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
嘉兴大藏经 古雪哲禅师语录
古雪哲禅师语录卷十八
嗣法门人传我等编
偈二
辟亮公洞(有序)
亮公古之隐者也。亮公洞西峰之古洞也。古之人道眼既明。直入千岩万壑之间。茅茨石室。匿迹韬光。目视云霄。窅忘人世。岂得与叔季沽名钓誉之徒同日而语哉。昔司马子长之赞孔子也则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而心乡往之。予于亮公亦然。顷因暇日。偕二三子趺坐龙舌石上。偶见其旁隐隐有石户。乃相顾而笑曰。此中幽邃如是。无乃亮公盘桓偃息之区乎。遂命二三子剪荆茀。抉壤块。平高就下。外实中虚。幽洞俄辟。曲径亦成。乃颜其洞曰亮公。盖亦窃慕其遗风云尔。客曰。亮公之隐于西山也。埽踪灭迹。人莫能知。矧已化去数百年矣。而师乃今以洞名之。得非为虚空安耳穴乎。予曰。噫。子何见之陋也。子徒索亮公于影象。庸讵知夫真亮公乎。夫亮公向马驹一言之下顿息万机。则尽大地是一亮公。无古无今。无隐无显。无在无不在。即今松竹摇风。藤萝抱石。鸟啼华笑。云散月明。无非是亮公示现处。子何见之陋也。客曰。若是则古洞俨然。亮公何在。予曰。伯牙与子期不是闲相识。客曰。忽若觌面相逢时如何。予曰。直入深深处。冲开上上关。客横趋而去。予与诸子坐洞中。歠清茗。听清泉。杳不知身之在人间世也。因援笔以志之。时乙酉又六月。立秋后十日。
旧洞新开傍翠岑。廓然独见亮公心。烟霞坐卧遗諠寂。日月声名自古今。白石犹标无缝塔。寒泉时奏没弦琴。半千年外风流在。未审何人和此音。
礼大寂禅师塔
石门深锁石浮屠。落落遗踪羡马驹。姓字昔曾扬竺国。儿孙今已遍寰区。草青古径凭谁剃。月冷虚堂祇自娱。三拜起来长太息。何时再振旧规模。
宝峰怀友
古寺残灯冷翠微。是谁重剔见余辉。象龙喜听槌初白。猿鹤愁看锡又飞。碧岫暖云眠五老。寒潭孤月照双矶。晨钟未许惊遥梦。我欲登匡扣竹扉。
辞宝峰请小参
说妙谈玄数似麻。颓纲委地转堪嗟。泐潭幸自清如镜。何事于中乱撒沙。
送洋维那
三回上白法。两度蹑珠峰。毕竟缘何事。歧路自憧憧。四月五月天正热。腰包又卷忙忙别。且将白纸觅伽陀。谁知此道离言说。君不见。倔强克宾曾法战。饡饭罚来趁出院。顶门不具超方眼。临机未免随情转。一机相契万机休。山川何必都游遍。风前透得触背关。千里万里长相见。
即韵答舒八公茂才
窗外烟收见远峰。如旒如髻两三重。地幽易使红尘隔。苔老难将古路封。玉带未蒙君子掷。禅关先许道人从。何时吸竭西江水。握手同论不二宗。
石门道中
枝头蜀魄一声声。百里春山送又迎。拈得泐潭潭上月。直教千古照人清。
过匡庐访 庵禅友
搘策原非为避炎。故交今卧五峰鑯。山分两国人犹旧。水隔千溪路欲淹。枫叶乍惊秋色老。木樨初绽冷香甜。现前幸有陈公案。且对知音一笑拈。
宿雷岸黄给谏谷口草堂
