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二)子路篇

樊迟问仁章。

朱子曰:“孟子言存心养性,便说得虚。孔子教人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等语,则就实行处做工夫,如此则存心养性自在。”今按:此条分说《论》《孟》极有味。《论语》言心,多归之行。《孟子》论行,多本之心。陆王家言多引《孟子》为据,而按之《论语》则易见其未是。西方心理学,只就一身之生理物理上求,最多只可谓是专于心以求心。何如中国人言心,必推极之于言语行为,及其对面接触之事物之为亲切而得实,扼要而有用乎。

又曰:“此章须反求诸已而思之。居处恭乎,执事敬乎,与人忠乎,又须思居处恭时如何,不恭时如何。执事敬时如何,不敬时如何。与人忠时如何,不忠时如何。方知须用恭敬与忠也。”今按:此条尤见亲切平实。人心必从事上物上见,而更要则在反求诸已。西方人一切重客观,研究心理学以洋老鼠小白兔为证,亦浅之乎其视人心矣。

子贡问如何斯可谓之士章。

朱子曰:“称孝称弟,是能守一夫之私行,不能广其固有之良心。”今按:此两语言简意深。有子以孝弟为仁之本。孝弟固即是仁,但仁即心体,其体广大,非孝弟可尽。舜与周公为大孝,斯为能广其心矣。故孔门言仁必兼言知,言行必兼言学。良知乃不学而知者。此条言良心,则虽天赋固有,必学而后能广能尽。阳明提倡良知,于学的方面,未免少用力提倡,流弊遂不胜言。

不得中行而与之章。

朱子曰:“中行之人有狂者之志,而所为精密。有狷者之节,不致过激。故极难得。”又曰:“狂者知之过,狷者行之过,二者皆谓过中。”今按:中国言知行,又言志节,不专向一偏,故有中行,亦称中道。但不能称中知。又言志于道,志于学,不专言立志。只就语言文字上细加体会,自可了解到中国之文化大传统。

君子和而不同章。

朱子曰:“二者外虽相似而内实相反,乃君子小人情状之隐微。自古至今,如出一轨。非圣人不能究极而发明之也。且以近代诸公论之,韩富范公,上前议论不同,或至失色,而卒未尝失和气。至王吕章曾蔡氏,父子兄弟,同恶相济。而其隙也,无所不至焉,亦足以验圣言之不可易矣。”今按:此条陈义极深。近代一世人,争言同,不言和。即以吾中国言,惟孙中山辛亥革命乃让位于袁世凯,及其创为三民主义,在广州自建政府,又北上与段祺瑞张作霖言和,却存有中国传统君子和而不同之遗风。读《论语》此章者,其试深思之,则为人处事之境界,亦庶有近乎胡五峰所谓天理人欲同行异情之所辨,而心知其然矣。

猜你喜欢
  卷八 尊贤·刘向
  颠倒·方以智
  墨子閒詁卷十五·孙诒让
  卷六·赵汸
  卷三十三·山井鼎
  卷十六·沈廷芳
  卷二十·范处义
  卷十七·乾隆
  目录·朱熹
  微子篇第十八·钱穆
  大宰·佚名
  明网菩萨光品第一·佚名
  卷一百九十·佚名
  阿难七梦经正文·佚名
  慈悲道场忏法 第三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九十二·彭定求

        卷492_1 【吴宫】殷尧藩   吴王爱歌舞,夜夜醉婵娟。见日吹红烛,和尘扫翠钿。   徒令勾践霸,不信子胥贤。莫问长洲草,荒凉无限年。   卷492_2 【久雨】殷尧藩   云影蔽遥空,无端淡复浓。两旬绵密雨,二月似

  • 大食惟寅·隋树森

    大食惟寅,生平不详,元代后期人。古称阿拉伯为大食,或许系阿拉伯人,惟寅是他的名字。从其仅存的小令看,他具有深厚的汉文化素养。明代天一阁抄本《小山乐府》附其〔双调·燕引雏〕《奉寄小山先辈》小令

  • 卷77 ·佚名

    范成大 凌云九顶 聊为东坡载酒游,万龛迎我到峰头。 江摇九顶风雷过,云抹三峨日夜浮。 古佛临流都坐断,行人识路亦归休。 酣酣午枕眠方丈,一笑闲身始自由。 范成大 刘德修少卿避暑惠山,因便寄赠

  • 第二十卷明洪武(一)·缪荃孙

    太祖洪武元年正月乙亥,上即皇帝位,定号大明,建元洪武。三月辛未,命增修国学斋舍。命户部及各行省鼓铸洪武通宝钱。其制凡五等:当十钱重一两,当五钱重五钱,当三钱重三钱,当二钱重二钱,小钱重一钱。四月甲子,车驾发京师,幸汴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四 孝友传二·纪昀

    孝友传宋○宋李璘【甄婆儿】徐承珪 刘孝忠【吕升 王翰】罗居通【黄德舆】 齐得一 李罕澄邢神 留【沈正】 许祚【李琳 田祚 惠从顺 赵广 郑彦圭 俞隽 张文裕 张巨源 刘芳 瞿景鸿 陈偘 褚彦逢 彭程

