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不空罥索神咒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布怛洛迦山观自在宫殿。其中多有宝娑罗树。耽摩罗树瞻博迦树。阿输迦树极解脱树。复有无量诸杂宝树周匝庄严。香花软草处处皆有。复有无量宝泉池沼。八功德水弥满其中。众花映饰甚可爱乐。复有无边异类禽兽。形容殊妙皆具慈心。出种种声恒如作乐。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九十九俱胝那庾多百千菩萨摩诃萨。无量百千净居天众。自在天众大自在天众。大梵天王及余天众。无量百千前后围绕听佛说法。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观自在。从坐而起整理衣服。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面目熙怡。开颜含笑而白佛言。我有神咒心名不空罥索。我于往昔第九十一劫。时有世界名殊胜观。其中有佛名世主王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彼佛世尊怜愍我故。为我说此大神咒心。时我受持威神力故。常为无量净居天众。自在天众大自在天众。大梵天王及余天众。无量百千恭敬供养尊重赞叹。我皆化彼令趣无上正等菩提。我依如是功德力故。便获十亿不空妙智上首庄严大三摩地。由斯定力现见十方无量无数诸佛世界。一切如来及诸众会。皆往供养听闻正法。展转教化无量有情。皆令发心趣无上觉。故此咒力不可思议。能救众生无量苦难。诸有智者皆应受持。世尊若他方所有此咒心。当知是处有自在天大自在天梵天王等而为上首。与十二亿诸天神众。常共守护恭敬供养。如佛制多不令暴恶。诸鬼神等游止其中。世尊随何国邑。流行如是不空罥索神咒心经。当知此中诸有情类。已于无量俱胝那庾多百千诸佛所。种诸善根乘大愿力而来至此。

  世尊若有众生。造诸重罪习行恶法。毁辱贤圣诽谤正法。当堕无间大地狱中。经无数劫受诸剧苦。诸佛菩萨独觉声闻。虽具神通而不能救。彼若闻此神咒心经。能生悔愧终不更造。若彼复能经一日夜。受持斋戒诵此咒心。所作罪业现世轻受。不复当堕无间地狱。云何证知彼现轻受不堕地狱。谓若忽遭寒热等病。或经一日或经二日。或复乃至经于七日。或患眼痛耳痛鼻痛齿痛牙痛唇痛舌痛。或龂腭痛或心胸痛。或腹脐痛或腰脊痛。或胁腋痛或阴臗痛。或髀膝痛或支节痛。或手足痛或头面痛。或胭项痛或肩膊痛。或遭风病气病痔病痢病麻病。或遭恋癖白癞重癞及诸疥癣。或得疱疮甘疮花疮漏疮毒疮。或遇拥肿游肿疔肿肿疖肿毒肿。或患癫痫或患甘湿。或被鬼魅或被魇祷。或被咒咀或被毒药。或被囚系或被枷锁。或被打骂或被诽谤。或被谋害或被恐怖。或复遭余种种增减不饶益事。以要言之。所有逼切身心苦恼及见恶梦。由此证知彼现轻受不复当堕无间地狱。所造罪业悉得消除。如是众生由斯咒力。尚现轻受重罪消除。况余有情身心清净。闻持此咒而不获福。先世罪业亦得消除。现在未来常受快乐。

  世尊若有四众或四姓等。设以谄曲诳诈心故。听闻如是神咒心经。受持读诵书写供养。为他赞说教令听受。乃至自往畜生耳边。殷勤念诵令彼得闻。复审思惟此咒章句。不毁谤故不取相故。无分别故无等起故。不迟行故无为作故。离染污故平等心故。无增减故离五蕴故。由此方便于诸佛所复修随念。彼由如是功德力故。于十方面各有十佛。来现其前教令悔除先所作罪。所有祈愿皆令满足。若有不能如上所说。乃至书此神咒心经。置于舍中礼拜供养。亦得无量无边功德。世尊若有众生。为胜他故或怖主故。怖怨仇故怖恶兽故。怖危难故或随他故。或求高贵多财宝故。听闻如是神咒心经。虽复听闻而不恭敬。或复诽谤轻贱毁訾。智者应知非其自力。是观自在威神力故令彼耳闻。为令彼得现在未来利乐事故。世尊譬如有人采沈取麝或复栴檀龙脑香等。种种诽谤轻贱毁呰。而复捣磨用涂身体。然沉麝等不作是念。彼陵蔑我不与其香。而性自然恒作香事。此神咒心亦复如是。虽有诽谤轻贱毁訾。或如上说以谄诳心。书写受持恭敬供养。而亦作彼善根因缘。令彼当来随所生处。具戒定慧功德妙香。亦能为他作斯香事故。此神咒威德难思。信谤俱能作饶益事。

