国军下节度本汉北安平县地辽太祖置州】 降圣 【开国军下刺史本大部落东楼之地穆宗建州】 饶 【匡义军中节度本唐饶

乐府地贞观中置松漠府辽太祖建州】 又投下州曰徽 【宣德军节度景宗女秦晋大长公主置】 懿 【广顺军节度圣宗女燕国长

公主置】 渭 【高阳军节度秦国王隆庆女韩国长公主置】 壕 【本辽东西安平县地国舅宰相置州】 原 【本辽东北安平县地

国舅金德置州】 福 【本辽东北安平县地国舅萧寍置州】 横 【汉辽阳县地国舅萧克忠置州】 凤 【本藁离国故地渤海之安

寍郡境南王府五帐分地】 遂 【本高州地南王府五帐放牧于此】 丰 【汉辽泽大部落约尼氏赛音牧地】 顺 【汉辽队县地横

帐南王府建州】 闾 【罗古王牧地】 松山 【本辽泽大部落横帐布库王牧地】 豫 【横帐陈王牧地】 寍 【本达呼尔氏勒

牧山横帐固寍王牧地】 又边防州曰静 【观察本泰州之金山天庆六年升】 镇 【建安军节度本古哈屯城统和二十二年置】 招

【绥远军刺史开泰二年置】 城曰和坦 【本回鹘哈屯城】 静边 【本契丹二十部族水草地】 皮被河塔里珠 【太康九年置

】 东京道曰东京辽阳府 【本朝鲜之地后为渤海大氏所有号中京显德府辽太祖天显三年升为南京十三年改为东京府曰辽阳】

道所辖府曰率宾 【刺史故率宾国地渤海置府  案渤海置府据唐书渤海传增入】 定理 【剌史故挹娄国地渤海置府升案渤海置

府据  盛京通志增入】 铁利 【剌史故铁利国地】 安定长岭镇海 【防御】 黄龙 【亦曰龙州本渤海扶余府辽太祖改置】

开封 【亦曰开州镇国军节度本濊貊地高丽为庆州渤海为东京龙原府辽圣宗开泰中置】 州曰定 【保寍军高丽置】 保 【宣

义军节度高丽置】 辰 【奉国军节度本高丽盖牟城渤海改为葢州又改辰州】 卢 【玄德军剌史本渤海杉卢郡】 铁 【建武军

剌史本汉安市县高丽为安市城渤海置州】 兴 【中兴军节度本汉海冥县地渤海置州】 汤 【本汉襄平县地】 崇 【隆安军剌

史本汉长岑县地渤海置州】 海 【南海军节度本沃沮国地高丽为沙卑城渤海号南京南海府】 渌 【鸭渌军节度本高丽故国渤

海号西京鸭渌府】 显 【奉先军上节度本渤海显德府地辽世宗置州】 宗 【下剌史圣宗置】 干 【广德军上节度本汉无虑县

地圣宗统和三年置】 贵德 【寍远军节度本汉襄平县地辽太宗时察克以所俘汉民置后没入焉】 渖 【昭德军中节度本挹娄国

地渤海置州】 集 【怀众军下剌史本汉险渎县地高丽为霜岩县渤海置州】 广 【防御汉属襄平县高丽为当山县辽太祖建铁利

州圣宗开泰七年改今名】 辽 【始平军下节度本佛寍国城渤海为东平府辽太祖改为州】 遂 【剌史本渤海美州地辽采访使耶

律佛德置州穆宗时没入焉】 通 【安远军节度本扶余国王城渤海号扶余城辽太祖改龙州圣宗更今名】 韩 【东平军下剌史本

藁离国高丽置鄚颉府辽太祖置三河榆河二州圣宗并二州置韩州】 双 【保安军下节度本挹娄故地渤海置安定郡额里森王置州后

没入焉】 银 【富国军下剌史本渤海富州辽太祖改今名】 尚 【镇远军下节度本汉襄平县地辽太祖置州  案本志下文又有尚

州据金史地理志铜山县注作同州镇安军疑此尚字为同字之讹镇安镇远则未知孰是也】 咸 【安东军下节度本高丽铜山县地渤海

置铜山郡辽开泰八年置州】 信 【彰圣军下节度本越喜故城渤海置怀远府辽开泰初置州  案金史地理志作开泰七年建】 宾 【

怀化军节度本渤海城辽统和中升州】 湖 【兴利军剌史渤海置】 渤 【清化军剌史渤海置】 郢 【彰圣军剌史渤海置】 铜

【广利军剌史渤海置】 涑 【剌史渤海置】 冀 【永安军圣宗置】 东 【以渤海户置】 尚 【以渤海户置】 吉 【福昌

军剌史】 麓 【下剌史渤海置】 荆 【剌史】 懿 【寍昌军节度太平三年越国公主置道宗清寍七年进入】 滕 【昌永军剌

史】 寍 【观察统和二十九年置】 衍 【安广军防御】 连 【德昌军剌史】 归 【观察太祖平渤海置】 苏 【安复军节度

  高丽南苏城辽兴宗置州】 复 【怀德军节度兴宗置】 肃 【信陵军剌史重熙十年置】 安 【剌史】 荣率荷源渤海寍江 【

混同军观察清寍中置】 河 【德化军】 祥 【瑞圣军节度兴宗置】 城曰顺化 【向义军下剌史开泰三年置】 来远 【统和

