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贯别传目录

   卷之一

    儒宗       伏羲八卦原

  伏羲六十四封原  乾道变化  利贞

  复其见  心乎  艮其皆   其人

  故神无方 无体  百姓日用  鲜矣(上无喝斥)

  大学之道章    天命全章

  君子素其 得为  鬼神之为德 可遗

  至诚致曲 二章  予怀明德一节(上回学处)

  六十而耳 逾矩  君子不器

  君子无终 于是  朝闻道夕死可矣

  君子之于 与比  一贯章

  宰予昼寝 何诛  夫子之文章

  回也不改 其乐  谁能出不 道也

  知之者  之者  饭疏食章

  二三了  丘也  仁远乎哉 至矣

  子绝四章     吾有知乎哉章

  喟然章      可与共学章

  未知生焉知死   颜渊问仁章

  当仁不让于师   予欲无言章(上俱论部)

  敢问夫子 四节  乍见孺子一节

  颜渊曰  若是  象日以杀舜为事

  殃寿不贰 命也(上俱孟子)

 卷之二

  玄宗       道可道章

  天下皆知章    不尚贤

  吾不知其 之先  天地不仁

  谷神不死     圣人后其身 身存

  上善若水     故有之   为用

  是以圣人 为目  致虚极   其复

  有物混成 曰道  是以圣人  弃物

  昔之得一 以宁  不笑不足以为道

  道生一  为和  躁胜寒   下正

  为学日益 为矣  为无为   无味

  知不知上 知病(上俱道德经)

  何不树之 之野  吾丧我

  庖丁为文 解牛  心斋

  坐忘       壶子

  玄珠       濠梁之上

  坠车       道术(上俱南华经)

  圣人之权 为道  是以圣人  去识

  夫忘精神 之矣  惟圣人能神 于神

  圣人御物 可拘  物不知我我不知物

  (上俱文始经)

 卷之三

  释宗       般若心经

  金刚大义     须菩提   应住节

  九种众生     若心取法   寿者

  我念过去 过者  五眼(上俱金刚经)

  若一日  不乱  一切诸佛 念经(上俱弥勒经)

  问沙门(四十二章经)  诊脉说

  维摩接妙喜国土  不二法门(上俱维摩经)

  总说       所谓杀父母 身血

  宗通说通(上俱楞伽经)

  总说       文殊章

  知是空华 轮转  知幻即离  渐次

  菩萨唯以 世间  随顺觉性

  二十五轮     修于禅那 数门(上俱圆觉经)

 卷之四

  总说       摩阿难顶  一节

  七处征心     憍陈那悟客尘章

  八还辨见     文殊请问章

  识阴       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富楼那章     演若达多迷头认影

  浮根四尘 等句  观音三十二应

  十四无畏     八万四千首臂宝目

  文殊选择     楞严咒

  众生十二种类   三渐次

  十信       五十五位

  想举情沉     十习因六交报

  十种鬼类     十种人道

  十种仙      三界诸天

  发真归元     魔王宫殿崩裂

  五阴主人     色阴区宇

  受阴区宇     想阴区宇

  行阴区宇     识阴区宇

  诸根互用     八识因缘说

  转识说      销安逸鬼说(上俱楞严经)

 卷之五

  总说       佛说此经已 趺坐

  尔时佛放 宝塔  不退诸菩萨 能知

  五千人退席    如是妙法  虚妄

  是为诸佛 于世  若人散乱心 佛道

  诸佛两足 便说  舍利弗   道故

  大通智胜 佛道  入如来室  来座

  见宝塔品     提婆达多品

  龙女献珠     药王    菩萨

  (上俱法华经)

  总说       世主妙严品

  普贤   世界  毗卢遮那品

  观察十方     如来名号  六品

  有胜三昧 等颂  尔时世尊  须弥

  法慧菩萨 住法  十行品

  十回向品     十地品

  十一地  出现  离世间品

  入法界品     入不思议  愿品

  (上俱华严经)

猜你喜欢
  庆 祝 元 旦·太虚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三卷·宝亮
  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卷第十二·佚名
  成唯识论述记卷第一(末)·窥基
  讲 学 与 修 行·太虚
  卷五百七十六·佚名
  外身现化品第十·佚名
  佛说须真天子经卷第二·佚名
  第九卷·知礼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六·澄观
  与海定等书(十四通)·太虚
  大雲初分得转生死业烦恼健度第六·佚名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四[宋刻]·惟白
  第六十五卷·佚名
  卷第六·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四出 媒复·孟称舜

    【风入松慢】〔外、老旦上〕门阑喜气看何如,如何音信还无?计程遥把归期数,算今宵,定返门闾。〔生上〕梦里佳音来到,醒来依旧萧疏。〔外〕凡事由来系夙因,〔老〕况复婚姻百世亲。〔生〕青鸟未传云外信,红鸾难照月中人。〔外〕

  • 梅雪争春·徐志摩

    (纪念三一八)南方新年里有一天下大雪, 我到灵峰去探春梅的消息; 残落的梅萼瓣瓣在雪里腌, 我笑说这颜色还欠三分艳! 运命说:你赶花朝节前回京, 我替你备不真鲜艳的春景: 白的还是那冷翩翩的飞雪, 但梅花是十三龄童的热血!

