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圆通缘德禅师

禅师名缘德。生杭州临安黄氏。年十七。师事东山老宿勤公。剃发受具。神观靖深。中空外夷。以精进为佛事。年二十四遍游诸方。烂熳丛席。至襄州清溪。谒进禅师。栖迟不去久之。江南李氏有国日。德混迹南昌之上蓝寺。楚国宋公齐丘。至于经堂。僧众趋迎。德阅经自若。宋公傍立睨之。德不甚顾答。宋公问。上座看甚经。德举示之。宋公异焉。力请住舍利幽谷双岭诸刹。德无所事去留。所至颓然默坐而已。而学徒自成规矩。平生著一衲裙。以绳贯其褶处。夜申其裙。以当被。后主闻其名。致至金陵。问佛法大意。留禁中。又创寺以居之。昭惠后以其子宣城公薨。施钱建寺。于庐山之阴。石耳峰之下。开基日。得金像观世音于地中。赐名圆通焉 本朝遣使。问罪江南后主。纳土矣。而胡则者据守九江不降。大将军曹翰部曲。渡江入寺。禅者惊走。德淡坐如平日。翰至不起不揖。翰怒呵曰。长老不闻。杀人不贬眼将军乎。德熟视曰。汝安知有不惧生死和尚耶。翰大奇增敬。而已曰。禅者何为而散。德曰。击鼓自集。翰遣裨校击之。禅无至者。翰曰。不至何也。德曰。公有杀心故尔。德自起击之。禅者乃集。翰再拜。问决胜之策。德曰。非禅者所知也。太平兴国二年十月七日。升堂曰。脱离世缘。乃在今日。以衲衣并所著木屐。留付山中。使门人累青石为塔。曰他日塔作红色。吾再至也。乃化。阅世八十。坐六十有三夏。谥曰道济禅师。

猜你喜欢
  瑜伽论记卷第二(之上)(论本第四至第六卷)·遁伦
  卷第一·佚名
  第四章 《玉历》可证佛家·佚名
  新华严经论 第十一卷·李通玄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十·王日休
  华严五十要问答后卷·智俨
  卷三百一十九·佚名
  缁门警训卷第四·如卺
  维摩经意大纲·太虚
  宗镜录卷第七十三·延寿
  卷第十(诸天卷上)·佚名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六·圆晖
  父子合集经卷第十二·佚名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一·自融
  印度文化的复活·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陈廷敬

    目  录 八调六十体,八十三字长寿乐二体 迷仙引二体 促拍满路花十一体又名满路花、满园花、归去难、一枝花、喝马一枝花 黄鹤引一体 洞仙歌四十体又名洞仙歌令、羽仙歌、洞仙词、洞中仙、洞仙歌

  • 68.白居易感伤诗:霓裳羽衣歌·施蜇存

    白居易的诗文集名为《白氏长庆集》,前集五十卷,长庆四年元稹为他编定,并写了序文。因为当年正月,穆宗皇帝逝世,长庆尽于四年,故元稹给白居易题其集名为《长庆集》,表示这五十卷中的诗文皆作于长庆以前。后集二十卷,大和二年白

  • 第十回 逾黄泽刘鄩失计 袭晋阳王檀无功·蔡东藩

      却说梁任杨师厚为天雄节度使,兼封邺王。师厚晚年,拥兵自恣,几非梁主所能制,幸享年不久,遽尔去世,梁廷私相庆贺。租庸使赵巖,判官邵赞,请分天雄军为两镇,减削兵权,梁主友贞依计而行。天雄军旧辖疆土,便是魏、博、贝、相、澶

  • 本语卷四·高拱

    楚庄王无灾祷于山川曰此天亡我其说何如曰骄言也夫灾而惧惧而修政则国愈治乃俗所谓因病求医因医致壮者也但人患不知故必灾而始惧耳彼楚庄也既知其理矣则无日不惧无日不修政其机固在我也而何以灾为乎灾而后惧而后修政则

  • 提要·陈景云

    【臣】等谨案纲目订误四巻国朝陈景云撰初尹起莘作通鉴纲目发明凡有疑义委曲以通其説至周密作癸辛杂识始辨其中宗武后并书年号一条然其説不甚确后作齐东野语又辨纲中北齐髙纬杀从官六十人一条郭威弑隠帝书杀弑湘阴王书