九州蛮触各争锋。谁识隆中有卧龙。门外及时栽五柳。窗前镇日对孤松。髼松短发莲华笠。潇洒芒鞋紫竹筇。几度夜深延衲语。世情何似道情浓。
赠古云印庵主
紫竹心空道已南。一枝秀出绿萝庵。敲残夜雨风生壑。埽尽晴云月到潭。小铫且将千涧煮。高名未许万峰函。翻思长者当年事。羊鹿牛车谩设三。
凌霄崖怀遍融老宿
峭壁层层近斗旁。参差怪石自成房。卖柴客去苔华老。挥尘人来贝叶香。径窄有阶容上下。台空无地寄兴亡。禅家况是超今古。日日门开对汉王。
再游龙云寺(乃岩头奯禅师说法处)
午夜寥寥霜磬清。冰轮偏向客窗明。云收古殿龙常现。风鼓寒林鸟不惊。竹榻已空尘劫梦。地炉犹话旧时盟。也知奯老原无恙。此际何妨一再行。
纪梦
腊月莲华梦里开。红光遥映碧楼台。已无绿叶擎云盖。剩有青茎傲雪堆。十四朵分元并带。二三友玩不同裁。醒来独自摩挲眼。犹觉香风枕畔回。
赠竹庵法师
讲罢楞严入翠微。茅庵深自掩双扉。一声竹断香严梦。数点星寒鹫岭机。木落遥天山正瘦。草枯平地石偏肥。 毵玉尘高县壁。且看红炉白雪飞。
礼东林远法师塔
圣哲不再生。淼淼思陈迹。步出虎溪西。余波吞落日。西阿霜雪林。斜枝徒郁密。荔塔尚巍然。高踪何处沕。荒院四壁圮。龛灯久如桼。古路覆苔藓。砌草枯还茁。吾惭少苾刍。师堂颇堪骘。理策上空阶。荆莽胡能窒。合爪向堵波。歔欷三拜毕。徐徐读谢碑。孤标见行实。维昔晋室衰。贤明多隐逸。或谢三诏书。或辞五斗秫。或落知解坑。或为文字桎。师自雁门来。乘时乃一出。结社匡北村。黑白十有七。莲漏六时声。声声同一佛。匪不欲谈禅。良由机未一。循循善诱之。久乃堪入室。一心苟不乱。成佛亦何必。启兹净土门。师实为之帅。师归门径荒。莲池春水溢。纭纭异见辈。巴歌和啾唧。唯师独不然。文必称于质。著书盈万言。厥论高且轶。论高尚可寻。旨深卒难悉。遥瞻掷笔峰。云端尚崒嵂。末世行解违。空言世所黜。师操逾冰檗。束身犹以律。宁殒梦幻躯。不饮伤生蜜。优昙华既摧。满地生蓬筚。徘徊不忍归。临风多惕怵。安得若而人。为师重继述。
黄给谏命含辉长老请住东林即韵辞之
忘形为法岂微缘。扶病冲风草店眠。破晓入云招野衲。乘时住院继先贤。莲华社冷凭君续。柏子禅高敢自专。为我寄声林下客。祖灯须是大家传。
再游西林寺
鳞鳞万瓦古精蓝。几度凭轩忆永昙。机谢每来双虎侍。道高尝却众僧参。烟霞有意萦香谷。风雨无端妒塔龛。犹喜波离真子在。闲提金锡振匡南。
偕 庵访别峰法师不值
共友还寻友。深深下草坡。林空枯叶尽。树老活藤多。出谷云将雨。环溪水欲波。到庵唯默坐。闲却几如何。
怀青阁
杰阁新营古寺西。登临便觉万峰低。鹰披青入寒更梦。人破晓开浩劫迷。直裰有光韬慧日。皮鞋无底出桐溪。而今不和新丰曲。格外家风赤手提。
过东林和本师和尚壁间韵(二首)
四句伽陀一味禅。知音不遇也徒然。当时若得师垂手。法席应超晋宋前。
不谈净土不谈禅。白社风流已寂然。十八高人相对坐。忍看秋色满庭前。
五老峰
不学陶潜隐。云端共出头。插霄分五位。阅世几千秋。石露崚嶒骨。天开绀碧眸。群峰虽雪顶。犹是子孙俦。
五乳寺(二首)
