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碱水喻经

失译人名今附西晋录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与汝等说水喻七事。谛听谛思念之。我当说。对曰。如是世尊。尔时诸比丘从佛闻教。世尊告曰。云何比丘水喻七事。若人没于水。从水出头复还没水。或出头遍观四方。或出头不复没水。或有人欲行出水。或有人欲至彼岸。或有人已至彼岸。净志得立彼岸。彼云何人没溺于水。或有一人以不善法尽缠裹身。纯罪熟至地狱一劫受罪不可疗治。是谓此人常没溺于水。是谓初入水没溺。彼云何人出头还没入水。或有一人作是没溺。有信于善法。怀惭愧求其方便。于诸善法皆怀惭愧。彼出于水还没溺水。是谓二人没溺于水。彼云何人出水遍观四方。或有一人出水。彼有信于善法。有惭愧心有勇猛意。于诸不善法皆有惭愧。彼出水上不复没溺于水。此诸贤。是谓三人喻彼出水。彼云何人出水住。或有一人作是出水。有信于善法。有惭愧有精进。于诸善法皆怀惭愧。彼于三结使尽。成须陀洹而不退转。必当还所获。是谓四人喻彼出水住。彼云何人出水欲至彼岸。或有一人作如是出水。彼有信于善法。有惭愧有勇猛意。于诸善法悉怀惭愧。彼尽三结使。贪欲嗔恚愚痴薄。成斯陀含。来至此间而尽苦本。是谓彼人喻彼水欲至彼岸。云何彼人已至彼岸。或有一人便出水。有信于善法。有惭愧有勇猛意。于诸善法皆怀惭愧。彼便尽五下分结成阿那含。于彼般涅槃。不复来至此间。是谓六人喻彼出水已至彼岸。彼云何人已至彼岸。净志得立彼岸。或有一人而出水上。有信于善法。有惭愧有勇猛意。于诸善法皆怀惭愧。或有一人尽有漏成无漏。念解脱智慧解脱。于现法中疾得证通。而自娱乐尽生死源。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母胎。是谓彼人喻彼水已立彼出岸。如是比丘。此七人我今与汝等说七人喻水。诸世尊与诸声闻所应。当说有大慈。欲使获安隐皆使得度。所谓闲居处树下空处露坐。汝等坐禅勿有懈怠。今不精勤后备有悔。是谓我所教敕。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说碱水喻经

猜你喜欢
  悉昙字记(南天竺般若菩提悉昙)·智广
  整理僧伽制度论跋·太虚
  卷第五十六·德清
  中篇:艺彩纷呈·李叔同
  卷一百七十三·佚名
  卷十五·佚名
  各人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太虚
  摄大乘论释 第八卷·世亲
  显扬圣教论 第二十卷·无著
  不厌乐禅师语录卷一·道乐
  卷第二十八·永觉元贤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三·佚名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要·太虚
  第四卷·圆瑛
  卷八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二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二十一元稹村花晩【庚寅】三春巳暮桃李伤棠梨花白蔓菁黄村中女儿争摘将插刺头鬓相夸张田翁蚕老迷臭香晒暴?熏衣裳非无後秀与孤芳奈尔千株万顷之茫茫天公此意何可量长教尔辈时节长紫踯

  • 江西诗派小序·刘克庄

    [宋] 刘克庄 撰         山谷国初诗人,如潘阆、魏野,规规晚唐格调,寸步不敢走作。杨、刘则又专为昆体,故优人有寻扯义山之诮。苏、梅二子,稍变以平淡豪俊,而和之者尚寡。至六一、坡公,巍然为大家数,学者宗焉。然二公

  • 卷五十一·志第二十·礼志三(军仪)·脱脱

        ◎礼志三(军仪)   皇帝亲征仪:常以秋冬,应敌制变或无时。将出师,必先告庙。乃立三神主祭之:曰先帝,曰道路,曰军旅。刑青牛白马以祭天地。其祭,常依独树;无独树,即所舍而行之。或皇帝服介胄,祭诸先帝宫庙,乃阅兵

  • 雍正上谕 吕留良怎么得罪了圣祖皇帝在天之灵,而落致·雍正

      【原文】  上谕:我朝肇造区夏,天锡人归,列圣相承,中外景从。逮我圣祖仁皇帝,继天立极,福庇兆民,文治武功,恩施德教,超越百王,亘古罕有。此普天率土,心悦诚服。虽深山穷谷,庸夫孺子,以及凡有血气之伦,亦莫不尊亲者。讵意逆贼吕

