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百三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三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五十五

张楷【字式之慈谿人】

李陵咏

李陵入匈奴自恃将家子眼空沙漠羣气弱天下士转战驱懦兵贪功入深垒杀气惨云日笳鼓昏未已苦将死敌争坐使家声靡堂堂飞将军夫岂卫律比远意欲有为偷生以含耻对案不能食殊方忍居此霜寒塞雁鸣雪冻白草死迢遥望妻孥灭没谁与理

老将行

少侍武皇亲幸时天闲赤骠寻常骑当围一箭落双隼万口啧啧称男儿天山夜捣单于垒茐岭朝倾颉利师琵琶帐底金凿落刁斗营前銕蒺藜穰苴岂解知合变孙武何曾识偶奇当时只拟名不朽誓向藁街悬贼首相如白璧还奉君晋鄙兵符夺悬肘谩说三徵出草莱谁夸百步穿杨柳运筹不数张文成决计浪传陈户牖长笑廉颇惟善饭也知樊哙徒夸酒蹉跎世事若浮云阃外传喧寂不闻帐下争趋新号令道傍谁识旧将军对客龙锺羞讲武逢人磬折学谈文壁上蠨蛸翳双剑门前鸟雀散三军愿得子方怜老马还同魏尚叙前勋

白头吟

君弹緑绮琴妾赋白头吟君意都忘弦上语妾词空写心中素昔日还同得水鱼今朝忽若经霜树妾顔比少未成衰君心已改少年时弃置文鵷逐鸡鹜旧事尽乖新事宜妾意将君比明镜一物何曾照双影风中柳絮未曾粘浪里浮萍那得定君岂东流去不返缺月终期有时满

各东西

天涯别我东复西行行各自念前路惟有飞尘逐马蹄今宵两下宿何处不识君安并汝苦去日渐远路渐长几夜梦中或相语飞云上山泥入地一人一身原自异风吹云影落泥中到底相亲不相弃

吴宫怨

江空月冷天如水铜龙漏咽沈檀死宫中粉黛一千人白眼相看娇妬起自入朱帏并翠户几番曾得君王数君心好恶自不常岂在区区歌与舞宫门倚天铃索垂冻霜吹老青桐枝玉銮隐隐背墙去何人邀得君王归君前岂无容妾地旧剑犹存肯终弃