五乳峰头礼昔贤。行行正值菊华天。憨公已作卢公伴。折脚铛留待孰煎。
行解深深已入微。全身不坏示真机。塔中莫谓无言说。万象森罗听指挥。
别 庵禅友归西山
已尽登临兴。还思返故岑。浪游非有意。卜筑本无心。霜重苍苔冷。风高古木森。随身一杖在。信步出云林。
游云居次日大雪
万仞欧峰挂夕阳。岁寒犹见柏苍苍。禅房仿佛摩星斗。祖道依稀忆宋唐。云出寺前山转秀。月临湖上水生光。我来尚未闲挥麈。何事天华落满廊。
挽颛愚大师(二首)
伞居常闭户。语默悉圆通。但愿精三学。无心继五宗。石城华正萎。欧阜月当空。恨我生迟暮。区区仰德风。世外全高节。寰中独让师。王侯曾莫致。名利岂能移。一旦津梁歇。千峰猿鸟悲。未谙筹室里。几个是亲儿。
云居除夕
浮生皆逆旅。何处是家乡。眉底客尘尽。胸中世念忘。灯摇残岁影。风递古梅香。坐久推窗看。春光已上堂。
仰天窝示众禅者(四首)
春日熙熙春气和。扶筇携友上天窝。白云何事多偷懒。不肯随风下绿萝。
为僧最好是居山。山色溪光镇日间。欲得不遭闲境惑。直须亲透赵州关。
祖师心印没囊藏。日夕舒光照草堂。心境未能融得尽。不妨策杖走诸方。
石牌茆屋万峰巅。夜夜疏星壁上悬。老衲焚香相对语。不知身在率阤天。
瑶田寺
幂 松烟村路东。寒钟十里逐溪风。牧童几度歌声滑。尽入无生曲调中。
城崖山
百尺崖头地一拳。刹竿高竖指青天。孤云片片来投宿。伸脚同参自在禅。
酬慧习耆旧
迦陵久已不闻音。犬马群喧古殿心。钟鼓难侵存碧汉。杉松易老剩空林。寰中弘道全凭愿。格外知音岂在琴。但可堂堂扶白法。那能眷眷惜黄金。百年雀角穿禅室。一旦狐踪远翠岑。霜华景里莲华吐。瀑水声中云水临。大功既就传无际。慧焰常明照不阴。顾我酸寒惭继席。倚筇崖畔骨毛森。
即韵酬雪堂熊少宰过访
宝殿夜来书积雪。密机密谶神先裂。笑看师象集云端。立听疏钟敲夜月。头颅虽别愿还同。雪上重新古梵宫。谁谓毗耶消息断。明明匝地起清风。
怀干岸熊广文
络纬初鸣万树秋。井边梧叶下枝头。火云焰冷金风动。素月凉生玉露流。岩桂香浮人梦觉。田鼋声闹客情休。遥知方外熊司马。迷悟双关一笔勾。
即韵酬士业陈司理
松菊频栽三径中。纷纷香气远浮空。器堪宰相心慵应。道可传灯志愈工。瘦柏傲霜枝自老。修筠敲雨节偏雄。雁行未许柴桑并。白蕅华开优钵丛。
即韵答谷旸笪明府
莲华社内久潜神。知是多生有正因。指点群迷官即佛。廓清四相幻全真。烟霞已傍林泉老。草木忻逢雨露新。法运也随天运转。匡扶还藉解空人。
翠岩寺即景(十二首)
释迦峰
星星蠃髻耸危峦。鹫岭西峰不异观。谁谓法王无面目。峨峨千古露云端。
迦叶峰
粪埽 毵发不删。多年鸡足自偷闲。者回突出孤峰顶。一度华开一破颜。
钵盂峰
双溪捧出钵多罗。数树松华蘸碧波。我亦欲传真种骨。不知谁解说伽陀。
达摩峰
葱岭无端诳俗人。几时藏得祖师身。青峰万古摩霄汉。举眼看来更逼真。
无云岭
云影枮来山更峻。月华高处路犹迷。芒鞋踢得虚空破。无限风光在岭西。
钟鼓石
巨石双双挂半空。横如法鼓竖如钟。知音岂在频敲击。自有希声达九重。