  • 第四十七回 拓边防谋定制胜 窃后位喜极生悲·蔡东藩

      却说章惇、蔡卞等,欲诬宣仁太后,遂与邢恕、郝随等定谋,只说司马光,刘挚、梁焘、刘大防等,曾勾通崇庆宫内侍陈衍,密谋废立。崇庆宫系宣仁太后所居,陈衍为宫中干役,时已得罪,发配朱崖。尚有内侍张士良,从前亦与衍同职,外调郴

  • 读礼通考卷一百十七·徐乾学

    二氏礼僧道制服唐制宗开元二年勅道士女冠僧尼不拜二亲是为子而忘其生傲亲而徇于末自今以后并听拜父母其有丧纪轻重及尊属礼数一准常仪【见金史】干学案二氏之徒自以出家离俗竟不为亲属制服彼其本教固然也今乃使之行

  • 卷之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序·缪荃孙

    苏省邦交,其在春秋,实始吴晋。会柤之后,遂遍中夏,勾践承之。周王致伯,无疆之败,地属于楚,不专苏境,自可不录。吴濞既王,亦通诸粤。七国之变,削弱宗藩,南边诸郡,不隶王国,邦交遂绝。汉鼎三分,孙吴为国,蜀汉而外,颇通外徼。西晋灭之,邦交

  • 忠贞录后序·李维樾

    余读罗文恭诸书之纪靖难也维时神旗方指寳鼎旋新缅追金川之迎銮劝进者凡百若而人北平之望风觧组者凡二百若而人乃始扼腕扵壬午诸臣未尝不然而悲曰壮哉卓公非浩然正气令人有易水萧萧意耶夫扶舆之正气最称善集集扵松栢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二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有兄仲同居以訾为骑郎【苏林曰顾钱若出谷也如淳曰汉仪注訾五百万得为常侍郎】事孝文帝十嵗不得调无所知名释之曰乆宦减仲之产不遂欲自免归中郎

  • 邵陵殇王刘友传·沈约

    邵陵殇王刘友字仲贤,是明帝的第七个儿子。后废帝元徽二年(474),太尉、江州刺史桂陽王刘休范谋反被杀。皇室弱小,刘友只五岁,出外当使持节,督江州豫州的西陽新蔡晋熙三郡诸军事,南中郎将,江州刺史,封爵绍陵王,享受二千户租税待

  • 李渤传·欧阳修

    李渤,字浚之,是后魏时横野将军、申国公李发的后裔。父李钧,任殿中侍御史,因不能养母而被世所废。李渤以家中的污点为耻,不肯任官,立志做学问,与二哥李涉一同隐居庐山。曾认为列御寇拒绝赠粟而他的妻子发怒,这是他的妻子缺少妇

  • 纲鉴易知录卷三一·吴楚材

    晋纪孝怀皇帝纲 丁卯,孝怀皇帝永嘉元年,春三月,陈敏将顾荣、周玘,杀敏以降。纲 立清河王覃弟诠为皇太子。纲 太傅越出镇许昌。目 帝亲览大政,留心庶事;越不悦,固求出藩。纲 夏五月,群盗汲桑、石勒入邺,杀都督新蔡王腾,复攻

  • 二十二年·佚名

    (壬午)二十二年清道光二年春正月1月1日○丁未朔,頒賜老人別歲饌,仍命存問,年例也。1月4日○庚戌,特旨以朴宗喜,金基常爲承旨。○咸鏡監司李勉昇,以鏡城、富寧兩邑海尺渰死九十四名,船隻破傷二十五隻,啓,命別加顧恤。○應資老人下

  • 论儒第十一·桓宽

    【题解】本篇是关于对儒家学派评价的争论。论战一开始,文学们以纯儒的观点“祖述”仲尼,称颂其德,以为自古及今,未之有也”,以孔、孟之道为“忧百姓之祸而欲安其危”的“治国平天下”

  • 笃信品第四·佚名

    昔者舍卫国东南有大江。水既深而广。有五百馀家居在岸边。未闻道德度世之行。习於刚强欺诈为务。贪利自恣快心极意。世尊常念其应度者当往度之。知此诸家福应当度。於是世尊往至水边坐一树下。村人见佛光相。奇异莫不

  • 在光孝寺上堂法语·太虚

    卓杖云:咦!大地平沉矣,虚空粉身矣,须弥纳在芥子矣,毛空吞却大海矣。诸仁者!要会第一义谛么?会则直下会,不会且滥打葛藤去也,落七落八,要且怪不得野僧无礼。经云:文殊师利既入其舍,见其室空无诸所有,独寝一床,真空不空也。众相历然,一

  • 08.说随念业处品·佛音

    (七)念死在六随念之后,再说念死的修习。(念死的意义)“死”——是一个有情的命根的断绝。诸阿罗汉断除轮回之苦,称为“正断死”。诸行的刹那灭,称为“刹那死”。树的死,金属的死