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西粤语二(查东山笔、沈仲方阅)

●西粤语二(查东山笔、沈仲方阅)

杨畏知、王运开、王连闳、刘廷标、王祚、吴贞毓(张镌、蒋干昌、李欣、李元开、徐■〈木丞〉、杨锺、胡士瑞、赵赓禹、蔡缁、郑允元、周允吉、朱议昶、朱东旦、任斗垣、易士佳、内监张福禄、全为国、曾英)

杨畏知字介庵,陕西庚午解元。甲申,为雄洱海道。时张献忠陷蜀,丙戌为北师所杀,其义子孙可望、李定国等以溃师陷重庆,入贵州。时云南遭沙氏之乱,黔国沐天波走依畏知。可望名救天波,逐沙氏,据有云南。畏知持大义,鼓众战,可望拘之,不即杀。时北师将至,招可望。可望恶剃发,欲阳助明以自重。畏知心知其意,且念肇庆且起,姑收可望为用,释一敌且合以拒敌。于是说可望曰:『王欲降畏知。畏知即降,亦须有名。今北势渐逼,王将南走。趋南则肇庆犄其后,祸且不测。王能降心以相从,共尊明室,则众心踊跃,欣然向附,同力北抗,此转祸为福之机也。王其图之』。可望喜,遂举旗向明以鼓众,仍还畏知原官,相见成礼。时可望自称平东王。畏知事事以扶明为端,可望乃令畏知东朝肇庆。武康伯胡执恭守泗城州,擅造册命,封可望为秦王以悦之。畏知既见驾,具陈黔事,且阳与合,姑如其封。乃上疏曰:『可望素桀骜,拥大众,即自为秦王,益抗妄何所忌,乃愿归正,詟服其下,护发北拒,此其隐虑也,不如出宸断,竟与前封而缴其初封,罪执恭擅制,俾积功自赎,良便。今日者力能制可望,请勿与,不然,北御方艰,复劳西顾,至万不得已乃始降礼厚币,恭上秦王,即乞一旅合向洞庭,使骑危为市,则奈之何。夫不与而果不与也,与夺出自朝廷,吾法犹在。万一彼以强力劫左右,究竟与之无恩。且也始与善而徐图之,在乎庙算。直示不可,是速祸也』。言官持之力,必不可,请并收畏知。畏知涕泣言:『今师臣谁可与北抗者?明知跋扈,姑一试其锋。上中无策,策之下者,亦或权宜。幸旦夕徐俟天心,畏知且含笑地下不辞』。乃议封可望平辽王。畏知曰:『彼平东久,此何异?且称王必二字以弱之示,以弱必勿受,不如弗封』。可望果不受,北陷通义,忠国公王祚死之。使人招天波,索道府印急。云南府推官王运开方署道印,通判刘廷标署府印,慷慨相对曰:『道府,朝廷设官也,可望闯贼余孽,擅杀忠国,蔑视行在,吾辈誓不偷生』。即抱印自缢死。复召运开之弟孝廉运闳,亦不屈,走沉潞河死。可望尽有黔中。遂遣贺九义等佯扈驾南宁,胁改秦封。九义擅击杀阁部严起恒、督师杨鼎和等之沮秦封者。畏知已办阁事,抗疏论九义擅杀不臣,当诛。可望怒,使指挥郑国袭执畏知之黔。畏知大声:『逆贼可望,此岂可与有为?我畏知误国应死』。脱■〈舟宗〉鍪遥击,中可望面,慷慨死。而国主卒授可望秦封。呜呼!古有洁其身以事其君易,污其身以事其君难;畏知盖能为其难者欤!