磬石
顽石何因远近闻。祇缘清韵自超群。随敲随应无高下。几度和风奏夕昏。
迎笑堂
金师生得主麒麟。一笑相迎眼倍亲。十笏洪炉犹未冷。不知谁是爆箍人。
拍洪楼
西阁崔嵬欲接天。轩窗面面七星县。洪崖纵有神仙术。应立禅家次一肩。
妙高台
石摩日月树摩星。下视群峰数点青。身在其中谁觉峻。悠然如步梵王庭。
洪崖桥
双溪汇处浪华飞。谁共浮槎接翠微。宝所不遥须进步。莫迷烟柳竟忘归。
雷护橘
果熟霜林红欲然。谁家儿女不垂涎。迅雷岂是多偏护。要使偷心当下捐。
蟠龙寺
松竹萧疏曲径成。烟笼绀殿碧苔生。世殊莫睹高人塔。碑断犹存见性名。鱼跃浅塘华正发。鸟归深树月初晴。晨钟暮鼓浑无恙。谁续当年说法声。
登香城寺古基
宝地谈空日。焉知我不闻。化移烟草合。锡振雨华芬。荒砌寒笼月。高台冷衬云。顺瑛何处是。相笑对斜昏。
即韵酬晦山禅友
万指丛中我最凡。自甘沙铫煮寒岩。岂期爝火辉名刹。却出烟岚种小杉。壁峭四时温有雪。囊空几度冻无衫。隔村高衲能同调。寄得新诗贮满函。
送无住归石屋
孤峰顶上石为庵。归去应须着实参。佛到且从门外立。客来休杂世间谈。烟霞缈缈堪成侣。松竹森森尽指南。彻见旧时人面目。果然非女亦非男。
示独尊上座
千重百匝亦何妨。舒卷从来别有长。但得脚跟红线断。不须歧路泣亡羊。
赠山翁和尚住青州大觉
杰出庚峰是老兄。令行吴越独峥嵘。五迁名刹轰涂毒。再握长竿钓巨鲸。东鲁伫看迎活佛。西江遥听播芳声。须知华雨缤纷处。端为宗门集大成。
即韵答天童奇和尚
鄮峰一语破重关。道誉先流寰海间。霜鬓老兄原不老。灰心间弟爱偷闲。松培万树林添翠。鳞跃双池水欲斑。闽蜀也知声调合。同风何似更同山。
寄己任禅师
人境俱忘后。泥牛吼碧潭。灯传深洞火。华拥绿萝龛。闽蜀风非别。洪筠月自含。翻思烟水日。无夕不同参。
咏笋寄观首座
高节深薶未出头。和沙和石漫为俦。养成一色夌霄翠。撼月摇风振未流。
送玉浪上座南询
篱菊香飘细指南。孤帆偏爱向遥参。吴山越水休淹滞。一箭须穿五十三。
示继昙瑞侍者
细细一毫头。明明无量义。一蹋便知归。已自落第二。那堪费盐酱。捏回野鸭鼻。那堪吹布毛。父子相钝置。翠岩虽有言。无说亦无示。早晚侍巾瓶。莫负参方志。一拳拳透祖师关。昙华继现千林瑞。
送十虚禅人归武夷
武夷有峰三十六。拔地夌霄如削玉。之子离尘家此中。老树苍藤几回绿。六六峰前九曲泉。泉中一叶可蹁跹。龙吟虎啸深如许。玉女金钗高插天。我生半生湖海外。家里名山曾未会。子当先为卜岩房。待我归来伸脚睡。睡起夷茶三四杯。笑看藤华落又开。不是侬有乡情在。从来鸟倦亦知回。
即韵送藏西堂之闽
杖底夌云气。飘飘过别区。诗文囊佛钵。日月贮仙壶。颁白犹行脚。毋欺是范模。草芳千嶂碧。风动七闽孤。剑水浮舟楫。重城放仆姑。但能舒片志。何在叠双趺。见翳争黧牯。疑销葬野狐。忘机情易竭。囿理蔓难图。路险鞋频断。峰高策自扶。碧溪啼白鸟。绿树绕青蚨。崿崿关如透。茫茫海亦枯。杀生生始活。棒佛佛方符。飏下荆山璧。宁贪赤水珠。不迷原不悟。谁▆▆谁愚。吾里君游日。君乡吾化孚。秋风望归笠。相▆解愁胡。
