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五十八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五分設利羅品第五

  [一]復次憍尸迦.假使充滿此贍部洲佛設利羅以爲一分.有書般若波羅蜜多深妙法門

  復爲一分.於斯二分汝取何者。天帝釋言.我意寧取深妙般若波羅蜜多.所以者何.我

  於諸佛設利羅所非不信受供養恭敬.然諸佛身及設利羅皆因般若波羅蜜多深妙

  法門而出生故.皆由般若波羅蜜多深妙法門功德威力所熏修故.乃爲一切世閒天

  人阿素洛等供養恭[二]敬。世尊.如我坐在三十三天善法殿中天帝座上爲諸天衆宣說

  正法.時有無量諸天子等來至我所聽我所說供養恭敬右繞而去.我若不在彼法座

  時諸天子等亦來其處雖不見我如我在時供養恭敬.咸言此處是天帝釋爲諸天等

  說法之座我等皆應如天主在供養恭敬右繞而去。[三]佛設利羅亦復如是.深妙般若波

  羅蜜多爲因引生一切智智之所依止故爲一切世閒天人阿素洛等供養恭敬.是故

  注:

  [一]以下略同二分設利羅品第三十五.四分稱讚功德品第四.

  [二]四分次有一段.謂諸菩薩皆於般若學證.諸如來皆由般若通達法界成就法身.佛設利羅依此乃爲世間供敬.番同.

  [三]四分下但就般若說.

  ********************

  我說於二分中我意寧取深妙般若波羅蜜多。世尊.假使充滿三千世界佛設利羅以

  爲一分.有書般若波羅蜜多深妙法門復爲一分.於斯二分我意寧取深妙般若波羅

  蜜多.所以者何.我於諸佛設利羅所非不信受供養恭敬.然諸佛身及設利羅皆因般

  若波羅蜜多深妙法門而出生故.皆由般若波羅蜜多深妙法門功德威力所熏修故.

  乃爲一切世閒天人阿素洛等供養恭[一]敬。世尊.如負債人怖畏債主卽便親近奉事國

  王.依王勢力得免怖畏反爲債主怖畏供養.所以者何.彼人依附國王勢力王所攝受

  具威勢故。王喻般若波羅蜜多.佛設利羅喻依王者.由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世閒供

  養恭敬.諸佛所得一切智智亦依般若波羅蜜多而得成辦.故我寧取深妙般若波羅

  蜜多。世尊.譬如無價大寶神珠具無量種勝妙威德.隨所住處有此神珠人非人等不

  能爲害.設有男子或復女人爲鬼所執身心苦惱若有持此神珠示之由珠威力鬼便

  捨去.諸有熱病或風或痰或二或三和合爲病若有繫此神珠著身如是諸病無不除

  愈.此珠在闇能作照明.熱時能涼寒時能煖隨地方所有此神珠時節調和不寒不熱.

  注:

  [一]四分次有一段.說於般若聽聞等不墮惡趣二乘.如避債依王.

  ********************

  若地方所有此神珠虵蝎等毒無敢停止.設有男子或復女人爲毒所中楚痛難忍若

  有持此神珠令見珠威勢故毒卽消滅.若諸有情身嬰癩疾惡瘡腫疱目眩翳等眼病

  耳病鼻病舌病喉病身病諸支節病帶此神珠衆病皆愈.若諸池沼泉井等中其水濁

  穢或將枯涸以珠投之水便盈滿香潔澄淨具八功德.若以青黄赤白紅紫碧綠雜綺

  種種色衣裹此神珠投之於水水隨衣彩作種種色.如是無價大寶神珠威德無邊說

  不能盡.若置箱篋亦令其器具足成就無邊威德.設空箱篋由曾置珠其器仍爲衆人

  愛重。爾時慶喜問帝釋言.如是神珠爲天獨有.人亦有耶。天帝釋言.人中天上俱有此

  珠.若在人中形小而重.若在天上形大而輕.又人中珠相不具足.在天上者其相周圓.

  天上神珠威德殊勝無量倍數過人所有。時天帝釋復白佛言.深妙般若波羅蜜多亦

  復如是爲衆德本能滅無量惡不善法.隨所在處滅諸有情身心苦惱人非人等不能

  爲害.如來所得一切智智及餘無量無邊功德皆因般若波羅蜜多.佛設利羅由諸功

  德所熏修故是諸功德所依器故.佛涅槃後堪受一切世閒天人阿素洛等供養恭敬.