中置】 中京道曰中京大定府 【本汉新安平县唐置饶乐都督府辽统和二十五年城之号曰中京府曰大定】 道所辖府曰兴中 【

彰武军节度本唐营州辽太祖改建霸州重熙十年升为府】 州曰成 【兴府军节度晋国长公主置军曰长庆初隶上京后改军名来属】

宜 【崇义军上节度本辽西絫县地兴宗置州】 锦 【临海军中节度本汉辽东无虑县慕容皝置西乐县辽太祖置州】 川 【长寍

军中节度本唐青山县地辽太祖弟明王安图置白川州后没入者曰川州】 建 【保静军上节度本唐昌乐县辽太祖置州】 来 【归

德军下节度木唐瑞州故地辽圣宗太平元年置州】 南京道曰南京析津府 【本幽州唐置大都督府五代晋以辽有援立之功割幽州等

十六州以献太宗升为南京府曰幽都开泰元年改今名】 道所辖州曰平 【辽兴军上节度】 西京道曰西京大同府 【本云州石晋

割献辽重熙十二年升为西京府曰大同】 道所辖州曰丰 【天德军节度本唐丰州都督府辽太祖神册五年复为州】 云内 【开远

军下节度本中受降城地辽初置代北云朔招讨司改云内州  案续舆地考及方舆纪要并云辽置开远军清寍初改云内州】 寍边 【镇

西军下剌史本唐隆镇辽置州】 奉圣 【武定军上节度本唐新州石晋割献太宗改今名】 蔚 【忠顺军上节度石晋割献升军】 应

【彰国军上节度】 朔 【辽升顺义军下节度】 东胜 【武兴军下剌史】 金肃 【重熙十二年置】 军曰天德 【天德军节度

使】 河清 【重熙十二年置】 其地东至于海西至金山暨于流沙北至胪朐河南至白沟葢幅员万里云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猜你喜欢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九十四·乾隆
  台湾郑氏始末卷六·沈云
  ○热河行宫欢喜佛三则·许指严
  ◎巡按夫人之威风·李定夷
  第一八五具领状光绪九年十一月十九日一一四○三—九·佚名
  范缜传·姚思廉
  田京传·脱脱
  英宗后纪·张廷玉
  第四章养赡租·佚名
  卷六·沈枢
  卷二百七十一·佚名
  职官一二·徐松
  选举二八·徐松
  第六节 唐末割据(下)·吕思勉
  160.南霁云借兵·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幕·老舍

    第一 场时间 前场同日。地点 西郊莲花峰人民公社。人物 于 壮 李天祥 王仁德〔幕启:民警于壮正领着天祥往莲花峰人民公社走。看见了公社办事处。外面码着些红色的砖。于 壮 李同志,你进去吧,找炊事员王仁德就行

  • 第廿一折 看监被阻·冯梦龙

    【仙吕青歌儿】[小净扮提牢官上]才能勾狱官初署,好心肠变成铁铸。今朝该得放家属,非干我事,落得人情来做。自家大理狱官,天生蛇虺心肝,盆吊最是得法,土囊不用人传。岂要损人性命,只为自己赚钱。每到害人时节,怕他有冤报冤,便念

  • 卷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五河汉类五言古赋得秋河曙耿耿     【陈】张正见耿耿长河曙滥滥宿云浮天路横秋水星桥转夜流月下姮娥落风惊织女秋德星犹可见仙槎不复留七言古明河篇         【唐】宋

  • 卷三百七十五·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七十五孟郊秋怀孤骨夜难卧吟虫相唧唧老泣无涕洟秋露为滴沥去壮暂如翦来衰纷似织触緖无新心丛悲有余忆讵忍逐南帆江山践往昔秋月顔色氷【去声】老客志气单冷露滴

  • 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三·赵尔巽

      文庆 文祥 宝鋆   文庆,字孔修,费莫氏,满州镶红旗人,两广总督永保之孙也。道光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五迁至詹事。历通政使、左副都御史、内阁学士。十二年,授礼部侍郎,兼副都统。十三年,总理孝慎皇后丧仪,会奏军民

