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六

●水东日记卷十六

宋名臣言行录

铜鼓

编类诗集误收

打呵欠

真清二韵不通用

进士题名录

武安阳武两侯遗事

毛牛饕羊

荣辱进退等事有命

文字等语谶宜避

庐山野灯

东里还家诗

议论诗中用事

刘宗器送行诗

江氏谱记赖布衣事

○宋名臣言行录

今印行宋名臣言行录,前集赵普、曹彬、范质、窦仪、李昉、吕蒙正、张齐贤、吕端、钱若水、李沆、王旦、向敏中、陈恕、张咏、马知节、曹玮、毕士安、寇准、高琼、杨亿、王■〈目署〉、王曾、李迪、鲁宗道、薛奎、蔡齐、吕夷简、陈尧佐、晏殊、宋庠、韩亿、程琳、杜衍、范仲淹、种世衡、庞籍、狄青、吴育、王尧臣、包拯、王德用、田锡、王禹偁、孙奭、李及、孔道辅、孙甫、尹洙、王质、陈搏、种放、魏野、林逋,附胡瑗、 【 「胡瑗」,原作「胡琼」,据明弘治本改。】 孙复、石介、苏洵;后集韩琦、富弼、欧阳修、文彦博、赵槩、吴奎、张方平、胡宿、蔡襄、王素、刘敞、唐介、赵抃、吕诲、彭思永、范镇、曾公亮、王安石,司马光则康附,吕公着则希哲附,曾巩、曾肇、苏轼、苏辙、韩绛、韩维、傅尧俞、彭汝砺、范纯仁、王存、苏颂、刘挚、王岩叟、刘安世、范祖禹、陈瓘、邹浩、邵雍、陈襄、刘恕、徐积、陈师道,为五朝云。朱夫子纂集,太平老圃李衡较正,有宝佑戊子庐陵李居安跋;续集黄庭坚、任伯雨、江公望、丰稷、陈过庭、陈师锡、吴敏、曹辅、孙传、许份、钱即、种师道、傅察、刘韐、程振、李若水、欧阳珣、宇文虗中、洪皓、张邵、朱弁、张叔夜、郑骧、张克戬、向子韶、孙昭远、郭永、杨邦乂、吕祉;别集李邴、权邦彦、张守、陈康伯、范宗尹、朱倬、张焘、郑瑴、滕康、王庶、沈与永、汪彻、周麟之、叶梦得、程瑀、王大宝、廖刚、胡舜陟、卫肤敏、陈公辅、陈戬、张阐、王缙、杜莘老、黄龟年、辛次膺、汪藻、綦崇礼、吕本中、王居正、胡寅、潘良贵、吴玠、吴璘、周葵、王庭珪、范如圭、翁蒙之、向子諲、向子忞、陈规、赵密、王德、张子盖、李宝、李彦仙、赵立、魏胜;外录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则戬附,邵雍、吕希哲、范祖禹、朱光庭、刘绚、李吁、吕大钧,吕大临则大忠附,苏昞、谢良佐、游酢、杨时、刘安节,尹焞则张绎附,马伸则孟厚、侯仲良、周行己附,王苹、李郁、胡安国、胡宏、胡宪、刘子翚、刘勉之、李侗、朱松、朱熹、张拭、吕祖谦、魏挺之、刘清之、陆九龄、陆九渊、陈亮、蔡元定、蔡沈。后集于吕希哲、邵雍曰详见外录。有景定辛酉浚仪赵崇硂引,云其外孙朋溪李幼武士英所辑,且云朱子所编止八朝之前,士英则南渡中兴之后四朝诸名臣也。

今观别集,一卷有李纲,二卷有吕颐浩,三卷有张浚,皆另在卷前,不在目录中。又缺残脱板甚多,颇疑其非朱子手笔,为后人所增损必多。盖朱子纂缉本意,非为广闻见也,期有补于世教,而深以虚浮怪诞之说为非。今其间吕夷简非正人,而记剪髭赐药之详,余襄公正人,而有杖臀怀金之耻,苏子瞻苏木私盐等事,亦无甚关系,若此者盖不一也,岂李居安所谓剪截纂要,其是之谓欤?尝见章副使绘有此书巾箱小本,又闻叔简尚宝家有宋末庐陵锺尧俞所编言行类编举要十六卷前后集,尚俟借观,以祛所惑。

