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悉持品第八

帝释作是念。今见佛闻明度无极者,过去佛时人也。何况学持讽用是教祝其人前世供养若干佛从问事已,是善士为更见过去正真正觉。从是深法闻说时。不疑不恐不畏不难。秋露子白佛言:是深明度闿士大士信受者,视当如不退转。何以故?本精进故。释语秋露子。是法甚深。从斯定难乃尔乎。闻其义而不信者,彼求道未久。以斯为难矣。自归明度为自归一切智矣。夫一切智者,是明度所照明当作是住解慧。释白佛言:云何於明度中住解慧。佛言:善哉释。若今作是问。持佛威神使若发此问耳。闿士求明度五阴中不住为应行。五阴不究竟。尔故不於中祝秋露子白佛言:甚深天中天。是法难见无边。佛言:五阴甚不住不随。不入五阴中。秋露子言:有不退转闿士。当於前说之闻是慧法不疑不厌。释问秋露子。未受决闿士若於前说将有何异。曰未受决者,闻之或恐退。若大士闻斯义得净定者,疾近受决不久或见一佛若两便受决。或自於斯中受决。得无上正真道。佛言:如是求佛乃从久来当作是知。未受决者当闻见是法。秋露子白佛言:我乐是语乐人中之安。佛言:乐者当於佛前说之。秋露子言:譬如闿士至德。自於梦中昇佛座坐。当知斯闿士但欲成佛。如是天中天。是明度若有得者,其功德欲成满近佛。佛言:善哉是语。乃作是乐如佛威神。复白佛。譬若欲行万里若二万里。到大深泽中遥想见牧牛羊者境界居舍丛树。心中作是念想。郡县聚落将闻见之稍稍前行。但欲近郡县不复畏盗贼。如是天中天。闿士大士得是法。今近受决不久。不复恐堕应仪缘一觉道中。何以故?上正想见已,欲见大海者便稍稍往想见其山林明虑谛见海尚远。即不想见矣。若但欲至。无复山树之想矣。得此法者虽不见佛从受决。今作佛不久。譬若春时树叶稍欲生出。当知此不久花叶若实当成熟。何以故?上想见叶花实当知成熟。斯土有眼者大欢喜用见叶花实故。当知成熟。如是闿士大士上想受决。不久今受决。作无上正真道。佛言:善哉善哉!秋露子。持佛威神使若说明度。善业白佛言:难及天中天。悉豫了署闿士大士作如来无所著正真道最正觉。佛言:用是故。闿士大士昼夜愍伤群生。欲使其安。自致无上正真道。成作佛时悉为说经。善业言:云何求得成就作佛。佛言:经中作是观。五阴不过为求明度。不观见法为求明度。对曰:不可计天中天所说,佛言:如是五阴不可计不可求。对曰:谁当信是者,从是求闿士大士。佛言:何所为求。正使求者但为名耳。是中闿士大士明度力四事佛法一切知无所近。何以故?力不可计。四事佛法一切知皆不可计。五阴诸法亦然也。正使作是求为无所求。为求明度。正使作是求但为名耳。善业言:甚深天中天。斯乃宝将中王与虚空战勇。德难胜。令佛行业传之无穷。佛言然。尔故闿士欲疾书是经至死。何以故?於宝中多有断起。善业言:弊邪存想欲使经断。佛言:邪欲断经会不能胜。秋露子问。持谁恩不能胜中断。佛言十方现在诸佛威神。悉共拥护是闿士大士。佛所授定邪不能断也。又白佛言:是明度若念诵持学书者,诸佛威神皆共拥护之。佛言:我眼视是学持诵者,最後书持卷者,当知是辈如来眼所见。是至德受持是经者,疾近佛坐得大功德。如来去後是法当在释氏国。彼贤学已转至会多尼国。在中学已复到郁单曰国。在中学已卻後我经但欲断时。我斯知已,尔时持是明度最後有书者,佛悉豫见其人已,佛所称誉也。秋露子问佛。郁单曰国当有几闿士大士学斯定。佛言:少耳。是经说时闻不恐不难。为疾近如来。其人前世闻如来已学。闿士至德持戒完具多所度脱。是辈索佛道者,我知是高士近一切知。其所生处志尚所归当学斯义。欲求无上正真道。是人行尊。邪终不能动使舍佛志也。闻明度已得极欢乐尊。得大乘德逮近无上正真道。虽不见我後世得是法为面见佛。佛说斯语如矣。傥有求道者,当共教劝令学佛道。我悉代欢喜。有作是教者,心复心转。转相明自在愿生何方佛刹。所生异方面见佛说经时。当复於後教人求佛。秋露子白佛言:难及天中天云何乃有是如来往古来今斯高士何法不知何求不得。云何乃有是决。甫当求佛者,是辈为精进逮入六度中学。佛言:是辈人有求经不求者,会值经法愿不离经。索无止时不索自得六度。秋露子问。有睹斯明度定众经由之出乎。佛言:有解明度者,诸经出之。所以然者,是佛教法当教一切人劝令取佛。亦复自学斯经深义。彼诸高士所生逢佛获六度无极矣。

