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内篇 品藻第二十三

  盖闻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薰莸不同器,枭鸾不比翼。若乃商臣、冒顿,南蛮、北狄,万里之殊也;伊尹、霍光,殷年汉日,千载之隔也。而世之称悖逆,则云商、冒;论忠顺则曰伊、霍者,何哉?盖厥迹相符,则虽隔越为偶,奚必差肩接武,方称连类者乎?

  史氏自迁、固作传,始以品汇相从。然其中或以年世迫促,或以人物寡鲜,求其具体必同,不可多得。是以韩非、老子,共在一篇;董卓、袁绍,无闻二录。岂非韩、老俱称述者,书有子名;袁、董并曰英雄,生当汉末。用此为断,粗得其伦。亦有厥类众夥,宜为流别,而不能定其同科,申其异品,用使兰艾相杂,朱紫不分,是谁之过欤?盖史官之责也。

  案班书《古今人表》,仰包亿载,旁贯百家,分之以三科,定之以九等。其言甚高,其义甚惬。及至篇中所列,奚不类于其叙哉!若孔门达者,颜称殆庶,至于他子,难为等衰。今乃先伯牛而后曾参,进仲弓而退冉有,求诸折中,厥理无闻。又楚王过邓,三甥请杀之,邓侯不许,卒亡邓国。今定邓侯入下愚之上,夫宁人负我,为善获戾,持此致尤,将何劝善?如谓小不忍乱大谋,失于用权,故加其罪。是则三甥见几而作,决在未萌,自当高立标格,置诸云汉,何得止与邓侯邻伍,列在其中庸下流而已哉?又其叙晋文之臣佐也,舟之侨为上,阳处父次之,士会为下。其序燕丹之宾客也,高渐离居首,荆轲亚之,秦舞阳居末。斯并是非瞀乱,善恶纷拏,或珍瓴甋而贱璠玙,或策驽骀而舍骐骥。以兹为监,欲谁欺乎?

  又江充、息夫躬馋谄惑上,使祸延储后,毒及忠良。论其奸凶,过于石显远矣。而固叙之,不列佞幸。杨王孙裸葬悖礼,狂狷之徒,考其一生,更无他事,而与朱云同列,冠之传首,不其秽欤?

  若乃旁求别录,侧窥杂传,诸如此谬,其累实多。案刘向《列女传》载鲁之秋胡妻者,寻其始末,了无才行可称,直以怨怼厥夫,投川而死。轻生同于古冶,殉节异于曹娥,此乃凶险之顽人,强梁之悍妇,辄与贞烈为伍,有乖其实者焉。又嵇康《高士传》,其所载者广矣,而颜回、蘧瑗,独不见书。盖以二子虽乐道遗荣,安贫守志,而拘忌名教,未免流俗也。正如董仲舒、扬子云,亦钻仰四科,驰驱六籍,渐孔门之教义,服鲁国之儒风,与此何殊,而并可甄录。夫回、瑗可弃,而扬、董获升,可谓识二五而不知十者也。

  爰及近代,史臣所书,求其乖失,亦往往而有。借如阳瓒效节边城,捐躯死敌,当有宋之代,抑刘、卜之徒欤?而沈氏竟不别加标榜,唯寄编于《索虏》篇内。纪僧真砥节砺行,终始无瑕,而萧氏乃与群小混书,都以《恩幸》为目。王頍文章不足,武艺居多,躬诣戚藩,首阶逆乱。撰隋史者如不能与枭感并列,即宜附出《杨谅传》中,辄与词人共编,吉士为伍。凡斯纂录,岂其类乎?

  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以言取人,失之宰我。"光武则受误于庞萌,曹公则见欺于张邈。事列在方书,惟善与恶,昭然可见。不假许、郭之深鉴,裴、王之妙詧,而作者存诸简牍,不能使善恶区分,故曰谁之过欤?史官之责也。

  夫能申藻镜,别流品,使小人君子臭味得朋,上智中庸等差有叙,则惩恶劝善,永肃将来,激浊扬清,郁为不朽者矣。

猜你喜欢
  卷二十二·志第三·历下·脱脱
  卷八·本纪第八·世祖五·宋濂
  國語卷第十一·韦昭
  名山藏卷之三十八·何乔远
  ◎七十六号的刽子手夏仲明·佚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五十七·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佚名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六十六·佚名
  清波杂志卷二·周煇
  附录二·佚名
  武承嗣传·刘昫
  震泽纪闻·王鏊
  一二 深挚的友谊·邹韬奋
  卷九·雍正
  第一节 李鸿章引狼入室·蒋廷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谈羲仲·唐圭璋

      据词中“苕川”、“龙光近”云云,作者盖南宋人。查喜泰吴兴志,吴兴谈氏不乏人。今词中及“苕川”,不知羲仲是否为吴兴人。   满庭芳   星宿呈祥,溪山钟秀,果然生此真贤。冰清玉润,还称岁寒天。正是梅梢酝雪,探江南,春

  • 卷四·范梈

      歌行曲类  赠海康举进士者  圣主征儒用文学,翩翩五士起海角。元戎虎帐飞荐鹗,泮水成材玉新琢。吉日举饯钟鼓作,皇华大夫绣朱襮。快马凿蹄轮脱斵,相送西风出郊郭。问君此行事何若?于菟要是赤手缚。候雁南飞不踰岳,洞

