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长者贤护品第一之二

复次长者。爱等诸法建立根本世间合集。斯苦甚大。爱根本法有其十种。何等为十。一者以爱缘故而起追求。二者追求缘故乃生贪著。三者以贪缘故而兴我见。四者我见缘故计为决定五者决定缘故乃生欲贪。六者欲贪缘故即起计著。七者计著缘故而生悭吝。八者悭吝缘故而为执取。九者执取缘故即不防护。十者不防护缘而生众苦。以不护故执持刀杖斗战诤讼。由此因故兴两舌等多种罪业不善之法。如是十种爱根本法世间合集。我见是已。欲令安立无根本法。是故我乃净信出家。趣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众生爱所吞于此彼追求

得利贪我见所受为决定

此事我当作乃欲贪增长

欲贪增长已计著生悭吝

世间悭过失坚固而执著

以执故不护起罪咎相续

愚者以不护执刀杖损害

广作诸罪业其后苦增长

爱缘增长已乃生于众苦

我证胜菩提令住无根本

复次长者。邪定聚法世间合集。斯苦甚大。邪法有十。何等为十。一者邪见。二者邪思惟。三者邪语。四者邪业。五者邪命。六者邪勤。七者邪念。八者邪定。九者邪解脱。十者邪智。如是十种邪定聚法。世间合集斯苦甚大。我见是已。普令超越一切邪法。是故我乃净信出家。趣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邪见所含藏邪思惟境界

谈说邪语言起作诸邪业

邪命及邪勤邪念与邪定

起彼邪解脱一向生邪智

此诸邪定聚诸愚者安立

令翻邪入正是故我出家

复次长者。恶道深险世间合集。斯苦甚大。渐向恶趣增长恶趣广开恶趣。谓不善业有其十种。何等为十。一者杀生。二者偷盗。三者邪染。四者妄言。五者绮语。六者两舌。七者恶口。八者贪。九者嗔。十者邪见。如是十种不善业道。渐向恶趣增长恶趣广开恶趣。我见是已。为令出离诸险恶道。是故我乃净信出家。

趣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众生起杀命侵取他财物

欲邪行遍行速堕于地狱

两舌及恶口妄言无决定

愚者绮饰语异生烦恼缚

贪心乐他富嗔起诸过失

邪见破坏多当堕于恶趣

身有三种罪语四种应知

意三罪亦然作者堕恶趣

若造诸罪者定堕于恶趣

若离此三罪必不堕恶趣

复次长者。烦恼随烦恼。诸杂染垢世间合集。斯苦甚大。杂染有十。何等为十。一者悭吝垢杂染。二者毁戒垢杂染。三者嗔恚垢杂染。四者懈怠垢杂染。五者散乱垢杂染。六者恶慧垢杂染。七者无闻垢杂染。八者疑惑垢杂染。九者无信解垢杂染。十者不尊重垢杂染。如是十种诸杂染法世间合集。我见是已。普令安住无杂染法。是故我乃净信出家。趣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世间相续法十杂染逼迫

著有为杂染暂时无疲懈

诸愚夫异生悭垢所染污

戒学摄众生破坏而不具

愚者背忍辱懈怠劣精进

不能安定心恶慧而痴钝

父母及尊长师尊皆远离

不见世光明恶慧起疑念

佛说甚深法而生于毁谤

痴暗法所覆圣法不尊重

见杂染法已不著于有为

无为无染污令众生寂灭

复次长者。生死怖畏世间合集。斯苦甚大。此有十种。何等为十。一者悭之与嫉覆盖成结。斯苦甚大。二者无明分法常所萦缠。斯苦甚大。三者欲海泛溢。斯苦甚大。四者欲中艰苦支节摧坏。斯苦甚大。五者亲爱缠缚欲箭所射。斯苦甚大。六者忿恨烟尘蓬勃充塞发明炽焰。斯苦甚大。七者贪火烧然。斯苦甚大。八者嗔毒隐覆。斯苦甚大。九者痴障如刺。斯苦甚大。十者生死旷野险难怖畏缠缚随逐。斯苦甚大。我见如是十种法已。欲令除断。是故我乃净信出家。趣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尔时世尊。总以前义。重说偈言。

