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章 勤职业

人的心理是安逸就想淫欲,劳碌就想善法。这本是老生常谈。但少年子弟,耽于酒色,嗜好淫乐而没有节制,不一定是他原本就没出息。大多由于没有职业来消磨时日,懒惰放肆,饮鸠止渴,于是就走上了荒淫一路。所以要戒邪淫,一定要先勤于职业。一心专理正务,习惯长了就乐此不疲,邪念自然不生,而且依仗所做的事也可出人头地。不只是可以远离邪道,并且能够获得富贵。这真是一举两得非常美妙的办法。千万不可认为是老生常谈而忽视了它呀~

敬姜曾说过:“百姓劳作时进行思量就会生出善心,安逸了就生出淫念,有了淫念就忘了善心,而生出恶心。”读书人接受教育,讲经习卷,正应该早晚用心,寝食不闲,哪儿有时间得安逸,某本经书的某一处,还有疑团未解;某篇文章的某个意思,还未听到明确讲解;某个事情应当查看某部书;某个典籍应当参考某种学说。等到融会贯通,尘埃落定,大概已经焦头烂额疲劳之极了。而且能通晓天、地、人,方称为大儒。人如果奋发有为,比如所有那些天官、舆图、农田、水利、战阵等书,哪一样不该涉猎,不当研究,所以凡是分心到女色上的,必然无心在探索钻研方面了。努力于窃玉偷香的,必然松懈在稽查研究方面了。哪里见到囊萤映雪,断齑画粥,刻苦攻读的君子,却有那风花雪月的故事发生。

猜你喜欢
  周书·武成·佚名
  御题袁燮絜斋家塾书钞·袁燮
  卷三十二·朱熹
  卷六十四·王与之
  第十二 符言 8·王诩
  ·生之谓性··王守仁
  卷之九·张居正
  礼记要义卷第十八·魏了翁
  四分戒本〈曇無德出〉·欧阳竟无
  九、大通智胜·慧开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五·慧立
  双溪摩诃讲园章程序·太虚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义·太虚
  佛说大方等修多罗王经·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八·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风骚要式 全文·徐衍

      夫诗之要道,是上圣古人之枢机。故可以颂,可以讽。“迩主事父,远之事君”。今之辞人,往往自讽自刺而不能觉。前代诗人亦曾微露天机,少彰要道。白乐天云:“鸳鸯绣了从交看,莫把金针度与人。”禅月亦云

  • 第三十七出 雪裏归舟·王世贞

    【满庭芳前】〔净上〕侮戆狂生。杨眉树眼。欺凌数载元臣。谁知弱草顚覆路行人。惹得龙颜震怒。要乘时早办归程。堪悲处。铭功绘像。一旦削麒麟。叱咤千人废。阴谋万鬼惊。一朝权不在。有令也难行。我老严廿载元勋。

  • 第六出 傍讶·洪昇

    【中吕过曲·缕缕金】〔丑上〕欢游罢,驾归来。西宫因个甚,恼君怀?敢为春筵畔,风流尴尬,怎一场乐事陡成乖?教人好疑怪,教人好疑怪。 前日万岁爷同杨娘娘游幸曲江,欢天喜地。不想昨日娘娘忽然先自回宫,万岁爷今日才回,圣情

  • 原序·元好问

    商右司平叔(衡)甞手抄国朝百家诗略云。是魏邢州元道(道明)所集。平叔为附益之者。然独其家有之。而丗未之知也。歳壬辰予掾东曹。冯内翰子骏(延登)。刘邓州光甫(祖谦)。约予为此集。时京师方受围。危急存亡之际。不暇及也。明

  • 卷十二·沈德潜

    龚贤贤字半千,上元人。【扁舟】扁舟当晓发,沙岸杳然空。人语蛮烟外,鸡鸣海色中。短衣曾去国,白首尚飘蓬。不读《荆轲传》,羞为一剑雄。顾苓苓字云美,吴县人。吴江贡生。【石公山】茫茫三万顷,日夜浴青葱。骨立风云外,孤撑涛浪