  • 志第十四 历三·刘昫

    开元《大衍历经》 演纪上元阏逢困敦之岁,距今开元十二年甲子岁,岁积九千六百六十六万一千七百四十算。 大衍步中朔第一 大衍通法:三千四十。 策实:一百一十一万三百四十三。 揲法:八万九千七百七十三。 灭法:九万一千

  • ●卷五十九·徐梦莘

      靖康中帙三十四。   起靖康元年十月二十四日丙辰,尽二十九日辛酉。   二十四日丙辰粘罕(改作尼堪)陷平阳府知府经略使林积仁都统制刘锐弃城走。   宣和录曰:先是义胜军四千人屯平阳其将刘嗣初领其众闻粘罕(改作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十一·佚名

    弘治元年二月乙未朔南京监察御史吴泰等言吏部尚书王恕才识问望固宜委任但年过七十恐不宜劳以剧务乞诏入内阁与谋大政 上曰吏部重任朕循 祖宗朝用蹇义王直王翱故事特起用恕以服众心若有谋议亦无不听纳内阁之举姑己之○

  • 一○○八 湖广总督舒常奏本年抽改过《通鉴纲目续编》数目折·佚名

    一○○八 湖广总督舒常奏本年抽改过《通鉴纲目续编》数目折乾隆四十八年十二月初三日湖广总督兼署湖南巡抚臣舒常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查湖南省乾隆四十八年五月初六日承准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尚书和珅字寄内开,钦奉

  • 一三 安徽学政朱筠奏陈购访遗书及校核《永乐大典》意见折·佚名

    一三 安徽学政朱筠奏陈购访遗书及校核《永乐大典》意见折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安徽学政臣朱筠谨奏,为谨陈管见,仰祈睿鉴事。窃惟载籍重于左史,目录着于列代,典至巨也,制至详也。我皇上念典勤求,访求遗书,不惮再三,凡在

  • 大食传·欧阳修

    大食,原本是波斯的地域,男子高鼻子、黑而多须。女子皮肤白嫩,出外则要遮面。每日要拜天神五次。腰系银带,佩银刀。不饮酒娱乐。有个礼堂可容纳几百人,每七天一次,王坐在高台上对属下说:“为杀敌战死的人将在天上再生,杀敌者将

  • 卷五十八·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五十八宋 宋敏求 编大臣宰相贬降下李德裕潮州司马制李德裕崖州司户制李回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制李回贺州刺史制杨收端州司马制杨收长流驩州制孔纬荆州节度使制张濬鄂岳观察使制杜让能梧州刺史

  • 总目·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总目田赋考【凡六卷】卷一【至】卷六钱币考【凡五卷】卷七【至】卷十一户口考【凡三卷】卷十二【至】卷十四职役考【凡三卷】卷十五【至】卷十七征榷考【凡七卷】卷十八【至】卷二十四市籴

  • 执政者要以身作则·孔子

    【原文】 季康子①问:“使民敬、忠以②劝③,如之何?”子曰:“临①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注释】 ①季康子:鲁国大夫,鲁哀公时的正卿,鲁国当时最有政治势力的人。②以:这里作连词用,同“和”。③劝:勤勉。④

  • 说林下·韩非

    伯乐教二人相踶马,相与之简子厩观马。一人举踶马。其一人从后而循之,三抚其尻而马不踢。此自以为失相。其一人曰:“子非失相也,此其为马也,踒肩而肿膝。夫踢马也者,举后而任前,肿膝不可任也,故后不举。子巧于相踢马拙于任肿膝

  • 哀公·哀公十九年·左丘明

    【传】十九年春,越人侵楚,以误吴也。夏,楚公子庆、公孙宽追越师,至冥,不及,乃还。秋,楚沈诸梁伐东夷,三夷男女及楚师盟于敖。冬,叔青如京师,敬王崩故也。 译文 十九年春季,越国人侵袭楚国,是为了迷惑吴国。夏季,楚国的公子庆、公孙

  •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四·法藏

    魏国西寺沙门法藏撰初篇故悭戒第八初制意者。初檀为万行首故。摄六度故。是舍悭成施。略由十意。如华严经十行品中初欢喜行云。此菩萨为大施主。悉能舍离一切所有。等心惠施一切众生。施已无悔。不望果报。不求名誉。

  • 蒙求集注·李翰

    晋李瀚撰。宋徐子光注。2卷。李瀚《蒙求》是一本供初学者认字的书,它取古人事迹写成四字韵语,以便记诵,皆以对偶成文。徐子光注,以每二句为一节,各为之注,把《蒙求》所言事迹皆详为注解,虽稍嫌冗蔓,而援引赅博,亦颇精

  • 山雨·王统照

    长篇小说。王统照著。写于1932年12月。1933年9月由上海开明书店初版。1955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重版。它是作者的代表作。作品的问世,标志着作家在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上的新发展,正如作者在1949年4月将初版诗集《这时代》赠

  • 明世宗宝训·张居正

    明世宗朱厚熜语录汇编。徐阶、张居正等编纂。万历五年(1577)成书,与《明世宗实录》同进。二十四卷。三十年,吕本校订刊印,改为九卷。凡五十子目,前有明神宗序。

  • 五家宗旨纂要·别庵性统

    凡三卷。又作三山来禅师五家宗旨纂要。清代三山灯来撰,性统编。康熙四十二年(1703)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全书论述禅宗五家特殊之宗风及重要法门,然重点在临济宗与曹洞宗上。并附录三身四智说及八识拈评。所述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