生及壮年老吞食色相坏为非色相

无念无慧损减门此法能坏世间相

病能吞食于色力势分精进悉摧毁

而复损减于诸根负劣力而无依怙

死怖其犹罗刹吼常时随逐群生类

时来命尽无爱心坏灭世间诸寿命

老病死法极猛恶娆乱世间诸众生

不老不死安乐门我出家为勤求故

三火烧然于世间不见世间救护者

我起救护世间心愿洒甘雨息诸火

世间正道皆破坏无目昏冥复痴暗

愿开净目施众生出家显示于正道

众生疑惑心所起乃为诸障所障覆

我愿当除恶作心故出家已宣正法

众生互相起违背伺求过失而断坏

故我出家利世间普愿众生息嗔恚

世间父母极亲爱众生慢心不尊重

欲令摧折我慢幢是故出家为救护

我见众生贪所覆由财物缘致坠堕

若能获得七圣财当令世间离贫苦

众生互相起违害以无义利已资养

决定破坏于自身是故我令离三有

愚人不了于义利如是遍满三界中

我欲利益故出家当示世间正义法

众生耽湎于地狱我见极受诸苦恼

种种恶毒广无边我出家故令解脱

众生互相起杀害旋复畜生诸趣中

起悲愿故我出家无依众生作依怙

我见饿鬼趣众生极受饥渴诸苦恼

我证无上大菩提普施最上甘露食

人中追求为大苦天中谢灭苦极增

了知三界诸苦深故我出家为救拔

世间有诸无惭者为欲迷乱恶众生

不择眷属及尊亲欲染吞食犹猪犬

著欲系属于女人我见众生为所缚

起无义利憍醉心故我出家为救护

众生破坏不自在恐怖至死不解脱

我出家已得菩提普令觉悟皆自在

白衣舍中无义利我见百千种过失

我今转此诸地方皆令出离生死际

尔时贤护等五百长者。闻佛所说发希有心。咸作是言。佛菩提者斯为广大。我等方知佛为真觉。

时诸长者异口同音。而说偈言。

我等五百诸长者以老怖故来投佛

愿说无上胜法门出离老死苦边际

世尊圆净相清净已离三有得解脱

救度三有成坏门离三有舍令自在

离贪解脱无所畏离尘无垢清净心

无上善调大导师开明无上甘露法

无上丈夫住胜相天人世间无与等

无等等者世间尊演上中上大悲法

尽诸过失三垢断具清净目离昏冥

尘暗痴网悉蠲除宣说无边离尘法

悲愍世间无依怙三有流中为提拔

悲心中起大慈心速令出离善安住

憍慢痴恶生死海病苦违害如潮流

无救沉溺诸众生佛悲愍故为救度

佛身清净如金山圆具百种胜威光

甘美最上大梵音妙宝语言宣胜法

诸法自性皆清净本来明亮净亦然

无作作受亦不亡为无闻者善开示

无边名称所行善十力无畏自然智

意等虚空智无边善说沙门誓愿法

尔时世尊即起是念。此五百长者善根成熟。我今应当随其所宜为说正法。令此地方转白衣舍成出家相。尽诸有漏作证边际。

尔时世尊即于空中加趺而坐。是时五百长者。于佛世尊深生爱乐净信尊重。种种施作善妙亲近。

尔时世尊告五百长者言。汝诸长者。世间所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愁叹轮回。如是十种诸娆乱法。汝等各欲求解脱邪。

又复世间已作现作及彼当作。爱非爱中起无义利。如是十种诸损害事。汝等各欲求解脱邪。

又复世间种种见中诸险恶见。所谓我人众生寿者断常无作无因不平及彼邪见。如是十种诸险恶见。汝等各欲求解脱邪。

又复世间十大病箭。所谓爱无明欲贪嗔痴慢见及成坏。如是十种诸大病箭。汝等各欲求解脱邪。

又复世间爱根本法。所谓爱故追求。追求故贪。贪故我见。我见故决定。决定故欲贪。欲贪故计著。计著故悭吝悭吝故执取。执取故不防护。不防护故生苦。如是十种爱根本法。汝等各欲求解脱邪。

又复世间邪定聚法。所谓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勤邪念邪定邪解脱邪智。如是十种邪定聚法汝等各欲求解脱邪。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

猜你喜欢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二[宋铭]·惟白
  佛说毗沙门天王经·佚名
  卷四十五·佚名
  一休与五休·佚名
  摄大乘论释论 第一卷·世亲
  称叹如来品第二·马鸣
  卷三百七十·佚名
  卷第二十一·佚名
  卷三十五·佚名
  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第七·佚名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十九·石雨明方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三·圆悟克勤
  法华三昧忏仪·智顗
  第七 质多相应·佚名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一·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八回 尹夫人囚车被劫·陈端生

    第八回尹夫人囚车被劫诗曰:诰命遭谗学楚囚,艰难险阻备尝休。谁知转祸因为福,难洗今朝满面羞。话说赵兴弟兄两个,争先落后,赶到城门,已是天晚难进。遂称有机密事报知。城上人问明来历,放进来,就向衙门通信。抚院立差守备带领

  • 第十一出·李开先

    (末扮承局上白)仓忙终日为官差,此去如何敢打涯。太尉今成缚虎计,林冲难免目前灾,小人是个新来的承局。今日高太尉差我去诓林冲,将带宝剑来看,欲害他性命。兀的来到林冲门首,我索叫他一声。林武师在家否?(生上唱)【帝台春引】丹心

  • 原序·吴雯

    莲洋诗钞原序河中为郡当两戒之首形胜冠寓中记称太华中条本为一山巨灵贔屓掌华蹈襄开为二以通河流禹贡之壶口雷首龙门华隂正当其处古秦晋之交也中条之南有地曰永乐唐诗人玉溪生故居在焉水经云河水又东永乐涧水注之注谓