又尝见宣府举人林春有元苏天爵所编名臣四十七人事略,许有壬诸公皆刻有亲笔序,其人盖木华黎、安童、伯颜、阿朮、阿里海涯、月吕禄那演、月赤察儿、土土哈、完泽答剌罕、不忽木、彻里、耶律楚材、杨惟中、汪世显、严实、张柔、张弘范、刘秉忠、史天泽、廉希宪、张文谦、窦默、姚枢、许衡、王恂、郭守敬、刘肃、宋子贞、杨果、张德辉、李德辉、商挺、赵良弼、贾居贞、王鹗、王盘、李■〈日上永下〉、徐世隆、杨奂、李冶、杨恭懿、董文炳、董文用、董文忠、郝经、刘因,其曰太师、鲁国、淮安、河南、楚诸王公之勋伐,中书令丞相耶律、杨、史之器业,宋、商、姚、张之谋猷,保定、藳城、东平、巩昌之方略,二王、杨、徐之辞章,刘、李、贾、赵之政事,兴元、顺德之有古良相风廉,恒山康军国之有士君子操,太保、少师、三太史天人之学,陵川、容城名节之特,司徒文正公尊主庇民之术。欧阳圭斋序云事略凡十五卷。噫!宋元邈矣,我国朝圣圣相承,历八朝几百年,名臣硕辅盖多矣,而未有紫阳、天爵者出,何哉?

○铜鼓

南海神庙中铜鼓二,黄寇毁其一,今存者一,径□尺□寸,围□尺□寸,高□尺□寸,面圆不甚厚,边突起状蟾蜍者六,边地仍出口外寸许,以次层细如腰束,然下复大与面等,面与四围皆细波纹,中心高起寸许,圆围□寸,径□寸□分,盖控击处也。或曰二广铜鼓皆马伏波时作,南海天妃庙旧亦有之,广西蛮夷土官最多,若云南、贵州,则武侯作,今夷酋宝蓄之以集众云。

○编类诗集误收

元人挽文丞相近体之字韵诗,史家以为翰林王盘作,或又云徐世隆作,未知孰是。赵松雪集怀德清别业第二诗,唐钱起诗也,但「花尽」作「花落」不同耳,岂公尝手书之编类者,遂误收入集耶?荆公临川集亦有类此者。近黄谏侍讲集解学士文,以宋景濂送张藻仲归娶诗亦编入,又不知广西有宣成书院,遂妄改其诗题为宣圣书院,至诗中不可念,则又改曰文宣书院,皆可笑之甚者也。

○打呵欠

今人以大舒气作声为打呵欠,韩昌黎诗「噫欠为飘风」,注「噫」焉界切,「欠」或作「吹」。方云聚气为噫,张口为欠。说文:欠,张口气悟也。宋孟顗以亢声大欠被劾。旧本作噫歆,盖警神声也,见郑氏礼注,音于其切者非。

○真清二韵不通用

真清二韵本不宜通用,张筱庵兄弟云切知忌此,但诗与楚辞多有之,盖时或一见焉。杜工部百舌诗亦然。

○进士题名录

读湖广新编国朝进士题名录,惜其任己意为之,如永乐甲申、丙戌两科第二甲所刻策皆略去,且洪武中甚脱略,殊无足观。题名记,王抑庵云自洪武辛亥至正统丙辰二十科,陈德遵云自洪武乙丑岁至景泰五年进士题名太学者二十四榜,两人故史官,其言不甚同如此。如抑庵言,则洪武三年庚戌开科,辛亥会试,至洪武二十七年甲戌张信榜,前尚有五科,盖自张信至丙辰周旋则十五科也,但辛亥至甲戌二十三年中不知五科者的在何年也。如陈言,则自洪武十七年甲子开科,乙丑会试,至甲戌为四科,则是景泰五年为二十四科,较之抑庵所云,则又当作二十六科矣。虽陈似止言题名太学,以今题名录考之,乙丑、辛未二榜未知为谁,碑之有无,又未可知。又闻杨文贞公云,洪武辛亥至宣德丁未,临轩策士十有六,盖又有不同焉者。因念前代名臣事迹,如宋之言行有录,奏议文鉴有编,详备可考,下至军旅医药,亦有武经总要、大观本草等书,皆有成书,皆可师法。今而登科一事,即洪武中事,已无能悉者,然则当兰台芸馆之任,擅玉堂金马之清,有金匮石室之富,予盖不能无待于今日之诸君子焉。