陇头吟

玉门将军秦陇客十载不归头半白夜闻陇水忆秦关晓土城头听羌笛笛声呜咽送边愁陇水滔滔日夜流壮士三千豪气尽家人翘首望封侯年年虚建平边策依旧黄沙陇水头

晚次乐乡县

故国一千里他乡此独征乱山依远戍寒日下孤城灯火曕程远川原入望平不堪回首处孤雁入云鸣

游少林寺

步入金沙地相邀坐竹林僧归青嶂寂龙卧碧潭深石涧流春乳松堂落午隂高怀殊未已临别更沈吟

和赋得暮雨送李胄

微雨沧波路孤舟薄暮时雁迷归浦早云湿度江迟白日青山暝芳洲碧草滋纷纷到华发相看总成丝

赠张将军

百战功何在荒城夕照间角声千骑尽弓影一灯闲见月思临塞因风想出山当年青海上犹记突围还

送人游塞

别泪堕如丝含情折柳枝晚风花落处寒日马嘶时记里知前路占程定後期百年能几日强半惜分离

洛阳道中

洛阳大道上日暮香风多下客驻巾舄上客停佩珂

魏宫词

乍起金鱼钥闲登铜雀台新懽犹未极落日苦相催

汉宫曲

日暮上帘鈎春风压翠楼忽闻宣召急罗帕掩箜篌

江南曲

忽得三巴信郎归未有期只言风浪险不是薄情儿

寻张逸人

緑溪五里十里隔水三家四家借问先生何处柴门流水桃花

长信宫词

久忘恩幸不成思每听和銮意亦疑翠辇自经长乐去伤心无奈月明时

和酒泉太守席上醉後作

高台秉烛看剑舞四坐欢声杂鸣鼓酒阑罗袖动轻寒门外萧萧杏花雨

宫中词

宫中杨柳戏青娥不见葳蕤舞凤过怪底东风不相忘隔墙吹送落花多

竹枝词

浮云日日蜀山头石濑年年蜀水流家住瞿塘三峡下惯经风浪不知愁

江南春

满川啼鸟怨残红水郭春园柳絮风新雨一番江水濶草痕将緑到吴中

古词

罗帕凝香湿未乾朱楼窗外雨生寒灯花知是虚传喜落尽青煤誓不看

附周旋诗【字克敬慈谿人有半江集】

有所思

悲风起高树隂云蔽朝阳伊人在天末地远道路长驾言欲相就车敝马玄黄秋深气愈厉孤雁正南翔爰附尺素书以寄我衷肠飞高影渐没蹙刺心内伤

赠姚惟东

菶菶梧桐树敷隂南山麓大枝立青铜小枝横緑玉朝曦旭日光暮来凤凰宿爰抱琴瑟材屡睨中郎目琱斵縆朱弦清商宣妙曲音响发至和宇宙调玉烛

暮春山行

马色林间路山花作阵飞东风如有意吹去点征衣

西庄晚望

野水漫鳬汀烟芜接远垧数峰青抹黛遥指不知名

早朝

玉漏九门通银灯万点红鸣珂齐百辟飞盖拥重瞳烽燧三边静车书万国同侍臣封事少退食每从容

西崦庄

十年离世路终日对青山竹似怜人俗云应陪我闲有缘专静壑无药驻衰顔独向阶前立秋声起树间

次李商稳无题韵

弓鞋窄窄步移难独倚妆楼暮雨残情绪逢春那得好泪痕终日不曾乾试拈彩笔惊肌瘦小傍银屏怯被寒恍忽却疑愆素约箧中时简旧书看

蝉鬓轻盈不耐风水亭帘幙怕朝东瑶笺锦字无人寄碧海青山有路通倦态谩同芳草弱愁顔不分小桃红天涯荡子经年去踪迹东西类转蓬

寄金华太守万季崇

别来仍是十年余旧业惟存案上书落日青山当户牖秋风黄叶满阶除已无朝士知名姓只有林僧问起居老我得闲身尚健形神多为苦吟癯

附魏偁诗【字达卿鄞县人有云松集】

猗兰操

驾言遑遑云胡以宿彼兰者何猗猗空谷维兰之芬维兰之德薄言尔采宁不尔谷行道迟迟我心伤悲庶无内疚天其靡夷

题幽人归隐图

若有人兮遐方被薜荔兮荷裳飱三芝兮五蕙蹇幽独兮茆堂春日兮迟迟春风兮微微鸣鸟兮喈喈垂杨兮依依览佳辰兮何求沛吾行兮兰舟时不可兮苟得邈予怀兮中洲云冥冥兮欲雨掇芳菲兮归处羌蹇修兮未来聊纾迟兮容与