吴贞毓字符升,宜兴人,崇祯癸未进士。永历初为东阁大学士。癸巳,行在安龙为可望所困,忧危甚。贞毓偕诸廷臣密议,驰封李定国为晋王,速其逆驾脱险。惟文安侯马吉翔独与可望昵,乃出代祭南宁,而使林青阳充使命。定国亦顾忌可望,方有事东粤,不即应。吉翔剌知之,以告可望。可望佯缚吉翔,廷质安龙,尽供首事。贞毓在难,痛诃可望不道,身被五毒,不吐一人。曰:『吾以宰执主讨逆,传徼定国是实,与诸臣何与』?吉翔手抄十八人,勒主必决。于是掌科张镌、翰林蒋干昌、李元开、台中李欣、胡士瑞、部曹徐■〈木丞〉、杨锺、赵赓禹、蔡缁、郑允元、周允吉、朱议昶、朱东旦、任斗垣、易士佳及内监张福禄、全为国十八人,俱同日死。贞毓以大臣赐帛,子肇祉携骨归葬,而国主遂有安南之行。

论曰:明末诸臣,持理倍坚于建文时,大率以不兼时与情势而穷,独畏知与贞毓之为理亦正,兼言时与情势而终穷,则又诸持理者之误之也。善用可望,当时第一言;至于贼杀大臣,安得不一言以死?专向用定国,当时制可望第一义;至于人主不能自庇,安得不倡十八人以死?虽然,力不能制可望,畏知预言之矣。或云畏知尝为可望所设官,曰是为明屈也,正属善用二字义。吾故曰,为其难也。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七十五·刘昫
  卷二百六十六·列传第一百五十四·张廷玉
  在厄第二十·王肃
  卷四百十五 元祐三年(戊辰,1088)·李焘
  卷四十七·杨士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二·佚名
  卷之四百六十三·佚名
  卷之七十八·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三 文苑传十·纪昀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十一·阿桂
  卷十一·胡一桂
  十国春秋卷八十六·吴任臣
  弇山堂别集卷六十四·王世贞
  卷四十一·徐一夔
  卷86·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回文类聚卷二·桑世昌

    宋 桑世昌 撰 山树高鸟鸣悲泉水深鲤鱼肥空仓雀常苦饥吏人妇会夫稀出门望见白衣谓当是而更非还入门中心悲北上堂西入阶急机绞杼声催长叹息当语谁君有行妾念之出有日还无期结巾带长相思君忘妾未知之妾忘君罪当治妾有

  • 卷七十八 大中祥符五年(壬子,1012)·李焘

      起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六月盡是年九月   六月己亥,三司借內藏庫金二千兩,從之。   辛丑,上以諸王所和金華殿麥歌示輔臣,因曰:「諸王好學,朕每誨以屬辭用事,當詢於僚佐,庶免謬誤。」王旦曰:「仲尼稱『不恥下問』,好問,則有益

  • ●卷二百三十·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三十。   起绍兴三十一年七月二十一日壬辰,尽八月十三日癸丑。   元祐进士乙科元符党人朝奉郎崔陟孙淮夫梁叟上两府劄子。   淮夫等本贯应天府昨缘郊地这後归省乡坟寻复隔绝自念家世仕宦久被国

  • 卷之四百九十三·佚名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春正月。壬戌朔。上诣奉先殿堂子行礼。内起居注  ○遣官祭太庙后殿。  ○率王以下文武大臣。诣皇极殿庆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礼成。御太和殿受朝贺。  ○诣大高殿

  • 一四一九 署江西巡抚姚棻奏续缴违碍书籍片·佚名

    一四一九 署江西巡抚姚棻奏续缴违碍书籍片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署江西巡抚臣姚棻跪奏:再,【真按:疑系节录本!】查江西省设局收缴违碍书籍,历经奏明解毁在案。臣复屡经通饬,实力查缴。兹据布政使托伦详称:乾隆五十六年

  • 拜延八都鲁传·宋濂

    拜延八都鲁,蒙古族人,姓扎剌台氏,自幼就侍奉太祖,太祖赐名八都鲁。太宗七年(1235),拜延八都鲁奉命领扎剌军一千六百人与塔海甘卜同征关西,有功于朝廷。宪宗三年(1253),奉命与阿脱及总帅汪德臣建立利州城。四年,领兵于紫金山,破