猜你喜欢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三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三十五卷·佚名
  大方便佛报恩经发菩提心品第四·佚名
  卷第十三·佚名
  卷第五十五(第九诵之四)·佚名
  佛说佛名经卷第八·佚名
  爾瞻禪師語錄敘·尔瞻达尊
  佛说无畏陀罗尼经·佚名
  卷第十四·佚名
  佛说拔除罪障咒王经一卷·佚名
  请国内谙西文之佛学家速纠正西译佛书之谬·太虚
  诫初心学人文·知讷
  能知的地位差别上之所知诸法·太虚
  卷第九(金刚部卷下)·佚名
  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本·法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六章 为国荐贤·屠隆

    〔小末扮高力士上〕紫禁莺花满玉除。终年章入侍鸾舆。莫言抽笔无文藻。狗监当年荐子虚。自家唐朝内臣高力士是也。官监门大将。列棨戟光荣。近侍崇班。貂珰领袖。问万乘之寝兴。有怀捧日。司六宫之扃钥。

  •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汪廷讷

    第二十一齣 阃命【风入松慢】〔外上〕装严早入九重城。初落残星。〔末〕侍中出纳天王命。犹难寝处安宁。〔淨〕北阙车声交集。东方曙色微明。〔外〕带剑趋朝星斗寒。〔末〕金璫玉佩惠文冠。〔淨〕翩翩联步登丹陛。〔

  • 马丹阳度脱刘行首·臧懋循

    马丹阳度脱刘行首杂剧(元)杨景贤 撰●马丹阳度脱刘行首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北邙山倡和柳梢青 正名 马丹阳度脱刘行首第一折〔正末扮王重阳上云〕贫道姓

  • 志第二十九 舆服上·范晔

    玉辂 乘舆 金根 安车 立车 耕车 戎车 猎车 畊车 青盖车 绿车 皁盖车 夫人安车 大驾 法驾 小驾 轻车 大使车 小使车 载车 导从卒 车马饰《书》曰:「明试以功,车服以庸。」言昔者圣人兴天下之大利,除

  • 帝纪第五 恭帝·魏徵

    恭皇帝,讳侑,元德太子之子也。母曰韦妃。性聪敏,有气度。大业三年,立为陈王。后数载 ,徙为代王,邑万户。及炀帝亲征辽东,令于京师总留事。十一年,从幸晋阳,拜太原太守。寻镇京师。义兵入长安,尊炀帝为太上皇,奉帝纂业。 义宁元年