公无渡河

河水溺人人共知公何披发苦渡之匍匐追留河水湄追留不及心伤悲汤汤河水寒风吹奈何公死飡蛟螭箜篌声絶招不来我独在世徒尔为

乌夜啼

秋夜乌哑哑啼上墙东梧书帏欹枕泪如雨痛忆慈亲在何所夜半乌啼啼不已啼不已哀怨多吁嗟乌啼奈尔何

关山月三首

皎皎关山月征人看作愁几回曾破镜何日大刀头

其二

今夜妾断肠中天月正明关山遥注目不得见夫营

其三

借问天上月古今照关山荷戈来此地白首几人还

少年行

櫜弓插羽气如虹白马翩翩过市中解射飞鵰向沙碛姓名新报建章宫

乌栖曲

鲛绡翠被鸳鸯枕残夜寒风逼孤寝梦见郎君醒莫寻流苏宝结虚同心

宫词二首

春花寂寂夜如年明月当空惜未圆歌管昭阳承宠幸玉顔曾侍象牀前

其二

着霜宫树锦离离强卷珠帘泪暗垂欲写愁怀秋叶上风飘恐被外人知

潇湘曲

湘江曲湘江曲十里青云漾寒緑鹧鸪深夜啼一声月明思杀人如玉

竹枝词四首

緑竹遶江江水流朝朝暮暮只如秋不知世有炎凉意好鸟幽栖在上头

其二

几处行船几处商瞿塘如马险难当船行可避瞿塘险最险人心不可防

其三

鵁鶄对对恋蒲茸郎去家门不记侬野李野桃零落尽上滩莫遇石尤风

其四

好花到处引商船月子三回缺又圆郎逐水流常不返侬如百丈为郎牵

赋得官亭分袂送别

朝送客送客官亭上别酒愁半酣劳歌惨三唱榜人亭下报潮生秋风分袂难为情合襟何日叙长别拂袖今朝成远行苦欲去无计挽衣留客住数声断雁倚阑干烟水孤帆渺何处

禽言

提胡卢沽酒饮碧草如茵花似锦及时须作欢作劝不可甚人生那得长高枕

摘桑看火莫为蚕忙致蚕祸出门采叶焙笼焚一霎延烧家业堕摘桑看火

麦熟幸疗人饥婆饼焦鸟吟为忆山西婆饼焦饥骨枕藉于途婆饼焦婆化山头不归婆饼焦声声怨着伊谁婆饼焦

脱却破袴脱却破袴破袴系身谁不恶加税青黄不接时杼轴卖空谁织布

得过且得过食尽毛衣更寒饿朔云乍敛日斜明窃得微暄聊自负得过且得过羞杀当时锦羽飞骄语曾将鸾凤欺

泥滑滑春雨多途中人行为何家有急冒雨行汝莫恨啼禽声

虫言

织织织夜长机杼须勤力舅姑非帛不成暖秋寒莫怪虫声逼织织织

秋了秋了蒲柳西风可比前日好流光疾似梭罕有百年老贪财害物终日愁子孙未必能相保秋了秋了为乐须及早

百舌吟

晨星晱晱残月低衆禽尚睡鸦未啼树头春鸟独何事饶舌能令听者迷间关宛转百般巧乍听仍续声不了鹦鹉能言岂及繁鶬鶊有韵无如巧飞来屋角自在鸣向人媚语殊多情楚国祸缘靳尚产秦王心与张仪倾欲诉化工除此禽此禽得时谗变音谮愬不行主明哲尧庭舜陛鸾凤吟

山居即事

傍壑敞茆堂寥寥别兴长石崖蜂酿蜜云碓水舂粮烟鸟窥人语潭花伺午香柴门客稀到岩径薜萝荒

春晓

朦胧曙色微百舌枝头语鈎帘看海棠一阵催花雨

秋日西庄

平林旭日樵径独对凉风钓台鸥鸟烟飞水啄槿花暮落朝开

子陵垂钓图

羊裘那肯换簪缨一曲桐江老此生高节终扶炎汉祚鱼竿不是钓虚名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三十五

 

猜你喜欢
  卷之十四·高启
  ◆郭掾郎天锡(快雪斋集)·顾嗣立
  ●卷六·张德瀛
  卷三十三·白居易
  春之末章·闻一多
  卷四·袁华
  提要·袁凯
  卷150 ·佚名
  乾坤清气卷七·偶桓
  卷二百九十九·曹学佺
  卷八十四·高棅
  蒙隠集巻二·陈棣
  御选金诗卷十四·康熙
  提要·佚名
  姚合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章 仙翁指敎·屠隆

    【夜行船】〔外扮司马子微上〕家在天台华顶上。丹台名姓。烟霞骨相。碧落千寻。红霞百丈。听一派僊音嘹喨。金幢绣柱响斿铃。帝许名山住福庭。顶上眞人时章现。夜深朗诵蕋珠经。贫道覆姓司马。名承祯。字

  • 卷四十九·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中唐三 韦应物 拟古诗 辞君远行迈饮此长恨端已谓道里远如何中险艰流水赴大壑孤云还暮山无情尚有归行子何独难驱车背乡园朔风卷行迹严

  • 卷五·许及之

    钦定四库全书 涉斋集卷五       宋 许纶 撰七言古诗 次转庵寄用坡公赋梅韵 一夜酸风惊拉槁雪压茅檐欹欲倒孰知寒谷自能春鬬坼琼枝故相恼两年旧隐住容成耐冷冲寒起常早透牕疎影眠未佳拥被孤唫诗易好别来问讯

  • 卷七十二 王贡两龚鲍传第四十二·班固

    昔武王伐纣,迁九鼎于雒邑,伯夷、叔齐薄之,饿死于首阳,不食其禄,周犹称盛德焉。然孔子贤此二人,以为“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也。而《孟子》亦云:“闻伯夷之风者,贪夫廉,懦夫有立志”;“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莫不兴起,非贤人而能若是

  • 卷二百八十二·列传第一百七十·儒林一·张廷玉

        ◎儒林一   粤自司马迁、班固创述《儒林》,着汉兴诸儒修明经艺之由,朝廷广厉学官之路,与一代政治相表里。后史沿其体制,士之抱遗经以相授受者,虽无他事业,率类次为篇。《宋史》判《道学》、《儒林》为二,以