  ********************

  是故我說於二分中我意寧取深妙般若波羅蜜多。世尊.假使充滿十方各如殑伽沙

  界佛設利羅以爲一分.有書般若波羅蜜多深妙法門復爲一分.於斯二分我意寧取

  深妙般若波羅蜜多.所以者何.我於諸佛設利羅所非不信受供養恭敬.然諸佛身及

  設利羅皆因般若波羅蜜多深妙法門而出生故.皆由般若波羅蜜多深妙法門功德

  威力所熏修故.乃爲一切世閒天人阿素洛等供養恭敬。復次世尊.深妙般若波羅蜜

  多能生如來一切智智.如來所得一切智智能生佛身及設利羅.是故供養如來般若

  波羅蜜多則爲供養三世諸佛一切智智及設利羅。復次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欲

  得常見十方諸佛.當行當修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爾時佛告天帝釋言.如是如是如汝

  所說.憍尸迦.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皆依般若波羅蜜多證得無上正等菩提.是故如來

  供養恭敬。天帝釋言.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無上波羅蜜多.一切如來皆依般若波

  羅蜜多知諸有情心行差别。爾時佛告天帝釋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憍尸迦.是故菩

  薩摩訶薩衆長夜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爲如實知諸有情類心行差别。時天帝釋

  ********************

  復白佛言.諸菩薩衆爲但應行般若波羅蜜多.爲亦應行餘五波羅蜜多。爾時佛告天

  帝釋言.諸菩薩衆應具行六波羅蜜多.然行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觀諸法時皆以

  般若波羅蜜多而爲上首。憍尸迦.如贍部洲所有諸樹枝條莖幹花葉果實雖有種種

  形類不同.而其蔭影都無差别.如是六種波羅蜜多雖各有異.而由般若波羅蜜多方

  便善巧攝受迴向一切智智.諸相差别都不可得。時天帝釋復白佛言.甚深般若波羅

  蜜多成就廣大圓滿無量無邊功[一]德.若有書持如是般若波羅蜜多衆寶嚴飾復持種

  種上妙華鬘乃至燈明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守護不捨.復有書持如是般若波羅蜜多

  衆寶嚴飾轉施他人受持讀誦.此二福聚何者爲多。爾時佛告天帝釋言.我還問汝隨

  汝意答.若諸有情從他請得佛設利羅盛以寶函置清淨處復持種種上妙華鬘乃至

  燈明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守護不捨.若復有人從他請得佛設利羅分施與他令其供

  養.於意云何.此二福聚何者爲勝。天帝釋言.如我解佛所說義者.此二福聚後者爲勝。

  爾時佛讚天帝釋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說.憍尸迦.書持般若波羅蜜多若自供養若轉

  注:

  [一]四分次下佛印可云.如是如汝所說.品文終結.次卽重白佛言.爲福門品第五.番本所謂功德異門也.

  ********************

  施他受持讀誦.此二福聚後者爲多。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能以般若波羅

  蜜多甚深義趣如實爲他分别解說.所獲福聚復勝施他多百千倍.敬此法師應如敬

  [一]佛。

  第五分經典品第六

  [二]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教贍部洲諸有情類皆令安住十善業道.展轉乃至

  普教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諸有情類皆令安住十善業道.於意云何.是善男子善

  女人等由此因緣得福多不。天帝釋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佛言.憍尸迦.若善男子善

  女人等書持般若波羅蜜多衆寶莊嚴施他讀誦.所獲福聚甚多於前。復次憍尸迦.若

  善男子善女人[三]等教贍部洲諸有情類皆令安住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五神通.展

  轉乃至普教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諸有情類皆令安住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

  五神通.於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由此因緣得福多不。天帝釋言.甚多世尊.甚多

  善逝。佛言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書持般若波羅蜜多衆寶莊嚴施他讀誦.所獲

  注:

  [一]四分末有一段.說施他令讀功德無邊.

  [二]以下略同二分經文品第三十六.四分此處不分品.

  [三]四分次有教他安住十善業道一段.番同.

  ********************

  福聚甚多於前。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書持般若波羅蜜多衆寶莊嚴自恆

  讀誦.不如有人書持般若波羅蜜多衆寶莊嚴施他讀誦.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

  人等書持般若波羅蜜多衆寶莊嚴施他讀誦.不如有人於深般若波羅蜜多善知義

  趣爲他解說。時天帝釋便白佛言.應爲何等諸有情類解說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義趣。

  佛言.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不知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義趣應爲解說.何以故.憍

  尸迦.於當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等求趣無上正等菩提聞他宣說相似般若波羅蜜

  多心便迷謬退失中道。時天帝釋復白佛言.何等名爲相似般若波羅蜜多。佛言.憍尸

  迦.於當來世有諸苾芻愚癡顛倒.雖欲宣說真實般若波羅蜜多而顛倒說相似般若

  波羅蜜多.云何苾芻顛倒宣說相似般若波羅蜜多.謂彼苾芻爲發無上菩提心者說

  色壞故名爲無常[一]非常無故名爲無常.說受想行識壞故名爲無常非常無故名爲無

  常.復作是說若如是求是行般若波羅蜜多.憍尸迦.如是名爲顛倒宣說相似般若波

  羅蜜多。憍尸迦.不應以色壞故觀色無常.不應以受想行識壞故觀受想行識無常.但

  注:

  [一]四分缺此句.次同.番亦同.

