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国民道德与佛教
──八年春作──
自民国成立,朝野之士固屡次以共和国之元素在乎道德为言,唱国民道德主义,以期改造国民之人格,使咸进于善。顾迄今国俗民心败坏愈甚,虽欲退求一日之法治亦不可得,此其故奚在耶?曰:是皆瞩道未真,建德无本,人心失所依归,回遹驰荡,软弱脆薄,末由立根深蒂极之诚,是以卒无所谓道德其物者应国民之需要也。玆当国者又昌言道德矣,乃其徇伪迹昧真本也如故;非斥直心咸令大觉,则国民道德云者,其终付之于空谈欤!中华民国国民,其终泯棼沦胥以尽而不能振欤!叩心所危,宣意之默,作中华民国国民道德与佛教篇,布告中华民国国民。
一、道德之真本 人复真如之心,道之元也;心契本觉之性,德之全也。其致之也庸易,要在内反而不外骛耳。国民能反求诸己有,虽小国寡民亦必有以自立,况地广人庶承袭数千年政教学艺之化而维系不坠,有若吾中华民国者乎!条而贯之,整而理之,淬厉而振作之,磨砻而光明之,固将王百谷而镜万流,亹亹斐斐,雍雍和和,率宇内共跻于仁,至治上理可操券待,宁至攘臂露肘,效彼未脱贵族乍入战国者,逐逐金铁功利之末,且欲求一日之富强而图存于列邦之间亦不获哉!乌呼!国民可知反矣!人能反修诸躬行,则皆有以安其生,乐其业,遂其心,完其性,大同太平可端拱致,宁至制之以律,絷之以政,拘之以礼,别之以居──家庭也、聚落也、国邑也、皆别之以居者也──,犹不能得一日之宁哉!乌呼!人心可知反矣!人心能反休之性觉,则诸法空而一心寂,疏观乎宇宙万有,靡不逍遥自在,通达平等,圆常普遍,本来如是,何至眩水火之相倾,骇物我之相统!乌乎!人心可知反矣!虽然是必于真唯心论朗焉而悟,确焉而信,乃能有所宗依。夫古今东西之学宗繁矣!虽亦有标名唯心论者,胥未能究其本末,穷其真伪,使人断除疑畏、解脱烦忧也。进至近顷来所崇之一元二行论,亦仅能成立真唯物论。故除佛教之外,曾未有极成真唯心论者也,而真唯物论亦真唯心论之一部分也。真唯心论,上证乎心如性觉,出其绪余,足以陶铸尧、舜、华盛顿、孔、颜、柏拉图、老、庄、托尔斯泰;非是者,则唯有为造成大盗、巨奸、妖媚,巫觋之资耳!故道德之真本,必求之真唯心论,其唯心论必求之佛教。
二、中华民国国民之道德 以内反诸己躬、性为真本之道德,在今日之中华民国国民,不唯是应时之圣药,抑亦中华民国国民性本来之特征也。顺而导之,彀而充之,以完其至真至美至善之量,故与缘饰涂傅者殊也。稽之古史,中华民国之国民性,一内圣外王之国民性也。离过绝非、智圆福备之谓圣,济世救物、益群利众之谓王。故随之以发扬国民道德,极之唯一浑圆真觉之国民性,更不容有公私等种种之分别也。随顺国民之真性本能离过绝非故,断除一切染心恶业苦事,则杀、盗、邪、妄、贪、嗔、痴、慢、骄、谄、嫉、忧皆无矣。随顺国民之真性本能智圆福备故,则养成一切净心、善业、乐事、仁慈、义让、温良、勇健、荣富、寿康皆有矣。随顺国民之真本能济世救物、益群利众故,则体国、经野、惠民、厚生、扶弱、匡时、解纷、排难,哀不能而拯困穷,流闿?门弟以驯服强暴,足以保傅人天,与圜地伦庶贞无尽之进化矣。此即佛教实践真唯心原理之三聚净行,约之一心,施为万德:见之家族,则家族亲睦矣;见之社会,则社会辑和矣;见之国家,则国家安固矣;见之国际,则国际妥洽矣;见之世界,则世界康乐矣;见之政治,则政治清宁矣;见之纪律,则纪律修明矣;见之教育,则教育均平矣;见之学艺,则学艺昌盛矣;见之礼俗,则礼俗淳良矣;见之财泉,则财泉流通矣;见之群伦,则群伦整齐矣;见之庶类,则庶类繁荣矣。得其一而万事毕,斯之谓也!广见乎大藏中万八千卷之经律论,欲详之者可寻之也!吾国民有不以国民道德一言但作口头谭、门面语者乎?幸于斯义益深思考之!勿视为一家私说,或疑为远阔无当而河汉之,盖国民道德未有庸常切近于是者矣!(见觉社丛书第三期)
猜你喜欢 六门教授习定论一卷·无著 释净土群疑论卷第五·怀感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澄观 十住断结经卷第八·佚名 撄宁禅师语录序·佚名 佛说大自在天子因地经·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六卷·宝亮 第一(元本三卷今为八卷故安此题)·宗鉴 渐备一切智德经卷第四·佚名 三宜盂禪師語錄卷六·明盂 大方便佛报恩经发菩提心品第四·佚名 卷第二十一·费隐通容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七·佚名 四分律卷第三十一(二分之十)·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三十·唐慧琳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