  • 卷二十六 宣宗·王夫之

      〖一〗   宣宗初识李德裕于奉册之顷,即曰:“每顾我,使我毛发洒淅。”夫宣宗非孱主,德裕非有跋扈之气发于声色,如周勃之起家戎伍、梁冀之世习骄倨者,岂果见之而怵然哉?有先入之言使之猜忌者在也。武宗疾笃,旬日不能言,而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三十五·徐乾学

    宋纪一百三十五【起旃防大渊献七月尽屠维单阏十二月凡四年有六月】宁宗法天备道纯徳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嘉定八年秋七月戊午朔防古取金济源县 辛酉以郑昭先参知政事礼部尚书曽徒龙佥书枢宻院事壬戌诏四川立杨巨

  • 第二九六札光绪十五年十一月九日一一七一三--三·佚名

    台北府查核新苗分界应以中港大溪为界,饬新竹县会同苗栗知县,履勘定界,绘图具覆札新竹县钦加盐运使衔、在任候补道、福建台北府正堂、加一级、军功加二级、纪录五次雷,为饬遵事。本年十一月初四日,奉台

  • 高丽传·欧阳修

    高丽,本是扶余的别种。其地域:东边跨海可到新罗,南边渡海可到百济,西北渡辽水与营州接壤,北边是....。其国君住在平壤城,也称作长安城,即汉时的乐浪郡,距离京师有五千多里,顺山势环绕作为外郭,南边滨临氵贝水,王就在其左侧建筑宫

  • 卷之十一 齐俗训·高诱

    齐俗训齐,一也。四宇之风,世之众理,皆混其俗,令为一道也。率性而行谓之道,得其天性谓之德。性失然后贵仁,道失然后贵义。是故仁义立而道德迁矣,礼乐饰则纯朴散矣,是非形则百姓眩矣,珠玉尊则天下争矣。凡此四者,衰世之造也,末世之

  • 赋第二十六·荀况

    [题解]赋:铺叙朗诵,引申而为一种着意铺陈事物、“不歌而诵”(不配乐歌唱而朗诵)的文体名称。它像诗一样全篇押韵,所以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古诗的一个流别;但它的句式又不很像诗而像散文,没有固定的格式,所以它实

  • 原序·吕祖谦

    左氏博议原序左氏博议者为诸生课试之作也始予屏处东阳之武川仰林俯壑出户而望目尽无来人居半嵗里中稍稍披蓬藋从予防谈余语隙波及课试之文予思有以佐其笔端乃取左氏书理乱得失之迹防其说于下旬储月积浸就编帙诸生嵗时

  • 第二篇 如烟往事(上)·丰子恺

    家从南京的朋友家里回到南京的旅馆里,又从南京的旅馆里回到杭州的别寓里,又从杭州的别寓里回到石门湾的缘缘堂本宅里,每次起一种感想,逐记如下。当在南京的朋友家里的时候,我很高兴。因为主人是我的老朋友。我们在少年时代

  • 卷十七·赜藏主

      ○云门(文偃)匡真禅师广录中(门人明识大师赐紫守坚集)   △垂示代语师因不安。云:“打草鞋行脚去。”无对。师云:“汝问,我与汝道。”僧便问:“和尚什么处去?”师云:“四维上下对机设教去。”代前语云:“和尚宜吃涢附汤。

  •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第二卷·无著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第二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二复次蕴界处广分别云何。嗢柁南曰实有性等所知等  色等漏等已生等过去世等诸缘等  云何几种为何义蕴界处中云何实有。几是实

  • 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一卷·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归命礼普贤  金刚莲花手  说修瑜伽法  先应礼三宝  长跪合莲掌  运心对圣众  陈罪应随喜

  • 破戒居士心圆妄语·心圆

    破戒居士心圆妄语 第二头(第二头。第三首皆影出向上者一着子知有向上。大法无不明矣。大法既明。斧柄在手。於以芟除一切公案枝叶不难也语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文理且然何况禅理) 圆曾榜门云。一不谈佛法。

  • 知性:林徽因精品文集·林徽因

    《知性:林徽因精品文集》选编了林徽因大部分作品,基本上可以反映作者的思想和艺术取向。还收录了林徽因与朋友间的书信数通。管中窥豹,亦可看出民国知识分子在乱世爱国、爱人的态度。那种诗意的文人风度,几成绝响。林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