  • 青燐屑上卷·应廷吉

    慈谿应喜臣著思宗御极之元年,五凤楼前,获一黄袱,内袭小画一卷,题云:天启七,崇祯十七,还有福王一。清晨,内侍检得,即奏御前。思宗因传巡皇城各官,究所从来。时,袁槐眉先生以省垣隶皇城事,奏上曰:此事不经,何由得至大内。且臣等巡视,俱

  • 臧质传·沈约

    臧质字含文,东莞郡莒县人。他父亲臧熹字义和,是武敬皇后(刘裕妻)的弟弟。臧熹和他哥哥臧焘都喜欢读经书。晋朝隆安初年,战争不断,臧熹于是学习骑马射箭的技术,希望建立一番功业。一次到溧陽县,县令阮崇和臧熹一起去打猎,恰遇

  • 皮豹子传·魏收

    皮豹子,渔陽人。少年时代即有军事才能。泰常年间,任中散,渐迁内侍左右。魏世祖时,任散骑常侍,赐爵新安侯,加授冠军将军。又拜授选部尚书,其余官职照旧。朝廷又派他外任使持节、侍中、都督秦、雍、荆、梁四州诸军事、安西将军

  • ●卷一·吕坤

    吏承出身 仓官之职 廵检之职 驿递之职 税课司之职 司狱官之职 库官之职 官恩例贡出身 贡士出身 科甲出身 教官之职 弟子之职(一读书缘由) 弟子之职二(作人道理) 州县佐贰之职

  • 卷九十九 张子书二·黎靖德

      (非类入近思者别为此卷。)   正蒙有差分晓底看。〔节〕   或问:"正蒙中说得有病处,还是他命辞不出有差?还是见得差?"曰:"他是见得差。如曰'"继之者善也",方是"善恶混"'云云。'"成之者性",是到得圣人处,方是成得性,所以说

  • 礼记集説卷十·陈澔

    元 陈澔 撰问丧第三十五亲始死鸡斯徒跣扱上衽交手哭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伤肾干肝焦肺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故邻里为之糜粥以饮食之夫悲哀在中故形变于外也痛疾在心故曰不甘味身不安美也【鸡斯读为筓纚筓骨筓也纚韬发之

  • 刺孟篇第三十·王充

    【题解】本篇是王充讥刺孟子的,所以篇名叫“刺孟”。王充以记载孟子言行的《孟子》为靶子,抓住其中孟子言行不一,前后矛盾,答非所问,阴阳两面,无理狡辩的地方,逐一进行揭露和驳斥。例如针对孟子“五百年必有

  • 周书·康王之诰·佚名

    康王既尸天子,遂诰诸侯,作《康王之诰》。王出,在应门之内,太保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皆布乘黄朱。宾称奉圭兼币,曰:「一二臣卫,敢执壤奠。」皆再拜稽首。王义嗣,德答拜。太保暨芮伯咸进,相揖。皆再拜稽首曰

  • 诸漏尽品第十九·佚名

    佛复告族姓子。如来至真。皆尽诸漏以无漏心而修解脱。以智慧度已证神通而尊其行。生死已断建立梵行。所作已办知名色源。如来於彼以无漏慧。清净无垢鲜洁显曜。蠲除一切诸所止处罣碍之蔽。诸声闻众诸漏所尽。而有限碍

  • 第一(元本三卷今为八卷故安此题)·宗鉴

    释门正统第一(元本三卷今为八卷故安此题)娑婆教主释迦牟尼世尊本纪诸佛应世。并有体用三身。一曰清净法身。体也。梵语毗卢遮那。此曰徧一切处。二曰圆满法身。亦曰胜应。亦曰尊特。梵语卢遮那。此曰净满(自报)。亦曰

  • 启真禅师语录序·佚名

    嘉兴大藏经 荆南内护国寺启真诚禅师语录启真禅师语录序真佛无口不解说法。真法无言若为宣说。所以迦文世尊于拈花会上示涅槃妙心。饮光尊者破颜微笑。何待语言文字。借事显理。离即蕴默。见闻觉知都为拈却。鸡足首

  • 古俪府·王志庆

    十二卷。明王志庆(生卒年不详)撰。王志庆字与游,昆山(今江苏松江县)人。天启丁卯举人。有《丙园诗文稿》。本书从六朝、唐宋骈体之词藻之中,采摭英华、分类编辑。另外,汉魏时代的赋颂之文章,虽非四六骈体,但典实博丽,已开对

  • 江苏省通志稿邮传志·缪荃孙

    宣统元年(1909)始修,由江苏通志局主持,缪荃孙任总纂。邮传志。路航邮电及旧驿铺,历代史志会典,多以驿站附于兵类。自清末铁路邮电创兴,皆视驿站至为便捷。但自春秋以来二三千年,传送文报,支递舟车,皆赖于驿,宋元铺递尤多。今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