示无尘道者
大道幽旷。唯证乃知。鹙子莫测。岂涉言思。言思路绝。无说而说。是以宗门。棒棒见血。英灵道者。直下承当。竹翠松青。了无覆藏。见闻不隔。根尘匪迫。银汉鹤高。芦华月白。出死入生。雨施云行。不作圣解。肯落凡情。凡情不住。常光独露。朵朵芙蕖。火中正吐。
赠智闲禅友(并序)
智闲敏公与予同侍天童先师于祁御史园中。予拟至西江结茅。呈偈以别。先师掷偈。怒骂不已。予竟力辞。先师随后追至梅墅坚留。予已登舟去矣。公独侍先师天年后。始诛茅别峰。噫。予事师之不及敏公多矣。昨承访翠岩。复述其事。予为凄然涕下。因次韵以赠。并怀先师。
御史园中猊座前。别来月色几回鲜。十年友越千峰至。万里云将一步还。白发共嗟明镜里。乌藤谁契峻机先。翻思老汉婆心切。泪滴溪头颗颗圆。
示春侍者
祖祖相传传此心。此心不属去来今。了知心法传无际。春到人间万木森。
示同山后堂
明暗双彰杀活机。等闲拈出绝思议。主宾分处如相悉。烈焰炉中白浪飞。
寿玉庵老宿(十首)
玉庵承公今腊八旬。予适有闽峤之行。乃用岛诗一僧年八十。世事未尝闻为韵。作偈十首。预为之寿。
雪岭梦回时。汀州绂麟日。德腊两俱高。西峰推第一。尘劳海正出。栖凤岭先登。不醉曹山酒。居然一圣僧。泉洗池边月。华开石上莲。片云横古寺。憨卧竟忘年。面门 固多。耳目犹聪察。偶尔阅残经。双眸如二八。闲步别峰巅。驱乌趁不及。如此老成精。何啻百二十。殊寺不殊僧。同乡不同艺。君独闲一生。我惭忙半世。壶中天自宽。谁云耋将至。闲坐困即眠。此外复何事。昼夜一百八。妙机超情谓。不知韩相公。睡眼曾开未。君且不思乡。予心岂弗忘。奈何缘未了。乡水又重尝。生即无生句。丛林已猒闻。为君翻别调。孤雁破寒云。
示两序十首(并序)
母难日。两序设供。请升座祝寿。予不诺。因垂问曰。棒下无生忍。临机不见师。既是不见师。更祝甚么寿。一僧曰。知恩方解报恩。予曰。也是顺水之波。僧曰。老老大大。面皮厚多少。便出。予因命众颂棒下无生意旨。复以二句为韵。作偈十首示之。
予初入天童。尝疑此一棒。谁信活骷髅。顿见光明藏。
惭愧老顽皮。知打几百下。击出夜光珠。举世难酬价。
人道常州有。我道常州无。有无俱踢脱。寿量等毗卢。
霜叶此时坠。沤华此日生。虚生三十九。一事总无成。
我生最轗轲。百苦曾备忍。不陟太白峰。驴年苦未尽。
水云不相约。纷纷自远临。翠岩无法说。意路谩思寻。
语言文字外。别有活人机。不是凤凰子。九霄未易飞。
诸方尽相肯。自家还肯不。偷心如未休。醍醐反成毒。
临济正法眼。瞎驴独亲见。肉骨已双还。突出那吒面。
具得杀佛手。堪与佛为师。逆水能兴浪。始称师子儿。
示行耀齐文学
一点灵光耀古今。莫将知见别追寻。行超颜闵犹归渐。学迈韩欧未足钦。有念尽为颠倒念。无心方契本来心。溪声山色分明在。好继东坡悟后吟。
示普副寺
梦入精蓝境亦奇。掀翻钵袋复何辞。钁头虽钝能无倦。囊底常空似不知。青菜叶呈真实相。破伽黎示古风规。会须记取当年梦。莫负苍苍两道眉。