  • 袁洪愈传·张廷玉

    袁洪愈,字抑之,吴县人。嘉靖二十五年(1546)获乡试第一。第二年考取进士,授职为中书舍人。升任礼科给事中。他弹劾检讨梁绍儒阿谀、攀附权贵,文选郎中白璧揽权卖官,尚书万镗、侍郎葛守礼不督察下属。世宗下诏痛责万镗、葛守

  • 三○、孔门传经辨·钱穆

    《弟子列传》有商瞿,记传《易》系统。余考孔子以前,无所谓六经也。孔子之门,既无六经之学,诸弟子亦无分经相传之事。自汉博士专经授受,而推以言先秦,于是曾、思、孟、荀退处于百家,而孔子之学乃在六艺,而别有其传统。而孔门之

  • 表·佚名

    会典馆总裁和硕履亲王臣允祹等恭承勅旨纂修大清会典告成谨上表恭进者伏以帝治光昭官礼溥睢麟之意皇图郁炳文明开黼黻之休作者圣而述者明协创垂之极轨声为律而身为度昭法守於鸿编载籍聿新规模大备窃惟王者致太平必自典

  • 卷第卅二·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卅二〈起寶龜三年正月、盡四年十二月。〉」右大臣從二位兼行皇太子傅中衛大將臣藤原朝臣繼繩等奉勅撰」天宗高紹天皇〈光仁天皇〉三年春正月壬午朔。天皇御大極殿。受朝。文武百官。渤海蕃客。陸奥出羽蝦

  • 大学·戴圣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

  • 书虚篇第十六·王充

    世信虚妄之书,以为载于竹帛上者,皆贤圣所传,无不然之事,故信而是之,讽而读之;睹真是之传,与虚妄之书相违,则并谓短书不可信用。夫幽冥之实尚可知,沈隐之情尚可定,显文露书,是非易见,笼总并传,非实事,用精不专,无思于事也。夫世间传书

  • 卷二十·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要义卷二十宋 魏了翁 撰【一】晋文侯迎立平王赐秬鬯圭瓉平王锡晋文侯秬鬯圭瓉以圭为杓柄谓之圭瓉作文侯之命所以名篇幽王为犬戎所杀平王立而东迁洛邑晋文侯迎送安定之故锡命焉正义曰幽王嬖褒姒废申

  • 卷九·王引之

    終、眾家大人曰:終,詞之「既」也。僖二十四年《左傳注》曰:「終,猶已也。」「已止」之「已」曰「終」,因而「已然」之「已」亦曰終。故曰,詞之既也。《詩·終風》曰:「終風且暴。」毛《傳》曰:「終日風為終風。」《韓詩

  • 罗湖野录序·晓莹

      愚以倦游。归憩罗湖之上。杜门却扫。不与世接。因追绎畴昔出处丛林。其所闻见前言往行。不为不多。或得於尊宿提唱.朋友谈说。或得於断碑残碣.蠹简陈编。岁月浸久。虑其湮坠。故不复料拣铨次。但以所得先后。会粹成

  • 俱舍论记 第十五卷·普光

    俱舍论记 第十五卷沙门释光述分别业品第四之三此别解脱至亦余二不者。此下大文第五得三律仪别。就中一明得处同.异。二明有情支.因。三明得恶.处中此下明得处同.异。问此三律仪从彼处得一。亦得余二不不尔者。答云

  • 敌后武工队·冯志

    当代长篇小说。冯志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58年11月第1版。作品描写一支敌后武工队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斗争故事。他们和群众同命运、共呼吸,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积极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在敌后的“确保治安区

  • 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供养仪轨·佚名

    亦称《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仪轨供养法》,简称《文殊师利菩萨仪轨供养法》、《文殊菩萨供养法》、《文殊五字念诵法》等。密教仪轨经典。唐不空译。一卷。属瑜伽密教仪轨书,说五髻文殊瑜伽供养法(文殊五字瑜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