  ********************

  應以常無故觀色乃至識爲無常.以是故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於深般若波羅

  蜜多善知義趣爲他解說其福甚[一]多。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二]教贍部洲一切

  有情皆令住預流果或一來果或不還果或阿羅漢果或獨覺菩提.展轉乃至普教十

  方各如殑伽沙數世界一切有情皆令住預流果乃至獨覺菩提.於意云何.是善男子

  善女人等由此因緣得福多不。天帝釋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佛言.憍尸迦.有善男子

  善女人等書持般若波羅蜜多衆寶莊嚴施他讀誦教授教誡彼有情言汝應精勤修

  學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佛法定當證得一切智智.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所獲福聚甚多

  於前.何以故.憍尸迦.一切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提皆是般若波羅蜜多所

  流出故.謂彼證得一切智智教化無量無邊有情令成預流乃至獨覺無邊際故。復次

  憍尸迦.若贍部洲諸有情類皆發無上正等覺心.[三]展轉乃至十方各如殑伽沙界一切

  有情皆發無上正等覺心.有善男子善女人等書持般若波羅蜜多衆寶莊嚴施令讀

  誦.於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由此因緣得福多不。天帝釋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注:

  [一]四分次有三段.說教他修行六度.聞持般若.迴向菩提.皆以有相有得爲方便.卽名說相似法.

  [二]四分别開瞻部洲及展轉增上爲二大叚.又分聲聞果與獨覺果爲二段詳說.番同.

  [三]四分開爲數段.文辭大繁.番同.

  ********************

  佛言.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書持般若波羅蜜多衆寶莊嚴轉施與一已於無上

  正等菩提不退轉者令勤修學.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所獲福聚甚多於前.何以故.憍尸

  迦.如是菩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疾得圓滿令深般若波羅蜜多廣行流布。復次憍尸

  迦.若贍部洲諸有情類皆發無上正等覺心.展轉乃至十方各如殑伽沙界一切有情

  皆發無上正等覺心.有善男子善女人等書持般若波羅蜜多衆寶莊嚴施令讀誦復

  以巧妙文義解釋.於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由此因緣得福多不。天帝釋言.甚多

  世尊.甚多善逝。佛言.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書持般若波羅蜜多轉施與一已於

  無上正等菩提不退轉者令其讀誦復以巧妙文義解釋.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所獲福

  聚甚多於前。復次憍尸迦.若贍部洲諸有情類皆於無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轉.展轉乃

  至十方各如殑伽沙界一切有情皆於無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轉.有善男子善女人等

  書持般若波羅蜜多衆寶莊嚴施令讀誦.於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由此因緣得

  福多不。天帝釋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佛言.憍尸迦.已於無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轉諸

  ********************

  菩薩中有一菩薩作如是言我今欣樂疾證無上正等菩提濟拔有情生死衆苦.若善

  男子善女人等爲成彼事書持般若波羅蜜多衆寶莊嚴施令讀誦.是善男子善女人

  等所獲福聚甚多於前無量無數。復次憍尸迦.若贍部洲諸有情類皆於無上正等菩

  提得不退轉.展轉乃至十方各如殑伽沙界一切有情皆於無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轉.

  有善男子善女人等書持般若波羅蜜多衆寶莊嚴施令讀誦復以巧妙文義解釋.於

  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由此因緣得福多不。天帝釋言.甚多甚尊.甚多善逝。佛言.

