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古诗源卷五

○魏诗

  武帝

  孟德诗犹是汉音,子桓以下,纯乎魏响。沈雄俊爽,时露霸气。

  短歌行言

  当及时为乐也。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燕,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山不厌高”四句,言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成其大也。】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有吞吐宇宙气象。】

  土不同

  乡土不同,河朔隆寒。流澌浮漂,舟船行难。锥不入地,蘴籁深奥。水竭不流,冰坚可蹈。士隐者贫,勇侠轻非。心常叹怨。戚戚多悲。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即“好勇疾贫乱也”之意,写得苍劲萧瑟。】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成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独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盈缩之期,不独在天”,言己可造命也。曹公四言,于“三百篇”外,自开奇响。】

  薤露

  惟汉二十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贼臣执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此指何进召董卓事,汉末实录也。】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此指本初、公路辈,讨董卓而不能成功也。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

  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却东西门行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里余,行止自成行。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奈何此征夫,安得去四方。戒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文帝

  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

  短歌行

  仰瞻帷幕,俯察几筵。其物如故,其人不存。神灵倏忽,弃我遐迁。靡瞻靡恃,泣涕涟涟。呦呦游鹿,衔草鸣麑。翩翩飞鸟,挟子巢栖。我独孤茕,怀此百离。忧心孔疚,莫我能知。人亦有言,忧令人老。嗟我白发,生一何早。长吟永叹,怀我圣考。曰仁者寿,胡不是保?【此思亲之作。】

  善哉行

  上山采薇,薄暮苦饥。溪谷多风,霜露沾衣。野雉群雊、猴猿相追。还望故乡,郁何垒垒。【平声。】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汤汤川流,中有行舟。随波回转,有似客游。策我良马,被我轻裘。载驰载驱,聊以忘忧。【此诗客游之感,忧来无方,写忧剧深。末指客游似行舟,反以行舟似客游言之,措语既工复活。】

  杂诗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二诗以自然为宗,言外有无穷悲感。】

  至广陵于马上作

  《魏志》:黄初六年,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戍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因于马上作诗。

  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不战屈敌卤,戢兵称贤良。古公宅岐邑,实始翦殷商。孟献营虎牢,郑人惧稽颡。【平声。】充国务耕殖,先零【音怜。】自破亡。兴农淮泗间,筑室都徐方。量宜运权略,六军咸悦康。岂如东山诗,悠悠多忧伤。本难飞渡,却云“一苇可航”,此勉强之词也。然命意使事,居然独胜。

  寡妇

  友人阮元瑜早亡,伤其妻寡居,为作是诗。

  霜露纷兮交下,木叶落兮凄凄。候雁叫兮云中,归燕翩兮徘徊。妾心感兮惆怅,白日忽兮西颓。守长夜兮思君,魂一夕兮九乖。怅延伫兮仰视,星月随兮天回。徒引领兮入房,窃自怜兮孤栖。原从君兮终没,愁可何兮久怀。【潘岳《寡妇赋序》曰:阮既没,魏文悼之,并命知旧作《寡妇之赋》,指是篇也。】

  燕歌行

  《广题》曰:燕,地名。言良人从役于燕,而为此曲。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和柔巽顺之意,读之油然相感。节奏之妙,不可思议。句句用韵,掩抑徘徊。“短歌微吟不能长”,恰似自言其诗。】

  甄后

  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莫以贤豪故,弃捐素所爱。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边地多悲风,树木何翛翛。从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末路反用说开,汉人乐府,往往有之。】

  明帝

  种瓜篇

  种瓜东井上,冉冉自逾垣。与君新为婚,瓜葛相结连。寄托不肖躯,有如倚太山。兔丝无根株,蔓延自登缘。萍藻托清流,常恐身不全。被蒙丘山惠,贱妾执拳拳。天日照知之,想君亦俱然。