  • 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六十九·赵尔巽

      姜希辙 余缙 德格勒 陈紫芝笪重光 任弘嘉 高层云 沈恺曾龚翔麟 高遐昌   姜希辙,字二滨,浙江会稽人。明崇祯间举人。顺治初,除温州教授。五年,以瑞安知县缺员,令暂摄。郑成功兵来犯,攻城,希辙督民守,遇事立应。援至,破成

  • 跋二·沈云

    台湾郑氏始末纪六卷,德清沈云撰、乌程沈垚注。摭拾详尽,信而有征,足备史家之参考。成功父子辟地海外,自保一隅,延及三世,有明遣老矢志不食周粟者类皆航海东渡,往依郑氏。台湾文化之盛,与各行省相埒,皆郑氏先导之功也。家厚堂教

  • 卷四十二·杨士奇

    永乐三年五月乙未朔○封周王橚第四女为南阳郡主苐五女为永城郡主命张仪程和俱为中奉大夫宗人府仪宾以南阳郡主配仪永城郡主配和仪府军左卫千户与之子和河南左护卫指挥使景之从子也○丙申 命故羽林前卫指挥同知米胜侄

  • ◎拥护共和纪念会·李定夷

    十二月二十三日起至二十五日止,为滇省首先起义拥护共和周年之纪念日。南各界人士,追维诸将士之遗烈,诸志士之辛劳,迄今倏届岁周。痛定思痛,特发起斯会,俾国人晓然于再造共和之艰难。是日通衢夹道,均扎彩绷,各铺户一律张灯结

  • ◎****谋财·李定夷

    去年苏垣阊门外吊桥东慎源小钱庄,有****谋财事。警厅将置药菜中之烧饭司刘贵,及通同买药之张淦泉、王小和尚、小黑子、周学海五人一起拿获,后又续获前充吴县差役陶骏之子陶土福及小胡小耿等。刘王周三犯,皆供认同谋,用药迷

  • 通志卷十一·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宋纪第十一武帝 少帝 文帝 孝武帝 前废帝 明帝后废帝顺帝髙祖武皇帝讳裕字徳舆小字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彭城楚都故苗裔家焉晋氏东迁刘氏移

  • 指物論·谢绛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物我殊能,莫非相指。故曰:物莫非指。相指者,相是非也,彼此相推,是非混一歸於無指,故曰:而指非指。  天下無指,物無可以謂物。指皆謂是非也,所以物非指者,凡物之情,必相是非,天下若無是非之物,則無一物而可

  • 富国第十·荀况

    [题解]本篇论述了使国家富足之道,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政治原则和方针策略。如“明分使群”、“裕民以政”,用政治手段使社会安定,促使经济发展;“尚贤使能”、“严明赏罚”,用来刺激劳动积极性;“强本抑末

  • 卷十九·易祓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总义卷十九     宋 易祓 撰大仆掌正王之服位出入王之大命掌诸侯之复逆王眡朝则前正位而退入亦如之此经正与司士一职互文见义司士正朝仪之位王南乡则王之位也虽言王位而非正王位之职所正者羣臣

  • 卷四十七·王与之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四十七   宋 王与之 撰夏官司马上薛平仲曰春官掌礼所以为厚天下之仁礼不足而后政及之所以为正天下之义仁以起天下不忍不由礼之心义以制天下不敢不由礼之心政

  • 卷第八·函昰

    天然是禅师语录卷第八嗣法门人今辩重编问答师问僧。声色枞然。拨不是。不拨不是。你作么生。僧云。我总不见有过。师云。见有过也不是。见无过也不是。毕竟作么生。僧无语。师云。何不问山僧。僧如问。师云。快打茶

  • 列异传·曹丕

    笔记小说。魏曹丕撰。一卷。丕有《魏文帝集》已著录。此集旧题魏文帝(曹丕)撰。《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三卷。《旧唐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卷数同,而撰人则改题张华。《新唐书·艺文志》小说家类,撰人同《旧唐书

  • 三身梵赞·佚名

    一卷,宋法贤译。纯梵语,无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