  • 卷七·秦五·佚名

    谓秦王谓秦王曰:“臣窃惑王之轻齐、易楚、而卑畜韩也。臣闻,王兵胜而不骄,伯主约而不忿。胜而不骄,故能服世;月塞入不忿,故能从邻。今王广德魏、赵,而轻失齐,骄也;战胜宜阳,不恤楚交,忿也。骄忿非伯部之业也。臣窃为大王虑之而不

  • 卷之四百七十二·佚名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九月。己巳朔。上诣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前问安。至戊戌。皆如之。  ○奉皇太后自华州启銮。  ○谕军机大臣等、现在驻跸长安。护<目辟>行<匧心>口<韦未><夗贝>及分防各

  • 陈东传·脱脱

    陈东字少阳,镇江丹阳人。早有俊秀的声名,洒脱不拘不肯屈居人下,不为贫寒低贱所忧惧。蔡京、王黼用事专权,人们不敢指责,只有陈东无所隐瞒忌讳。他所到场的宴会集会,在座的客人害怕连累自己,逐渐避开。陈东以贡士进入太学。宋

  • 速哥传·宋濂

    速哥,蒙古族人,姓怯烈氏,为人外表朴素耿直,而内心沉着,有勇有谋,为太宗所深知。太宗命他出使金朝探听虚实,临行时对他说:“你此去即使不能还,保你子孙不忧富贵。”速哥忙拜谢道“:臣为君死是应当的,今奉使金朝,有陛下神威,无可虑者

  • 第十三章 25·辜鸿铭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辜讲孔子说:“为聪明而高尚的人工作容易,但难于奉承。如果你超越了自己的职责去奉承他,他就不会感

  • 卷五十五·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五十五杂记下第二十一之一正义方氏慤曰此篇固以所记不一为杂然有生必有死人道之正也死於外则变矣有乐必有忧人情之常也重有忧则变矣变则不一而杂记谓之杂者又在乎此故上篇诸侯行而死於馆为

  • 卷五十·佚名

    △初分大乘铠品第十四之二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菩萨摩诃萨不擐功德铠。当知是为擐大乘铠。何以故?以一切法自相空故。所以者何。世尊,色色相空。受想行识受想行识相空。眼处眼处相空。耳鼻舌身意处耳

  • 唯识三十论题前谈话·太虚

      ──二十五年四月在武进佛学会讲──  这唯识三十论的中心理论,即是阐述“唯识”。没有讲到论文以前,先检讨他的历史发展,明了论的内容──特殊的学理,以作佛学全学程的思想体系之研究,和观察唯识学在佛学上之位置;更

  • 三弥底部论卷下·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如是所说。有人生阴处。舍五阴受中阴五阴。问曰。云何知有中阴。  曰。何所疑。答曰。有诸部说无中阴。何以故。道处不说故。  佛语舍利弗。地狱我知人往地狱。我亦知可往地狱道。我

  • 卷第二十六·佚名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二十六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定犍度中过去得跋渠第一之二答曰。或法思惟断无色生。思惟断心俱。见谛断心俱。不断心俱。云何法思惟断无色生思惟断心俱。答曰。诸法彼心相应。彼

  • 范文正集·范仲淹

    原名《丹阳集》,一名《范文正公文集》。诗文别集。北宋范仲淹(989—1052)撰。二十卷,别集四卷,补编五卷。仲淹字希文,幼二岁而孤,母改嫁朱氏,从其姓,名说,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举大中祥符进士,始还姓更名。晏殊荐为秘阁校理

  • 南阳集·韩维

    三十卷。《附录》一卷。宋韩维(1017—1098)撰。韩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因文韩亿辅政,不试进士。文去世,仍闭门不仕。宰相荐其好学嗜古,安于静退,召试学士院,辞不就。富弼召见,授予河东幕府,欧阳修推荐

  • 革象新书·赵友钦

    亦名《原本革象新书》。中国宋末元初自然科学著作。赵友钦著。明王袆删节该书为2卷本,称《重修革象新书》。现在上述2种版本俱存。赵友钦(1279—1368),元代民间科学家。又名钦、字敬夫,自号缘督,人称缘督先生或缘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