○武安阳武两侯遗事

独石参将黄瑄往日言,少尝迨事武安侯郑亨、阳武侯薛禄两总戎,如斯人,今皆不可复得已。武安治大同极有威严,前呵一出,街头狗豕皆走避之,瑄所目击,当时人亦大异此事。不谒神祠,惟骑马过城隍庙前则举手曰:「大哥好照顾。」余寺观祠宇,一不顾也。阳武筑独石、隆庆诸城,躬勤早暮,军中肃然,不毫发科扰,寻以病还朝,继之者修武沈清,则贪浊之风作矣。瑄故予部将也,颇有廉声,将略亦在优等,盖知慕前辈者云。

○毛牛饕羊

庄浪属环雪山之地产毛牛,毛杂黑白二色,长甚,凡军中红黑缨皆用之,红即茜染白毛也。毛牛与黄牛合,则生?牛,亦颇类毛牛,又有山中野牛亦相类。又有饕羊,土人岁取其脂,非久复满腹,盖地接西番偏方,气使然耳。

○荣辱进退等事有命

凡人荣辱进退等事,固亦有命,所谓饮啄有前定,况死生祸福其大者耶!兹举一二所闻于后,虽然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正统丙辰廷试,阁老将进读卷,问同事诸公曰:「孰能识周旋否?其人物何如?」浙人有误听者,答曰:「面白而伟。」盖所问者温人周旋,而所对则淳安周瑄也。

己巳冬,虏将入寇,兵部郎中罗通守居庸,复以给事中孙祥守紫荆,廷议皆授佥都御史。时殿下方御极,面命吏部,误云副都御史,遂因之云。

统幕溃围,一戍卒尝语其家人曰:「乱歼丛中,吾见一神人谓曰『尔非此中人,豆腐闸儿人也。』既而得脱还,然莫晓所言何谓。」未几虏犯土城,官军接战,此卒竟殁于豆腐闸阵中。

余在兵科,急欲询将官应诏,同年夏季爵主事曰:「闻南京陈旺者,正统中黄尚书福荐来,不果用,今在陕西。」予闻之跃然。盖以尚书卓然名臣,其所荐必佳士也,他日旺以贪败,始得之人曰:「旺不为尚书所容。」其所荐者,宗载尚书耳。

○文字等语谶宜避

文字著述、官制称谓、器物名号,以至歌谣谶语、戏谑之言,多有征应,亦皆有当讳避者,前古固多有之,近世亦然。文字如王言制策之类,视草者尤不可不慎也,智者详之。汉高帝忌柏人之名,岑壮侯恶彭亡之地,宋神宗改元大成丰亨之议,三省台印反戾倒屈,宣抚使印从亡之应,刘原父、梅都官、郑都官之戏,欧阳公内地招讨之疑,刘羲叟编锺之论,赵世长送灯台之诗,后皆有验可考也。吴之马鞍山阴叠浪轩,面湖水数百顷,宋时有识者曰「车干水宜良田」,今湖为桑田久矣。贾似道福华编诚覆华矣。咸淳中将作监杨文仲两侍经幄,屡得赐诗,中有「一元肇始」「大元壹正」之语,盖未十年而宋运讫矣。宣府有朝元观,胡毘陵尚书扈从寓宿,易之曰「朝玄」。王翰林玉,初名子璠,乡试当魁,时初平高煦,拆卷以其音类「王子反」也,已之。正统中京师旱,小儿舆土龙祷雨,类云「雨地雨地,城隍土地,雨若大来,谢了土地」等语。又尝有羣儿环绕一人,按月问答,事尤为特异也。陈皥者自号安止,任会稽知县,后调淳安,竟坐事罢官。

○庐山野灯

朱晦庵庐山纪行诗有曰「斯须暮云合,白日无余晖。金波从地涌,宝焰穿林飞。僧言自雄夸,俗骇无因依。安知本地灵,发见随天机。」注云:「天池院西数步有小佛阁,下临绝壑,是游人请灯处。僧云灯非祷不见,是日不祷,而光景明灭,顷刻异状。诸生或疑其妄,予谓僧言则妄,而此光不可诬,岂地气之盛而然耶?」又有观野灯诗:「飞萤腐草寻常事,作底兹山独耀芒。须信地灵资物化,金膏随处发精光。」他日又云:庐山下有宝,故常有光。吾江南平畴旷野,夜中常有磷火点点,往来不定,或自一而百千,或乱千百而卒归于无,俗云鬼火,岂所谓昭明焄蒿凄怆者耶?