  曹植

  子建诗五色相宣,八音朗畅,使才而不矜才,用博而不逞博。苏、李以下,故推大家,仲宣、公干,乌可执金鼓而抗颜行也。

  朔风诗

  仰彼朔风,用怀魏都。愿骋代马,倏忽北徂。凯风永至,思彼蛮方。愿随越鸟,翻飞南翔。四气代谢,悬景【同影。】运周。别如俯仰,脱若三秋。昔我初迁,朱华未希。今我旋止,素雪云飞。俯降千仞,仰登天阻。风飘蓬飞,载离寒暑。千仞易陟,天阻可越。昔我同袍,今永乖别。子好芳草,岂忘尔贻。繁华将茂,秋霜悴之。君不垂眷,岂云其诚。秋兰可喻,桂树冬荣。弦歌荡思,谁与消忧?临川暮思,何为泛舟?岂无和乐,游非我邻。谁忘泛舟,愧无榜人。【言君虽不垂眷,而己岂得不言其诚乎?故下接秋兰云云,结意和平夷愉,诗中正则。】

  鰕■〈魚旦〉篇

  ■〈魚旦〉,同鳝。从日不从且,他本误作■〈魚且〉,无此字也。

  鰕■〈魚旦〉游潢潦,不知江海流。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世士诚明性,大德固无俦。驾言登五岳,然后小陵丘。俯观上路人,势利惟是谋。仇高念皇家,远怀柔九州。抚剑而雷音,猛气纵横浮。泛泊徒嗷嗷,谁知壮士忧!

  泰山梁甫行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箜篌引

  置酒高殿上,亲友从我游。中厨辨丰膳,烹羊宰肥牛。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主称千年寿,宾奉万年酬。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谦谦君子德,馨折欲何求?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时不可再,百年忽我遒。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怨歌行

  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音又。】见疑患。周公佐成王,金縢功不刊。推心辅王室,二叔反流言。待罪居东国,泫涕常流连。皇灵大动变,震雷风且寒。拔树偃秋稼,天威不可干。素服开金縢,感悟求其端。公旦事既显,成王乃哀叹。吾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忠信事不显”,言忠信之心,不欲人知也,如周公纳祝词于匮中之类。末四句竟用成语,古人不忌。】

  名都篇

  名都者,邯郸、临淄之类也。以刺时人骑射之妙、游骋之乐,而无忧国之心也。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宝剑直千金,被服丽且鲜。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我归宴平乐,美酒斗十千。脍鲤臇【子兗切。】胎虾,寒鳖炙熊蹯。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郑玄《周礼注》曰:“凡鸟兽未孕曰禽,不独鸟也。”《名都》、《白马》二篇,敷陈藻彩,所谓修词之章也。起句以“妖女”陪“少年”,乃客意也。】

  美女篇

  美女者,以喻君子。言君子有美行,愿得贤君而事之。若不遇时,虽见征求,终不屈也。

  美女妖且闲,采桑岐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飖。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南越志》曰:“木难,金翅鸟沫所成碧色珠也。”“玉帛不时安”,安,定也。篇中复二难字。写美女如见君子品节,此不专以华缛胜人。】

  白马篇

  白马者,言人当立功为国,不可念私也。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篇,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圣皇篇

  圣皇应历数,正康帝道休。九州咸宾服,威德洞八幽。三公奏诸公,不得久淹留。藩位任至重,旧章咸率由。侍臣省文奏,陛下体仁慈,沉吟有爱恋,不忍听可之。迫有官典宪,不得顾恩私。诸王当就国,玺绶何累脺,便时舍外殿,宫省寂无人。主上增顾念,皇母怀苦辛。何以为赠赐,倾府竭宝珍。文钱百亿万,采帛若烟云。乘舆服御物,锦罗与金银。龙旗垂九旒,羽盖参班轮。诸王自计念,无功荷厚德。思一效筋力,糜躯以报国。鸿胪拥节卫,副使随经营。贵威并出送,夹道交辎軿。车服齐整设,韡烨曜天精。武骑卫前后,鼓吹箫笳声。祖道魏东门,泪下沾冠缨。攀盖因内顾,俯仰慕同生。行行将日暮,何时还阙庭。车轮为徘徊,四马踌躇鸣。路人尚酸鼻,何况骨肉情?【处猜嫌疑贰之际,以执法归臣下,以恩赐归君上,此立言最得体处。王摩诘诗云:“执政方持法,明君无此心。”深得斯旨。“何以为赠赐”一段,极形君赐之盛,若夸耀不绝口者,然其情愈悲矣。】