四旬初度
露滴芙蓉四十秋。电光石火一旋眸。道惭北济波澜阔。锡卓西江岁月流。红叶易摇霜后树。白苹难翳雪中舟。五湖共竖三千指。谁是金鳌上直钩。
雪中领众斫柴(十首)
磨刀
欲取深山雪里柴。刀儿须是快如 。门前有片青青石。莫惜三回两度揩。
着屦
红鞋毡袜尚嫌单。芒屦如何御得寒。欲陟断崖千仞雪。直须紧捎莫辞难。
呼伴
谁闻行苦不攒眉。况是冰华满树时。伴我入林无难色。许伊堪继獦獠儿。
入山
极目青山尽白头。单刀直入展双眸。试看何处堪垂手。莫使冲寒恣浪游。
选柴
参差散木自宜删。留得杉松覆碧山。谩谓柴头情识在。从来杀活有攸关。
剪棘
周遭荆棘贵先除。免使牵连碍短袪。任是葛藤长百尺。一刀剪尽更无余。
斫断
柴桩多是冻成堆。凝结层层拨不开。尽力一挥方倒断。空山依旧碧崔嵬。
束起
斫得艰难束更难。拦腰束起勿令宽。两头轻重须无异。始可全提下翠峦。
捶归
玉树琼华满担挑。归来何啻一冬烧。饱柴饱水浑无尽。香积从兹破寂寥。
放下
万苦千辛得到家。从今放下足生涯。洗将双脚炉边坐。遮莫长空坠六华。
再住翠岩
声钟极力辞。岂敢负相知。进退非无故。行藏各有思。月高乡梦远。岁久道心疲。去去又留住。偷闲在几时。
拟渔父辞十首(并序)
甲午夏。予与诸子辑元明以来诸老语要入续灯录。因念从上尊宿无不从克苦真参。大誓奋发中得来。盖誓不大。志不苦则中道而废惰矣。安能透顶透底。彻证彻悟哉。乃摘其参证行由历历可稽者作渔父辞十首。命曰宗门标格。以示诸子。客曰。法无定相。岂可拘格则乎。隔江横趋一蹋便彻。又何尝费许多盐酱来。若以死法绳人。则西来大意翻成涂辙矣。焉得为圆顿教耶。予曰。噫。子所学者近代之禅也。寸香未了。心识纷纭。片语合头。便为省发。一期之间称悟道者数十。欺天欤。欺人欤。予恐圆顿教门将如冷灰矣。今子徒知水潦高亭之得处瞥脱。而不知其苦心研究。非特一生两生千百生而已耳。予试问子。马驹一蹋。是死法耶。活法耶。客沉吟。予连棒趁出。
天目高峰妙禅师
北涧塔头才问讯。何事乌藤连打趁。轰雷掣电未为迅。门千仞。垂手相牵不肯进。者汉眉毛都落尽。见闻梦想何须摈。五载骷髅薶铁榇。枕儿震。一声扑碎空王印。
天目断崖义禅师
六华散处山河殒。客梦初醒松露泯。死关辣手谁堪忍。全身陨。伎窘悬崖心未窘。七日不证誓自尽。朝忘饮啄夕忘寝。南北东西原绝眹。豁然省。石中迸出摩空笋。
灵云铁牛定禅师
截取头做舀屎杓。片语堪为灵验药。任他百病一时作。忘惊愕。更不迢迢寻扁鹊。励精提起本参着。目睫不交双泪落。蓦然摆断黄金索。乾坤廓。旷劫沉痾从此削。
金陵碧峰金禅师
五谷胡为誓不食。疑团郁郁填胸臆。柏叶松针且延息。自鞭逼。眉山万仞曾亲陟。伐木丁丁声太直。呼起法身赤吉力。汗如雨澍欢无极。水莫淢。定中消息谁能测。
妙果竺源盛禅师
大地平沉无一物。谁是人兮谁是佛。参天荆棘从兹刜。非仿佛。全体顿现何潜沕。无间虽深不足恤。苦是袈裟下身失。弘誓不坚焉得出。须委悉。莫待临婚治瘿疾。