  憍尸迦.已於無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轉諸菩薩中有一菩薩作如是言我今欣樂疾證

  無上正等菩提濟拔有情生死衆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爲成彼事書持般若波羅蜜

  多衆寶莊嚴施令讀誦復以巧妙文義解釋.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所獲福聚甚多於前

  無量無數。時天帝釋便白佛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世尊.如如菩薩摩訶薩轉近無上

  正等菩提.如是如是應以般若波羅蜜多轉更殷勤教授教誡.應以上妙飲食衣服臥

  具醫藥及餘資具供養恭敬令無乏少.若善男子善女人等能以如是法施財施攝受

  ********************

  供養彼菩薩摩訶薩.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由此因緣獲福無量.所以者何.彼菩薩摩訶

  薩要由如是法施財施攝受供養疾證無上正等菩提爲諸有情作大饒益。爾時善現

  讚帝釋言.善哉善哉.善能攝受勸勵護助諸菩薩摩訶薩令疾證得所求無上正等菩

  提.憍尸迦.汝今已作佛聖弟子所應作事.何以故.憍尸迦.一切如來諸聖弟子爲欲饒

  益諸有情故法爾攝受勸勵護助諸菩薩摩訶薩令疾證得所求[一]無上正等菩提.所以

  者何.一切如來聲聞獨覺世閒勝事皆由菩薩摩訶薩衆而得出現。何以故.憍尸迦.若

  無菩薩摩訶薩發菩提心則無菩薩摩訶薩能學六種波羅蜜多.若無菩薩摩訶薩修

  學六種波羅蜜多則無菩薩摩訶薩能證無上正等菩提.若無菩薩摩訶薩證得無上

  正等菩提則無如來聲聞獨覺世閒勝事.是故如來諸聖弟子爲欲利樂諸有情故法

  應攝受勸勵護助諸菩薩衆令學六種波羅蜜多.能疾證得一切智智盡未來際利樂

  有情。

  第五分迴向品第七

  注:

  [一]四分作一切智智.次下卽與無上菩提綺互而見.

  ********************

  [一]爾時慈氏菩薩謂善現言.菩薩隨喜迴向俱行諸福業事.於餘有情施戒修等諸福業

  事爲最爲勝爲尊爲高爲妙爲微妙爲上爲無上。爾時善現問慈氏菩薩言.若諸菩薩

  所起隨喜迴向之心普緣無量無數世界.一一世界無量無數已入涅槃諸佛世尊從

  初發心乃至成佛展轉乃至入般涅槃如是乃至法將滅盡於其中閒所有六種波羅

  蜜多相應善根.若諸弟子施戒修等諸福業事及學無學無漏善根.若佛戒藴定藴慧

  藴解脫藴解脫智見藴.若爲利樂一切有情大慈大悲及餘無量無邊佛法.[二]若說法要

  若依法要學諸善根.若佛世尊般涅槃後諸有情類所種善根.合集稱量現前發起最

  尊最勝最上最妙隨喜之心.復以如是隨喜俱行諸福業事與諸有情平等共有迴向

  無上正等菩提.願此善根共有情類引發無上正等菩提.於意云何.彼諸菩薩緣如是

  事起如是行相隨喜迴向心.爲有如是所緣可得如彼菩薩所取相不。慈氏菩薩答善

  現言.彼諸菩薩緣如是事起如是行相隨喜迴向心.實無如是所緣可得如彼菩薩所

  取之相。具夀善現謂慈氏菩薩言.若無如是所緣諸事如彼菩薩所取相者.彼諸菩薩

  注:

  [一]以下略同二分隨喜迴向品第三十七.四分同品第六.

  [二]四分下三句廣開諸法言之.次文俱同.番亦同.

  ********************

  隨喜迴向豈不皆成想心見倒。所以者何.如有執著無所有事無常謂常實苦謂樂無

  我謂我不淨謂淨.由斯發起想心見倒。[一]如所緣事實無所有菩提及心亦應如是.若爾

  一切應無差别.此中何等是所緣事何等是隨喜心何等是菩提何等是迴向.云何菩

  薩緣如是事起隨喜心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慈氏菩薩報善現言.如是所起隨喜迴向

  不應對彼新學大乘菩薩前說.所以者何.彼聞如是隨喜迴向所有信樂恭敬之心皆

  當滅沒。如是隨喜迴向之法應爲不退轉菩薩摩訶薩或曾供養無量諸佛久發大願

  多植善根爲多善友所攝受者分别開示.所以者何.彼聞如是隨喜迴向不驚不怖不

  退不沒。諸菩薩衆應以如是隨喜俱行諸福業事迴向所求一切智智.當於爾時應作

  是念.所可用心隨喜迴向此所用心盡滅離變.此所緣事及諸善根皆亦如心盡滅離

  變.此中何等是所用心.復以何等爲所緣事及諸善根而說隨喜迴向無上正等菩提。

  是心於心理不應有隨喜迴向.以無二心俱時起故.心亦不可隨喜迴向心自性故.是

  故隨喜迴向之心及所緣事皆不可得。時天帝釋白善現言.新學大乘諸菩薩衆聞如

  注:

  [一]勘番本.此下是復次釋.