  世尊若善男子或善女人。及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或余人辈白月八日受持斋戒专心诵此大神咒心。乃至七遍不杂异语。当知是人现世定得二十胜利。云何二十。一者身无众病安隐快乐。二者由先业力虽有病生而速除愈。三者身体细软皮肤光泽面目鲜明。四者众人爱敬。五者密护诸根。六者多获财宝随意受用。七者所得财宝王贼水火不能侵损。八者所作事业皆善成办。九者所有种植不畏恶龙霜雹风雨。十者若有稼穑灾横所侵。以此咒心咒灰或水经七遍已。于其田中八方结界上下散洒。灾横尔时皆即除灭。十一者不为一切暴恶鬼神罗刹斯等吸夺精气。十二者一切有情见闻欢喜。爱乐尊重常无厌足。十三者常不怖畏一切怨仇。十四者设有怨仇速自消灭。十五者人非人等不能侵害。十六者厌魅咒诅蛊道不著。十七者烦恼缠垢不数现行。十八者刀毒水火不能伤害。十九者诸天善神常随卫护。二十者生生不离慈悲喜舍。彼得如是二十胜利。复获八法。何等为八。一者临命终时见观自在菩萨。作苾刍像来现其前欢喜慰喻。二者安隐命终无诸苦痛。三者将舍命时。眼不反戴口无欠呿。手绝纷扰足离舒卷。不泄便秽无颠坠床。四者将舍命时住正忆念意无乱想。五者当命终时不覆面死。六者将舍命时得无尽辩。七者既舍命已随愿往生诸佛净国。八者常与善友不相舍离。

  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等。能断酒肉及诸熏辛。不食残秽身常清洁。日日三时转诵如是不空罥索神咒心经。彼胜功德昼夜增长。若能于法舍悭吝心离嫉妒意。专为利乐一切有情。观诸众生有力无力。如应为说此神咒经。当知是辈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堕诸菩萨摩诃萨数。是则名为菩提萨埵。言菩提者所谓般若。言萨埵者即是方便。如是二法。于诸有情能作一切利益安乐。

  世尊我今为欲利益安乐四部众故。及为除灭诸恶有情所造罪故。于如来前说此神咒。惟愿世尊哀愍听许。

  尔时世尊告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大众清净知时应说。我亦随喜。此神咒心是当来世菩萨父母。令诸菩萨所作事业速得成办。亦令一切所怖畏事疾得除灭。

  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蒙佛听许欢喜踊跃。瞻仰尊颜目不暂舍。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此神咒心。是诸菩萨所应尊重恭敬供养。为最解脱圆满法门。作诸众生利益安乐。诸欲受持此咒心者。应先敬礼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及诸菩萨独觉声闻。复应敬礼正至正行。复应敬礼舍利子等诸大声闻。复应敬礼圣慈氏等诸大菩萨。复应敬礼无量光佛。复应敬礼佛法僧宝。复应敬礼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具大悲者。既敬礼已复应念言。此神咒心名不空罥索。是观自在菩萨于如来前。在大众中亲自演说。我今读诵。令我一切所作事业速得成办。令我一切所怖畏事疾得除灭。作是念已应读诵言。