  • 李绅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绅( 772-846),字公垂,润州无锡(今江苏无锡市)人。元和元年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宰相,后出任淮南节度使。他和白居易、元稹等人交往密切,在元、白提倡“新乐府”之前,就首创新乐府二十首,今失传,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 第五十五回 江甯城万姓被兵 静海寺三帅定约·蔡东藩

      却说牛鉴自宝山逃走,沿路不暇歇脚,一直奔回江宁。英兵即溯江直入,径攻松江。松江守将姓尤名渤,乃是寿春镇总兵,从寿春调守松江城。他闻英兵入境,带着寿春兵二千,到江口待着。英兵见岸上官军,一队一队的排列,严肃得很,他也

  • ●卷五·陈康祺

    ◎高邮王氏传家忠孝高邮王氏,理学经学,代为儒宗,初笔述之矣。顷读宗侍御《躬耻斋文钞》,称文简公次子彦和守浔州,访知粤逆巢薮,请大府痛剿,不听。观察皖南,严治土匪,芟锄至数百人。自季弟殉节,痛念国愤家仇,约束部伍,志在荡决。奉

  • 卷二十六·宇文懋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二十六 纪年 义宗皇帝 义宗皇帝名守绪宣宗第三子俗呼三大王性寛和慈仁少而嗜书长而博学虽干戈抢攘日不暇给每与学士大夫谈论不辍才藻富赡好为文章元光二年冬宣宗崩守绪自东宫即皇帝

  • 卷四十五·傅恒

    <史部,纪事本末类,平定准噶尔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四十五乾隆五年春正月甲寅赐准噶尔使臣哈栁等与宴上谕哈栁等曰朕早欲赐尔等宴因筵宴我诸王及外藩王之来朝者故未暇宣召尔等此次噶尔丹防零奏章

  • 宋之问传·欧阳修

    宋之问字延清,又名少连,汾州人。父宋令文高宗时任东台详正学士。之问形貌魁梧,善于论辩。二十岁时,武后召他与杨炯分别代行掌管习艺馆。多次迁升为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武后游洛阳龙门,诏令从官赋诗,左史东方箈先写好,武

  • 贾昌朝传·脱脱

    贾昌朝字子明,真定获鹿人。他是后晋史官贾纬的曾孙。天禧初年,真宗曾经在南郊祈祷五谷,昌朝在路旁进献颂词,召他应试,赐同进士出身,为晋陵县主簿。皇帝在便殿赐对,被任命为国子监说书。孙..判国子监,独称赞昌朝讲说有师法。后

  • 李时勉传·张廷玉

    李时勉,名懋,字以行,安福人。童年时期,曾在寒冬季节用棉被将脚裹起来塞进桶中,坚持读书。永乐二年(1404)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入文渊阁学习,参与编修《太祖实录》。后被授予刑部主事,又参与重修《实录》。书成后,改任翰林侍读。

  • 卷一百九十一·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九十一明 杨士奇等 撰节俭齐桓公谓管仲曰吾国甚小而财用甚少而羣臣衣服舆马甚汰吾欲禁之可乎管仲曰臣闻之君尝之臣食之君好之臣服之今君之食也必桂之浆衣练紫之衣狐白之裘此羣臣之所

  • 卷六·胡彦升

    钦定四库全书乐律表防卷六原任知县胡彦升撰制调下宋书律志晋太始十年中书监荀朂中书令张华出御府铜竹律二十五具部大乐郎刘秀等校试其三具与杜夔及左延年律法同其二十二具视其铭题尺寸是笛律也朂

  • 卷七十八·佚名

    △初分天帝品第二十二之二憍尸迦。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用无所得为方便。思惟地界无常。思惟水火风空识界无常。思惟地界苦。思惟水火风空识界苦。思惟地界无我。思惟水火风空识界无我。思惟地界不净。思惟水

  •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欧阳竟无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奉詔譯   [一]如來性品第四之三   善男子是大涅槃微妙經中有四種人能護正法建立正法憶念正法.能多利益憐愍   世閒爲世閒依安樂人天.何等爲四.有人出世具煩惱性是名第一.須陀洹人斯陀含

  • 佛说出家功德经·佚名

    失译人今附东晋录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毗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相娱乐。时此王子。与诸婇女。在阁上共相娱乐。耽于色欲亦复如是。尔时世尊。以一切

  • 美丽的青春·黑塞

    本书收集了抒情诗人黑塞的中短篇小说中最脍炙人口的五篇名作。《秋之旅》描写一个在流浪和怀念之间徘徊的心灵。《忆童年》刻画缅怀往昔盘旋在脑海的天使、奇迹和童话。《婚事》表现出黑塞写作风格的另一面,描述一个常

  • 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陶弘景

    一卷。旧本题梁陶弘景撰。又称《真灵位业图》,《灵宝真灵位业图》。初言神仙真人者,并无等级观念。但随着历史的进展,或出于宗教的需要,逐渐有了关于神仙真人也分等级之说。据此书前陶弘景自序,他撰《真灵位业图》,就

  • 太上老君太素经·佚名

    太上老君太素经,撰人不详。约出于汉末魏晋之际。《抱朴子•遐览篇》着录《太素经》一卷,当即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仅五百余字,概述道生天地万物之宇宙观,以及忍辱守雌、治心如水之人生观。其说与《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