  ********************

  是事其心將無驚怖退沒.云何菩薩於所緣事起隨喜心.云何攝受隨喜俱行諸福業

  事迴向無上正等菩提。爾時具夀善現依慈氏菩薩作如是言.諸菩薩衆普緣十方一

  切如來應正等覺斷諸有路絕戲論道殄諸雲霧摧諸棘刺捨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

  有結正智解脫到心自在第一究竟入無餘依涅槃界者.從初發心乃至成佛展轉乃

  至入般涅槃如是乃至法將滅沒.於其中閒所有功德及諸弟子所種善根.合集稱量

  現前發起最尊最勝最上最妙隨喜之心.復持如是隨喜俱行諸福業事迴向無上正

  等菩提.是諸菩薩云何不墮想心見倒。慈氏菩薩謂善現言.若諸菩薩於自所起隨喜

  迴向心等諸法無心等想則不墮於想心見倒.若諸菩薩於自所起隨喜迴向心等諸

  法有心等想則便墮於想心見倒。又諸菩薩以如是心念佛弟子功德善根而生隨喜.

  正知此心盡滅離變非能隨喜.正知彼法其性亦然非所隨喜.又正了達能迴向心法

  性亦爾非能迴向.及正了知所迴向法其性亦爾非所迴向.若有能依如是所說隨喜

  迴向是正非邪.諸菩薩衆皆應發起如是隨喜迴向無上正等菩提。[一]又諸菩薩普緣過

  注:

  [一]四分下文開四大段.三世别爲三段.總爲一段.

  ********************

  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所有功德.若諸弟子所有善根若異生類所有善根.若傍生趣

  聽聞正法所有善根.若餘天龍廣說乃至人非人等聽聞正法發菩提心.如是一切合

  集稱量現前發起最尊最勝最上最妙隨喜之心.旣隨喜已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於如

  是時若正解了諸能隨喜迴向之法盡滅離變.諸所隨喜迴向之法其性亦然.雖如是

  知而能隨喜迴向無上正等菩提.復於是時若正解了都無有法可能隨喜迴向於[一]法.

  雖如是知而能隨喜迴向無上正等菩提.便不墮於想心見倒。所以者何.是諸菩薩於

  能隨喜迴向之心及所隨喜迴向之法不生執著.是名無上隨喜迴向。若諸菩薩於能

  隨喜迴向之法起能隨喜迴向法想.於所隨喜迴向之法起所隨喜迴向法想.而起隨

  喜迴向無上正等菩提.則便墮於想心見倒.所起隨喜迴向皆邪.菩薩應知方便遠離。

  若諸菩薩於所修作諸福業事如實了知遠離寂靜.於能隨喜迴向之心亦如實知遠

  離寂靜.如實知已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於諸法中都無取著而起隨喜迴向無上正等

  菩提.則不墮於想心見倒。若諸菩薩於所修作諸福業事不如實知遠離寂靜.於能隨

  注:

  [一]四分次有釋云.一切法自性空故都無能所.

  ********************

  喜迴向之心亦不能知遠離寂靜.於一切法執著諸相而起隨喜迴向無上正等菩提.

  則便墮於想心見倒。若諸菩薩於已滅度諸佛世尊及諸弟子功德善根欲正發起隨

  喜迴向應作是念.如佛世尊及諸弟子皆已滅度自性非有.功德善根亦復如是.我所

  發起隨喜迴向及所迴向無上菩提性相亦爾都不可得.如實知已於諸善根發生隨

  喜迴向無上正等菩提.便能不生想心見倒.[一]不取相故佛所聽許.名正隨喜迴向菩提。

  若諸菩薩以取相爲方便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於已滅度佛及弟子功德善根取相隨

  喜迴向菩提.是爲非善隨喜迴向。若諸菩薩不取相爲方便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於已

  滅度佛及弟子功德善根離相隨喜迴向菩提.是名爲善隨喜迴向。慈氏菩薩問善現

  言.云何菩薩於佛及弟子功德善根等皆不取相而能隨喜迴向菩提。善現答言.應知

  菩薩所學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雖不取相而所作成.非離般若波羅蜜多有能正

  起隨喜迴向.是故菩薩欲成所作應學般若波羅蜜多。慈氏菩薩謂善現言.莫作是說.

  所以者何.以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中佛及弟子功德善根都不可得.所起隨喜迴向菩

  注:

  [一]四分缺此句.