○东里还家诗

东里居士还家诗,一则曰「犹有黄花待我回」,二则曰「定有黄花待客回」,岂亦昌黎「留花不发待郎归」之意耶!

○议论诗中用事

数十年来,号知诗者称杨东里公,而好议论者,或以公「千古葬灵輀」,谓灵輀非可葬也;「素行元不忝」,谓素其位而行,经语非可诗也。此岂所谓不知诗者耶!虽然,黄山谷云「尔雅山有穴为岫」,谢玄晖「窗中列远岫」,徐浩「孤岫龟形」,皆是误用字。后来黄东发遂以山谷「晴岫插天如画屏」为自背其说,又以其「顾我今成丧家狗,期君早作济川舟」,丧字本平声,不当作去声用。盖在古人已然矣。山谷、东发皆名儒,愚于此未敢以其说为然。

○刘宗器送行诗

正统十三年,彭时榜进士,诏选北士为庶吉士,命儒臣教督之,长洲刘詹事先生宗器、公安王祭酒先生伯宣亦尝同事。时山东士二人,尹旻同仁、孙昱廷昭也,同仁之言曰:「两先生言行皆可师法。刘先生一日出送行同官之任南京诗一律,命书之,诗成恸哭不能语,忠诚之发,左右莫不感动。其诗曰:『一尊倾罢雨萧萧,客思离情总不消。十载禁林同侍讲,五更清琐共趋朝。 【 「青琐」,原作「清琐」,据明弘治本改。】 西风鸿鴈南归急,落日云烟北望遥。此际送君无限意,踈踈杨柳玉河桥。』」

○江氏谱记赖布衣事

予尝记宋嘉定中地理厉伯韶事,兹读开化江氏谱,见秉心纪善贽曾学士求作墓记书,云桂岩去开化县治东南二十五里,西塘又去桂岩西南百步,侍御景房之墓在焉,松槚蓊欝,冈峦屈曲,势若蜿蜒。然宋季有相地者赖布衣过之留记,云此墓是已。乃知称赖布衣者,不独岭南人也。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二齐高帝诸子上 豫章文献王嶷·李延寿
  卷一百四十四·毕沅
  第二十二回 案情毕现几达千言 宿将暴亡又弱一个·蔡东藩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十一·徐乾学
  卷之八十一·佚名
  卷之七十二·佚名
  卷之六十·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二十·佚名
  ●卷十·王锜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二十六·阿桂
  何燮传·张廷玉
  刘泽清传·张廷玉
  二八 一个小小的过街楼·邹韬奋
  卷八·雍正
  第三章 唐虞的政治·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海天诗话 全文·胡怀琛

    (欧西之诗,设思措词,别是一境。译而求之,失其神矣。然能文者撷取其意,锻链而出之,使合于吾诗范围,亦吟坛之创格,而诗学之别裁也。如苏曼殊之《文学因缘》、《潮音》,马君武之《新文学》,皆为世所称道。亦有短篇断句,散见于东西杂

  • 两位太太·徐志摩

    她们俩同出去坐船玩: 我的太太与邻居的太太; 我独自在家里坐着—— 来了一个妇人,我的性命她, 我们一起坐着说着话, 不提防天气隐起了变化, 乌云一阵阵的涌起, 我不由的提心——害怕。 果然报来了消息, 说那船已经沉没, 淹死了

  • 卷三百·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二十 王褒 中秋文闱讌集 盛时属文运俊乂期登庸三载荐多士四方罗文雄睠兹九秋半气候何空蒙婵娟出东岭浮云歛层空闱棘今夕会折桂此时同华堂入夜开展席来相从

  • 卢仝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卢仝(775?— 835),自号玉川子,范阳人。甘露之变时遇害。诗风奇特,在当时极名声。对后世怪僻一路。 月蚀诗 卢仝 新天子即位五年, 岁次庚寅, 斗柄插子,律调黄钟。 森森万木夜殭立, 寒气赑屭顽无风。 烂银盘从海底出,

  • 卷四百一十·列传第一百六十九·脱脱

        娄机 沈焕 曹彦约 范应铃 徐经孙   娄机,字彦发,嘉兴人。乾道二年进士,授盐官尉。丁母忧,服除,调含山主簿。郡委治铜城圩八十有四,役夫三千有奇,设庐以处之,器用材植,一出于官,民乐劝趋,两旬告毕。七摄邻邑,率以