  吁嗟篇

  时法制待藩国峻迫,植十一年三徙都,故云。

  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长去本根逝,夙夜无休闲。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沈泉。惊飙接我出,故归彼中田。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叶先。】宕宕当何依,忽亡而忽存。飘飖周八泽,连翩历五山。流转无恒处,谁知我苦艰。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糜灭岂不痛,愿与根荄连。【迁转之痛,至愿归糜灭,情事有不忍言者矣。此而不怨,是愈疏也。陈思之怨,为独得其正云。】

  弃妇篇

  石榴植前庭,绿叶摇缥青。丹华灼烈烈,璀璨有光荣。光荣晔流离,可以戏淑灵。有鸟飞来集,拊翼以悲鸣。悲鸣夫何为,丹华实不成。拊心常叹息,无子当归宁。有子月经天,无子若流星。天月相终始,流星没无精。栖迟失所宜,下与瓦石并。忧怀从中来,叹息通鸡鸣。反侧不能寐,逍遥于前庭。踟蹰还入房,肃肃帷幕声。搴帷更摄带,抚弦弹鸣筝。慷慨有余音,要妙悲且清。收泪长叹息,何以负神灵。招摇待霜露,何必春夏成。晚获为良实,愿君且安宁。【怨而委之于命,可以怨矣,结希恩万一。情愈悲,词愈苦。篇中用韵,二“庭”字,二“灵”字,二“鸣”字,二“成”字,二“宁”字。】

  当来日大难

  日苦短,乐有余,乃置玉罇办东厨。广情故,心相于,阖门置酒,和乐欣欣。游马后来,辕车解轮。今日同堂,出门异乡。别易会难,各尽杯觞。

  野田黄雀

  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是游侠,亦是仁人,语悲而音爽。】

  当墙欲

  高行龙欲升天须浮云,人之仕进待中人,众口可以铄金,谗言三至,慈母不亲。愦愦俗间,不辨伪真。愿欲披心自说陈。君门以九重,道远河无津。

  赠徐幹

  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圆景【同影。】光未满,众星粲以繁。志士营世业,小人亦不闲。聊且夜行游,游彼双阙间。文昌郁云兴,迎风高中天。春鸠鸣飞栋,流猋激棂轩。顾念蓬室士,贫贱诚足怜。薇藿弗充虚,皮褐犹不全。慷慨有悲心,兴文自成篇。宝弃怨何人,和氏有其愆。弹冠俟知己,知己谁不然。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亮怀璠玙美,积久德愈宣。亲交义在敦,申章复何言。【文昌,魏殿名。迎风,观名。“良田”二句,喻有德者必荣也。】

  赠丁仪

  初秋凉气发,庭树微销落。凝霜依玉除,清风飘飞阁。朝云不归山,霖雨成川泽。黍稷委畴陇,农夫安所获。在贵多忘贱,为恩谁能博。狐白足御冬,焉念无衣客。思慕延陵子,宝剑非所惜。子其宁尔心,亲交义不薄。

  又赠丁仪王粲一首

  从军度函谷,驱马过西京。山岑高无极,泾渭扬浊清。壮哉帝王居,佳丽殊百城。员阙出浮云,承露扢泰清。皇佐扬天惠,四海无交兵。权家虽爱胜,全国为令名。君子在末位,不能歌德声。丁生怨在朝,王子欢自营。欢怨非贞则,中和诚可经。《西都赋》曰:仙掌与承露。【扢,摩也。概与“”古字通。皇佐,谓太祖也。权家,兵家也。诗以议论胜。末进以中和,古人规箴有体。家令谓子建函京之作,指此。】

  赠白马王彪

  序曰:黄初四年正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阴。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太谷何廖廓,山树郁苍苍。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冈。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

  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归鸟赴高林,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存者忽复过,亡没身自衰。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此章乃一篇正意,置在孤兽索群下,章法绝佳。】

  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忧思成疾■〈疒爾〉,无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此章无可奈何之词,人当极无聊后,每作此以强解也。】

  苦辛何虑思,天命信可疑。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末章如赋中之乱,几于生人作死别矣。】

  赠王粲

  端坐苦愁思,揽衣起西游。树木发春华,清池激长流。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我愿执此鸟,惜哉无轻舟。欲归忘故道,顾望但怀愁。悲风鸣我侧,羲和逝不留。重阴润万物,何惧泽不周。谁令君多念,自使怀百忧。