  怛侄他闇 折洛折洛 止履止履 主鲁主鲁

  稽首具大悲者。

  萨洛萨洛 死履死履 止履止履 鼻履鼻履

  稽首大莲花手。

  羯逻羯逻 吉利吉利 屈路屈路

  稽首大净有情。

  渤缚渤缚 拖婆拖婆 紧尼紧尼

  稽首极净有情。

  羯洛羯洛 枳利枳利 矩鲁矩鲁

  稽首得大势者。

  折逻折逻 珊折逻珊折逻 毗折逻毗折逻 医哳吒医哳吒 跋洛跋洛 鼻利鼻利 部鲁部鲁 翳呬翳呬

  稽首大悲大兽王相。

  达洛达洛 萨洛萨洛 折洛折洛 钵洛钵洛 喝洛喝洛 呵呵呬呬 呼呼 蓊迦洛

  稽首大梵王相。

  达洛达洛 地唎地唎 杜鲁杜鲁 怛洛怛洛 萨洛萨洛 钵洛钵洛 筏洛筏洛

  稽首百千光庄严身。

  什筏逻什筏逻 答播答播 薄伽梵

  稽首日月琰摩筏鲁拏炬吠罗释梵。与财等天仙众所供养之。

  沫洛沫洛 弭履弭履 母鲁母鲁 窣鲁窣鲁 主鲁主鲁

  稽首萨捺童子鲁达罗衣毗瑟怒达捺陀仙那药迦毗那药迦众多形相。

  达洛达洛 地履地履 杜鲁杜鲁 闼洛闼洛 揭洛揭洛 钵洛钵洛 杜洛杜洛 刺洛刺洛 喝洛喝洛 沫洛沫洛 筏洛筏洛

  稽首与愿普观胜观世自在大自在。

  母呼母呼 母鲁母鲁 母耶母耶 闷遮闷遮 洛叉洛叉

  稽首能令我及一切有情。解脱一切怖畏解脱一切厌蛊。解脱一切灾横。解脱一切疾病。解脱一切邪魅魍魉。解脱一切怨家杀缚恐喝捶打。解脱一切王难贼难。解脱一切水火风难。解脱一切刀毒等难者。

  羯拏羯拏 紧尼紧尼 屈忸屈忸 折洛折洛

  稽首能开示一切根力觉支道支四圣谛者。

  答摩答摩 飒摩飒摩 沫娑沫娑

  稽首能除诸大黑闇。生长满足六波罗蜜多者。

  弭履弭履 吒吒吒吒 詑詑詑詑 置置置置 澍澍澍澍

  稽首被服医泥耶皮。具大慈悲自在大自在。能破一切恶鬼神者。速来速来救护我等。

  炬卢炬卢 钵洛钵洛 萨洛萨洛 羯洛羯洛 羯吒羯吒 沫吒沫吒

  稽首住净土具大悲者。身佩白吉祥缕。颈带众宝璎珞。首冠花鬘宝冠。于宝冠中当于顶上有一切智像。手执希有大宝莲花。于诸静虑等持解脱众妙功德。皆不倾动。善能成熟一切有情。具大慈悲。能除一切业障。能救一切病苦。普能安慰一切有情。