  • 第五卷 坛庙二·缪荃孙

    松江府东海神坛,在柘林,又在南汇城南。均洪武十六年建。辅国将军庙,在府治西南,祀吴陆逊、陆凯、陆抗。东岳庙,一在府城;一在魏浦;一在孟河;一在邓庄。纯阳祠,在府城。唐、宋忠良祠,在府城南,祀唐平章侍郎陆贽、宋丞相李纲。卫文

  • 第一卷 尊孔·缪荃孙

    晋元帝大兴元年八月辛末,皇太子释奠于太学。晋成帝咸康元年二月甲子,帝亲释奠。三年正月丁卯,立太学。晋穆帝升平元年三月,帝讲孝经。壬申,亲释奠于中堂。晋孝武帝宁康三年九月九日,帝讲孝经,谢安侍坐,陆纳、卞耽执读,车胤、王

  • 二○三 谕各督抚再行晓谕如有悖谬书不缴日后发觉不复轻宥·佚名

    二○三 谕各督抚再行晓谕如有悖谬书不缴日后发觉不复轻宥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初十日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初十日奉上谕:前以各省购访遗书,进到者不下万余种,并未见有稍涉违碍字迹。恐收藏之家,惧干罪戾,隐匿不呈,因传谕各督抚

  • 钦定兰州纪略卷十六·阿桂

    乙酉上谕内阁曰国家设兵卫民简核军实期于行伍整齐兵额充足如兵丁等红白事件从前设有生息惠济银两以资赏防其后特勅停止昨据阿桂等奏陜甘添兵案内筹及赏卹声请酌复惠济银两朕以国家赏兵之费借商生息支给防属非宜已传谕

  • 卷十三·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十三宋 吕中 撰英宗皇帝治平四年即帝位嘉佑八年四月即皇帝位上不豫诏请皇太后权同听政上初以忧疑得疾举措或失常度左右共为 间遂成隙太后对辅臣常及之韩琦因出危言曰臣等只在外见官家内中

  • 表卷第二 高丽史八十七·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年表二。-------------------------------------------------------------------------------公历干支上国 高丽 -------------------------

  • 卷十三·黄佐

    钦定四库全书翰林记卷十三     明 黄佐 撰修日历宝训圣祖时设起居注後惟专设本院史官常谕学士詹同等曰国史贵直书是非善恶昔唐太宗观史命直书建成之事其意欲以公天下也予平日言行可记其是非善恶汝等皆当明白直

  • 卷十七下·沈枢

    <史部,史钞类,通监总类>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十七下    宋 沈枢 撰猜忌门 宋明帝多忌讳 泰始七年初明帝为诸王寛和有令誉独为世祖所亲即位之初义嘉之党多蒙全宥随才引用有如旧臣及晩年更猜忌忍虐好鬼神多

  • 学而篇第一·钱穆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子男子之通称。或说:五等爵名。春秋以后,执政之卿亦称子其后匹夫为学者所宗亦称子,孔子、墨子是也。或说,孔子为鲁司寇其门人称之曰子。称子不成

  • 兵略训·刘安

    【原文】古之用兵者,非利土壤之广而贪金玉之略,将以存亡继绝,平天下之乱,而除万民之害也。凡有血气之虫,含牙带角,前爪后跃,有角者触,有齿者噬,有毒者螫,有蹄者驶,喜而相戏,怒而相害,天之性也。人有衣食之情,而物弗能足也,故群居杂处

  • 礼记要义第三十三·魏了翁

    燕义聘义䘮服四制一燕义记君臣燕饮正义曰案郑目録云名曰燕义者以其记君臣燕饮之礼上下相尊之义此于别録属吉事案仪礼目録云诸侯无事若卿大夫有勤劳之功与群臣燕饮以乐之勤劳谓征伐聘问诗曰吉甫燕喜是也臣有王事之劳亦

  • 卷第四十八·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四十八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十八世天童杰禅师法嗣夔州卧龙山破庵祖先禅师蜀广安王氏子。闻缘老宿住昭觉往参扣语契。令奉圜悟香

  • 卷十一·聂先

    续指月录卷十一六祖下二十七世临济宗杭州东明虚白慧旵禅师族王氏。祖贯湖广。父为丹阳税课副使。遂家焉。幼颕悟。不类常儿。年十四。往从妙觉湛然受业。一日作务次。然问汝在此作什么。师曰。切萝卜。然曰。你只会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