天真毒峰善禅师
阿鼻永坠谁欣愿。愿深志苦行方健。名利牵人蔓复蔓。殷勤劝。休把光阴弃分寸。声色头边原不溷。金钟未动鼓先喷。大梦未醒犹困顿。正闷闷。一捶敲断千生恨。
护国无用全禅师
古来克苦真参者。宁可无言不乱泻。虚头伎俩俱消也。居丛社。孜孜日夜如聋哑。一拶当机同大冶。睡不安兮食不下。虚空粉碎方潇洒。无可把。倒趁泥牛骑木马。
香严古溪澄禅师
大器从来不自肯。已越凡流千万等。譬似登山须到顶。孤迥迥。丹霄独步谁能并。赵关未破徒咨鼎。从前解路皆酩酊。奋然一拶头如刭。梦初醒。团团皓月当空炯。
寿昌无明经禅师
寰中久寂新丰曲。野干啾啾空踯躅。西江再诞古西竺。超流俗。断弦喜见鸾胶续。日里开田夜灯录。一座好山千载毒。默默提撕自催促。蓦然触。石边飞出辽天鹄。
天童密云悟禅师
积薪触发生前事。恩爱牢关一时弃。晓夕咨参求指示。惟骂詈。那知句句吹毛利。情与无情原不二。翳根未拔空华坠。铜棺顶上回头视。焕然地。謦欬无非西祖意。
怀笑岩和尚四首(有序)
笑岩祖翁以万历辛巳春化去。塔于燕之西城。罗公大参铭之甚详。先师住金粟时。已将南北集并铭梓行于世。天下学者家谕户晓。顷有蜀僧谓寻之十二年而不得。海内实无一人知之。乃作四诗以纪其事。庶后之称子孙者知其祖翁尚在。噫。妄诞之谈。何异井蛙醯鸡耶。因即韵以志感。
从来大隐不居山。柳巷何妨露一斑。霹雳舌藏人莫委。嵯峨门启孰能攀。萧萧烟笠传南远。落落浮屠镇北闲。今古西城城上月。盲龟咄咄泪潺潺。
残碑几度绣莓苔。古塔依前郭外隈。蒿长砌边枯又活。鹤巢鑯上去还回。一灯有焰东西续。八面无门昼夜开。十二年中寻觅者。未曾亲见谩疑猜。
小小庵居矮矮楣。谁知正与道相宜。生来不解图虚誉。死去何须立峻碑。一火活焚真父母。百年遥诞好孙儿。琉璃殿上风光在。门外游人那得知。
团团无缝亦无方。合爪趋前已面墙。潭北湘南金玉国。锹头钁底利罗场。断砖纵可修残穴。片石徒劳补上苍。寄语野盘途路客。祖师不在帝城旁。
焚万松评唱
公案若依评唱会。祖师焉用特西来。而今一火都焚却。免使儿孙口乱开。
古雪哲禅师语录卷十八
猜你喜欢 妙法蓮華經卷第七·欧阳竟无 尼羯磨卷上(并序 出四分律)·怀素 新华严经论 第二十卷·李通玄 信教自由与国教·太虚 第八卷·知礼 佛说法灭尽经 原文·佚名 第十三品·佚名 十八部论一卷·世友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卷之九·弘储 卷五百六十五·佚名 辟邪集附·智旭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佚名 卷之十二·即非如一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八·澄观 第四 根相应·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