  闇颉利怛赖路迦毗阇耶唵暮伽播奢 颉利达耶 唵钵刺底喝多

  罨沛莎诃 纳幕阿幕伽耶莎诃 纳莫阿氏多耶莎诃 纳莫阿钵罗底多耶莎诃 纳慕筏洛钵刺柁耶莎诃 纳慕萨婆羯磨悉达曳莎诃 罨社耶戆莎诃

  此神咒心诵必有验。能受持者所欲皆成。诸有日日三时各诵一百八遍。五无间罪定得除灭。一切业障无不清净。欲念诵时应先结界。其结界法。取灰或水或白芥子或担山橛。咒七遍已遣钉四方。烧沉水香至心念诵。诸患寒热及疟病者。应咒结缕二十一遍。系颈或臂即得除愈诸有病者或酥或油。或复咒水二十一遍。与之令服即得除愈。诸欲解他厌祷咒诅。取泥或面或蜜腊等作彼形像。口诵此咒手执刚刀。深慈愍彼而断截之。复以咒缕系彼厌身。令诸怖畏即得除愈。诸患腹痛应咒碱水。与之令服即得除愈。诸遭蛊毒。或蛇蝎等之所蛆螫。咒水令饮咒泥涂之。即得除愈诸患眼痛。应咒白缕系其耳上。即得除愈。诸有牙齿患疼痛者。应咒羯罗鼻罗木二十一遍已。而嚼揩之即得除愈。诸怖畏处。应当结界而住其中。其结界法。咒五色缕二十一遍。缠担山橛钉著四隅。即得无畏。诸欲自护。应以咒缕带之于体。或咒水灰洒散身上。诸有鬼神魅著身者。咒五色缕常用带之。即便舍离。诸患一切疮肿等病。取荜拨末和蜜而咒二十一遍。用涂其上即得除愈。诸患眼者。应咒香水或甘草水钵逻奢水二十一遍。而用洗之即得除愈。诸患耳鼻。应咒煎油二十一遍。渧耳鼻中即得除愈。诸有斗竞怨仇诬枉。种种官事之所逼恼。应咒净水二十一遍。洗面洒身即得和解。诸有国土王都城邑灾难起时。应结道场牛粪涂地香汤遍洒于场四角各置一瓶。于其瓶中置花及水。以新净草敷布场中。用美果食陈列其上作面灯盏香油净炷然置四隅。以众名花遍散场内。烧上妙香而为供养。其诵咒者。香汤沐浴著新净衣。坐鲜洁座端身正念诵此咒心。主若至诚灾难便息。诸有疾疫妖崇等处。咒瓶中水洒处及身。一切灾患皆悉除灭。若被魇魅。以瓶中水磨栴檀香。咒三七遍用涂心上。魇魅便息。若常念诵此神咒心。四重五逆谤法等障咸得除灭。欲护国宅使无灾厄。应取莲花一百八枚。各咒一遍投火坛内。供养贤圣。灾厄并息国宅安隐。若欲令他慈心于已不生嫌嫉。应取栴坛一百八枚。并长二寸各咒一遍。投火坛中供养贤圣。能令彼人愍已无恨。若恐疾疫鬼魅著身。应取社耶药毗社耶药。那矩梨药健陀那矩梨药。婆刺尼药唵跋耶波尼药。因达罗波尼药。健陀毕利样瞿药。[多*頁]揭蓝药斫讫罗药。莫诃斫讫罗药毗瑟怒讫烂多药。素摩罗时药苏难陀药。阇延底药白檀香药舍利摩药舍利婆药。喝悉底婆刺尼药喝丽恕迦药。健陀[多*頁]揭蓝药金刚药。黑蓝药筏逻呵讫烂多药如是诸药细捣绢筛。水和为丸形如大枣。咒百八遍置于顶上或系两臂。疾疫鬼魅皆不著身。若有小儿邪气魍魉所惊怖者。咒此药丸一百八遍。系于胭下便不惊怖。若有女人薄福所致人皆憎厌。咒此药丸一百八遍。和水澡浴恶相皆除众人爱敬。身秽恶病亦得除愈。诸有妇人求生男者。咒此药丸一百八遍系其身上。或和水浴便得生男。若咒药丸系在身上。刀毒水火恶兽怨家魇魅蛊道。一切灾横皆不为害。若患疮肿。咒此药丸一百八遍。和水涂之便得除愈。若遇恶风暴雨灾雹。咒清净水二十一遍散洒四方。或咒羯罗毗罗木枝二十一遍。口仍诵咒向四方撝。风等便止。此观自在大神咒心。虽不受持但依前法诵必有验。若能受持所作事业无不成办。欲受持者以新白[疊*毛]。应长一丈而阔五尺。总一段成勿断经缕。画作佛像所用彩色应和香胶。自外诸胶咸不得用。佛像右边应复画作观自在菩萨。似大自在天。顶有蠡髻首冠花冠。翳泥耶皮被左肩上。自余身分璎珞环钏而为庄严。画师应须澡浴香洁。著新净衣离杂秽食。专精斋戒净处画之。应以此像置清净处。于其像前牛粪涂地。纵广丈九四方齐正。于其坛内纯散白花。以八净瓶各受一升。盛花香水安置八方。复于八方敷八草座。一一座上置一分食。于八座边一一各置八分之食。其所供食尽世香美皆得用之。唯除熏辛血肉酒等诸杂秽物。复烧沉香至诚供养。受持咒者。先当三日三夜断食。如其不能但一日一夜。于日日中三时澡浴。若大小便别更澡浴。著新净衣食三白食。所谓乳酪及白粳米。食讫澡漱往佛像前。烧沉水香至诚顶礼。专心诵此大神咒心满八千遍。尔时行者自见其身。遍放光明犹如火焰。见是事已欢喜踊跃。时观自在便现其前。随所愿求皆令满足。若欲自隐。应咒雌黄或安缮那满八千遍。研以涂眼。若欲乘空应用涂足。由斯咒力证不空智而为上首。庄严等持既获此定。凡作事业无不成办。