  • 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三·赵尔巽

      沈桂芬 李鸿藻 翁同龢 孙毓汶   沈桂芬,字经笙,顺天宛平人,本籍江苏吴江。道光二十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咸丰二年,大考一等,擢庶子。累迁内阁学士。先后典浙江、广东乡试,督陕甘学政,充会试副总裁。八年,丁父忧。服

  • 东都事略卷五十一·王称

    列传三十四  李廸字复古濮州鄄城人也少从栁开学为古文开曰此公辅噐也举进士第一除将作监丞通判徐州代还直史馆为开封府发解官真宗东封泰山以廸通判兖州既而坐前发解举人失当降监海州盐税明年以右司谏知郓州再迁吏部

  • 卷第三十六·胡三省

    汉纪二十八〔起昭阳大渊献(癸亥),尽着雍执徐(戊辰),凡六年。〕《孝平皇帝下》元始三年〔(癸亥、三)〕①春,太后遣长乐少府夏侯藩、宗正刘宏、尚书令平晏纳采见女。〔婚有五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陆德明曰:采,音七在翻

  • 卷七·王当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臣传卷七      宋 王当 撰僖公 晋子犯【名狐偃】 子犯名偃狐突之子也文公之舅又曰舅犯为晋卿初公子重耳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顚颉魏武子司空季子里克杀奚齐卓子使屠岸夷告

  • 阿尼哥、刘元传·宋濂

    阿尼哥,尼波罗国人,本国人称他为八鲁布。幼时与一般孩童不同,特别聪明,稍长能诵习佛经。一年后能知其义。同学中,有为绘画或雕塑业的,读《尺寸经》,阿尼哥听一遍,便能记住。长大后,会绘画雕塑,还能铸金为像。中统元年(1260)世祖

  • 卷四·王葆心

    罗田王葆心撰山砦秩官列传山砦列女传山砦秩官列传宋一鹤李希沆孙自一梁梦卜白乃忠(周有德、汪洋识等)沈寿岳唐世熙陈策张登衡魏时光宋一鹤,宛平人。为诸生,究心兵事。崇祯三年,举于乡,授教谕;以荐,迭官东昌同知。巡按御史禹好

  • 卷三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三十八明 俞汝楫 编主客司职掌给赐迤北鞑靼及卫喇特【以下北夷】永乐宣德中赐卫喇特顺宁王彩段十表里妃五表里头目一等者五表里二等至四等者四表里正统二年赐鞑靼国王彩段十五表里虎斑绢十疋

  • 周頌·毛公

      清廟之什   清廟.祀文王也.周公既成洛邑.朝諸侯.率以祀文王焉.   於穆清廟.肅雝顯相.濟濟多士.秉文之德.對越在天.駿奔走在廟.不顯不承.無射於人斯.   清廟一章八句   維天之命.大平告文王也.   維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

  • 第十章 勤职业·佚名

    人的心理是安逸就想淫欲,劳碌就想善法。这本是老生常谈。但少年子弟,耽于酒色,嗜好淫乐而没有节制,不一定是他原本就没出息。大多由于没有职业来消磨时日,懒惰放肆,饮鸠止渴,于是就走上了荒淫一路。所以要戒邪淫,一定要先

  • 卷七·王昭禹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详解卷七宋 王昭禹 撰宫人掌王之六寝之修【宫者堂室奥阼之总名所围不一而上下内外通为一体人之身居于此焉故谓之宫宫官之属有宫正宫伯而又有宫人者葢宫正掌王宫之戒令紏禁宫伯掌王宫之士庻子凡在版

  • 卷四·僧伽斯那

    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夫妇食饼共为要喻,共相怨害喻,效其祖先急速食喻,尝菴婆罗果喻,为二妇故丧其两目喻,唵米决口喻,诈言马死喻,出家凡夫贪利养喻,驼瓮俱失喻,田夫思王女喻,构驴乳喻,与儿期早行喻,为王负机喻,倒灌喻,为熊所齧喻,比种

  • 卷一百六十二·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六十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净戒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若常若无常。何以故?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自

  • 序·佚名

    序调御师云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百物生其义一也然摘叶止啼敲钟谢响广长有舌不妨嚼破虚空芥子指迷悠然遍满法界灯灯相续照去无明从来久矣所贵铁汉当台着手便判竖人天眼目绝圣凡蹊径善乎吾师丈老人有

  • 莲峰集·史尧弼

    诗文别集。一作《莲峰家集》、《莲峰先生家集》。十卷,其中诗二卷。宋史尧弼撰。其集卷首冠以省斋、任清全二序。省斋序作于南宋孝宗乾道二年丙戌(1166)谓编尧弼“平日所著文,凡三十卷,刊出与众共之”。然据任序,尧弼

  • 蜀都杂抄·陆深

    深有《南巡日录》,已著录。此乃深为四川左布政使时所录蜀中山川古迹。其论峨眉山当作蛾眉,又力辨禹生石纽为《元和志》之误,颇为有识。其他亦多随笔札记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