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粤语二(查东山笔、沈仲方阅)
●西粤语二(查东山笔、沈仲方阅)
杨畏知、王运开、王连闳、刘廷标、王祚、吴贞毓(张镌、蒋干昌、李欣、李元开、徐■〈木丞〉、杨锺、胡士瑞、赵赓禹、蔡缁、郑允元、周允吉、朱议昶、朱东旦、任斗垣、易士佳、内监张福禄、全为国、曾英)
杨畏知字介庵,陕西庚午解元。甲申,为雄洱海道。时张献忠陷蜀,丙戌为北师所杀,其义子孙可望、李定国等以溃师陷重庆,入贵州。时云南遭沙氏之乱,黔国沐天波走依畏知。可望名救天波,逐沙氏,据有云南。畏知持大义,鼓众战,可望拘之,不即杀。时北师将至,招可望。可望恶剃发,欲阳助明以自重。畏知心知其意,且念肇庆且起,姑收可望为用,释一敌且合以拒敌。于是说可望曰:『王欲降畏知。畏知即降,亦须有名。今北势渐逼,王将南走。趋南则肇庆犄其后,祸且不测。王能降心以相从,共尊明室,则众心踊跃,欣然向附,同力北抗,此转祸为福之机也。王其图之』。可望喜,遂举旗向明以鼓众,仍还畏知原官,相见成礼。时可望自称平东王。畏知事事以扶明为端,可望乃令畏知东朝肇庆。武康伯胡执恭守泗城州,擅造册命,封可望为秦王以悦之。畏知既见驾,具陈黔事,且阳与合,姑如其封。乃上疏曰:『可望素桀骜,拥大众,即自为秦王,益抗妄何所忌,乃愿归正,詟服其下,护发北拒,此其隐虑也,不如出宸断,竟与前封而缴其初封,罪执恭擅制,俾积功自赎,良便。今日者力能制可望,请勿与,不然,北御方艰,复劳西顾,至万不得已乃始降礼厚币,恭上秦王,即乞一旅合向洞庭,使骑危为市,则奈之何。夫不与而果不与也,与夺出自朝廷,吾法犹在。万一彼以强力劫左右,究竟与之无恩。且也始与善而徐图之,在乎庙算。直示不可,是速祸也』。言官持之力,必不可,请并收畏知。畏知涕泣言:『今师臣谁可与北抗者?明知跋扈,姑一试其锋。上中无策,策之下者,亦或权宜。幸旦夕徐俟天心,畏知且含笑地下不辞』。乃议封可望平辽王。畏知曰:『彼平东久,此何异?且称王必二字以弱之示,以弱必勿受,不如弗封』。可望果不受,北陷通义,忠国公王祚死之。使人招天波,索道府印急。云南府推官王运开方署道印,通判刘廷标署府印,慷慨相对曰:『道府,朝廷设官也,可望闯贼余孽,擅杀忠国,蔑视行在,吾辈誓不偷生』。即抱印自缢死。复召运开之弟孝廉运闳,亦不屈,走沉潞河死。可望尽有黔中。遂遣贺九义等佯扈驾南宁,胁改秦封。九义擅击杀阁部严起恒、督师杨鼎和等之沮秦封者。畏知已办阁事,抗疏论九义擅杀不臣,当诛。可望怒,使指挥郑国袭执畏知之黔。畏知大声:『逆贼可望,此岂可与有为?我畏知误国应死』。脱■〈舟宗〉鍪遥击,中可望面,慷慨死。而国主卒授可望秦封。呜呼!古有洁其身以事其君易,污其身以事其君难;畏知盖能为其难者欤!
吴贞毓字符升,宜兴人,崇祯癸未进士。永历初为东阁大学士。癸巳,行在安龙为可望所困,忧危甚。贞毓偕诸廷臣密议,驰封李定国为晋王,速其逆驾脱险。惟文安侯马吉翔独与可望昵,乃出代祭南宁,而使林青阳充使命。定国亦顾忌可望,方有事东粤,不即应。吉翔剌知之,以告可望。可望佯缚吉翔,廷质安龙,尽供首事。贞毓在难,痛诃可望不道,身被五毒,不吐一人。曰:『吾以宰执主讨逆,传徼定国是实,与诸臣何与』?吉翔手抄十八人,勒主必决。于是掌科张镌、翰林蒋干昌、李元开、台中李欣、胡士瑞、部曹徐■〈木丞〉、杨锺、赵赓禹、蔡缁、郑允元、周允吉、朱议昶、朱东旦、任斗垣、易士佳及内监张福禄、全为国十八人,俱同日死。贞毓以大臣赐帛,子肇祉携骨归葬,而国主遂有安南之行。
论曰:明末诸臣,持理倍坚于建文时,大率以不兼时与情势而穷,独畏知与贞毓之为理亦正,兼言时与情势而终穷,则又诸持理者之误之也。善用可望,当时第一言;至于贼杀大臣,安得不一言以死?专向用定国,当时制可望第一义;至于人主不能自庇,安得不倡十八人以死?虽然,力不能制可望,畏知预言之矣。或云畏知尝为可望所设官,曰是为明屈也,正属善用二字义。吾故曰,为其难也。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七十五·刘昫 卷二百六十六·列传第一百五十四·张廷玉 在厄第二十·王肃 卷四百十五 元祐三年(戊辰,1088)·李焘 卷四十七·杨士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二·佚名 卷之四百六十三·佚名 卷之七十八·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三 文苑传十·纪昀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十一·阿桂 卷十一·胡一桂 十国春秋卷八十六·吴任臣 弇山堂别集卷六十四·王世贞 卷四十一·徐一夔 卷86·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