  尔时世尊赞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汝能怜愍一切有情说此神咒。欲令皆得利益安乐。我深随喜。时薄伽梵说是语已。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净居天众自在天众。大自在天众大梵天王。及余天众声闻菩萨。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不空罥索神咒心经

  不空罥索神咒心经后序

  神咒心经者。斯盖三际种智之格言。十地证真之极趣也。裂四魔之便罟。折六师之邪幢。运诸子之安车。诣道场之夷路者。何莫由斯之道也。况乃剿当累歼宿殃。清众瘼怀庶福者乎。是以印度诸国。咸称如意神珠。谅有之矣。题称不空等者。别众经之殊号也。至如掷罥取兽。时或索空。兹教动捊罔不玄会。故受斯目也。运极无方曰神。警敕群物称咒。名色所依号心。虽复乘开一五。藏启二三。其能应通动植。丝纶法界者。咸用取则兹旨。归往斯诰也。是故经云。此身如城心王处中。又至功离相妙极殊方。有类于心故应兹称也。是以经云。如众生心识。体虽是有而无长短方圆等相。斯群藉之中心。无相之妙极者也。然此神典。北印度国沙门阇那崛多。已译于隋纪。于时宝历创基。传匠盖寡。致令所归神像能归行仪。并咒体能俱存梵语。遂使受持之者。疲于用功浑肴莫晰。惟今三藏玄奘法师。奉诏心殷为物情切。爰以皇唐显庆四年五月日。于大慈恩寺弘法苑。重更敷译。庶诸鉴徒。悟夷险之殊径矣。

 

猜你喜欢
  卷十五·佚名
  悉持品第八·佚名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拈古请益录卷下·佚名
  复赵慧燮李晴峰居士书·太虚
  法句譬喻经沙门品第三十四·佚名
  以佛法批评社会主义·太虚
  开元释教录略出卷第二(下)·智升
  勉青年学僧·太虚
  卷第三·如玺
  三归音释·弘赞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十六卷·马鸣
  编阅附言(五十七则)·太虚
  卷第十·永觉元贤
  贤首五教仪卷第四·续法
  佛法金汤编卷第十五·岱宗心泰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四十二·志第九十五·乐十七·脱脱

        ◎乐十七   ○诗乐 琴律 燕乐 教坊 云韶部 钧容直 四夷乐   诗乐 虞庭言乐,以诗为本。孔门礼乐之教,自兴于《诗》始。《记》曰:"十有三年学乐、诵诗。"咏歌以养其性情,舞蹈以养其血脉,此古之成材所以为

  • 五代史纂误目録·吴缜

    卷上梁本纪三事 唐本纪十六条晋本纪七条 周本纪五条唐家人传四条 晋家人传一条汉家人传二条 周家人传二条梁臣传八条卷中唐臣传九条 汉臣传二条周臣传一条 死事传二条唐六臣传五条 义儿传四条杂传十三条卷下杂

  • 宋史全文卷十六上·佚名

    宋高宗一丁未建炎元年。即靖康二年。上,道君皇帝之第九子也,母曰贤妃韦氏。以大观元年五月乙巳夜生于宫中,红光照室。宣和三年十二月壬子,进封康王。上博涉经史,道君问以古事及应诏制述,率常称旨。尝侍道君习射于郓王府,上

  • 卷之三百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一○四卷 艺术 五·缪荃孙

    镇 江 府 南唐竹梦松竹梦松,建康溧阳人。为东川别驾。人物、士女,绰约体态,台阁布景,得周防格。又善雪竹。(五代名画补遗、画史、图绘宝鉴、历代画史汇传) 宋张端衡张端衡,镇江人,以进士调句容县。画木石有名。(