  ********************

  提亦不可得。此中菩薩應作是觀.過去如來及諸弟子功德善根性皆已滅.所起隨喜

  迴向之心及大菩提性皆寂滅.我若於彼取相分别發生隨喜迴向之心.諸佛世尊皆

  所不許。所以者何.於已滅度佛弟子等取相分别隨喜迴向是則名爲大有所得.過去

  已滅無所有故.未來現在佛弟子等未至不住亦不可得.若不可得非取相境.若取其

  相發生隨喜迴向菩提便墮顛[一]倒.是故菩薩欲於如來及諸弟子功德善根正發隨喜

  迴向菩提不應於中起有所得取相分别隨喜迴向。若於其中起有所得取相分别隨

  喜迴向.佛不說彼有大義利.所以者何.如是隨喜迴向之心妄想分别名雜毒故。如有

  飲食雖具上妙色香美味而雜毒藥.愚夫淺識貪取噉之.初雖適意後便大苦。如是一

  類補特伽羅不善受持不善觀察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不善通達甚深義趣.而告大乘

  種姓者曰.來善男子.汝於三世諸佛世尊戒等五藴及餘無量無邊功德若佛弟子所

  種善根若佛世尊授諸菩薩聲聞獨覺三菩提記彼有情類所種善根若諸天人阿素

  洛等所種善根.如是一切合集稱量現前隨喜迴向菩提.如是所說隨喜迴向以有所

  注:

  [一]四分次有一段.謂失念取相非善迴向.故應學般若方便善巧云云.番同.

  ********************

  得爲方便故.譬如世閒雜毒飲食.菩薩種姓補特伽羅不應隨彼所說而學。是故大德.

  應說云何住菩薩乘善男子等應於三世十方諸佛及弟子等功德善根隨喜迴向可

  名無毒。善現答言.若諸菩薩欲不謗佛而發隨喜迴向心者應作是念.如諸如來應正

  等覺如實通達功德善根有如是性有如是相有如是法而可隨喜.我今亦應如是隨

  喜.如諸如來應正等覺如實通達應以如是諸福業事迴向菩提.我今亦應如是迴向.

  若作如是隨喜迴向則不謗佛不雜衆毒離諸過咎善順佛教。復次菩薩應作如是隨

  喜迴向.如戒藴等不墮三界非三世攝.隨喜迴向亦應如是.所以者何.如彼諸法自性

  空故不墮三界非三世攝.隨喜迴向亦復如[一]是.若能如是隨喜迴向不雜衆毒無所失

  壞.若不如是隨喜迴向當知是邪隨喜迴向。若諸菩薩作如是念.如諸如來應正等覺

  如實通達諸功德等有如是法可依此法發生無倒隨喜迴向.我今亦應依如是法發

  生隨喜迴向之心.是爲正發隨喜迴向。爾時世尊讚善現曰.善哉善哉.汝今乃能爲諸

  菩薩作大佛[二]事.善現當知假使三千大千世界諸有情類一切皆得[三]四靜慮四無量四

  注:

  [一]四分次下列舉諸法性空不墮世攝.

  [二]四分次下釋云.汝爲菩薩宣說無倒隨喜故.

  [三]四分次下依法分段言之.

  ********************

  無色定五神通等世出世閒有相功德.是一菩薩所起無倒隨喜迴向於彼功德爲最

  爲勝爲尊爲高爲妙爲微妙爲上爲無上。復次善現.假使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皆

  發無上正等覺心一一住如殑伽沙劫以有所得而爲方便.皆持上妙衣服飲食臥具

  醫藥及餘樂具恭敬供養如殑伽沙世界有情常無閒斷.於意云何.是諸菩薩由此因

  緣得福多不。善現對曰.甚多世尊.如是福聚若有形色.十方各如殑伽沙界不能容受。

  佛言善現.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若一菩薩由深般若波羅蜜多所攝受故發起無倒隨

  喜迴向.所獲功德於前菩薩有相福聚百倍爲勝千倍爲勝乃至鄔波尼殺曇倍亦復

  爲[一]勝。爾時四大天王各與眷屬二萬天子俱頂禮佛足合掌恭敬白言.世尊.是諸菩薩

  所起無倒隨喜迴向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所攝受故威力廣大.勝前所說有

  所得施多百千倍。時天帝釋乃至他化自在天王各與眷屬十萬天子俱.皆持種種天

  妙華鬘塗散等香衣服瓔珞寶幢旛蓋衆妙珍奇奏天樂音而供養佛.頂禮佛足合掌

  白言.是諸菩薩所起無倒隨喜迴向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所攝受故威力廣

  注:

  [一]四分次下釋云.以無得爲方便.般若善巧所攝.稱法界故.番同.