  送应氏诗二首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时董卓迁献帝于西京,洛阳被烧,故诗中云然。】

  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愿得殿嬿婉,我友之朔方。亲昵并集送,置酒此河阳。中馈岂独薄,宾饮不尽觞。爱至望苦深,岂不愧中肠。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日长。愿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

  杂诗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何意回飚举,吹我入云中。高高上无极,天路安可穷。类此游客子,捐躯远从戎。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去去莫复道,沈忧令人老。【陈思最工起调,如“高台多悲风”,“转蓬离本根”之类是也。】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揽衣出中闺,逍遥步两楹。闲房何寂寞,绿草被阶庭。空室自生风,百鸟翔南征。春思安可忘,忧戚与我并。佳人在远道,妾身独单茕。欢会难再遇,芝兰不重荣。人皆弃旧爱,君岂若平生。寄松为女萝,依水如浮萍。束身奉衿带,朝夕不堕倾。傥终顾盼恩,永副我中情。

  仆夫早严驾,吾将远行游。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将骋万里途,东路安足由。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即自试表中意。】

  七哀诗

  《韵语阳秋》:“痛而哀,义而哀,感而哀,怨而哀,耳目闻见而哀,口叹而哀,鼻酸而哀,谓之七哀。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此种大抵思君之辞,绝无华饰,性情结撰,其品最工。】

  情诗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游鱼潜绿水,翔鸟薄天飞。眇眇客行士,遥役不得归。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游子叹黍离,处者歌式微。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七步诗

  《世说新语》:“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云云。帝有惭色。”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中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至性语,贵在质朴。一本只作四句,略有异同。】

猜你喜欢
  卷六百九十二·彭定求
  张琼英·唐圭璋
  郭章·唐圭璋
  卷之四挽联·梁章钜
  ◆参政孛朮鲁翀(菊潭集)·顾嗣立
  第二十五出 埋玉·洪昇
  楔子·郑廷玉
  韵语阳秋卷二·葛立方
  古诗镜卷三十五·陆时雍
  御选金诗卷七·康熙
  卑微·徐志摩
  明诗平论二集卷四·朱隗
  卷中·惠洪
  兄问来由·佚名
  第十三回 二姐初承御面欢 丫头再定金蝉计·蒲松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五出 迎驾·孔尚任

    ◎甲申四月〖番卜筭〗(净扮马士英冠带上)一旦神京失守,看中原逐鹿交走。捷足争先,拜相与封侯,凭着这拥立功大权归手。下官马士英,别字瑶草,贵州贵阳卫人也,起家万历己未进士,现任凤阳督抚。幸遇国家多故,正我辈得意之秋。前日发

  • 卷二十九 茕斋颂铭记五篇·李白

    李太白全集 卷二十九茕斋颂铭记五篇 赵公西侯新亭颂 惟十有四载,皇帝以岁之骄阳,秋五不稔,乃慎择明牧,恤南方凋枯。伊四月孟夏,自淮阴迁我天水赵公作藩于宛陵,祗明命也。惟公代秉天宪,作保南台,洪柯大本,聿生懿德。宜乎哉!横风

  • 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三·赵尔巽

      ◎循吏一   白登明汤家相 任辰旦 于宗尧 宋必达陆在新 张沐张埙陈汝咸 缪燧陈时临 姚文燮黄贞麟 骆锺麟崔宗泰 祖进朝赵吉士张瑾 江皋张克嶷 贾朴 邵嗣尧卫立鼎 高荫爵 靳让崔华周中鋐 刘棨 陶元淳 廖冀亨 佟国

  • 卷三百八十三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起哲宗元祐元年七月丙子盡其月   七月丙子,御史中丞劉摯言:「臣伏睹今年二月敕書,常平錢物依舊狀施行,詔令既下,中外曉然。至四月復有指揮,申明前令,而青苗之法行之如初。近日責降呂惠卿詔命,復有首建青苗之詞,反覆二三,