  • 卷七十七·志第四十四·柯劭忞

      ○食货十   △赐赉上   赐赉之类,有三:   一日五户丝。太宗八年,以真定路民户奉太后汤沫,中原诸路民户分础诸王、外戚、功臣。耶律楚材言其非便,乃命本位止设达鲁花赤,其赋则五户出丝一斤,并随路丝线颜色皆输于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六十四·徐乾学

    元纪十二【起重光大渊献正月尽阏逢摄提格十二月凡四年】武宗仁惠宣孝皇帝至大四年春正月癸酉帝不豫免朝贺大赦天下 庚辰帝崩于玉徳殿在位五年寿三十一壬午起辇谷史臣曰武宗当富有之大业慨然欲创治改法而有为故其封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七十八·佚名

    天启六年十一月庚午朔○吏部拟调工部主事王则古于兵兵部 上传王则古先年曾经考察又系高攀龙赵南星死党何得金□赞营调部著削籍为民当差仍追夺诰命○升太仆寺少卿陈九畴为太常寺卿○升山东布政使司右参政曹文衡为狭西

  • 卷之一千三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佥事韵事·李定夷

    国务院秘书厅佥事濮彦圭,因疯免职。闻濮致病之原因,有三段风流佳话。聊述之,濮字少戡,人咸呼之为小濮,浙江人。为前清江苏藩司濮子潼之公子,素以风流自赏。前清时在江宁某藩司署中,觊觎某藩司之女,屡托友人为之撮合。某藩司嫌

  • 卷六·朱轼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史传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六大学士朱轼撰名儒传六宋朱子朱子名熹字元晦後改仲晦世婺源人居紫阳山下父松尉尤溪以建炎四年九月十五日午时生朱子於溪南寓舍松旣游宦入闽晚居建州故朱子

  • 卷二十·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二十宋 吕中 撰哲宗皇帝诸君子自分党 洛党 蜀党 朔党元佑元年诏苏轼傅尧俞等供职初轼与程頥同在经筵轼喜谐谑而頥以礼法自守轼每戏之朱光庭贾易积不能平乃力攻轼所选策题讥仁宗胡宗愈劾中

  • 一二六、张仪卒乃魏哀王九年非十年辨·钱穆

    《六国表》魏哀王十年,张仪死。考《仪传》,仪以秦武王元年重至魏,当哀王九年。相魏一岁,卒于魏,则哀王十年也。(《秦纪》亦同。)惟核之《魏世家》,哀王九年相田需死,楚害张仪、犀首、薛公三人相,苏代为说魏使相太子,(亦见《魏策》

  • 卷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十一户部权量度量衡受法於律黄钟絫黍汉志仅存其说圣祖仁皇帝考古法以制度而量与权衡准焉皇帝参古今尺度制爲嘉量而权衡攸同圣明相继作述兼隆诚度越前规式昭万禩矣度横黍度  古尺  纵黍

  • 通制条格卷第十九·拜住

     捕亡  防盗至元二十八年六月,中书省奏准《至元新格》:诸管军官职当镇守,其要盗贼不生,管民官职当抚治,其要安静不扰。今后行省行院,凡于所属,若管民官抚治不到,以致百姓逃亡,管军官镇守不严,以致盗贼滋盛,即须审其所由,依理究

  • 对大师学生会筹备员之训勉·太虚

    ──三十一年一月在汉藏教理院讲──为我的学生从四方面学:一、修行:这中间包括闻、思、修慧,由听讲、研究、静坐、思惟,以至于根据六度四摄之原则,表现于行为上者都属之。二、讲学:如法会讲经,或学院授课,乃至著书立说,翻译流

  • 第五十二則 趙州石橋·胡兰成

    第五十二則趙州石橋舉:僧問趙州從諗禪師:久響趙州石橋,到來只見略彴。州云:汝只見略彴,且不見石橋。僧云:如何是石橋?州云:渡驢渡馬。趙川石橋是當時天下聞名的大橋,而略彴則是水上橫一木為渡,連沒有資格稱為橋。有遠方來僧問趙

  • 龙虎精微论·佚名

    龙虎精微论,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唐宋内丹派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论述内丹之道。认为金丹之道,当以天地为法则,采阴阳五行之气,日月四象之精为药物,并根据阴阳寒暑之推移变化确定炼丹火候,使龙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