  ********************

  大.勝前所說有所得施多百千倍。時大梵王廣說乃至色究竟天各與無量百千天衆

  前詣佛所頂禮佛足合掌恭敬俱發聲言.希有世尊.是諸菩薩所起無倒隨喜迴向甚

  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所攝受故威力廣大.勝前所說有所得施多百千倍。爾時

  佛告淨居天等諸天衆言.且置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皆發無上正等覺心.假使十

  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一切有情皆發無上正等覺心.一一住如殑伽沙劫以有所得

  而爲方便皆持上妙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及餘樂具恭敬供養如殑伽沙世界有情常

  無閒斷.[一]若有菩薩普緣三世諸佛世尊所有戒藴定藴慧藴解脫藴解脫知見藴及餘

  無量無邊佛法若諸弟子所有善根若餘有情所修善法.如是一切合集稱量現前發

  起最尊最勝最上最妙隨喜俱行諸福業事.復持如是隨喜俱行諸福業事迴向無上

  正等菩提.如是所起隨喜迴向所獲功德勝前所說有相福聚無量無邊不可稱計。爾

  時善現便白佛言.如世尊說現前發起最尊最勝最上最妙隨喜俱行諸福業事.[二]云何

  名爲最尊最勝最上最妙隨喜俱行諸福業事。佛告善現.若諸菩薩於三世法不取不

  注:

  [一]四分别開一段.

  [二]勘四分問意.齊何說迴向後勝於前也.

  ********************

  捨不念不[一]得.知無有法已正當生知無有法已正當滅.如法實性發生隨喜迴向無上

  正等菩提.如是名爲最尊最勝最上最妙隨喜俱行諸福業事。復次善現.若諸菩薩欲

  於三世諸佛世尊及弟子等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及正解脫解脫智見相應

  善根發生無倒隨喜迴向應作是念.如真解脫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相應善

  根亦復如是.如真解脫戒藴定藴慧藴解脫藴解脫智見藴相應善根亦復如是.如真

  解脫所有勝解亦復如是.如真解脫隨喜迴向亦復如是.如真解脫一切過去已滅諸

  法亦復如是.如真解脫一切未來未生諸法亦復如是.如真解脫一切現在現轉諸法

  亦復如是.如真解脫過去無量無數世界諸佛世尊及弟子等亦復如是.如真解脫未

  來無量無數世界諸佛世尊及弟子等亦復如是.如真解脫現在無量無數世界諸佛

  世尊及弟子等亦復如是.如是諸法真如法性無向無背無縛無脫無染無淨.我於如

  是功德善根現前隨喜以無移轉及無失壞無相無得而爲方便迴向無上正等菩提.

  如是名爲最尊最勝最上最妙隨喜迴向。善現當知如是無倒隨喜迴向所獲功德.於

  注:

  [一]四分次下詳說非無所得.無所分别.無異分别.無所觀見.無隨觀見.觀如是法皆分别積集.達一切法無生滅去來集散出入.

  ********************

  十方面各如殑伽沙數世界一切有情皆發無上正等覺心一一住如殑伽沙劫以有

  所得而爲方便皆持上妙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及餘樂具恭敬供養十方各如殑伽沙

  界一切有情常無閒斷所獲施福.及於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一切有情一一住如

  殑伽沙劫以有所得而爲方便[一]所修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相應善根.百倍爲勝千

  倍爲勝.乃至鄔波尼殺曇倍亦復爲勝。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五十八

  注:

  [一]四分下依五度開爲五段.番同.

  ********************

猜你喜欢
  卷二十四·道世
  阿弥陀经疏·智圆
  卷第六·白岩净符
  卷第二十九·道原
  阿育王传卷第五·佚名
  致吴稚晖先生书·太虚
  一贯别传小引·吹万广真
  第八卷·慧沼
  卷九十八·佚名
  后序·赞宁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十一·欧阳竟无
  卷三百三十五·佚名
  永济融禅师住辽阳永安寺语录卷下·佚名
  卷四十·道世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四·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折·杨景贤

    (搽旦扮卜儿上,诗云)教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家刘婆婆是也,人则唤我做虔婆。我在这汴梁城里居住,有个女孩儿,唤做刘行首。我这孩儿吹弹歌舞,吟诗对句,拆白道宇,顶真续麻,件件通晓。官

  • 妾薄命·戴望舒

    一枝,两枝,三枝,床巾上的图案花为什么不结果子啊!过去了:春天,夏天,秋天。明天梦已凝成了冰柱;还会有温煦的太阳吗?纵然有温煦

  • 初集卷九·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九古今体一百二十一首【壬戌二】夏夕斋居归鸦噪宫城暮景侵虚殿金戺罗夏卉芳被薰风扇而予适斋居志岂循物玩旷怀熙皥治未惬黔黎愿抚景每增慙披衣坐待旦夜雨夜雨