  • ●卷十八·李攸

      升降州县一   ○东京   开封府,大中祥符二年,改浚仪县为祥符县。复后唐匡城县为长垣县。建隆四年,升东明镇为东明县,以济阳镇属县。   咸平五年,升通许镇为咸平县。   ○西京   河南府,熙宁八年,省洛阳县入河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八十二·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十有九年五月甲寅朔诏福建路闪生沙田权行住卖时有诏尽鬻诸路官田而闽中傍江海之地有闪生者提点刑狱公事樊光远审于朝户部悉令出卖殿中侍御史任古言此皆民间自备本钱兴修数年之间偿费未足出卖太早其

  • 卷之一千一百三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二十九·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二十九乾隆二十一年夏六月丁未防赞大臣富德疏奏擒获逆党恩克巴雅尔等及进兵哈萨克情形富德奏言据骁骑校毕齐罕口等擒获阿逆所属台吉恩克巴雅尔等四十余人查恩克巴雅尔等系从前投诚之

  • 卷三百一十五·佚名

    △初分真善友品第四十五之三佛言: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善现,色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色。受想行识究竟中亦无如是分别谓此是受想行识。善现,眼处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眼处。耳鼻舌身意处究竟中亦无如是分别谓此是耳鼻

  • 卷第二十一·佚名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二十一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摄相应分摄品之一一切摄非摄法。当知若立摄门便知。阴界入摄一切法。阴界入不摄一切法。阴界入如事摄一切法少分。阴界入不摄一切法少分。自性自性摄。自

  • 卷第三十五(第五诵之七)·佚名

    十诵律卷第三十五(第五诵之七)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八法中诤事法第八佛在王舍城。尔时诸比丘。共比丘诤。恶口相言。诸比丘尼共比丘尼诤。诸式叉摩尼共式叉摩尼诤。诸沙弥共沙弥诤。诸沙弥尼共沙弥尼诤。恶口相言

  • 卷第二·如玺

    嘉兴大藏经 方融玺禅师语录方融玺禅师语录卷第二门人兴林等编住江西南康云居山真如禅寺语录顺治丙戌十月十二日受给谏熊青屿给谏熊约生及诸山耆旧请住云居真如寺至十五日入院。结制示众拄杖子一向不说话今日事不获

  • 第十 比丘相应·佚名

    [一]第一 拘离多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二尔时,尊者大目犍连对诸比丘曰:“友,诸比丘!”彼等诸比丘对尊者大目犍连答曰:“友!”三尊者大目犍连作是言曰:“友!于此我退至闲静处,宴

  • 玄珠歌·张果

    经名:玄珠歌。原题通玄先生,当为唐道士张果。底本出:《正统道藏》洞玄部众衍类。“玄珠”,本是一个哲学的用语,首出于《庄子·天地》。篇中之“玄珠”,本意是比喻道家的形上本体之“道”。由于“玄珠”渗入了神秘性内涵, 因

  • 阿毛姑娘·丁玲

    《阿毛姑娘》是丁玲早期作品之一,描绘了一个生活在城乡交界处的姑娘面对外界诱惑而心理失衡最后自杀而亡的故事。丁玲通过阿毛的心灵之声,道出了中国农村在城市文化冲击下动荡的焦虑,在落后的传统观念压抑人性下中国现代

  • 小张屠焚儿救母·佚名

    元杂剧剧本。简名《焚儿救母》。撰人姓名不详。末本。剧写汴梁张屠事母至孝,母病重想吃米汤,张屠将棉袄典当,得米2升。张屠妻又让他以首饰换沙为婆母治病,王员外却给了假药,医疗无效。张屠夫妻遥拜东岳神,愿将3岁的儿子喜孙

  • 瑶峰集·王尔烈

    乾隆四十二年,已是五十岁的王尔烈邀约家乡诗友十余人重游千山,他在《游千山约》中写到“盘餐唯资果腹,何事珍馐”。出于这样朴实的基调,千山诗会特别成功,王尔烈不仅本人得到了“高山天作帝王州,长白尊居望莫由”的诗句,他还

  • 竹素园丛谈·顾恩瀚

    清室逊位时,民国政府订立优待条件,清帝仍居大内,宫中用宣统年号,宫室、舆服、祭礼、婚丧一切礼仪仍用旧制,民国政府岁给优待费四百万元。嗣以财政困难,优待费不能照给,惟以借贷典押度日。至甲子年十月北京政变后,即由民党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