  • 征引书目·沈起

    钦定贰臣传、三藩纪事本末(杨陆荣)、逊国纪(郑晓)、杭州府志、扬州府志、海宁蔡志(蔡完)、海宁金志(金鳌)、海宁许志(许三礼)、海昌外志(谈迁)、拜经楼藏书题跋记(吴寿旸)、海昌艺文志(管庭芬)、老父云游始末(闺秀陆莘行)、东山七秩乞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九 天文略三·纪昀

    天文略 【三】日月五步规法上○日月五步规法上历元度法及赤道黄地道平经纬度岁实日躔盈缩日道交周月离迟疾实朔望△历元后汉志日周于天一寒一暑四时备成万物毕改摄提迁次青龙移辰谓之岁岁首至也月首朔也至朔同日谓之

  • 一一八 云南巡抚李湖奏滇省向鲜著作仅得书四种呈进折·佚名

    一一八 云南巡抚李湖奏滇省向鲜著作仅得书四种呈进折乾隆三十八年十月初一日云南巡抚臣李湖跪奏,为遵旨覆奏事。乾隆三十八年五月初六日准礼部咨,三月二十八日奉上谕:前经降旨,令各该督抚等访求遗书,汇登册府,俾古今图籍,荟

  • 卷三百四十·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四十明 杨士奇等 撰四裔周灵王三年无终子嘉父使孟乐如晋因魏庄子纳虎豹之皮以请和诸戎晋侯曰戎人无亲而贪不如伐之魏绦曰诸侯新服陈新来和

  • 礼五一·徐松

    徽号朝谒太清宫原稿以「朝谒太清宫上玉皇圣帝徽号上皇地祇徽号」三子目与正文连排。今以第一子目单列为标题;第二、三子目后文自有,此处删去。【宋会要】真宗大中祥符六年七月十九日,亳州团练使高汉美遣判官李好问与父老

  • 进表·孔毓圻

    幸鲁盛典进表孔子陆拾防代孙太子少师袭封衍圣公【臣】孔毓圻恭承敕防编刻幸鲁盛典今已成书奉表上进者【臣】毓圻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上言伏以帝德崇儒特举隆文于阙里皇仁重道首颁异数乎尼山开局命官裒洙泗希逢之典超前轶

  • 分塞令第十五·尉缭

    本篇主要论述军队营区的划分、警戒、禁令以及营区各级官吏的权限、其目的在于维持营区秩序和防止奸细潜入。69、中军、左、右、前、后军,皆有分地,方之以行垣,而无通其交往。将有分地,帅有分地,伯有分地,皆营其沟域,而明其塞

  • 卷四·佚名

    尔时药王军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益加恭敬。膝轮著地礼世尊足。礼已合掌前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此诸菩萨能於空中现诸神变。於如来前现诸色像。佛言谛听。药王军。此诸善男子,已得一切如来共所摄受。不久即成阿耨多罗三

  • 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卷四之上·李通玄

    大唐北京李通玄撰十地位此已下九个夜天神。一个瞿波女。是如来往古因中时为夫妻。至今道满。以为十地善知识。如下经自具有文。至位方明。此已下十地及等觉位各十善知识。总依十回向中行愿满。即是其法。等妙二位。普

  • 顺治永安县志·陈廷枢

    十卷,清陈廷枢修,黄豹纂。明嘉靖间李杏撰成志稿一部。万历二十年,邑令苏民望就李氏稿重加纂辑。又六十年,陈廷枢来知县事,立意重修邑乘。而于顺治九年(1652)设局,延黄豹主其事。历三月而成此书刻印。兹篇并星野、气候、节序

  • 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佚名

    十卷。又名《七宝庄严》,简称《海空智藏经》、《海空经》。作者不详。今人考其约作于唐初。分为十品,即序品、哀叹品、法相品、普说品、问病品、持戒品、平等品、供献品、舍受品、普记品,每卷一品。经文以问答体阐明

  • 李有才板话·赵树理

    中篇小说。赵树理著。初载于1943年7月25日至8月13日《晋绥日报》副刊。同年底由新华书店初版。它是作者的代表作。小说“尽量用普通的平常的话语,但求每句话都能适合每个人物的特殊身份、状态和心理”(周扬《论赵树理

  • 梁启超谈佛·梁启超

    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戊戌变法前后,他就呼吁人们学佛、信佛,晚年,他对佛学简直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一九二二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讲课时,又对佛学理论作了总体概述,提出佛家所讲的法“就是心理学”。这是对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