  • 卷二十八·张廷玉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二十八 【起壬辰明神宗万历二十年尽辛丑明神宗万历二十九年】凡十年 【壬辰】二十年春正月杖给事中孟养浩除其名 【时礼科都给事中李献可偕六科诸臣疏请豫

  • 卷之一百六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光绪四年·佚名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日本梗阻琉球入贡现与出使商办情形折(六月初五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请照旧章派轮赴台湾巡查折(六月初五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日本梗阻琉球入贡现与出使商办情形折(六月初五日)臣奕等跪奏:为日本梗阻琉球

  • 许景衡传·脱脱

    许景衡字少伊,温州瑞安人。考中元..九年进士。宣和六年(1124),被召任为监察御史,升任殿中侍御史。当时,王黼、蔡攸执政,许景衡建议“:尚书省长期缺首脑,而同知枢密院也长期缺人。虽然三公总管三省,但是文昌是政事的根本,而枢密

  • 斡罗思传·宋濂

    斡罗思,康里族人。曾祖哈失伯要归附于蒙古,为庄圣太后宫牧官。祖父海都,随宪宗征四川,于钓鱼山阵亡。父明里帖木儿,世祖时为必..赤,后为太府少监。斡罗思,至元十九年(1282)为内府必..赤。二十一年拜监察御史,后调任云南行省理

  • 卷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十五户部盐法凡榷盐之法顺物土之宜而理之或府海以收其利或产於池或汲诸井而成之皆通商转运以便民食收其税以供国用凡盛京沿海之地皆民自煮盐市易奉天府锦州府盐场二十皆以州县佐贰官司其场

  • 朱神恩·周诒春

    朱神恩 字锡年。年三十四岁。原籍广东开平县。生于美国旧金山。永久通信处。天津英界西开宝华里六号。已婚。子一。在美系自费。光緖二十九年。入加利佛尼大学。习经济学。光緖三十三年。得学士学位。入哈佛大学。习

  • 御题陈经尚书详解六韵·陈经

    御题陈经尚书详解六韵帝王行事具心中【櫽括经题语】挈要一言迥鲜同数【上声】彼専通难偻指得兹详解足治【平声】躬卷成五十能探奥书秘半千未防【经南宋淳熙间进士逮今五百余年矣】大典阙诚惜漏休阳复购可称功【

  • 卷九·胡广

    <经部,诗类,诗传大全钦定四库全书诗传大全卷九     明 胡广等 撰小雅二【大雅説附】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其篇本有大小之殊而先儒説又各有正变之别【郑氏曰小雅大雅周室居西都之时诗也小雅自鹿鸣至菁莪十六篇大

  • 慈品第七·佚名

    尔时世尊大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尔时如来游於无量甚深行处。欲拔众生三有剧苦。欲发五盖并解十缠。欲令一切众生俱得解脱安处无为。即为开示二种福田。一者有作福田。二者无作福田。所谓父母及与师长。诸佛法僧

  • 阿难陀目佉尼呵离陀经·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惟舍梨大黎树间。有精舍名交路庄挍。与摩呵比丘僧三十万人俱。时佛欲放躯命。自期三月当般泥洹。尔时佛告贤者摩目[加/心]兰。令到三千大千国土。尽呼其中声闻辟支佛种

  • 第八十二章 齿舍利尊神变示现·佚名

    父[奇奢耶婆夫王]殁后,名婆罗加摩普奢王,住三西哈罗悉统一大众,(一)等于天王之彼[王],装饰快适之都,弟一先举行即位大祝典。(二)彼为贤者故,自己得加利加罗、沙喜奢,萨般柔、般提达(加利期全知之贤者)所知之称号。(三)彼对其弟普瓦礼加普

  • 阿霞·屠格涅夫

    《阿霞》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创作的中篇小说,该作完成于1857年,首次发表在《现代人》杂志1858年第一期上,副标题是《尼·尼所讲的故事》。阿霞是一个富有的地主和一个女农奴的私生女。女农奴死后,由父亲抚养成人;父亲死后,由

  • 正一指教斋清旦行道仪·佚名

    正一指教斋清旦行道仪。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系早期天师道斋仪。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述科仪,所祭神与《正一指教斋仪》同,仪中包括读词、四方朝等。

  • 十二金钱镖·宫白羽

    宫白羽的长篇武侠技击小说《十二金钱镖》曾连载于1938年天津《庸报》副刊。1939年由正华学校印行出版,共8卷。作品描写飞豹子袁振武图占师妹未遂,与师弟十二金钱镖俞剑平结怨。20年后,飞豹子聚众劫镖,以报怨恨。镖客俞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