  • 亦黑迷失传·宋濂

    亦黑迷失,畏吾儿人。至元二年(1265),入宫为宿卫。九年,奉世祖命出使海外八罗孛国。十一年,与该国使臣携珍宝奉表来朝拜,世祖嘉奖亦黑迷失,赐金虎符。十二年,再出使八罗孛国,与该国国师携名药来献,世祖赏赐甚厚。十四年,授兵部侍

  • 卷之一百五  海槎餘錄(明)顧■〈山介〉 撰·邓士龙

    (海槎餘錄一卷,明顧■〈山介〉撰。顧■〈山介〉,字匯堂,江蘇蘇州人。官至南安知府。是錄為■〈山介〉嘉靖初官儋州時所著。) 儋耳孤懸海島,非宦遊者不能涉,涉必有鯨波之險,療厲之毒。黎獠之冥頑無法,為茲守者,多不能久,久亦難其

  • 第一章 秦之统一及其政策·吕思勉

    谁都知道:统一是始于秦的。其实统一是逐渐进行的。看前编第七章所述,就可知道了。然而统一的完成,确在前二二一年,即秦王政的二十六年。积世渴望的统一,到此告成,措置上,自然该有一番新气象。秦王政统一之后,他所行的第一事,便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六十九·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九 洪武四年十一月庚戌朔,以兴武卫指挥使孙世为河南都指挥使。 丙辰冬至,祀昊天上帝于圜丘,凡执事者皆给以新衣。礼成,上还御奉天殿,百官行庆成礼。既而,上谓群臣曰:“帝王奉天,以君临兆民,当尽事天

  • 卷八·戴锡章

    西夏称天授礼法延祚四年春正月,宋诏鄜延、泾原两路同进兵来讨果。宋帝与两府大臣共议,陕西帅臣具攻、守二说奏之,宋帝取攻策,诏鄜延、泾原会兵,取正月上旬入讨。范仲淹言:“正月塞外大寒,不如俟春深,贼马瘦人饥,势易制。”且乞

  • 卷六 滕文公章句下·孟子

    一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且

  • 读大学法·胡广

    朱子曰语孟随事问答难见要领惟大学是曾子述孔子説古人爲学之大方而门人又传述以明其旨前后相因体统都具玩味此书知得古人爲学所向却读语孟便易【去声】入后面工夫虽多而大体已立矣○看这一书又自与看语孟不同语孟中只

  • 春秋亿卷四·徐学谟

    明 徐学谟 撰文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谷梁曰继正即位正也于是僖未而即位何也即位必歳首不可以缓故而旷年无君也二月癸亥日有食之杜氏曰不书朔官失之也天王使叔服来防谷梁曰曰防其志重天子之礼也夏四月丁巳

  • 奔跑吧,梅勒斯·太宰治

    短篇小说集,作者太宰治,包括《奔跑吧,梅勒斯!》、《富岳百景》、《故乡》、《满愿》、《女生徒》,其中被由神话故事改编的《奔跑吧,梅勒斯》、《富岳百景》、《女生徒》均是太宰治的名篇。《奔跑吧,梅勒斯》该小说讲述了梅勒

  • 太上三辟五解秘法·佚名

    述弄神出身、投胎换舍、尸解、隐遁诸术。

  • 北征后录·金幼孜

    明金幼孜撰。一卷。永乐十二年(1414)成祖北征瓦剌答里巴、马哈木太平与把秃孛罗,幼孜扈从出塞。自三月十七日出征至八月一日回京,在行军途中逐日记行程道路、山川要塞、气候、见闻。所记往还主要内容,均与史载相合。

  • 居业录·胡居仁

    八卷。明胡居仁的讲学语录,由其门人,女婿余祐编辑成书。余祐于 《序》中称,此书取 《易》“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之意为书名。此书分《道体》、《为学》、《主敬》、《致知》、《力行》、《出处》、《治体》、《教人》、

  • 魔娆乱经·佚名

    全一卷。译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内容叙述魔王波旬化作微小身,入尊者目犍连腹中,而目连入定加以看破,魔王遂从目连口出,立于其前。目连乃为之解说其与魔王过去世互为冤亲之本生故事,其后并以善恶果报之教法诫劝之。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